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凭什么相信你?

V组长 奴隶社会 2018-08-07

一诺:今天文章作者V组长,从小到大当过最大的干部就是组长。他是我清华生物系师弟,美国读了博士,后来到麦府(可见组长也是有可能进麦府的)。现在组长是资深项目经理,业余时间和菠萝搞“健康不是闹着玩儿”的公众号。最近他们有一篇文章被几大门户转发,作者也突然从阴暗角落里奋笔疾书的科学家变成了大众文章里的“专家”。但是还没来的及欢庆百万的阅读量,他们就被如潮的评论骂的目瞪口呆。我看了各种评论,也被深深的教育了。不过想想的确啊, 大众凭什么相信你? 今天愚人节,也应个景, 看看小组长对这个问题的反思。


在商圈里,与各式人物面对面,获取信任,是一门艺术。而与之相比,在网络上与千百万人沟通,想获得点击和“赞”,则又有新的挑战。面对面沟通,好像“一对一”切磋比武练招。到了网络传媒,则好像中原武林人士孤身进入蒙古军的万人队,又是一番不同的风景。

我在高大上咨询公司工作数年,经过一些和中外客户的练招,身上新愈的伤疤不少。但两个月白手起家的公益媒体实践让我发现,一进入千军万马,又有许多新功夫要练。

那么,是什么新功夫要练呢?如何像杨过、郭靖般,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

今天,就用一个有趣的实例,总结分析一下如何成功(或不成功地)在网络传媒中影响和获取大家的信任。案例虽是关于科学传媒,但对其他的传播目的、以及面对面交流,建立信任也有借鉴意义。

事情起于一篇广为流传、又颇有议论的文章。

要从去年11月说起。我们几个小伙伴开始搞微信公众号(“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jiankangkp”),和满天飞的健康科学谣言斗争。(创办者之一菠萝的癌症系列文章可回复”癌症“看到)。不少名校的博士、医生,纷纷挺身加入,公众号在2月顺利上线。

3月底一天的早上,安吉丽娜·朱莉发表声明,自己切除了部分卵巢组织以预防癌症。瞬间,国内媒体冲着朱莉大名,轰轰烈烈进行报道。但至于她这么做为了什么、有何意义,报道有很大空白。我们决定抓住机会,讲讲癌症的基因诊断和预防。黄婴师姐爽快出手,一天内写出《“朱莉”们,且慢且慢》。文章主旨是,这事其实有两步:第一步,每人情况不同,需根据一系列因素决定是否做基因检测。第二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再结合自身主观客观因素,决定是否像朱莉一样做手术预防癌症。

由于文章及时推出,分析深入,质量很高,多个主流全国媒体与我们联系,在显著位置刊登。很快,各网站总阅读量突破了百万。

我们在激动之余,满怀期待地刷着全国读者对文章的评论。不久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少人不买账。常见的一种评论是 ,“人家咨询了多少国外专家做的决定,你在这儿yy啥”。还有一些人表示“太复杂”或者“字太多”,“到底文章说啥?”此外,也一些无论据、没有说明理由直接骂的,言辞犀利,语言丰富,形式多样。使用各种含b字眼,鼓励小编和作者勇敢切除自己的生殖器官。

这篇文章发表前内部审读,反馈很好。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些生物医学博士们自己觉得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的文章,面对全国观众时“叫座不叫好”呢?我想,不是读者没看懂,而是沟通战略出了些问题。这里,做事后诸葛亮评一评。

要获取信任、说服他人,要点这里归纳为五点。这五点内功心法,不论是一对一、还是千军万马,万变不离其宗:

第一,要了解对方的知识结构、思考方式,量体裁衣。 这点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科学传播案例中,文章直接面对的是知识背景、思考方式各不同的人群。归根结底,有时间、有兴趣、有与作者相似思考习惯,能从头仔细读一篇分析性文章,从而同意结论的,应该是少数。

因此,想要用一篇有深度、有数据的文章要通吃所有全国读者,几乎一定是失败的。找准目标受众,十分关键。目标受众群可大可小,但决不能不清晰。

第二,要暂时忘记本意,敞开胸襟,了解对方需要。 抱有强烈目的性的沟通往往事倍功半。(“那个谁,我最近用了安利……”)反之,说话之前先想“我不要对方干啥,只是互相交流,万一他有啥更重要的事儿我就把我的事儿先放放”,带着这样想法谈话往往能收神效。想说服你的老板?先想想他最近为什么闹心。这很有点“大巧不工”、“无招胜有招”的太极风范。

