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薄情的微信朋友圈中深情地活好

邢军 Julie Xing 奴隶社会 2018-10-03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573 篇文章

题图作者:Hugues de buyer-mimeure。

作者:邢军 Julie Xing,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现居美国并任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粉丝众多的高产文字工作者,现为奴隶社会每周二「职场邢动力」特邀专栏作者。本文为专栏第三十六篇。

那天,一个前同事给我发信问:“姐总,新老板驾到,同事们都加了 TA 微信,我觉得我也该加,但是不想让 TA 看到我个人生活的很多面,我在朋友圈挺活跃,我不了解新老板,暂时也没兴趣和 TA 走太近成为好朋友,怕 TA 看到我丰富的生活误解我对业务不够专注,你懂的。我到底该不该加 TA 成微信好友?”。


首先交待一下,这个前同事,不算太外向,生活很精致,由于家境好,有点小奢侈爱好,不是自来熟,但人品好,工作能力强,同事中间,有很欣赏她的,也有羡慕嫉妒恨的。她是个需要点时间发掘她内秀建立互相信任的同事。“姐总”一称呼就是她几年前发明的,当时她说“叫姐不够尊重,叫总又不够亲切,以后就叫你姐总吧!”。这件小事说明她是心思缜密的人。


我给她的回答是:老板的微信还是加吧,因为不加挺奇怪的,但是如果你有顾虑,从第一天起就不要把朋友圈内容对 TA 可见,千万不要可见以后再屏蔽,那是愚蠢的。或者,你如果有顾虑,就最近一段时间在朋友圈低调一下,赢得时间了解老板后再作决断。这段对话让我感慨:有一种情商叫微信朋友圈商。

 

如何处理微信朋友圈,还真有些技术含量,我来分享一点一面之词,未免带有偏见,欢迎大家拍砖。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微信:我今天被清了,你也清清吧。找到微信里的设置,粘贴我的信息发送就行了,谁的发送失败了,就是把你拉黑了,你再扔掉那些尸体就可以了。

 

说实话,收到这样的信息我很不舒服。“尸体”二字看得我心惊肉跳。我能收到这信息说明我没把发信人拉黑,却要接受这份充满不信任的“搜身检查”。除非是那种见个人就拉进自己微信朋友圈的人,否则在朋友圈的人好歹远近都算是个相识的人,怎能咒人变成尸体呢!

 

被人拉黑或者屏蔽,心里不舒服,情有可原。但其实想想,在人人隐身互联网的时代,拉黑屏蔽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就如同手机可以拒绝某些号码,电子邮件可以选择不接受某个地址的发送一样。


▲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只是微信有个听起来悦耳的朋友圈名分,既然是朋友,却把我拒之门外,让人多了一分气急败坏。静下心想想,别人把你拉黑屏蔽无非几个原因,对号入座,心结可能就解开了。

 

第一,压根人家就没把你当朋友

 

也许当年你请对方加入你的朋友圈时,对方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加你是为了不驳你面子,事后搞个小动作把你屏蔽,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人家谢绝你参观 TA 的生活。这种不爱理你的人就别去打扰了,免得赔了笑脸还失了尊严。

 

第二,不方便

 

不方便的时候多着呢。某些上级和下属之间就是个典型例子。试想想,朋友圈本来是个放松的小圈子,弄个老板在暗处盯着,让人写个东西发个照片都得思忖半天,偶尔想狂妄一下还怕老板给上眼药,多累!所以,领导请见谅,您老人家还是别看我在虚拟空间瞎掰了吧。

 

这当领导的也是难做,一堆下属在圈儿里,说个话都得摆个谱,哪句话说得不够正经会被人说掉份儿,想晒张和家人的照片,却正好满足了某些人的偷窥欲,什么他老婆长得丑,她老公一点都不帅,这孩子咋捡了两人缺点长之类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所以干脆不和你们玩儿,图个清静!

 

普通同事朋友之间也可能有些不便。只要在同一个朋友圈里,厚谁薄谁都不好办。赞谁评论谁都被放在阳光下晒着。我们是个讲究面子工程的人情社会,网络上公开的亲疏冷暖并不是人人都能吃得消的。所以,拉黑屏蔽几个敏感人物也算是避嫌的策略之一。若想传情达意,咱还是见面好成一家人吧,在虚拟世界,咱们还是默默地老死不相往来吧。

 

若被早都快忘了模样的初恋情人或是旧日相好硬拉进朋友圈,则更尴尬。不忍心让你看到没有你的日子我过得很潇洒,不想刺激你脆弱又想八卦比试的玻璃心,因为不仅俺老公比你帅,俺媳妇比你美,更重要的是,俺自己天天都在朋友圈精彩绽放。于是,出于好意,还是请你彻底不要涉足我的生活,虚拟空间也不要。

 

第三,你发的东西没水准

 

那些精神垃圾,占用我花真金白银买来的宝贵流量,占用我本来就不大的手机屏幕。分享的内容今天是明星八卦,明天是耸人听闻不着边际的所谓惊天内幕,后天就满屏充斥负能量,这个不顺眼,那个不公平,把受害者心态赤裸裸地暴露在朋友圈。你真该好好感谢那些至今还没把你剔出朋友圈的人,而不是去咒骂那些拉黑屏蔽你的人,人家没做错!

