提起工业机器人,就不得不说有着“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
纵观工业机器人发展史,日本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早在1967年,日本就已经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论证,于1980年开始全面普及工业机器人。知名工业机器人品牌安川,在1977年就研制出日本首台全电气式工业机器人。
“日本人对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有着特殊的情感,”来自日本静冈县的铃木先生说,“我从前公司的社长(董事长)曾说,制造业强盛了,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繁荣,如果制造业衰败了,其他产业也无法独活。”
铃木先生曾在静冈县滨松市的一家机械设备公司担任工程师,非常熟悉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于中日两国在机器人集成领域的差异,也有着一定的见解。
日本没有“系统集成商”
“其实在日本并没有所谓的‘系统集成商’。 ”铃木先生介绍说:一家企业需要做自动化升级,那么首先必须由生产部做好相应的计划,然后交由工机部自行设计制造机器人,最后再进行产线部署。他说,假如企业一次要进行好几条产线的改造,那么出于产能、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会选择以招投标的方式向商社进行采购。
在日本的机器人采购中,商社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商社一般归属于经济实力雄厚的财团,具有庞大的商业网络和相当的支付能力。商社可以代表采购方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从机器人企业购买设备,并为企业先行垫付采购费用,既保证了需求方的工程顺利进行,又为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免除资金链断裂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机器人的测试、运输和安装完全是由机器人生产厂家完成的。
中日系统集成之差别
铃木先生的上家公司在广东佛山开设了分公司,于是邀请了一家中国的系统集成商设计自动化方案,但铃木先生坦言,体验并不好。他说,这次合作使他看到了两国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的差别。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员技术水平:鱼龙混杂V.S.水平均衡
“在日本,测试和安装机器人的工人都接受过统一的标准化培训,所以每个人的职业技能水平也相差不大,”铃木先生有些无奈的说,“但中国的技术人员,能力强的比我们水平高很多,能举一反三,可水平差的,则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质量把控:“合格就行” V.S.严苛把关
“可能是文化的差异吧,中国,乃至很多发达国家,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都停留在‘合格’阶段,即使在机器人安装的时候出现肉眼都能看出的误差,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被允许的。但日本人不会这样,我们的要求更加严苛。”铃木先生表示,很多事故都是因为这种细小的误差造成的。他说,假如这不是安装机器人,而是建造高楼,不严格把控质量,后果是致命的。“中国人似乎更愿意将精力用于解决新问题或是攻克技术难关,而不是花在‘不太必要’的细节打磨上。但品质,往往源自细节上的日积月累。”
时间管理:随性而为V.S.细致周密
众所周知,日本人严谨守时,对于计划好的事情,一定会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严格执行,即使出现意外,也一定会预留足够的时间来协商解决。但在中国,很多事情都比较“随性”。
铃木先生说:“我在日本的时候,如果由于特殊情况影响工程进度,一般会提前一周的时间告知客户,好让对方有所准备,这些是在起初做方案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而在中国,明明第二天就要验收了,当晚接到集成商的电话,告诉我现场停电了,工期需要延后,于是我们所有的计划也只能随之延后,公司为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五金件品质:质次价廉V.S.物美价廉
此外,一些基础性问题同样给铃木先生带来了困扰。“那些安装工具、小零件和线缆都特别不耐用。”铃木先生说,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他发现,便宜的工具和螺丝钉等小零件用不了多久就坏了,有些甚至是在安装过程中“报销”的,根本无法有效的将设备固定;廉价的线缆也极易短路,险些酿成事故。
“在日本,不管是小零件还是机器人,即使价格最便宜的也一定能安全的使用,人们无需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在中国则不同了,你必须精挑细选才能找到质量过硬的东西。”铃木先生笑了笑说,“不过,这无形之中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