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招搞定二娃家庭

2015-11-05 周周 奴隶社会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566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一夜之间,“二胎”成为了关键词。作为“二”了很久,且长期亲身奋战在养娃第一线的妈,经常被问到带俩娃的“方法论”。于是抽空简单粗暴地总结了一下,希望爸妈们能有所参考。

有句名言“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也就是说,养娃不怕人多。在现实社会里,国内家庭的小朋友与大人的比例是“1:6”,“2:7”,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月嫂,甚至远房亲戚的总动员。而像我们身在国外的小家庭,就没有这份奢侈了,比如我家娃与成人的比例是2:3(俩娃,爸妈加一菲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一个人能解决的事情,决不让第二个人掺和”

先给自己贴个金。我怀俩娃的时候都比较顺利,每次产检的时间都是5分钟左右,也就是医生例行问诊一下。但等待时间很长,加上缴费要一个多小时。我觉得这件事我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handle.(实际上,学医的我跟医生的沟通很顺畅,有个白丁老公在一边问一些很傻很天真的问题还挺被嫌弃的)所以,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开车去产检,这样就不用浪费老公上班的时间。然后再开车去学校讲课(当时我兼职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讲师)。有一次因为产检延时了,又要赶着上课,居然一不小心超速了~被警察叔叔开了警告信。想想要是警察叔叔知道超速司机是个怀孕8个月的大肚婆的时候,估计也是醉了。当然,为了让老公也有参与感,最重要的两次B超产检,老公都兴奋的掺合了。

记得怀老二7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家买的新房开始装修(以前一直租房住),不要问我为啥这样安排,总之赶上了。新加坡当地的传统是孕妇连钉钉子之类的小事都要避免,于是装修师傅看到我一个大肚婆坐在小板凳上指手划脚的时候,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医学上证明,孕妇的免疫力甚至强过普通人,所以当了妈妈之后跟打了鸡血似的,为母则强嘛,应该能者多劳。我觉得怀孕这事也不算疑难杂症,正常吃喝运动,产检,再适当读些书就可以了,比如那本经典的,大可不必把家里所有人都动员起来,毕竟孩子落地之后要忙的事还多着呢。

另外,爸爸的单兵作战能力也不容小觑,只要妈妈们肯放手给予机会。随着俩娃慢慢长大,他们都各自发展出了自己最为喜爱的运动,目前老大是打篮球、老二是踢足球。在这方面,妈妈的话语权就少多了,妈妈小时候如果不是因为体育,年年都是全优生。老大代表她所在的小学打了两年新加坡全国联赛(仅相当于一个县级小学比赛水平,但孩子们还是很认真的),得了一次第三、一次第四,可妈妈连闺女打什么位置至今都没搞清楚过(并不影响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哈)。倒是球迷爸爸可以很好地发挥专长了,他每次看完老大的比赛,还会振振有词地分析一番。而几乎每个星期天,老张都会带俩娃去“训练”,篮球、足球,妈妈正好可以腾出空,跑跑步、做做运动,研究自己喜欢的烘培,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就是喘口气。

娃们都是永动机,家长们可以考虑以“接力”的形式轮番上阵带娃,一个人忙碌的时候,另一个人可以养精蓄锐,大可不必什么事情都俩人一起上,两败俱伤。

2、“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不用麻烦老人家”

虽然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一个人挣工资养活不了全家,女性追求就业和经济的平等,国内保姆不靠谱等等,很多娃们实际上是老人们在养。每家情况不同,我不会一概否定之。只是想提醒一下年轻父母,如果有选择的话,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了自己时间的老人们一定会更愿意去那么大的世界看一看,或者享受一下养花种草的悠闲日子,而不会主动选择来继续吃苦养育第三代。分享一下我坐月子的经历。我生俩个娃前后都没有请老人过来照顾,这是我和老张一起深思熟虑的决定。我们跟双方家长都进行了很好的沟通,我们理解老人们迫切想看到第三代的心情,但希望他们能在孩子大概长到两三个月之后再来看看,而之前就主要由我和月嫂来照顾新生婴儿。

事实证明,我的月子坐的非常peaceful。没有突然间成倍增加的人口,不会让本来也算不上大的公寓一下子有了空间紧迫感;也没有突然间需要跟有不同生活习惯的家长的磨合;更没有在孩子照顾方面不同人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执……(只有喝了多少汤都挤不出的奶和怎么都减不下去的肥肉,貌似离题了~)这让我能把主要的精力真正放在宝宝身上,再加上月嫂的专业程度一定会强过父母,她把宝宝的作息调理的非常规律,我也有了很好的休息,似乎也没有影响到老张同学,也不会导致我俩“分居”。老人家没有被肉体加精神的双重“折磨”,视频里也没有错过小不点儿们的成长。等到他们来看孙子孙女的时候,发现一切都井然有序,也踏实了很多。

