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做个普通人这么好……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315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
作者:静秋,曾经的大学老师、北美软件工程师,如今的10年+创业者、生命教练。忌矫情,爱折腾,寻寻觅觅中不过求一个心安的自主人生。本文来自:东张西望的空间(ID: springandautumn2022)。
作者写在前面:
我回国了,在北京小住一月。四年没回国,所到之处必然是各种见面,或深或浅的交流。所有的见面最后常常会归结到一个话题上,那就是孩子的教育。之前就觉得国内的家长孩子都不易,现在觉得这个不易的程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已经到了全民皆虑的程度。譬如,我在商场里帮孩子买双鞋。卖鞋的营业员帅叔跟我素昧平生,鞋没聊两句就开始聊育娃。说我看着像个读书人,带去的娃看着也像个好学生,问我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一时语塞,不知道是该谦虚还是直白。他又说孩子上二年级,回家不爱写作业,学习习惯不好,问我该怎么办?看来真是把我当育儿专家了。然后他又很坦诚的说自己小时候也不爱学习,但是知道学习改变命运。希望孩子能抓住这样的机会,脸上的忧虑呼之而出。我并不想长篇大道说什么,只希望说点实在话让他缓解一下焦虑。我告诉他,孩子这么小爱玩是正常的啊。如果他有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玩,把父子关系搞好了,让孩子有一个正常的身心发展。只要孩子是积极正向的,无论将来是哪条道都不会差。要相信孩子总会比我们过得更好,这个时代总是进步的。估计他没听过这样的安慰,但是脸上的表情的确松快了一些,喃喃自语的说,是哦,我们可不是比自己父母那一代条件好多了……我这一路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中国,所见所闻,也颇有感触。
去意大利途经法国戴高乐机场四个小时。放眼望去,这是我去过的机场中读书人群最多的,而且是捧着纸书。我并不确定机场中有多少人是法国人,但机场中却有着一种随性的存在主义自由气息,非常法国。
候机室里,坐在我对面的应该是一对法国母子。男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他们说着好听的法语,轻言轻语。一会儿妈妈拿出一本书读给男孩听,男孩认真听了几分钟,然后开始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妈妈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念书享受其中。男孩偶尔也会安静一会,但大部分的时间并不在听书。两个人就这样相安无事的坐在机场一角。
一度,我被坐背后的母子吸引了注意力。说着我熟悉的国语,大概是妈妈让儿子念书给她听,儿子没好好念,母亲一着急声音就高了八度。然后是我非常熟悉的谆谆教导,儿子偶尔也回几句嘴,不过很快平息。继续念书给妈妈听,妈妈时不时地还会考考其中的词。
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戳一下旁边看手机的女儿,让她把包里的书拿出来读一读。女儿冲我翻个白眼,不搭理我。
当我排队登机的时候,我看见中国男孩边上换了个姐姐继续督导读书。法国男孩则不见踪影,法国妈妈捧着书在打瞌睡。
在意大利的十七天,我虽然没看到鸡娃的中国父母,却看到了优秀的中国娃娃。音乐节比赛中获大奖的无处不在的优秀中国娃,我最爱的弹钢琴的小帅哥和拉大提琴的小帅哥,从姓氏判断肯定是华人娃娃。
我每天比女儿还要认真的去听每一场音乐会,就是想欣赏这两位帅哥的演奏。我猜想他们的父母一定没少花心血和精力来培养自己的娃,才会如此优秀吧。时不时地也会反省一下自己,我是不是太佛系了,每一个优秀的娃后边都有个能拼的爹妈吧。
之后,我从意大利回到了四年未归的祖国。自然少不了亲朋好友密集见面,茶余饭后的话题总会走到一处:育娃。
三十年前,我高考的时候就想,以后的娃一定不会有我们当年备考的辛苦。没想到,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这三十年,孩子的求学之路也变得极其拥挤与残酷。孩子们已经不是上不上得了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不了高中面临分流的焦虑。
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在焦虑。
我的表弟和他的爱人应该属于人中龙凤。两人都是名校毕业,都是外企高管,工资都是七位数以上。女儿刚刚三岁半,已经早早地买好了学区房。据说是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路无忧的学区房,价格自然不菲。表弟应该是对各种教育模式做了调研的,他坦诚跟我说:“最终还是决定让女儿接受体制内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虽然有各种弊端,但是适者生存,尤其适合学霸”。那么,言外之意,他们对自己的女儿成为学霸的把握性比较大。是哦,两个学霸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学霸呢。我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我,彼时的我也对我的两个娃充满了期待,但现在,我越来越接受他们是比我还要普通的普通人。每个父母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吧。
这次回国还见了一位三十年未谋面的高中同学。她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事业有成,心理学博士、大学教授、学院领导。但她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是一筹莫展,甚至是焦虑更甚 — 也许身在教育系统,对这条路上的艰辛看得更透,体验得更真。
我们三十年未见,一见面甚至连寒暄都没有,直接就进入了育娃的主题。
