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她用了我四年的时间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742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Dan Dumitriu on Unsplash.
作者:金穆兰,芬兰自然与环境教育学院院长,该院面向全球培养自然与环境教育导师,在芬兰还拥有自然教育幼儿园、自然学校等,为更多人的生命能得以自然绽放而努力前行。公众号:芬兰自然与环境教育。
拿到一诺的书,是二月中旬的一个明媚的周五下午,办公室里只剩我一人,太阳光照在清冷的白雪上,格外耀眼,结冰的海面上有三两人张着鲜艳色彩的滑翔伞,自由奔跑、腾跃、滑落,也有人静静冰钓,坐在那儿仿佛一尊雕塑,偶尔有人滑雪经过,跟他打招呼,他才显得没有那么寂寞。
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仿佛去赴一个久违的友人约会,再抬头已是黄昏,外面路灯已亮起,海面上已是空寂白茫茫一片。至此书已读一半,我微笑着告诉自己说,幸好我认识一诺,她的人可要比书丰富鲜活千万倍。
周六凌晨醒来,家人都还在熟睡,我用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倚靠在床上读完另一半。期间哭了好几次,心疼得哭,不仅仅是为一诺,还为那些她书里提到的堪称人间英雄的活生生的普通人们,不得不暂时放下书,放下手电筒,任眼泪流够,擦干眼泪再继续。
一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历和领悟化作成经验,总结,翻译,阐释,架构成对读者有直接借用,指导,和启发意义的文字。我无法想象,书稿交出后的那一刻,她本人有没有短暂被掏空的感觉,有没有要睡上一个星期恢复元气的需求,但我能感受到她百分百地坦诚相待,慷慨地倾囊相授,作为一个读者,我想跟她说声谢谢,这份诚意,我收到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想跟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那个比书要丰富鲜活千万倍的一诺。看她的书确实是了解她的途径之一,但这一辈子如果能跟她近距离接触(譬如,跟她共读这本书),感受到她个人的魅力,如更有幸,跟她有交集,能深度学习,交流(譬如,加入诺言等等),合作,她会让你感受到世界的辽阔,人性的美好,女性的卓越,更有人间的希望。
▲ Photo by Diego PH on Unsplash
上篇 / 我眼里的一诺
PRAT 01
无时无刻地大笑
是她最深层善意的表现
现如今,大家偶尔有机会看一诺直播,跟人对谈,我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经常能看到和听到一诺爽朗的大笑。她也许自己都没有太在意,但我四年前刚开始创业时,有幸得于一诺的启发,我就告诉自己说,将来选择合作伙伴,就选那些能一起肆无忌惮大笑的人合作。
人到中年,在社会上磕磕绊绊,受制于各种压力,经常能大笑,其实并不容易。一诺个人所承受的压力比我们常人要大,要沉重,但无论何时何地,跟他人交谈时,她都能插科打诨,开怀大笑,尽管聊的事情是很糟心,很棘手,甚至很令人沮丧的。
我偶尔看到一诺直播,弹幕里有人注意到说,一诺看似有些疲倦,我算算时差,她所在地是半夜或凌晨,可她只字不提,总是仔细倾听大家的发言,把当时当下所有精力,所有时间,所有笑容都给到大家。这样的敬业和专注,你可以说是她训练有素的职业素养,但我知道,这是她最深层的对人的尊重和善意。她曾说过,她让华章带孩子的唯一要求是,能让孩子们大笑。看似无比简单的要求,大家不妨想想和试试,看有没有做到,或是否做得到?
