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着犯罪的一群人……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193 篇文章
Photo by Corina Rainer on Unsplash
作者:琢玉,诺友,帝都上班族,爱读书不求甚解,爱码字自娱自乐,爱画画天天向上,育有一个性十足的 8 岁小妞。前半生一路狂奔,人到中年,终于想要慢下来,用一生琢一块好玉。
有人为了进监狱绞尽脑汁吗?
有的。
寒冬来临,北风吹起,流浪街头的苏比混吃混喝、损坏橱窗、调戏妇女、扰乱治安、小偷小摸,这一切都是为了被警察逮捕去监狱住上三个月,度过这寒冷的冬天。这是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桥段。
这篇小说发表于 1904 年,当时正是新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美国资本主义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极大的物质文明时,美国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鸿沟也在迅速加深。苏比就是那个时代生活在底层的人,为了过冬费尽心机地想要进监狱。
你以为这只是一百年前小说中才有的事?魔幻的现实总是刷新我们的认知。
62 岁的高田敏夫偷了一辆自行车,随即骑着车去警察局自首。被判监禁一年后,他又手持匕首,在公园恐吓妇女,再次入狱。不论偷自行车还是持匕首恐吓妇女,高田敏夫都是“主动犯罪”,主动入狱,因为在监狱可以“享受免费的生活,还能省下一笔养老金”,出来之后还能用这笔钱生活一阵子。这并不是个案。
据日本总务省估算,截止 2022 年 9 月,75 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 15%,高达 1973 万人。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接近 30%,该群体的犯罪率则占整体犯罪数量的五分之一。是的,为了安度晚年,日本老人正在“抢”着犯罪。
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也在“大踏步”地迈入老龄化。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相关人士预测,到 2035 年左右,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这意味着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日本的今天是否会成为我们的明天?
▲ 图片来自日本电影《猫与爷爷》
一、变穷的老人
日本在上世纪曾经很辉煌,经济发展世界第二,进入现代化后,日本人口长寿加上生育率低,让日本经济持续疲软,相当一部分日本老人竟在贫困线上挣扎。
近年来,日本社会用“下流老人”专指收入极低、没有足够的存款和无依无靠的高龄人士。这个词杀伤力不大,侮辱性很强,好像没钱的老人就“下流”,就有道德问题。但当这样的老人为了活着,开始犯罪,要靠进监狱维持生存,这是现实版的黑色幽默,是这个残酷世界的荒诞缩影。
而中国“未富先老”是共识。未富先老指的是相对于西方国家在基本达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我国则是在经济基础尚不成熟、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情形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
关于中国的老龄化,还有一个词“未备先老”,是指我国尚未做好准备就进入了老龄化,包括思想准备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准备不足、老年人社会参与途径不畅和适老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在现阶段,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已步入老龄化进程,但它们拥有充足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
“人活着,钱没了”曾是赵本山小品的一句戏言,现在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我国养老金不足,跨省调配、延迟退休、个人养老金缴纳减税等政策相继出台,都是因为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我们的家底越来越承受不起。为老后做准备,最直接的就是钱。
我们看到身边活力四射的广场舞大妈,看到退休后潇洒走四方的叔叔阿姨,似乎中国的老年人都在幸福地享受晚年生活,这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身边幸福的老人是我们看得见的老人,世界这么大,还有太多看不见的角落。
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刘燕舞老师进行的《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中,刘燕舞和同事在六年间走访湖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贵州等 11 个省份的 40 多个村庄,发现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农村老人本就是弱势群体,经济上匮乏,年老后无法劳动挣钱,儿女外出打工难以在身边照顾,自己成了儿女的累赘,都成为老人自杀的原因。
如果足够有钱,想必很多农村老人不会自杀。在法律和道德面前,现实的逼仄才是让人绝望的刽子手,就像日本老人为了住进监狱去犯罪一样,没有谁愿意走上这条路,但却成了唯一可以选的路。
