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孟达对谈许知远: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永远隔着一个花花世界

作者非非马 奴隶社会 2023-02-25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335 篇文章

文中图片均来自《十三邀》。

作者:非非马,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学习电影研究,曾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从事写作和中英文化交流。本文来自:非非马FM(ID:feifeima-uk)。

达叔吴孟达去世后,为了缅怀他,我看了许知远《十三邀》对他的采访,还有让他拿到金像奖最佳男配的《天若有情》。(缅怀的抒情文字,我就只留给自己了,写一些由此引发的人生感触吧。)


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达叔已经 67 岁,是一个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人。


一个一身故事、曾经在巅峰和谷底都翻滚过、且身体不佳的老人,讲出来的话,总透着一股人间清醒。


采访他的许知远,当时刚四十出头。说是不惑之年,却有控制不住的烦躁,直问达叔:你是怎么做不到不烦躁的?


这个提问,让我突然间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感受:


这是一个老年人和中年人之间的对话;这是一场关乎老年与青春过往的对话。


而吴孟达老年得来的人间清醒,许知远即便是当下问到了“答案”,大约也还是要亲自趟过时间的河,才能真正在行为上“抵达”。因为,老年和青年(中年)之间,永远隔着一个花花世界,隔着需要被“用掉”的生命能量。


我自己对“老年”的定义,不止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更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你终于在这花花世界里耗散尽能量,无力也无心逗留打转,过起那收心养性的生活,那便是真正的老年了。



属于老年人的“人间清醒”是怎样的呢?


说到最大的人生愿望,不过是:


希望身边的人吃饱饭,健健康康,自己健健康康。


人生甜酸苦乐,能吃个安乐饭就够了,其它,对我来说也没什么了。


面对命运的车轮无情碾过,虽有不甘,但也懂得了认命:


“我现在就很简单的,一个老头子。我也不会想我还要多红,赚多少,我老了,没这个资格了。”


尽管,他也还是会不甘地问自己:“我的表演生涯就到这里为止了吗?”


他对表演,是真有诚意的。


因为有诚意,到老了反而更有敬畏之心,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无能为力,哪怕是被许知远形容为外形酷似鲁迅,也会说:


“我觉得我目前还没有能量去演这样一个有学问的人。除非演个喜剧版的。”


至于说面对人世纷争,与年轻时非要把人说服不同,他后来是既不争也不劝:因为没有人是百分之百对或百分百错,不过是个人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


他将自己调置成了“左耳管进,右耳管出”的意见反馈模式。



一期节目看下来,深觉达叔真是句句真相,字字戳心 — 别看他读书不多,草根出身,但当真是智慧练达。


只不过,正如达叔自己抵达这“人间清醒”,也是穿越了酒池肉林、声色犬马,一脚一脚踩遍了人生的坑坑洼洼,我等众生,也终究有自己的修行路要走。


有些过程,注定无法省略。


一方面,你以为已经“知晓”的道理,其实并不能直接平移进自己的人生。


另一方面,也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注定会因为生命能量的巨大差异,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状态。人无法超越自己的人生阶段。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其实并非人生阅历与道理,而是生命力。


丰盛的欲望、争胜负、争是非,某种程度上,都是生命力的表征。一个年轻人,纵然是“知晓”了老年人的“人间清醒”,也很难践行。为什么?和觉悟有关,但最底层的原因,还是因为,那听来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力、生命状态是一种错位关系。


“吃个安乐饭”的确是种回归根本的人间清醒,但又有几个年轻人甘于此呢?又何必,强求如此?


昨天恰好读到《南方人物周刊》公号刊登的对许知远的采访,他说到了自己曾经的各种“不靠谱想法”,比如和当时其他的北大学子一样,毕业后想的是进 500 强外企,而不是写作;也曾想转学经济,将来做银行家等等;而开书店创业后,也曾遭遇严重的创业焦虑……


其实,有生命力,就会生欲望,有欲望,自然就生焦虑、惹烦恼,而无论是“求而不得”还是“有求必得”,都有它对应的副作用,这些,都是一份完整“生命套餐”里不可切割的部分。


所以,中青年许知远的“焦虑”和“烦躁”,其实并不能从老年吴孟达这里获得真正的“解答”。他获得的更多是 — 片刻的抚慰。



面对花花世界,年轻人终究还是要投身于滚滚红尘之中,拿生命力作为我们和花花世界之间的“兑换券”,直到自己手中的券越用越少。


所以呢,归根结底,不妨就好好活在每一个当下与此刻,是什么生命状态,就做什么事儿。而那些该经历的坎,其实想逃往往也逃不掉。


就好像,你明明听见了达叔痛惜、后悔自己年轻时的膨胀、荒唐与迷失,但他于彼时彼境里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换作我们,同样的出身、同样的处境,恐怕结局依然相类。未必是赌到倾家荡产,但那种膨胀、荒唐、迷失,却大抵相通。


因为,年轻时的爆红,的确就是绝大部分青年人很难接住的。它超越了年轻生命的承载力。这就是人间真相。


一条不具备超常承载力的船,却载了超重的货,翻船就无可避免。


年轻时的欲望、肉身中蕴蓄的能量,既是人生的“驱动力”,它也是“破坏力”。重点是,“破坏”本身,正是生命“修复成长”的必经之路。


更强韧的“承载力”,总是通过破坏后的修复才获得的。就如受伤修复后的肌肉,会比原先更强韧更有力。也即所谓:打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


人肉体的生长过程无法被替代,生命“承载力”的增长过程,也同样无法被替代。万物生长,我们都得自己“长”。这就是生命成长本身的规律。


所以,该自己经历的伤与痛,都还得自己走一遍。“巅峰不迷恋,谷底不自怜”,这样的人生境界,通常都不是“悟”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人生也不是听道理“听”出来的,它终究还是自己一步一步“趟”出来的。


山那边是什么?就算老人告诉你,还是山,但年轻人,总是要自己翻过去看看的。尽管翻过去之后,你发现,它果然还是山。


正如电影《东邪西毒》里的洪七,他注定要亲自翻过沙漠,看看沙漠的另一边究竟是什么。


但这就是年轻,这就是每个年轻人要走的路。也挺好。


从这个意义上,达叔自己的人生,就和他扮演的那些小人物一样,都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缩影。虽然他的巅峰与谷底,来得要极致得多。


最后,祝达叔一路走好,在天堂里吃安乐饭,做快乐事。


-  END  -

推荐阅读

从知道到做到,到底还有多远的距离?


内卷有药,你敢要吗?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