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土学校郭小月:另一个傻瓜的故事

2016-05-23 小月 奴隶社会

题图:来自作者。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772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一诺写在前面: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土学校项目的代校长郭小月。本来其实是为了介绍今天推送的第二篇文章 “牛棚中的傻瓜们”,让她写一段文字,因为“乐行青少”是小月几年前创办的组织”乐行“新开的公众号。谁成想小月一下子没刹住车,成了一篇长文。那就单独发出来,也顺带介绍一下学校的进展。我们今年还有少量6岁孩子的招生名额,有兴趣的文末有申请信息。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当当,生于1997年,是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王甘老师的儿子(我憋不住,剧透了)。所以我很自私地想,能把自己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的人(绕不),参与创办我们的学校,没有不成的道理,呵呵。


认识当当的时候他五岁,当时我家老大进入了一所开办在汇园公寓里的家庭幼儿园,当当是创办人(也是园长)的儿子。园长是耶鲁大学回来的人类学博士,她带着年幼的儿子回国以后,发现自己的儿子没有合适的幼儿园可以上,就因陋就简地在公寓里开了一间。其实在那时候的人们眼中,当当妈的这一举动可能更像是一个傻瓜吧。

我带着老大来这所幼儿园不是慕名而来,而是在院子里看到了幼儿园的男老师和孩子们玩耍时的样子。

后来幼儿园扩大了,搬进了一个单位宿舍大院里的原机关幼儿园,一座旧旧的二层小楼,我的好朋友参观后说,这就是你们说的小橡树啊,怎么像梵高的画啊(意思说楼太歪了,太破了)!

至今,我在遇到小橡树的校友妈妈时,大家都会说,提起小橡树,心里会有一种温暖的流动,孩子们和妈妈们因为这间幼儿园,很多人成了一生的朋友

2010年,我儿子就读的学校倒闭了,那时当当正好从这所即将倒闭的学校小学毕业,考进了北京四中。我也因着儿子学校的倒闭,在教育专家的支持下和一些家长,在原校址开始了进行个性化教育创新的探索,走上了一条艰辛却幸福的办学之路。这个举动,在当时很多人看来,仍然像一个傻瓜。回想我能够开始做傻瓜,实在是要感谢身边有一位办幼儿园的傻瓜榜样吧。并且这间小小的学校里很多和我一起的傻瓜,也是小橡树幼儿园校友的家长。

这个小学叫七色花园。意思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非常特别的植物,也许花期有早有晚,也许有的一生只为了结果实,而有的为了成为栋梁之材。这里不想把他们培养成统一的样式,只是希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合适的环境,允许风雨吹打、也要捉虫剪枝,园丁能做的是带着爱陪伴他们,等待每一个生命按照他们本来的命定茁壮成长

我们坚持给孩子们不一样的要求、不一样的评估和不一样的目标。我们探索各种实践性活动课程,希望他们在体验中成长。

2011年,成功创办小橡树幼儿园的当当妈,没有把成功的模式去复制更多的中产阶级幼儿园,而是和乐平基金会合作共同创办了千千树,一个为农村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企业。这样的举动也许说明,第一个傻瓜周围的傻瓜更多了。

2012年当当主动跟妈妈谈,为了准备去美国上高中,希望在家homeschool。从北京的名校,到在家上学,一个当时只有14岁的孩子,对未知的选择充满了勇气。他的父母同意了。他在家上学期间,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外出求学之路并做好准备。然后当当按照自己的心愿,去了一间在国内没什么名气,需要学生自己干很多农活,养牛种菜的高中——Putney School 。

这间高中,有着他独特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他反对以学科和教材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希望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杜威说:“我们的教育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场变革,一种革命,这是如同哥白尼把天文学从地心说转到日心说一样。” 

当当的高中生涯就是在这样一所中学里度过的,他在学习的同时,需要去学校养牛、种地、做木工...... 经常凌晨四点多起床,五点钟到校。后来当当妈戏称,我们为学校养了一个小长工。

在北京,我们的七色花园在办学的过程中遇到了经营上的问题,不能持续发展了,随着最后几个孩子的小学毕业,七色花园在2014年也关闭了。但我们因着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寻找到了一条在自然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的体验教育之路。我们在校外提供一系列的自然教育和体验教育的课程和营地活动,去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与人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体验中,找到他们的talent和passion ——这就是现在的乐行体验教育。 继续走在这条教育探索的路上,一些伙伴离开,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的举动,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中,仍然像一群傻瓜。

今年二月份,乐行作为青少年体验教育的平台,向青少年发起了征文邀请,邀请的对象,很多是当年从小玩大的小伙伴。乐行希望青少年自己发声,用他们的独特视角,讲述他们的见解和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让家长们去解读各种经过留学或教育机构包装以后的观点。

当当是我最先邀请的几个小伙伴之一,他非常乐意地答应了。与此同时,也是今年的二月,我认识了一诺,又一个将要回国,一个拥有办学梦想的妈妈。这次的办学目标,一开始并没有让我怦然心动,我想,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为什么要来一土呢?也就算掺和一下吧。但渐渐地,也许是因为心里面仍有的那种傻子的冲动,也许是这次遇到了更多的傻子,我再次地,“纵身一跃全身投入,像少年轻狂的嬉皮士和疯子一样的不要理智了”。

