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成工控 | 分析】工业机器人投资市场理性回归,哪些企业将成为香饽饽
GG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30日,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企业累积投融资额101.37亿元,其中企业以发行股票、基金募投等方式融资28.30亿元,兼并购方式的资金累计73.07亿元。
相比2016年的450亿投融资规模,2017年机器人投融资市场趋于回归理性的现象显著。主要原因如下:
一、机器人行业政策引导,助力投融资市场回归理性。2016年年末出台的多项机器人政策如《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规范了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行业准入条件及门槛等,并在2017年5月设立20亿元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引导基金,引导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继而对投融资市场理性回归形成一定影响。
二、在大规模的海内外兼并购潮过后,企业技术消化需要时间。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着企业未来成长空间,机器人企业以兼并购的规模扩张方式,短时期内对器技术实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技术沉淀仍需要经过吸收-消化-创新的过程。
三、以中小微型为主的企业特点限制投融资体量。GGII数据显示,2017年1-8月期间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案例达88例,已超2016年全年70起投融资案例数量,但2017年各个机器人企业涉及投融资的资金规模明显要小很多。2016年,出现10亿及以上的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案例超过12例,如美的斥资292亿元收购库卡94.55%的股权、万丰科技20亿收购美国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帕斯林、新时达10亿元收购会通科技100%股权和晓奥享荣49%股权等,而2017年仅有均胜电子、红相电力2家超10亿的投融资规模。
从投资主体来看,机器人行业资本市场中活跃投资机构数量多且布局较为分散,主要代表有将门创投、祥峰资本、深创投、经纬中国和软银中国等,上述5家投资机构对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关注度较高;
从标的数量来看,投融资企业数量92家,其中,以发行股票、基金募投等方式融资的企业共56家,兼并购企业数量22家,另有4家融资企业未获投,或退出融资市场。
融资企业数量多,轮次集中前期。GGII数据显示,2017年1-8月期间,国内机器人企业融资案例达56起,大多数集中在前期轮次,其中天使轮、PreA轮及A轮占总数的60%,B轮融资占8.93%,C轮及以上资案例数量有且仅有1家。
投融资市场偏向具有中高端技术门槛的标的。如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并联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智能云平台及软件算法等受关注度较高,这是由于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同质化较为严重,低价竞争的红海已经初见雏形,为了避开红海的竞争,寻求新的增长点,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增长。在大方向上,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为推进中国智能制造进程,需依靠新技术(如大数据、云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和新产品的发展,只有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提升,才能具备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
机器人投融资市场规模虽然明显缩减,但因下游需求旺盛带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融资市场信心。GGII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196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上市企业中151家实现营收增长,其中,96家主板企业机器人业务营收228.43亿元,同比增长194.52%;100家新三板企业机器人业务营收43.66亿元,同比增长27.66%。
随着资本的理性回归,拥有核心高端技术的初创企业将更具有吸引力,GGII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机器人投融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亿元,基本与2015年持平。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华成工控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