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教我的三堂课

2016-05-25 李奕 奴隶社会

题图:论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775篇文章,来自作者公众号“李奕在哪儿 (whereisyi)”。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我常跟我妈开玩笑,以后我有了小孩儿也要给她带,因为“你培养我就培养得不错嘛”(怎么有我这么大言不惭的人,哈哈)

第一课:有条件的信任

从小到大,我妈从来不属于那种时时刻刻陪在身边的妈妈,因为她工作忙,饭都很少在家吃。有时候我也奇怪:我妈基本没时间管我,效果反而不错。反观很多孩子被管的很严,却常常特别叛逆,这是为啥?

现在回头看看,我好像明白了一件事: 我妈知道怎么抓大放小,把握大方向的同时,给我有条件的信任让我自己做决定

比如小时候学钢琴,第一堂课之后她问我想不想继续学(所有兴趣班她都让我自己决定要不要上)我说想。她说那好,你现在自己做了决定要学,如果你以后想放弃,你要写一封保证书保证放弃也是你自己的决定,将来不怪爸爸妈妈没有督促你。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二年级,她就开始告诉我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跟所有小孩儿一样,我在六年的练琴生涯中无数次吵着闹着不学了,但是一想到决定是我自己做的,又没脸去写那封“放弃书”,就坚持了下去。

后来初中毕业,我搬去南京上学。刚开始在学校寄宿,可是我不喜欢宿舍每天晚上六点就门禁,就提出要搬出去自己住。我妈居然也没拦着我,真的帮我租了房子,搬出学校,前提还是要我保证要负起独立生活的责任来。

那三年里,我学会了自己通马桶、逛超市比价格、洗衣机漏水把楼下教授家淹了拼命道歉、和小区里卖早饭的叔叔阿姨唠嗑。我现在跟美国人说我15岁开始就租房子自己住,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倘若没有高中那三年离开家独立的经历,我初到美国一定没办法那么容易地适应新环境。

我妈老挂嘴边的一句话是“大方向我把握好了,小细节你自己决定就行了。偶尔走偏犯点错也没事,不然你没法成长。”

从选大学到找工作,我妈都没参与(也没时间),让我全权作主。开始写一些留学类的文章后,向我咨询最多的不是孩子,反而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我常常劝家长们:你把小孩该自己做的事都帮他做了,那他当然不用自己努力了

也许比起亲力亲为的操心,孩子们更需要的是信任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二课:尊重自己的事业

我妈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少,而且二十多年没换过工作,全在一家单位打拼。

我问她在一家公司那么久不会觉得无聊吗,她的答案永远是:“留在这里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文化,觉得还有发挥余力的空间。”

受她影响,我自己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把公司文化放在第一位。曾经选择去我完全不熟悉(当时也不感兴趣)的医疗公司实习,完全是因为那家公司的文化吸引到了我。后来我发现,在对的公司,逐渐也会培养出对行业的兴趣

她教我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即使在不那么积极的大环境下,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做好工作中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一间大企业工作,遇到困难要去责怪体制、埋怨上级不行动下级没能力很简单,但是我妈却是难得的不抱怨,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正能量这个词好像是这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但我目睹我妈身体力行这个词已经十几年了。她让我看到:有自己事业追求的女人,特别有魅力!

第三课:平等沟通和交流

我还没出生,我妈就躺在医院待产室的床上给我写了一封信。

信里她写:

“宝宝,你在我腹中孕育了快9个月了。我想我们将互为朋友,因为做妈妈的我也还年轻,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路我们将一起渡过。伴着你的成长,妈妈也走向成熟。希望宝宝成为一个具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头脑、充满爱心、正直的人,而这也是妈妈一直所期望成为的人。

爱你的妈妈”

这封写于1994年7月23日的信我保留至今。

虽说我小时候不听话也被打过屁股扇过巴掌,但我妈基本做到了她22年前的承诺:把我当成平等的人来交流。

这种平等反映在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她问我的的不是权威式的“考试考了几分”,而是朋友式的“你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她去开家长会,班主任批评说“英语老师课上只有五个小朋友没有讲话开小差”,言下之意课上分心的孩子们都犯错了。只有我妈站起来说“如果全班孩子都没法集中精神,老师是不是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镇住全场有没有!

她不认为年纪小就势必意味着孩子是犯错的一方——这一点我今天意识到,还是为我有这样的老妈骄傲。

但是年纪小也不意味着我可以逃避责任。小学的时候我去同学家玩,打水仗把她家客厅搞得发洪水,地板全湿了,我妈知道不光让我写了保证书、道歉书、还亲自押送我上门给对方父母道歉。有段时间我好像犯错太多,以至于小伙伴到我家来玩,随便翻开一本本子,第一页都是“保证书”,吓得他们都觉得我妈是灭绝师太一般的存在。

后来每隔几年我妈还是会给我写一封信,聊聊她自己的成长和想法。其实十几岁的我未必都能看懂,但是她依然不遗余力地跟我分享。现在我明白了:当时不懂的,以后可能会懂。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断的沟通。

看这篇文章的家长们,或许以后少一些口头说教,你们也可以试试与孩子用书信沟通:)

我妈说她退休之后的梦想就是开间学校,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长们怎么当家长

这回送这篇文章给我妈,希望妈妈不要因为我的一点小表扬就翘尾巴,再接再厉,有一天真的开一间“家长学校”出来!


推荐阅读:

华章:最近通过一土学校,开始深度接触教育,之前对教育的各种思考也渐渐系统化。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来办实体学校?我觉得这触及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学校,所有的课外班,线上课程,各种精美的教学软件都是在和学校争抢学生有限的时间,而且都无一例外地败下阵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最大化地以教育者希望的方式来影响孩子,然后让他们自然成长,同时把教育者不希望影响到孩子的那些东西降到最低。学校可以支配和影响孩子在校和回家的大量时间,所以必然处于教育的核心位置。

那学生在学校之外受到的最大影响来自于哪里?当然是家长。大家都知道教育是一个综合过程,这里面的关键因素都不能出问题,学校和老师,家长和社会,孩子的学习热情等等,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一土非常强调家长的重要性,这并不是要求家长来参与多少学校的工作,帮孩子做多少作业,而是一定要有一致的教学理念,有不断自我学习的心态,有合作包容的心态,容易沟通,遇到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

我们近期会推出一个“家长社区”,来聚集志同道合的家长们,分享教育理念和资源,希望通过社区的力量把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更快地辐射到我们这个小小学校之外的更多人群。这个社区在技术上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所以请大家再稍微耐心一点。

作者的妈妈非常棒,到时候希望她可以来一土家长社区和大家分享。

“我”就是一家创业公司 -- 来自作者

留学美国这四年 -- 来自作者

我为什么选择“无聊”的麦肯锡?-- 来自作者

诺澄的三条家规

那个永远的年轻人

我们一直在专注讲一些好故事,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我们以后发送“故事”。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