在创校的过程中,我们创校团队,一起经历奇迹,也一起经历艰难,“傻瓜之所以是傻瓜,是因为他们相信个人能够影响整体,无论形势多不好,他们依然认为,他们能够改变一切。”也许这次,傻瓜们不仅只有相信,我们也看到了那个2011年创办的千千树,截至到2015年底,已经为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的1291所农村幼儿园提供合宜的课程,建设当地培训师团队,惠及6221位农村教师,11万余农村学龄期儿童。这些也激励着更多的傻瓜,为了我们心中共同的痛点,希望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景再傻一次。

说了这么多,也顺带说说一土。

目前一土描画的各种理想,正在逐步落实。我们找到了和我们的教育理念一致的老师——其中有非常优秀的公立学校的教师,他们本可以在公立体制下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直到退休;也有曾在中国农村有着几年的教育实践后,再去美国名校深造的年轻人,他们本可以加入成熟的学校项目;还有非常有才华的外教。但这些可爱的生命,为了探索给中国的孩子提供有中国文化根基、又有国际视角的个性化教育,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一土。

在我们的创校团队中,有位年轻人,收到了今年斯坦福教育学院唯一一个给中国申请人研究生奖学金的offer,他却因为一土而选择放弃。这些事儿,听起来,还是挺傻的。

我们汇集了很多愿意为这件事一起做些什么的各种社会资源。这些人,在这些年,也被不同程度地被看作傻瓜,在做各种领域的创新和探索。

这些事件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来面试的家长们。因为创校的特殊性,我们在跟每一位家长谈学校时,都会强调学校将要面临的困难:第一年的不确定性。几位家长的话语,让我们非常感动:

“我自己也是创业的,我知道创业的艰辛。我们来,其实是把自己看作是与你们在一起的共同创业者,遇到问题就一起面对,我相信这些对我们的孩子也是成长机会。”

“哈哈,我已经想好了才来的,如果要问问题,我可以问很多,但我什么都不问,因为我能问的问题,相信你们也都在考虑,我能给的就是,信任,信任你们的专业性。” 

“我不同意我们的孩子是小白鼠的说法,他们自己也是这场教育创新的参与者。”

“我知道你们在创校,这个就如同创业,我们就是你们的天使客户。”……

有一位爸爸,说的非常简单:“我的目标,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身、心,健康,这个目标简单吗?好像挺简单的,这个目标难吗?真的挺难的。”

一位18岁的少年,风趣幽默的行文,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深度思考。而很多年轻人也在和他一起铲牛粪,并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思考。父母的人生选择,决定了孩子们的高度和眼界

昨天和一位在加州的 KLS 可汗实验学校的家长聊天,怎样能够让孩子成为内心充盈的人。是各种活动吗?是各种目标设定吗?是各种科学评估吗?是博学吗?是坚持吗?后来,我们一致同意,想要孩子内心充盈,作为老师或者作为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先成为一位内心充盈的人。教育,其实就像当当的高中Putney School,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合适他成长的生活环境。

和我一起从七色花园又到乐行的战友、好朋友兼“双胞胎弟弟”金山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朋友问,你在做什么?我说,我在搞教育呢,仔细一想,我在被教育呢。” 其实所谓“被教育”,这个主体,就是生活本身。

教育其实是一条自我教育之路,如果孩子们从小就从环境中习得自我教育的方法,那么他此生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动力,可以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一土可以成为汇聚更多“同质者”的平台。这里的人,并不是等待被赋权,而是要主动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不过要小心,其实这是一群傻瓜想去“牛棚”里抓更多的傻瓜上贼船。

另外小小广告一下,感谢八十中学的支持,我们有更多的招生额,所以现在还有少量名额给2016年8月31日前满6岁的小朋友。申请请填写下面表格,我们会尽快安排面试。如果您符合北京市学籍管理的条件,要申请今年的学籍,请抓紧先去学籍申请平台进行注册哈 (5月底截止,申请很复杂,越早越好)。

申请表格在 http://lxi.me/3p37v,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邮箱联系方式:

    招生相关 - admission@etuschool.org

    其它 - info@etuschool.org


一诺写在后面:

对关心一土学校的朋友,给大家分享个小进展。

今年6月下旬,美国AltSchool创校之初就深度参与的老师,也是现在我儿子现在班上的主课老师,会来北京几周,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一些一土学校项目的讨论。如果您是教育者,希望有交流的机会,请关注我们后面的更新,也可以和我们邮件联系。我们也会组织线上交流机会。他在美国有多年个性化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希望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他的博客 https://paulemerich.com

最后提醒大家看下一篇文章里18岁的当当的文字。


推荐阅读:

一诺 | 你也为孩子上学发愁吗?

一诺 | 如何做成一件事?

我终于可以说,你有毛病啊?

小小另类

我们一直在专注讲一些好故事,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以后发送“故事”。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