自己创业,当初立志要找能一起大笑的人合作的,四年过去发现,这样的人凤毛麟角。一诺能跟世界各地这么多优秀的人深度连接,给人启发,给人力量,终究不是因为她的博士学历,也不是因为她闪光的工作经历,是因为她对人毫无保留的善意。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但只有极少数人有意愿,且有能力将这份善意传递开去,给人支持与鼓励。
穿越黑暗与苦难
她却幻化成了光彩照人
一诺书里一笔带过的挫折和困难,其实有些搁在常人身上,是走不出的黑暗与痛彻心扉的苦难,可她都轻描淡写,选择把沉重留给自己,用以示人的总是光亮与希望。一如既往的坦坦荡荡,热情似火。
我们做自然与环境教育时,有一个终极原则,就是要在陈述各种环境问题之后,给出解决方案,给出希望。尤其是在教孩子们时,绝对不能拿目前我们成年人世界的各种环境大问题,吓到孩子们,然后戛然而止,不给出解决方案,让孩子们感到惶恐害怕,手足无措,甚至绝望和放弃。一诺没有学习过我所接受的这项训练,但她凭本色也做到了极致。
看到一诺纯粹的眼神,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你怎么也无法想象她刚刚遭遇过辗转、无助、曲解和不公。她自己独自穿越黑暗与苦难,经历我们难以忍受的苦痛与折磨,将所有这一切内化,最后变成对她人的高度同理心,与帮助她人减轻痛苦,鼓励她人努力前行,坚持不懈地去寻找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最佳路径。
我相信她的表现是天性使然,她不需要刻意去武装坚强,但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在尝遍苦楚之后,仍然能公正地、不偏不倚地、悲天悯人地,甚至充满爱意地对待世间人和事呢?一诺看尽世俗,却仍然清澈,经历黑暗,却仍然热爱,靠近她,她让你感受到的除了光和热,还有就是希望。
▲ Photo by James Wheeler on Unsplash
深入浅出叙事
是职业素养更是大爱无疆
听一诺讲话,很多人都曾感慨,为什么复杂的事情和道理到了一诺那里,就那么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呢?
一诺自认为,她没有什么文采,她的优势,就是逻辑清晰,能把事情讲明白。我相信她真是这么看自己的,我也相信,所有读者都对此并不买单。开玩笑呢,一诺要是文采不好,那我们这些成千上万的读者,因为她的文字所流的眼泪都是咋回事呢?
一诺还一直强调,她不是学教育的,是教育的门外汉,但她对教育应有的样子,对孩子们应有的成长环境,却总能言简意赅,用极不起眼的类比小例子让读者明白问题的核心。譬如,她在书中写道(第253页):
老师花五分钟抱抱哭了的孩子和花五分钟讲两道题相比,抱孩子是看不到“效果”的,家长也觉得“不值”,因为”没学到什么“,但这是真正的教育应有的姿势。
当读到这里,我眼前就浮现出了,2018 年夏天,她在芬兰参加我们的夏令营,跟一群孩子们在树荫下、草坪上玩游戏的场景。一群家长,只有她是真正把自己变成了孩子,融在孩子当中,做孩子王,会完全停下来,花五分钟抱抱哭了的孩子的人。
▲ 一诺跟孩子们在芬兰森林里以能找得到的自然材料搭建HUT
做人做事,不管什么角色,不管多么劳苦功高,都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当盖茨回答记者提问他希望怎样被世界记住时,他回答说:
我希望以后在跟孩子们提到疟疾的时候,他们会问:“什么是疟疾?“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的生命就有意义了,所以没有必要被记住其他方面。
在静默的自然面前,我们人类都是渺小的。
在纯洁的孩子面前,我们成年人都应该是敬畏的。
在有限的生命面前,唯有爱的延续与传播足以让生命无限,而一诺在做的,就是爱的延续与传播。
下篇 / 如何“用”好一诺
PRAT 02
每当我们有新员工入岗,都会组织一场“ how to use me ”,意即“我的使用说明”。是为了让同事们认识和了解彼此,知道对方的喜好,特别是在工作中的习性与禁忌,以保证团队顺利合作,融洽相处,高效产出。
既然一诺把自己当“工具人”,传播着信任与善意,为孩子们创建着成全式教育生态,为成人们打造着共同成长诺言社区,我们不妨好好珍惜跟一诺或近或远的接触,“用”好每一次的短暂接触,听她讲话也好,读她的文章、书籍也好,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靠近精彩。
大方开放,向外伸展
也许大家周围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有着优秀学历,光辉工作经历,性格还很温和的牛人,但愿意对他人保持开放,甚至主动向外伸展联结的人,是为数不多的。更重要的是,一诺的向外联结,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信任大生态,是为了相互成全,让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走得不至于孤单无助,茫然不知所向。
▲ 我们蒙着眼在自然里做着游戏,看看我们默契如何?