所以,新手爸妈要有一份自信,相信自己生的宝宝自己带最好;也要有一份独立,这样才能让老年父母真正放心。而另一方面,我也想对老人家们说,请你们给年轻父母一个机会,让他们和他们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老人们也应该去享受自己的生活,大家有自己相对的独立空间,赢得和儿女间的互相尊重。

3、“孩子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大人不要插手”

首先,吃喝拉撒洗澡睡觉,都应该尽早让孩子独立的去做,父母少管才是真正的爱,就不多说了。即使是很小的小孩子,也知道饱饿和冷暖,这是动物本能。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感觉,不要让一种冷成为“你妈觉得你冷”,或一种饿叫做“姥姥觉得你没吃饱”。长期否定孩子的感觉,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感觉混乱”。

另外,关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我觉得大人也应该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去解决。某次周末,和朋友们一起吃晚饭,俩娃快快地吃完了,听大人聊天无聊ing, 申请到隔壁玩具店玩儿,得到批准。不一会儿,弟弟跑回来说两个人看上了几样小玩具,借爸爸20块钱,保证回家后用自己的零用钱还上。姐弟俩欢天喜地的回来了,各自都有收获。

不一会儿却突发了争吵,原来弟弟单方面跟爸爸承诺用自己的钱买单,并没有告诉姐姐也要付她自己的那一份钱,导致姐姐认为是爸爸出钱买玩具。爸妈啥也没说,观察中…(不是爸妈淡定,是对于出现的新情况,爸妈还不知道如何解决)姐弟俩进入讨价还价阶段…姐姐借了妈妈的手机,(妈妈以为大概是去算账了)。10分钟后,一个【合同】出现在爸妈面前,有事实,有签名,还是电子版的,问题解决了!养小孩真是天天有惊喜啊!小朋友之间有矛盾很正常,家长不应该过度保护替孩子出头,从争吵到和解,不正是小孩最好的学习人际交流的实践课吗。

4、“相信并依靠专业人士”

自从俩娃上了小学,爸妈一下子升级为“家长”,而现如今的小学教育对于家长的参与度是要求很高的,新加坡也不例外。首先是每周英文中文生词听写单各一份,要求家长帮孩子练会,老师只负责考,不要问我“凭什么”,不能改变的事情就最好欣然接受吧。每个人天生的记忆力有不同,像我女儿看一遍练一遍就OK了,儿子基本上至少三遍。为这差异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只是偶尔还奢望着哪天儿子灵光闪现,突然“悟”出点儿什么。

儿子二年级开始有正式的听写测验后,我的任务一下子变艰巨了。半学期下来,儿子的听写成绩还是有进步的,但妈妈的脾气进步更快。再加上二年级也开始有英文作文了,妈妈不熟悉学校要求的“套路”,俨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跟爸爸商量了以后,我们决定还是给儿子请个家教,能针对他的弱点做个性化辅导。爸爸还给儿子买了一个录音笔,让儿子把要听写的单词事先录进去,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练习,妈妈或姐姐负责判一下就行了。

这样一来,妈妈被解脱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不会经常“搓火”了,为了成绩伤了亲子关系多不值。后来看了一本子女教育的书上说,妈妈在辅导自己孩子功课时,是因为有预期,不能客观。找到了理论支持,也就不觉得那么愧疚了。所以,多多利用专业人士,月嫂也好,家教也好,解放自己。有空多运动,多读读书,只有健康快乐又有知识的爸妈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孩子。

养娃是一辈子的事,重要的是“可持续性”。最不可取的就是抱着“拼”个一两年的信念,或完全的“奉献、牺牲”自己。只有妈妈爸爸自己舒服了,夫妻关系和睦幸福,才能真正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空间,而不会让孩子总觉的“欠"了父母,背负着不必要的“家长的梦想”。家庭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得到最优化才是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的,孩子永远不该排在第一位。


推荐阅读:

带上俩娃去旅行 - 作者之前的文章

麦肯锡余进:生了二娃怎么养?

3个娃,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奴隶社会还有马甲线!

逗逼妈咪和完美女儿的故事

论父母的自我修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