▲ Image by StockSnap from Pixabay
二、孤独的老人
当然,很多老人并未陷入贫困的泥沼,不必选择自杀或犯罪入狱这样的极端方式,只是一点点衰老,面对这个世界的纷扰,自己逐渐被甩到边缘的缝隙中。
出去逛街,越来越多的衣服不适合自己了;出门买东西,越来越多的地方不使用现金了,智能手机上的扫码支付难倒了很多老人;想和孩子聊聊天,电话打过去就被挂断,终于被接起来的时候是孩子有些生气地嚷倒:“我忙着呢!”……
去年冬天有一个中午,我坐地铁一号线出门办事。一号线是有年头的地铁线,有些站到现在也没有电梯,我进的站点就是如此。在地铁口,我看到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那,眼神在张望,似乎在等人,但又不像。我看到他脚边堆了一袋大米和一桶油,又看了看眼前这条长长的楼梯,心理大概明白了。
我问老人:您是不是拿不动这些东西?老人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干净体面,一看就是一个老知识分子,之前大概是想求助别人又没好意思开口,见我主动和他说话,他有些腼腆地笑了笑,点了点头。我说:我帮您拎下去,您慢点下楼梯。他十分感激,一直在说“谢谢”。
老人对我说:这是单位发的东西,以前都是孩子来拿,现在孩子都出国了,又因为疫情,他们都回不来。老人说得很慢,似乎他只是希望有人倾诉,并不在意我是否回答,他有些伤感地说:现在有些后悔把孩子们全送出国了。
这件事一直埋藏在我心里,每每想起,我都发誓:我绝不让我的父母面对这样的困境。但前段时间我爸生病住院,因为疫情,我不能回到家乡,他依然要像一个空巢老人一样独自面对那慌乱的心情和惨白的病房。
我妈说,以前她总希望把活干完,孩子不在家,她能清净会,现在她看到偌大的屋子里没有一个人,那不是清净是孤独。
人老了,子女离巢,即便就在一个城市也不免难以陪伴,更何况,现在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子女和自己根本不在一个城市,甚至不在一个国家。这其中还有丧偶的老人、离异的老人、未婚未育的老人。越来越多的热闹和自己无关,老后的孤独感犹如一个气球,越吹越大。
《我将前往的远方》是台湾人郭强生在照顾父亲多年后写的一本书,他说:照顾父亲这么多年,我知道老跟死真的是自己的事情。这种孤独感只有自己去体会、承受,没人可以替代。
▲ Image by NoName_13 from Pixabay
三、失能的老人
现代医学极大的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但与此同时,与慢性病共存也成为越来越多人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随着人们寿命的增加,很多以前很少听说的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认知中:
癌症成为中国人最大的杀手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人活得久了,基因复制的次数太多,总有出错的时候;
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几乎是老年人的标配,高血压心脏病,一不小心就突然爆发,后果严重;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不断蚕食人的大脑,让人失去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
人生有太多悲苦,但是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失去控制,大概是最残忍的事情之一。一个人逐渐衰老,自己的腿脚不再灵便,走路越来越慢,病痛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从某一天开始,卧床,大小便失禁,翻身、吃饭、排泄都需要人来照顾,最后意识模糊,忘记这个世界,活在虚空中......
根据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我国约有 4063 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 18.3%。这些人谁来照护?
子女照护对于现在的老人也许还能实现,但二三十年后,少子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子女照护显然越来越不现实;雇佣保姆是目前很多家庭的选择,但是保姆虐待老人的事件频发,能不能找到好保姆全凭运气;养老院在今后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便宜的养老院条件并不好,护理人员也会虐待老人,条件好的养老院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需要钱。
对于长期照顾失智失能老人的配偶或子女,同样是艰难的考验。因为有亲情的连接,相对于保姆或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家庭里的长期照护者面对更多内心的折磨,看着自己爱的人一天天衰弱下去,且势不可挡,你知道那个必然的终点就在前方等着,这是多么虐心的痛苦,而且这是自己面对死亡的演练。
上野千鹤子在《一个人最后的旅程》中说的:送走了父母,我与死亡之间隔着的屏障消失了。是的,因为接下来就要轮到自己了。
在今天这个纷扰疲惫的世界,长寿也许是不用极尽努力就能做到的事,然而老了是否能活得好是一道并不容易解的题,为自己的长寿风险,早做规划,未雨绸缪,这大概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
- END -
钱和房子对女人有多重要?
一诺:人到四十明白的事
漂亮的房子和孤独的老人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nlsh88@163.com)。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