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关于一得悲剧的讨论沸沸扬扬,有怒骂爸爸以“牺牲自我”的爱逼迫儿子的,有冷嘲热讽批判一得爸爸教育模式的,还有因为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对教育三缄其口:“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教育方式,都会无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在所有的讨论中,网友似乎都迫切的希望在张一得的自杀和他爸爸的教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里面,透露着大家的一种隐藏逻辑——孩子只要拥有正确的爱,获得很高的关注,原生家庭健康美好,就一定心理健康一生幸福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健康美好的原生家庭会让孩子未来心理疾病的几率大幅降低,却不构成完全直接的因果关系。两件事情能建立起直接因果关系的,都是简单体系,比如上游做了改变,下游就立即做出反应,但是在孩子心理行为成熟的道路上,却是复杂体系,在孩子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面、哪一句话、那一段旅行和体验的影响,刷新和重构了他的价值观。当复杂问题出现了我们总是试图以简单的方法来应对是不负责任的。“一得的悲剧”有他的复杂性,复杂源于那些尚模糊的事实、那些我们还原不了的真实场景,包括一得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心理变化和他进入异域世界的精神诉求,还有他最后自杀时的真实心理……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援引相关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青少年自杀 90% 源自于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至此,我们不得不走进一个我们并不想触碰的话题——青少年抑郁。 青少年抑郁——灯火之下 B 站曾有一个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短片特别火,片名叫做“灯火之下”,这个短片是由3个人大附中的 00 后制作完成,他们为了这部短片,做了一系列研究,走访抑郁患者、咨询心理专家、发放问卷、分析数据,将触角深入到学校中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灯火之下”的主角是一个高三学生,也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在阐述原因的时候,她其实说不出具体的节点或原因,一切都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家庭氛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
虽然教育不公平普遍存在,但是父母都希望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的勤奋,因为从密集型教养方式的收效结果看似乎并不赖。以下是采集自 OECD 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Assessment,PISA)的数据: PISA 于 1997 年正式启动,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试青少年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知识能力,该项目涉及 70 个国家,最近的调查中有超过 50 万名学生参与。下面的一组数据是中国和韩国的混合学生样本,说明了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PISA 2012中韩国学生在两种教养方式下的考试成绩 由此可见,非密集型父母(指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较低)子女的平均分数为 540 分,而密集型父母(指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参与度较高)子女平均分数为 563,23 分的差距在 PISA 测试中是很大的差异,相当于芬兰(芬兰以及瑞士是欧洲教育表现中第一梯队的国家)的成绩与法英(欧洲教育表现最后一梯队的国家)的成绩。(摘自马赛厄斯·德普克的分析报告) 至此,我们回答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超过半数的孩子们会在学习中在奋斗里逐渐丧失了意义感,对未来感到迷茫?”是因为调研中我们信奉的学习价值——“勤奋”,包括其对应的“密集型养育”没有办法帮助我们的孩子清晰梳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才是“未来不迷茫”的真正钥匙。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7 年的调查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 发现,“求死的欲望”来自“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而这两种的共同指向都是独立人格的缺失。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2007 “独立”的人格体系能化解成长中的很多挑战,帮助孩子重建内心的秩序,找到他们自己,当他们和真实生命中的自己相遇之后,才拥有了真实的盔甲。 这也是芬兰教育一骑绝尘的原由,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可以看出芬兰教育强调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周哈里窗口 将盲区转换为开发区要善于倾听,将隐藏区转换为开放区要善于自我披露,即毫不犹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未知区转化为开发区:让自己进入不熟悉的环境和尝试新的经历。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是《冰雪奇缘》,我总是不厌其烦地领着少不经事的孩子们一起去迪士尼一遍遍看《冰雪奇缘》舞台剧,每当艾莎唱到“ Let it go ”,两小只总是不自觉地在台下悄声的“ wow……”我想他们是听不懂的,但是独立意识的光芒和气场,他们却是能从歌声中感受到些许。“ Let it go ”一幕是艾莎独立于原生家庭的标志,一个崭新的自我脱壳而出,人生开挂的时候通常是伴随着自我的蜕变和独立自尊体系的形成。 做青少年自杀的“看门人” 马斯洛在需求金字塔中告诉我们最上端的需求是价值需求,我想到国内一位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母亲患了轻度偏瘫后遗症,子女们照顾得很好,母亲却整天唉声叹气,甚至有轻生念头。 于是他开始故意营造母亲的被需要感,告诉母亲自己早上总是不会醒来,迟到多次,于是母亲每天早上掐着时间点,一歪一歪的挪到儿子门前喊儿子起床。如果让我们的孩子觉得自己“有用”“有价值”,除了孩子自己的探索之余,我们也要给予适当的“价值引导”让他们发现自我,找到存在的意义。 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博士谢刚在他的研究中告诉我们: “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科普自杀征兆。50%到75%的人在自杀前有征兆,而这些征兆是最容易被熟悉他们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察觉到的。这些征兆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