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面对无能,不做“完美妈妈”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093 篇文章
Photo by Jordan Rowland on Unsplash.
作者:骆婧,Fortune School 主创;有多语言、多国经历;是成长教练。本文来自:FortuneSchool2016(ID:Fortune_School)。
一
理想美好
和大部分看重早期教育的妈妈⼀样,我非常认可童年经历对一个⼈成⻓的重要性。
工作时,每次接到在突破上相对“困难”些的伙伴求助,即使我一字不提原生家庭,他们往往都会想到小时候父⺟亲对他们的态度,那些语⾔或者冷暴力就像魔咒一般紧紧锁住他们,在成年后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而且,我对自己期待很高。看到在外面吼孩子的妈妈,孩子暴哭耍混,妈妈怒气冲天狼狈不堪,我想我肯定不会明知故犯。我要给她⼀个美好的童年,让她能感受到被爱、被接纳,有勇⽓和能⼒面对未来人生的风雨。
这个信念翻译成现在流行的话,叫“温柔而坚定”。操作守则一二三已经背好,我肯定是那个轻声细语又讲道理守原则的妈妈。
理想虽美,奈何总被生活无情地 piapia 打脸。出门前看她磨磨蹭蹭忍不住吼一句,睡觉前看她磨磨叽叽再吼一嗓,一会儿没看住她便把浴缸水都舀到了地上,过几日,变本加厉干脆把墙纸撕了个洞,还给你填上色……
“熊孩子”有太多让老母亲压不住怒火的时刻,吼完和先生做自我检讨,我知道那会儿她好奇、她不懂、还可能有自己的小心事,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脾气上来了总是忍无可忍?
更关键的是,吼完我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我怎么能是这种妈妈啊?!不是在外面能耐吗?连这点小事儿你都处理不好了?
▲ Photo by Cullan Smith on Unsplash.
二
现实骨感
直到有一次,她连续三天午睡时间闹腾着不要睡小床要睡大床。我好说歹说,连哄带骗,威逼利诱,几乎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但尽管当时女儿话都说不利索,立场和行动却是无比坚定,她用不断的哭泣和闹腾表达着她的不愿意。
第三天,折腾到了下午三点半,我又累又饿,几近崩溃,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把她从小床“扔”到了大床上,大吼一声:“你想睡大床就睡大床!”女儿的啜泣顿时变成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尖叫着:“妈妈,妈妈……”可是气昏头的我全然不顾哭得快断气的她,毅然决然径直转身走出了房间,一屁股瘫坐在她的房间门口大哭了起来。
别说“温柔而坚定”了,这一顿怒火犯了几乎所有育儿书上都提到的原则性错误。而她的反应也证明了伤痛之深,整整一两个礼拜都不苟言笑,逃避和我亲近,逃避睡觉,吃不下饭,半夜噩梦哭醒。
接下来的两个礼拜,我用查来的方法 — “复述事情经过”,修复着她的伤痛,她从避而不谈到静静听,慢慢有了改善。但半夜的噩梦哭醒是最熬人的,推踢蹬踹尖叫,不让靠近。我先耐着性子确定了不是身体不舒服,再静静地听着她发泄压抑的情绪。
有一天她哭累了,我可以靠近她一些,抱着她在怀里,我自己也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妈妈让你的童年有阴影了。可能你长大不会记得这件事情,但是可能会记得自己的闹腾会让妈妈生气,会让妈妈离开,会觉得世界不安全,会变得谨小慎微,会不敢做你自己。”
先生那时在我身边,我低落地和他说,“老公,我真的不行,我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自己好差劲。”
好像无论未来再怎么努力,那个污点都已经载入了史册。
▲ Photo by Nicolas Thomas on Unsplash.
三
接纳污点
奇妙的是,和孩子、先生“自首”后,我竟然深深地松了一口大气,心里仿佛有一颗巨石落了地。我可以不逼她上兴趣班不以成绩为王,但不能让她有一个不美好的童年,这是我的底线,但我终于承认了我的无能,连这点底线我也做不到,我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厉害。
松了这口气,我变得平静了,哭闹就是哭闹,不再是对我的否定,我想到还有很多可以为女儿做的:
我和你的爸爸,我们相爱,我们努力生活,我们三十多岁还在每天对自己有很多新的发现,你跟着我们长大,能有多糟呢?
