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梦在美丽中国

2014-04-14 花枝 奴隶社会

今天文章的作者花枝是一个普通话说的很好的香港麦府姑娘。因为普通话说的好,不幸被我抓到北京来虐了好几个月。但虐后才发现何止是普通话好! 她有梦有爱有追求,普通话好,是因为她在中国去过的四线以下的城市比我多。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基于她在NGO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的经历。另外今年花枝妹妹也拿到了哈佛商学院的Offer,又一次印证了有梦有前途!:)如果你对 NGO 或者教育感兴趣,推荐我们之前的两篇文章:《This is Africa 西非公益纪实》(回复 16 获取),《和孩子一起做行动者》(回复 15 获取)。


灰常滴荣幸得到诺主的邀稿。过去有众多女神领导的美文,也有九零后妹妹的给力文章,作为一名积累三年工作经验、还在屌丝界翻滚的老油条小BA刚好赶上这个sweet spot,为咱们刚踏入人生四分之一世纪的八零后说点什么,以自身故事出发,望前辈赐教,并与大家互勉之。

很多人都说,咱们这年纪的人没有神马束缚,正是追梦的大好年华。但是对于我以及很多peers来讲却是一个大难题:在追梦之前,自己的梦究竟是什么?我爸妈都是搞教育的老实人,自小熏陶下也变成既有理想主义但又非常risk averse的双重性格。于是,麦府这种又可以explore不同东西又可以跟聪明人混在一起给我指点指点的工作就非常的适合,让我有机会好好的研究自己想要干嘛。

做了两年以后,见识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技能,也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按理说心里面也应该为人生阅历渐丰而感觉越来越踏实。相反,住在心里面的那个声音却没有被外围因素(比如领导和客户的称赞、工作的完满结束等等)所喂饱,一直吵着说要找到一处可以长久、安稳、快乐的婆家。我每天工作到半夜睡之前总会跟自己problem solving,去想什么intrinsic 的东西可以带给我的小心脏持续的欢愉与动力,不会再处于不安的状态。

后来我给自己的答案是:离开公司一年去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看看外面的世界长怎么样。TFC是一个教育NGO,在美国和中国顶尖大学招募项目老师,在资源缺乏的地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期望短期内为学生和社区带来影响力,长期在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以后对中国教育带来核心改变。

(图:来自 Teach for China 网站)

选TFC的原因挺简单,一是受父母影响,从小就对教育有一种情意结;二是在09年我和我的美国大学同学在四川组织了暑期支教,亲身感受农村学生们刻苦用功但因为资源匮乏而产生的自卑和失落感。这次经验一直促使我不断的思考,到底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怎么才能给他们缔造更好的机会去决定自己的未来;三是机缘巧合发现TFC也有相同的理念,就一股热血的扎进去了。一开始我的工作是跟着COO去搞整个组织的communication跟年度战略规划,算是做回自己的老本行,但总想下乡往前线去看看。后来CEO问我有没有兴趣去代理地区总监的职位,思前想后,也答应下来了。

如果大家以为接下来是高大上领导是怎么练成的故事,那就要让各位失望了。

这是一个无能为力的故事。咱们从麦府出身的人,性格与背景虽异,但是对于自己拥有解决难度极高的问题的技能都有或多或少的pride。但在上任的第二周,我却被巨大的「无能」感所包围:在新项目老师准备下乡的两个月之前,我们被政府告知项目不能在地区里面继续了。

危机当前,我的啥high level strategic planning skills根本完全不管用。当时对外需要跟政府的沟通谈判能力、寻找各方援助的号召和协调能力,我这温室小花哪有这样的资源与技能?对内面对着员工与项目老师的种种质疑与不安,又怎么能hold得住并建立他们的信心?在那两个月,我背负着地区十名员工五十名项目老师几千名学生的未来,却为自己给不出任何承诺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这是一个坚持不懈的故事。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的确有它的道理: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才有勇气以「问心无愧」的态度放手一搏。当时我背离了所有successful leaders要be confident be inspiring的原则,向我的团队坦白说出困境,承认了自己的无力。但是,我承诺我会与他们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战斗到最后一分钟。我很庆幸我的队友虽然感到失望与焦虑,但是在过程中却给予我很多的支持。

