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企业家木兰汇专访李一诺:我对自己内心恐惧的探寻

木木 奴隶社会 2023-07-25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647 篇文章
本文来自:中国企业家木兰汇(ID:ZGQYJ_Mulanhui)
 
“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是哲学家萨特的一句名言。人生处处是选择,而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如何选,怎么选,才能让我们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可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尤其对于女性来说,选择的过程更为纠结:

  • 面对升职和生娃,选哪个?
  • 面对肉感的欲望和骨感的理想,怎么选?
  • 面对鸡娃和躺平,如何选?
  • 面对职场女性、妈妈、自己,需要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的女性,如何给自己的角色排序?

选择有好坏、对错之分吗?心学说,聆听自己的内心,跟随心的方向。当外界标准已经内化为血液时,怎样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面对这些真实,如何应对、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每当我们遇到这些困扰、迷茫时总会去寻求榜样的力量。那些榜样女性是如何做选择的?她们为何能那么充盈有能量,做到“我们”所做不到的事情?
 
2021 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有幸跟一位成功女性聊了聊这些困惑和纠结,但她的答案是,虽然我们习惯于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但只有向内求才能找到真正的金矿。而金矿就是我们自己。
 
她,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一土教育、“奴隶社会”联合创始人;曾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李一诺。
 
在 2020 年年底辞去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的这一年中,除了“奴隶社会”社群、一土教育的事情外,李一诺还完成了一本以亲身经历为线索记录女性成长和觉知的书——《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李一诺不想以众多闪亮标签加身的“成功者”自居,她认为自己和我们每一个普通女性一样,在职场、在育儿、在创业过程中都遇到很多的“不敢”:面对职场不敢发声;不会当领导;不敢做梦;不敢生娃;面对生活一地鸡毛,不敢臣服;面对自我,不能全然接纳;不敢不完美。从不敢到敢,李一诺一步步走到现在,“希望你能在这些并不光鲜的突破历程里,看到你自己。那个坐在金矿上,可以成为太阳、照亮世界的你自己。”李一诺说。
 
1
更好的选择是什么?

“我们在选择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这个选择会不会扩大视野,加深认知,如果是,就选择这条路。”          
                                                                              ——李一诺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我们对人生有掌控力。面对重大选择,你是清醒的,还是懵懂的。很多时候,清醒的人就显得“与众不同”。

2015 年,已经成为麦肯锡董事合伙人的李一诺接到了盖茨基金会抛来的橄榄枝。起初她并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对方提出可以见见比尔盖茨时,她怀着好奇的心态答应赴约。一见面,她就抛出了自己的好奇:为什么在远没到退休的年龄(45岁)选择做慈善?“他的回答‘震’住了我”李一诺说。
 
疟疾是全世界范围的疾病,每年有 2 亿多人得病,40 多万人死亡,其中近 70% 是幼童。这样影响数亿人的问题在防治方面却存在着巨大缺口。每年用于疟疾治疗与控制研发的投入是 5 亿美元,但男性谢顶每年研发投入竟有 20 亿美元。“是不是很可笑?然而类似的问题在公共卫生和全球发展领域比比皆是。”从那次会面之后,李一诺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离开麦肯锡加入盖茨基金会。
 
显然,对于在麦肯锡工作 10 年已经成为全球董事合伙人的李一诺来说,这个选择相比普通人要更艰难。且不说如果选择做慈善,意味着薪酬减半和失去全天下“最好的医疗保险,身为 3 个娃的妈妈一度认为这是 “不能放弃的福利”,甚至有资深人士直言不讳,这简直就是“职业自杀”。
 
如此纠结,如何选择?
 
为了找到隐藏在情绪、恐惧、焦虑背后最深层的问题,李一诺连续问了自己 5 个问题:
  • 面对这个选择,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 我害怕的这件事,为什么对我重要?
  • 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 如果没那么重要,那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 这件让我恐惧的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问到最后,“答案”自然浮现:所有保险都有给我们“安心”的心理意义,但是否“安心”说到底不是外界给了我们什么保证和承诺,而是我自己可以说了算。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抉择、踟蹰不前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犯错、害怕失去、害怕不完美。“所谓从纠结中走出来就是你要去面对‘不敢’,进行自我对话,你到底在害怕什么?你害怕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编出来的?”只有真正深入地探寻自己内心的恐惧,才能最终得以绽放。


李一诺将人生的选择分为四个象限:不重要的选择、没法选择的事、比较确定的事情和不确定性大的事。
 
“对于那些不确定性大的事情,我们应该选择与众不同,选择‘冒险’。但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遵循‘这个选择会不会扩大视野,加深认知’的原则。”李一诺说,“有时候我们纠结、迷茫,不能知行合一的原因是我们并不是真的知道,如果真的想清楚了,你不会不做。”

 
人生是由若干的选择构成的,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无所谓对错,它由每个人当时的心智模式所决定。所以,我们能做到的是,面临每一个选择都能从当下的内心出发。我们会因过去而懊悔、因未来而恐惧,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

 
2
 “成功”女性是个迷局?

人最终的成功不是外在的标签,而是灵魂和外在一致,是活出人生的无限性。
——李一诺

脱掉外在的标签,我是谁?
 
李一诺用一个故事形象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一个犹太人给一个纳粹军官看了一大摞文件说“这是我的学位证,这是我的职业证明”等等,借此说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纳粹军官拿过材料转身扔进了垃圾桶,然后说:好,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了!
 