越到中年,越感受到一诺这样的开放与伸展太难能可贵。当今,冒出头就有可能会被无端暴击,在社会上充满了躺平主义的时候,一诺仍然坚持不懈地做着唤醒大家心智,给予大家鼓励,助力大家活出自己精彩人生的事情,她这样的人,“凤毛麟角”都已不足以形容她的“珍稀”(我知道,你们此刻立马就会联想到珍稀动物,还会咧嘴呵呵笑,那就放声大笑吧,一诺不仅仅是珍稀动物,还应该是超特级受保护动物)。
保持开放伸展的态度,能拓宽我们自己的人生宽度、广度和维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生某个阶段,我们能走的路越来越窄,做事束手束脚,思考问题也是逼仄地跟进了死胡同一般,看不到希望。我就有过。我以前并不是像现在这样舒展的状态,我先是努力学习和模仿一诺,到后来内化成了现在的样子。即使你没有要做一番事业的想法与追求,做一个阳光的、舒展的,走哪儿都给人带去欢乐笑声的人,又何尝不是一桩美事呢。
不端不装,有趣有梦
奴隶社会的 slogan(口号)可真是一诺的真实写照。在很多人看来,不端不装就几乎做不到,更别说有趣有梦了。我们可以“装着不端不装,也可以装着有梦”(这话有点绕,我的观点其实是,如果能不装还是尽量做个真实诚实的人哈),唯有有趣,我们是装都装不来的。
我一直就喜欢、享受,当然也很珍惜跟一诺相处的有限时光。她的笑,于她是自然而然。我们这些在她周围的人,也都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是因为她有趣。我个人觉得 (强调一下,纯属我个人观点),有趣是对一个人人格魅力的最高赞誉。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因为在我看来,漫漫一生,活得有趣是很值得我们大力追求的,二是因为要做到有趣,是最难企及的。它所需要的每一项素质都是需要我们下大功夫的。
▲ 在芬兰国家森林公园里举行动物奥林匹克竞赛,看看我们人类跟兔子、跟狐狸、跟棕熊等等,究竟谁快?
首先,在品质上,要是善良真诚的,有高度同理心的。在能力上,要是智识渊博的,有系统总结,条理输出,善于化繁为简叙事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和最难的,要有爱和慈悲之心,以及将爱和慈悲广泛传播的意愿与途径。所有这些素质集中体现在一诺身上,加上她得于姥姥(一诺的妈妈,我们尊称姥姥)遗传的天生乐天的幽默搞怪气质,就活脱脱地一个优质高产口若悬河嬉笑怒骂插科打诨还营养超群,让你笑得面部肌肉酸疼的脱口秀大咖(我在这里替一诺叫板一下李诞哈,反正,叫出来之后不用我应对,一诺要是哪天去踢馆脱口秀,就该没李诞啥事了吧)。
系统与方法,踏实接地气
既然一诺之前任职的麦肯锡和盖茨基金都是大名鼎鼎的工作单位,她也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所学,所接受的训练,思维方式,领悟体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传授给大家,我们能偶尔从中获取一些灵感与启发,照亮自己的人生路,那岂不游哉美哉?