这点阴影,妈妈有未来十几年的时间去曲线救国;再说了,有阴影就有阴影吧,你三十岁了像妈妈爸爸这样再去认识它也不晚。
”
因为这件事,我终于明白,在育儿时“温柔而坚定”是关于完美妈妈的妄念。我不必为了教育孩子,永远“表现”得温柔而坚定,因为我的确做不到。
四
共同成长
那之后,我和她的相处变得有些不一样。
我看到我们希望她自己睡一个房间,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独立的空间,于是我们不再把“自己睡”当作不可触碰的原则,只是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尽量实现它,也接受她和奶奶睡几天,一夜回到解放前,毕竟独立只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人家想要的是亲密。
她洗头的时候很怕水流到脸上,我理解,我小时候也很怕。家里是活动的淋浴头可以想办法避免,但到了游泳馆,只有固定的莲蓬头,她自然是大哭,不愿意洗。我和她说,“不好意思啊宝贝,这里条件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克服一下吗?”她和我一起试了在脸上捂毛巾、戴帽子各种方法后,居然自己说出了“妈妈抹一抹脸就好了”。
好像我不再把她当成我要“育”的孩子,而是另一个平等的、不完美的个体,我们只是碰巧共度这段人生旅程。当我不要求自己温柔而坚定地面对她,我好像更能够和她一起,温柔而坚定地迎接生活给我们的挑战。
而她也似乎往我们希望她长成的那个样子慢慢靠近。
“幼儿园老师总说乾乾是她当幼教 8 年来看过的最有安全感的孩子之一了,”同园的妈妈拉着我,“她一直是很开心的样子,你们是怎么教的呢?”
▲ Photo by Jon Flobrant on Unsplash.
五
且学且练
一般育儿文会在这里结束,但我不想这么说。这样说好像我只是换了一种方法去实现我想要的目标 — 一个总能温柔又坚定的妈妈。也许下次我仍会通过安慰自己不够完美来企图达到目标,但假装是没有用的,我们最后总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再次失望。
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让我们有幻象,好像可以控制一些事情,这时贪嗔痴就容易跑出来,然后生活又会跑来打脸告诉你不行,这不完全由你的意志决定,这就是无常。在这种无常面前,你也只能温柔而坚定地面对。
这个事情在我和工作的关系里再明显不过了。
每次我对一段工作很有期待,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只要没有期待、没有害怕他觉得我不咋地的,结果往往很不错。
但悖论就在于,这个时候尝到甜头,人的贪嗔痴就又会出来,下次再想要通过“没有期待”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就是不可能的。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和我的人性永远斗争下去。
但大方地面对了无能,就能更坚定地面对生活。
对于未来,我和先生也越来越坦然,自己没那么有爱心又有能力,一年数十万的学费、游学费、兴趣班费等,应该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我们会去自己想旅行的地方穷游,顺便带上她;如果真的有机会浪迹天涯,三年换一个国家生活,那孩子教育、社交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没有想过,也想不了。只能说孩子你摊上我们家了,这是你妈和你爸想要的生活。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在一起,我们在努力把自己的每一天过得饱满,未来不会太糟。
孩子,你和你妈你爸可能学不会如何轻声细语地说话,但是我相信你的童年依旧会很美好。
因为至少你能看到,在生命的洪流当中,我们如何温柔地接纳自己的无能,又坚定地面对生活。
”
「全村」说:
面对孩子狂风暴雨时,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妈妈,确实不易。
在养育的过程里,更多是对父母的考验:是否有足够富足的心态,学会接纳自己;是否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因此,全村邀请了骆婧老师进行更深入地分享自己的育儿心法: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被富养。
如果你也感兴趣,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讲座对所有朋友开放,付费 9.9 元即可加入直播(有回放),全村村民可在社区内免费观看。
如果你也想在提升亲子质量的同时,找到有相同育儿理念的家长,共同学习和成长,欢迎加入全村育儿社区。除了能与教育大咖零距离接触,还能免费观看一诺、戴亚楠、李松蔚、一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资深家长、亲子习惯养成系列动画的课程,和谢刚、湘渝、Julie、清华大学“教师团”、国际发展组织职员、秦华、骆婧、小溪老师……的育儿讲座。
欢迎加入「全村」,现在加入,可享受新年迎新价 699 元/年。扫下面邀请卡,还可以再减 50 元,优惠截止到今天。我们在村里等你。
▲ 扫码进村,立减 50 元。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我们在村里等你。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喜欢吗?期待你点“在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