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诺| 母语:五分钟“育儿经”

2017-02-05 一诺 奴隶社会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1024篇文章,编辑自一诺以前写过的多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母语”项目总策划:郑枫,资深媒体人,自由写作者,曾任凤凰卫视记者、策划、编导,香港健康卫视节目编辑部总监,曾出版异想派短文集《梦旅行念头集》等书。


为人父母,能做的其实很有限:

一,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二,带着激情过好我们自己的一生。

母语者——李一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68nj7k7c&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4年的《分离也是一种成长》

老大五岁了,从四岁到五岁这一段时间,他好像长大了好多,在幼儿园里是最大的一批孩子。

最近老二也去了幼儿园,老大完全一副大哥哥的样子“罩”着弟弟。他还经常冷静地沉思,语出惊人,让我经常有他是个大小伙子的错觉。

我出差离开的那天是周日,全家一起午饭。他坐在那里不动勺子,开始撇着小嘴,然后就开始掉眼泪,哭了起来。说:“妈妈我不要你走,我要和你一起出差。”

我条件反射地说,没有你的票啊。他说:“那我们去买!”。

我知道这种“解决问题式”的答案不对,于是就去抱住他,说:“你不想让妈妈走,不想离开妈妈是不是?”他说是,在我怀里掉眼泪。

我那一刻特别心酸,觉得懵懵懂懂的小娃娃第一次有意识地体会离别的痛苦 (这和2岁多送他去幼儿园那种本能的痛苦不同)。我只能和他说,妈妈知道,妈妈理解,妈妈也不愿意离开你,在妈妈这里哭一会儿吧。

我心酸,是觉得儿子在不经意间长大,开始经历类似成人的离别的痛苦。但这何尝不是真实的人生,我们一生要有多少离别,经历多少不舍;每次分离,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对待分离的痛苦,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的情绪以空间,让它流淌出来,让它和自己的感觉相连,无它。


两岁多的老二还是开心果,他看哥哥哭了,在一边磕磕巴巴地说:“妈妈你回中国我们可以…… 视频!”

这小家伙,我们经常和国内的家人视频,他自己琢磨出来我回去我们也可以视频。他把我们都逗乐了,因为他已经在“解决问题”了,这让你感叹这个小生命的精妙。

孩子的成长,永远比你想象的快。所以能够“理智地分别”,真的可以减少痛苦。这种理智的分别,对我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喂过母乳的妈妈都知道,那是一种你和孩子之间特殊的、温暖的生命联结。将近400个日夜夜,从春天到冬天再到春天,从襁褓里的小娃娃到蹒跚学步的小姑娘,当你一把她抱在怀里,那种让人幸福踏实的联结就在,那种只属于你们俩的生命和爱的流动就在。

孩子断奶以后,这种联结就没有了,再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不舍,真的不舍。但我又释然,成长的规律,生命的力量,一切都有时限。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而且我不在身边,这个过程何尝不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没孩子的时候, 对以后假想的孩子的期望, 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很多年后,真有了孩子,从各种妊娠反应,到照顾新生儿的各种吐血,觉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离怀抱里这哇哇大叫的一团肉简直是何止十万八千里啊。

于是开始学习母乳喂养,照顾屎尿屁;学习爱与自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学习敏感期, 游戏力,情绪管理;知道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学习抚触,推拿,过敏如何处理。 这时候觉得神马“立场、观点、方法”,对培养孩子完全用不上。

后来,我看了先生华章的师兄王占郡写的一本书,里面提到培养孩子“成功”的四条标准,让我大开眼界:

1. 不生病。没有因为自己照顾不周而出大的健康问题(孩子自身原因的除外)。

2. 不犯罪。就是有大的是非观,不做违法的事。

3. 不自杀。青少年时期,不出走、不自杀、心理健康。

4. 能自食其力,快乐生活。

这四条标准,乍一看,太低了吧。做到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想到这个,突然轻松很多,觉得自己肯定能做个成功的妈妈了。

不过仔细想想,能做到这些可一点也不简单。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健康的心理,有自食其力的本事,有快乐生活的能力,能做到那就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了,谈何容易。


后来,到2013年, 我开始接触一些深入了解自我的东西,考虑如何能成为一个更快乐的自己。那时候开始意识到,人最终的“成功”,不是外在的东西, 而是“开悟”(Enlightenment),是灵魂和外在的一致。有了这一致,人内心才会是充盈幸福的,外在才会是真正“有效能的”。成为一个有效能的人,外在的“成功”也会是一个自然的延伸和结果。

有了对自己的这番醒悟,我对孩子的期望,似乎又“变”了,是希望他/她成为一个“灵魂和外在一致”的人。

人的灵魂的能量是无穷的。所以能做到“灵魂和外在一致”的人,一定能最大程度地绽放自己的生命,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我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很多“高大上”的人,包括比尔·盖茨夫妇。如果问我有什么发现,就是这些“高效能”的人,都是内心充盈的人。有内心的充盈,才能够最大化发挥个人的潜力,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做出不寻常的选择,成就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看开悟里说的很多东西:不忘初心也好,活在当下也罢,或是不要有评判和分别心,孩子其实都是自然就做到的。“时间”的概念是人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才开始有的,而孩子,特别是5岁以前的孩子,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的。“时间感”一方面给了我们计划的能力,一方面也是焦虑的源泉。

成人的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就是能活回像孩子一样。就是即使有了时间的概念,还能够“活在当下”,即使了解对物质依赖的必要性,还能不忘初心,即使看到了世界各种不公和不平,还能没有分别心。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能给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们每个人的灵魂都能够最大程度地绽放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吸取知识,锻炼能力,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吧。

现在跳出来看,其实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不是带他们学习知识,甚至也不是说明白什么人生道理,而无外乎两条: 一是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二是带着Compassion(激情)过好你自己的人生。


推荐阅读:

一诺 | 分离是一种成长

一诺 | 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6,不优雅地去生活

一诺 | 你也为孩子上学发愁吗?

3个娃,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奴隶社会还有马甲线!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