就是这内外的驱动力,让我可以冷静跟组织其他主管协商解决办法,让我这个毫无跟政府打关系经验以及普通话不好的人 (比如:上钩说成上吊,马拉松说成马拉虫),厚着脸皮去跟教育局沟通协调,让我能够在队友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能够保持微笑反过来支持他们。虽然每次回到我暂住的酒店 (不是SPG,是穷乡僻壤几十块钱一晚的小酒店) 自己一个的时候,总会心力疲惫地发呆;但是第二天却以「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给自己壮胆继续打仗。在各方的协助与我们的坚持下,项目终于奇迹地能够再次落地。我的老板在开学典礼中致词的时候百感交集的说:「过去的这个夏天,无数的人无数努力的推动,最终促成了项目的好开头。相信经历过考验的我们,会是更加坚实的伙伴。我们承诺,在这里的孩子不需要我们之前,只要我们能留下,就一定会持续不断的为这里的孩子送好老师。」就是这个简单的信念推动我们不断地走下去。

这是一个无能为力的故事。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贫困所带来的教育差距固然非常棘手,但是在工作中,我发现缺乏对教育目标理解的认知贫困更加让人束手无策。记得在开学之前,有一名来自北大的项目老师跟我说希望调往更穷的区,觉得那边的孩子比起我们这里更加被需要。我跟他谈了一个晚上,听他讲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穷到不行的农村长大,靠着努力天资与运气才走到这里,想起没他好运的童年好友大多还在农村生活,不希望更多的穷苦孩子跟他们一样。

他的故事固然反映我们教育里面资源不均问题,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让他意识到,在教育能够达成它的宏大使命之前,物质贫穷绝对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大的阻碍。我当时管理的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但是教育水平却在全国平均线之下。在经济发达的背后许多家庭都让孩子去打工,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动力。他们问我们的项目老师,以前隔壁的叔叔没念什么书却成为土豪,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继续念书?我茫然,不知道我或者是我要说服的北大老师,在物质贫困或者是更具挑战的认知贫困下,能够为教育做到多少事情,才能向我们的共同目标踏前一步。

这是一个坚持不懈的故事。在项目老师完成两年项目的结业典礼上,代表致词的一名美国老师忆述她两年的教学生涯体会,把班上六十多个学生怎么从认识、建立关系、找出他们每个人的特长、鼓励他们、看到进步、又退回原点的经历娓娓道来。最后她对于最初以教育改变学生命运这个大梦想,有这样的看法:「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常常会意识到进步是如此的缓慢和不稳定,但是我学会在辛勤工作中体会到当中的乐趣。支撑着我这两年的生活的不是花团锦簇,只有持之以恒、耐心和接受事情的勇气。」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培养出来快速、高效达致成功的价值观。但是在实现我们的大梦想中,的确是需要在过程中用上无尽的坚持与耐心;即便我们的努力不一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旅程中的风光已经值得。

在那一年的寻梦之旅,让我意识到以前对于美好愿景的乐观向上只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在探索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自己策动改变的无能为力感到焦虑不安。这表示我对追梦感到悲观了吗?非也,我对梦想存在的重要性还是深信不疑,但是我意识到往梦想进发的过程更加重要。追逐梦想就是一场从无能为力中坚持不懈、以迎接下一个的无能为力的旅程,它有时候把我们推到谷底,有时候却让我们从谦卑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变成更强大的人。实践梦想的过程本身已经为我们人生赋予最大的意义。

今天的我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还是非常浅薄,对于自己未来怎么走下去还是只有含糊的认知。但是我发现实现梦想不能always prepare for your best,更多的是先走再说。 「Instead of trying to make your life perfect, give yourself the freedom to make it an adventure.」把Dropbox CEO的话用古话说,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万事起头难,一开始种种理性的cost benefit analysis可能会让我们却步,但是纵观世界伟大的追梦者到如我这般的平凡人,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自己那颗带点傻气傻劲的内心。我很庆幸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年纪、性别、背景,都有做梦的权利,从改变世界到开心快乐到成为运动/摄影/画画好手等大大小小的梦,都形象地define who we are。让我们再下一城走起来吧!起点的时间不重要,要知道肯德基老伯伯65岁才开始他的炸鸡事业呢~

题图:我09年在四川支教的高二学生们。其中一名学生曾经在课上说他的志愿是要为身边的人建造结实稳固的房子。五年后再次联系上,正在绵阳念建筑工程管理。


加入奴隶社会,这里都是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人,和不正经不鸡汤的原创文字。转发就可抽奖,了解详情回复 J,热文回复数字 0 至 30,或回复 M 获得目录。

欢迎臭味相投的朋友投稿至 hzshen[AT]icloud.com,了解更多,请回复「投稿」。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