我听她说,自己怎样去学一遍雅思,然后回来亲自教孩子;我听她说,怎么夫妻齐下场一起辅导孩子拼上高中;我听她说,对孩子未来的各种担忧:从雅思成绩到将来专业,从担心孩子老刷小视频到担忧孩子考不上名校。总之,她所担心的,都是未来未知的事,她是学心理学的,我想她一定知道这些担心都是无用的,她只是想说一说,吐露一下心中的焦虑,而我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就是了。
前两天,因为暑期将末,女儿的学校来了邮件。校长关心各位娃暑假过得怎么样的同时也报几个捷报:某某同学参加某钢琴比赛获得奖项,某某同学参加某羽毛球比赛获得大奖,某某同学参加某架子鼓比赛获得大奖。不约而同的,这些同学的姓氏都是咱们华人。
看到这封邮件,我不禁苦笑。你看,这卷何止是在中国,已经卷到了国外。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育娃就是一个卷。这卷已经不是地域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民族性的气质。因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望子成龙的念想,流淌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决心,也流淌着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的坚定。总希望多做一点,多给一点,帮孩子抓住一点那个未知的未来。归根结底,还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深深焦虑。
缓解焦虑的唯一解药,是稳定自己的内核,也就是无论大环境如何躁动,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有所坚持。在育娃的这条路上,尤其如此。
吃什么样的苦是值得的
也许是我的局限性。所到之处,见到的娃都挺优秀,他们有见识有能力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表妹家的女娃娃,目前大一,优质 211。她跟我说,她不是不想吃苦,而是想吃有意义的苦。这让我刮目相看。
那什么是有意义的苦呢?
比如,让孩子在社会中去历练,去感受,去失败,去跌倒,去爬起。这些苦不是告诉孩子江湖险恶你要远离,而是告诉孩子要尊重现实,接受无常。这些苦会让孩子收获丰厚的人生体验,激发自己的生命活力:找到自己与这个社会的接洽口。这些苦可以帮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看到并接受现实。同时也积极的去解决社会的问题,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和可以发挥价值的方向。
比如,让孩子去学一项技艺长本事,一定要通过大量刻苦的练习才能习得。技术越好,将来用的时候就越得力。这个苦会内化为孩子的一种能力,并且在吃苦的过程中,收获了为目标而努力的快乐。
磨练意志,增值自我,这个吃苦就是有意义的,受益人也是自己。
有些苦,就比较无奈。比如熬夜刷题,拼命恶补,纯粹是为了应试。为了多考一分涮掉百人千人万人,即使孩子不眠不休,也未必有什么清晰的前景 — 即使孩子吃尽苦中苦,也看不到明朗的前途。就算侥幸考进一个大学,后面还得继续卷,考研、考公、考编、考雅思和考各种证书。好不容易找到工作,那工资也很难在一线城市买房育儿,这个苦,它的尽头也不知道在哪里。这个苦会把人慢慢掏空,使人走向绝望和崩溃。
当然,个体无法对抗时代,我们只能尽量适应现实,与之巧妙周旋,帮助孩子在接受现实的过程中少吃一些无意义的苦。个人的力量虽然是渺小的,但也能起到涟漪的作用。是做那个迫不得已只好奋不顾身跳入内卷大军的一员,还是有所坚持跃过高山险阻看到漫漫远方的自己,就看每个人的选择了。
做一个普通但 Nice 的人
中国父母的焦虑还来自于,不愿接受,或者不甘心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尽管自己也是个普通人。
我曾经也是,因为望子成龙的执念深入骨髓。但现在已经慢慢的坦然接受 — 是的,我的娃们会是个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当你慢慢放下心中的执念时,你会慢慢感受到那些压力焦虑不安从你的胸腔抽离:你的呼吸开始顺畅,你和孩子们开始和颜悦色,不再正襟危坐;你开始跟他们聊美食聊生活聊有趣的事,而不是三句话不离学习;你开始慢慢想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而不是不许他们做这做那。
总之,你开始松弛了,柔软了,他们也开始跟你亲近了。原来做个普通人这么好。也许,最好的人生,就是普通人的人生。
普通并不是躺平,而是接受自己是谁。它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 需要一点运气,也需要一点能力、智慧,甚至是灵性。普通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奋斗目标呢。
什么是 Nice 呢?就是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并不是比拼输赢,而是共赢,尊重自己的利益,也尊重他人的利益,只有大家都好了, 你才能更好。考试并不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而是检测自己;个体与社会也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伴的;在大义面前有取舍并不是牺牲,而是一种价值。
Nice 并不是顺从和乖巧,而是和谐和融洽。只有和谐和融洽了,鱼儿们才能在大海里游来游去,鸟兽们在山间从林里飞来奔去,你才会在你的人生里自自在在。
- END -
推荐阅读
家有青春期女生
这一生,饱满地活,全心地爱,无惧地死
中年夫妻生活真相:80%的矛盾,和三观无关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nlsh88@163.com)。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