一诺在很多场合都强调,人生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她自己经历了诸多挫折和磨难,她反省、阅读、思考、输出,给我们把人生中很多看不见摸不着,潜藏在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逻辑脉络整理出来,形成体系化的分享,给出有科学依据的方法,陪伴大家向着更好的自己行进,并为你所取得的成就鼓掌喝彩,我想不出再比这个 deal(交易,买卖)更划算、更赚的事情了。
人生漫漫,应该活得有趣。人生又很短暂,如果能从她人的经验里获取单靠自己很难获取的领悟,是帮助我们活得更有效率的方法之一。 以前我们说榜样,如今大家说偶像,叫法不同,但意义相似,就是希望通过看到她们优秀的表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获取自我成长的力量。一诺是我见过的最没有偶像包袱的人,她的亲和力与同理心,她的真实踏实接地气,会让你立即感受到如沐春风,慨叹原来偶像无需仰望,她会让你看到希望。
自然美好,快乐飞扬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一诺,实在是太少。如果她能影响和培养出更多跟她相似的,有着美好品质,快乐气质的人,那我会不遗余力地敲锣打鼓。希望能有更多人看过来,靠近过来,跟着她一起成长与发光。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花烂漫的四月,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因为看到自然的蓬勃生机,而心境美好,快乐飞扬。一诺本人是一个超级自然的个体,是一个无比美好的存在。即使此刻的我不得不面对很多棘手的事务,经受着反反复复无限期的疫情,以及邻国无法预判的战争的威胁,我会因为有她这样一位友人,而感受到世界的善意与美好,从中获取力量继续努力。
现在的我,即使有时压力山大,也能真诚地放声大笑。我有同事在了解到我正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仍然听到我在走廊里的大笑,她还特意跑出来查看,看我是否发自内心的笑(还是敷衍应对,皮笑肉不笑),然后折服于我不仅自己发自内心的笑。那份笑容还因为真诚坦荡,而极具感染力,让周围的人都放松下来,跟我一起享受当时当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一诺,想念她的笑,感谢她,并深深祝福她。
彩蛋
✦
大家都看到这儿了,真心感谢,送给大家一个彩蛋吧,讲讲我跟一诺认识的经历。
2017 年 10 月国庆黄金周,《三联生活周刊》发布了以“芬兰教育,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为主题的周刊,50 页的综合报道,其中有对我的采访。一诺刚好那一周,在某航班的座位上,就配发了该周刊,她在杂志上看到了我,就去找三联,跟我联系上。更巧的是,10 月 9 日,芬兰教育部长访华,我也一同去了北京,10 月 12 日,我就在一土最早的校区见到了一诺、华章,还有最初的创始团队。从此,我就将 10 月 12 日,定为我和一诺的纪念日。2018 年 10 月 12 日,一诺恰好在芬兰参加我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芬兰教育论坛,我还为此定制了一个点着 1 支蜡烛的蛋糕,庆祝我们的一周年(华章要是没有我浪漫,那就赶紧补补课哈!)
一诺的行动力是超群的。2018 年 2 月底,她就带着一个近 30 人的教育考察团来到芬兰。这一年,她来芬兰三次,跟我相处的时间前后共超过一个月。2018 年 3 月初,一诺结束她对芬兰的第一次来访。她还在返程的航班上时,我就提笔写下标题“一诺看芬兰教育,我看一诺”,但终究因为我对她认识不够而搁笔。一晃四年过去,世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诺和我的生活、工作也都有了不同发展。在经历这些发展过程的同时,我们俩也都更成熟,更笃定,更能透过事物看本质了。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态下,在绝大多数人明哲保身,沉默过好自己小日子的时候,在大家慨叹生活不易,看不到未来,得过且过的当下,一诺仍然像一束光,点亮自己,让大家找到光,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世界很大,我们俩居住的地方,时差就有十个小时之多。世界又何其小,当我需要她的支持的时候,她爽朗的笑声就能瞬间温暖我心房,让我觉得世界美好如初,人间一趟值得。
✦
✦
作者写在后面:
前两天一诺写了一篇关于华人在海外深层困境的文章,虽然我在欧洲,但二十多年来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她讲的观点有深度的共鸣。希望这个工作坊能帮到更多有理想和追求的华人,也是一次难得的被一诺赋能的机会。
- END -
推荐阅读
李一诺:海外华人在职场的深层困境
她大概是最懂芬兰教育的中国人
邢军:有韧性才任性,为“不得不敢”而喝彩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