 

第四,无心的错误

 

我就干过这事儿,归咎于儿子。有一段时间我偶然发现很多原来的朋友的信息看不到了,仔细查看原来是不少朋友被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拉黑了。大概是儿子觉得手机上的绿格好玩,无意中替我拉黑了不少人,我虽挽救了不少,但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朋友还在被儿子打入的“黑圈”里。


这虽是小概率事件,却非不可能。我的微信朋友圈名单通常是严格甄选的,在群里的都是朋友。若每个被我无意拉黑的朋友都恨我入骨的话,俺在朋友圈没法混了!

 

▲  Photo by Click and Boo on Unsplash


微信这个强大的社交平台处处透露着世界,处处折射着人性。和所有其他事情一样,微信分享讲究适度。


这个度,见仁见智。但总有几个大原则,比方说:

 

一、数量的度


如果你有正规的工作,动辄每天十条二十条的分享会给人你工作不卖力和你对信息不过滤的负面印象。


二、质量的度


微信朋友圈,是个人名片,是适时适度抒情的平台,是和朋友们保持互动的频道。既然如此,稍微花点心思,确保自己的分享有基本涵养和技术含量是对自己个人品牌的保护。


三、点赞的度


说微信分享,不能不提点赞。自媒体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刷存在感, 点赞无疑是为关注留下正面的证据。点赞可是个技术活儿,因为不同人发的东西水准实在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若坚持心里的点赞高标准,则必然对朋友厚此薄彼,在透明的网络世界里,这是要得罪人的。


我读过有人的烦恼倾诉:某某明明是我闺蜜,她的朋友圈我经常关注点赞,为啥她从来不在我的朋友圈发声呢,她在别人的朋友圈里可活跃了!得了,这点赞变成了礼尚往来的工具,变成了隐形的礼物,有来无往非礼也。


想来也不无道理,点赞被生生赋予了好比贴近领导,关注下属,保鲜友情等诸多功能。可这“赞”和世间万物一样,用得多了就滥了,好比处处留情等同于滥情,处处点赞意味着失去了标准。


与其不加选择地蜻蜓点水平均用力处处留赞,落下个“职业点赞党”的名分,不如花点时间多读些深度好文,用心写几句评语会更彰显个人水准。因为加了心思的评语,是对朋友真正的关注和时间给予,而给予是最好的沟通。

 

网络世界里,咱别太较真儿。拉黑屏蔽与点赞,是咱无法掌控的别人手指间传递的冷暖,耿耿于怀浪费太多脑细胞。


▲  Photo by Luca Bravo on Unsplash


微信朋友圈这事儿,你情我愿是底线,礼尚往来是中位线,推动友谊,成就他人是天际线。忙碌的我们,无法天天活在天际线,能活在中位线,生活就已很美好,同时咱别忘了尊重别人的底线。拉黑和屏蔽,就是人家不愿意了,随它去吧!

 

一件事,想不通是自寻烦恼,满腹凉薄;想通了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今日话题:

关于微信朋友圈,你有什么经历/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吗?来留言区聊聊吧~

(截止至周日晚 12 点,点赞数最高的评论邢老师会给予对应的回应,回应内容会发布在下周二文章内哦。)


上周话题:


感谢大家对职场邢动力专栏上周文章“素养如怀孕,早晚会凸显”的关注和留言。


网友 money 的留言获得点赞最多,TA 说“有幸在上一家离职的时候,曾经的领导对我说我的职业素养相当之高。自豪 ing”。


首先恭喜这位同学,一定是长期的优秀业绩和离职前的专业素养让前领导感动;同时也赞赏一下这位领导的格局和胸怀。优秀员工离职不是领导们希望看到的事,却也是很难避免的。既然已经发生,让曾经的好员工带着光荣和自豪离开,这领导聪明!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素养如怀孕,早晚会凸显

一诺:在糟糕的世界里,做一个自由的人

这些常识,我以为你都懂…

微信扫码加了好友,然后呢?

那些对生活的冷漠和热情

在后台发送“邢军”,即可看到作者的文章合集。


奴隶社会正在招聘编辑,后台对话框回复“招聘”可了解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诺言」,一诺把看到的世界讲给你听。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