大众传播,包括科学传播,本身目的性极强。科普的潜台词是“我懂你不懂,我来教你”。这势必是不利的出发点。更不利的是,在当今中国,大家普遍对专家、医生不信任,许多人并不想听“专家权威说教”,因此有些人未读已抱有怀疑和反感。这些不利的因素,都要小心扭转。

第三,要达成共识需要多次双向交流。 如果你的上司不同意你,一次不同意两次,两次不同意三次,人一般都会给点面子。神经科学里,这个现象也称去敏感化(de-sensitization)。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例子。比如直男们对“同性恋”的接受。第一次听觉得天方夜谭,接触多了就理解接受。如果交流是双向,则效果更佳。上司不理解你提的方案?仔细问问他的顾虑。他说出口,问题就开始往解决的方向走了。

网络媒体经常话题是离散的,话题天天换,这就难以抓住观众注意,形成连续性。同时,网络传播又一般是单向的,一篇文章、一个文案推出去,除了烧香也没太多可做的。受众之多,无法分别谈个心。我们的这次科普个案,就既没能“多次”也没能“双向”,效果就打了折扣。

第四,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人做判断,有一些非理性的思维特点。人脑习惯跳跃式关联联想,而非逻辑思辨。举一个例子,在中医和西医之争中,中医支持者成功的创造了几个简单的概念,利用关联联想,深入人心。例如,“老祖宗靠中医活了几千年。”(“几千年民族繁衍”联想到 “有效而无毒”)。“起效慢适合治慢性病”(“疗程”和“起效”的速度,联想关联到“病”本身的速度)。“草药,副作用小。”(从“草”关联到“自然”关联到“不是化学品,低毒”)。且不说中医是否有理,单就这些说法,虽然逻辑上可以推敲,但营销上极其成功。如果中医去找风险投资融资,它确实做到了“一句话能把卖点说明白”。很遗憾,西医至今未找到类似的简单易懂、深入人心的说法,来概括繁复的科学。

这对科学传播意味着什么?许多科普文章,往往从原理理论入手,再导出结论。很多工作之余,为轻松好奇阅读而来的读者,看到复杂的推理,会放弃认真阅读。用简单但稍失严禁的比喻,也许有良好效果。

第五,要有鲜明的观点。 我是神经科学的研究者,我知道,人容易相信简单而鲜明、甚至耸人听闻的结论,而不是批判理性的思考。举个反面教材,最近有篇“转基因有毒”的帖子,在微信圈广泛流传。帖子没有数据没有分析,直接说“FDA宣布转基因有毒”,并配上畸形动物图和伪造新闻截图,转发逾10万。为什么?信息简单、耸人听闻。很多人就选择信了,或者宁信其有。

当然,“转基因有毒”帖子造假不足法。鲜明的观点,不一定是“必是”或“必非”,也可以是“当前确未可知”。这种“知其尚未可知”的态度,也是一种鲜明观点,在全面了解问题基础上,告诉读者怎么做最有利,而需要相信什么,才能成其为“是”或“非”。

这里,要掌握“二八原则”。不能万事都用“未可知”态度。如果作者确实认为正反两面是五五分、四六分,当可放开说“未可知”。反之,如果正反两面一九分、甚至二八分成,不妨少些“可能”“或许”。许多时候,科学家作者心里想的是正面结论八九成,文字模糊,读下来似乎意思却是五五成。只有敢于说出鲜明观点,才易于被大众理解。

与人沟通、建立信任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艺术。这里,作为小学生,我权当作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后,写作文总结。传播的规律还在不断学习摸索,我们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同时欢迎批评、建议,更欢迎加入到我们的公益行动中(邮件 hi@jiankangkp.com)

题图:来自作者。


奴隶社会一周年精选文集《女神经过》赞赏版本已经卖光了。昨天我把所有的新增订单都签完了。清明节后就会寄出来。 再次感谢大家赞赏,辛苦大家久等! 书的普通版在4月中旬左右也会上线。

近距离沟通,可以加 nulish1 微信好友。

没读经典老文章,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发送 m 获得以前的热文目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关注我们 (搜索 奴隶社会 或者 nulishehui):


觉得好,鼓励一下作者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