可见,标签包装下的人更谈不及“成功”。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李一诺给出的答案是,“灵魂和外在一致,活出人生无限性”的人。在她看来,每个人身边都有拥有闪光点的成功女性,比如在苦难时期依然热爱生活的姥姥;五次失业五次转行的妈妈;照顾瘫痪老伴13年,但每次出门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阿姨,“她们活出了人生的精气神儿,这就是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所需要的条件。——Everybody has all you need to be successful。”
 
很多女性经常被多种社会角色纠缠得焦头烂额:女性、职场专业人士、妈妈,每个角色都要扮演好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李一诺做了一个有趣的练习,她罗列出了三种角色联想到的关键词:

  • 女性:美丽、智慧、温柔

  • 职场人士:干练、高效、强大

  • 妈妈:温柔、关爱、无处不在


结果发现,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多少交集,因此“精神分裂是大部分职场妈妈的真实困境”。但深究下去会发现,做妈妈是体力、脑力、心力的全面提升,需要拥有更强大的“领导力”。因此,在李一诺看来,女性和职场人士的底层共识也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智慧、坚韧、觉知。“如果能做到这三项,她怎么会不优秀呢?”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女性由内而外觉知自我的视角,而不是如浮萍一样的外界评价。

3
你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吗?

幸福的密码在于外化的自我和本我的同一。
——李一诺

人,终究是社会动物。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公式:I + We=Fully I,意思是人融于集体、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如何让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相融、合一?
 
“人生的终极问题无非是:我是谁,我要去哪儿。”人生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小我和大我,真的和假的的矛盾。“人生最终的痛苦就是以假为真”,学历、职位、房子、车子是人生的目标吗?显然不是,那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在哪儿?李一诺说,小我是占有,它体现的是一种动物性;而大我是一种无限性,是人跟世界的连接,即我就是这个世界,是一种合一的状态。
 
我们如何才能与世界连接?“我们跟世界的连接无处不在”,就像一诺从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再到做奴隶社会公号,以及一土教育,从职业女超人到慈善事业,再到教育,指引她一步步走向真我的过程,也是小我与大我合一的过程,是寻找自己无限性的过程。
 
玛丽亚·凯利曾经说过,人和外界的关系会经历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是一个接受者、受害者。

  • 第二阶段,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到不曾看到的东西,前往不曾去的地方。

  • 第三阶段,事情发生了。事情发生了,和我无关,我是抽离的观察者。

  • 第四阶段,事情经由我而发生。我是所有事情发生的通道。

 
其实,这四个阶段是女性,甚至人类探求自我和世界关系的过程,从一个被施者到成为自己的一束光,再到照耀别人的过程,而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是某个目的,而是从小我到真我,到大我的过程。
 
华美实验学校校长陈峰曾经给李一诺讲过自己走上教育之路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穷,一次爸爸问他:用两分钱买什么,可以把这间屋子装满?他百思不得其解。爸爸拿出一根火柴,划着了,火光虽然微弱,但是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火柴的光”成为陈峰校长教育事业的起点。用李一诺的话来说,这就是“inspire(激发)”的一刻,点燃自己的同时也点燃了世界。“做眼里有光的人”,这光即是被自我激励的光,也是温暖别人的光。
 
对于今后的方向,一诺答是广义的教育,包括孩子、家长、女性,“教育其实是一个没有边界的社会问题。一土教育有三个同心圆:以儿童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家长为中心的社区。”李一诺说,现实中很多教育问题的阻碍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射的不自知的恐惧和匮乏感。像鸡娃、内卷等现象,如果我们不把头埋进眼前的一堆沙子里,而是探索更广范围的无限性,内卷自然被破除。“如果你一方面抱怨这些现象、机制,另一方面又在不遗余力的参与其中,并希望成为赢的那个人,那现状就不会改善。”
 
“如果我按照自己的心愿一直奔跑,我会成为谁?”一诺一直在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感受在时光的缝隙里,属于你自己的生命之光。”所以,力量来自哪儿?那就是我们自己。


一诺说:

  • 真正的力量是自己的真实生命被唤醒。

  • 生活就是由一个一个当下的觉知和回应连起来的。你每次感到焦虑、无助的时候,提醒自己,放下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认真地做当下能做的最好的选择,未来就会是它最好的样子。

  • 人最终的成功不是外在的标签,而是灵魂和外在一致,是活出人生的无限性。

  • 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想去哪里,有学习能力,可以找到并好好利用资源。

  • 独的对面不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温暖,而是面对自我的勇气。

  • 人生不是客观的经历,恰恰相反,是主观的过程。


  • 没有什么天经地义,很多“天经地义”的限制都来自我们的内心而已。


  • 好父母不需要成为超人,因为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就是和孩子保持心灵的联结。

  • 养育孩子是一个会让人变得非常谦卑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放下自己的执念,鼓励和接纳孩子的表达,让他们赢。


  • 不要对平衡有执念,生活最终是取舍。


  • 相信:其实所有的答案,都在眼前。

  • 如果我们有健康的内在状态,什么时候都可以改变和重新开始。


希望《力量从哪里来》能激发你成为真正的自己。
-  END  -
推荐阅读

古典:如果这样一直追寻,你会成为谁?


进入自卑与自负的死循环,还有救吗?


“我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