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上进了吧?这是病,得治!

2015-11-26 圈圈 奴隶社会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587篇原创文章,来自公众号“圈外”(iquanwai)。欢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说到上进心,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好品质,似乎有了上进心,工作就顺利了、学习就能成学霸了、拖延症就好了、人生就走向巅峰了。

一 上进导致的恶性循环

几年前,我刚升项目经理的时候,曾经发誓要努力上进。一路从小朋友(咨询公司对初级顾问的统称)做起,我太明白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有多重要、多难得了。所以,我给自己定了要求,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自我盘点,必须看到自己比上个周期离我的要求更近一步。比如,这次带的是中小型项目,下一次要带大型项目。再比如,第一个项目让客户感觉还不错,那么下一个项目务必考虑周到,避免一切风险,让客户觉得项目非常成功……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我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中的上进目标。我觉得,应该是我自己不够努力,思考得不够多。所以,我更加努力地准备每次会议、每份报告,期望获得一个更佳的结果。

很不幸的是,这种努力还是失败了,事实上,我在第二个项目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不小心陷入了客户的内部斗争。然后,我开始不断地自责、后悔,为什么之前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在项目开始就防患于未然?我为什么不思考得勤奋一点?

我陷入了每天自责、却不想做任何改变、结果不达预期然后又更加自责的恶性循环。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太不争气了。于是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对这份工作失去了兴趣?是不是我天性不适合做咨询?是不是我升得太快而我并不胜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后来我发现,我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这样。比如,在跟团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的时候,我很投入,也总能一针见血地给出方向。更重要的是,我享受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是,为什么把解决方案沟通出去,却让我感到焦虑?

因为我很担心,我担心方案能否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我担心项目是不是能获得巨大成功,我担心团队会不会因为不完美的结果而对我失去信心……而这些,其实是我此前给自己定下的上进目标。我太想要一个完美结局了,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甚至恐惧。

所以,我之所以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竟然是因为自己太上进了!

那么,难道人不应该上进吗?坚持了这么多年的普适性真理,难道有问题吗?

二 为什么说上进是一种病?

上进这个词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说,比现在更好。暗含的意思就是,自认为自己现在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比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认可、更好的发展。

上进跟努力是不一样的,努力是付出,而上进是结果。越是上进的人,越会追求一个比现在高得多的结果。但问题是,努力是你自己可控的,然而努力过后是否能够“上进”一步,是否能有结果,则取决于很多自身条件以及外部环境的限制,比如学历,比如运气,比如人脉,比如家庭资源,甚至比如当下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所以,因为这些限制,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努力了一段时间,却还没有获得想要的东西,又看了看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你觉得还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所以你更加苛待自己、鞭策自己。但是,当你发现你无法做出更大的自我牺牲之后,你终于被自己激怒了。你觉得你“应该”去做的事情, 却都没有去做,于是你内心开始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争气,为什么不多努力一下呢?于是,自责、沮丧、郁闷、愤怒开始出现。

奇怪的是,我们去买彩票,最后没有中奖,并不会觉得愤怒,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奖跟运气有关,所以在买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投入有可能产出为零。而我们明明也都知道,成功也有运气的因素,那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上进的结果呢?


三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病?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们集体都这么上进呢?不仅自己上进,还要逼着老公老婆、男女朋友、孩子一起上进。

原因1: 从小教育的熏陶

大多数父母可能都跟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捡垃圾”,“如果你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回家种地。”这种教育,以夸大失败的后果来让我们感到恐惧,从而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提醒自己要上进,因为后果很严重。

但是,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焦虑和紧张。很多人都有考试焦虑、前一天睡不着觉的经历,这其实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对努力之后不能上进一步的担心。而实际上,考试已经是努力与结果之间相关性最高的一件事了,更不用提进入社会之后的事业成功要取决于那么多不可控因素,自然让我们更加恐惧,所以更加上进。


原因2:社会环境的压力

我所在的这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全球各大城市、各个行业的薪酬调研数据。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从最低层员工(比如清洁工)到最高层(比如CEO)之间划分出20个层级左右的话,我们会发现,层级之间的薪酬差异百分比在各个国家之间很不一样。在中国,相邻层级之间的薪酬差异大概是20%,而在欧洲,大概只有7%。也就是说,在欧洲升个职,职责多了,薪水并没有涨多少,而在中国,涨幅会很高,更不用某些上升所获得的物质以外的回报了。所以,往上进,在中国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


事实上,由于人才供求、行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等原因,国内一线城市的高层人员的薪酬已经超过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发达地区了,而低层人员的薪酬嘛,大家电视剧看得多肯定知道,在国外一个技术工人能养活一家,而在国内大概只能养活自己。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员工那么上进,而老外显得比较安于本职工作、享受工作乐趣,就很容易理解了。

经常在见一些外资企业的老外高管的时候,他们感叹中国人太功利,挤破脑袋往上升,不如外国人踏实,我总是会拿这个数据来告诉他们:是否功利,不是由人种决定的,外部激励机制才是驱动行为的最关键因素。

所以你看,这种市场环境之下,我们怎么可能不追求上进呢?

原因3: 励志故事的催化

如今互联网上,励志、逆袭故事铺天盖地,我们通过社交网络,知道了很多原本不在自己社交圈的牛人和成功人士,我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看他们的文字、听他们的演讲、甚至加他们好友,这让我们觉得成功触手可及,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像他们那样成功。

而成功人士也乐得跟我们分享。可问题是,人的天性是,总会在成功的时候夸大自己的因素,而在失败的时候夸大环境的因素。所以,我们听到的都是,他们如何头悬梁锥刺股、吃泡面住地下室,然后就成功了。有空的话,他们可以给你讲三天三夜的奋斗史。

对于上进的人来说,他们追求的是结果,所以他们愿意将成功人士的话奉为金玉良言。为什么我们常开玩笑说:朋友,等你成功了,你说什么就都是对的了。没办法,这是社会现状。

某成功人士说,你现在所受的苦都是将来成功后可以吹的牛逼。你如果把成功人士的牛逼当成你自己的奋斗路径,期望通过同样的努力换来同样的结果,恐怕真的要失望了。

四 上进这种病不治,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1: 导致不正确的自我认知

上进的人如果没有达成结果,就很容易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甚至上帝不够公平。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要么自怨自艾,要么自暴自弃。然而,他们鲜少分析没有结果的原因,比如是不是情商需要提升,是不是人脉还需要积累,是不是自己并不适合这份事业。如此,并不能对自我有更好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连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都不知道,就一味地努力并且想当然地索取一个很高的结果,显然不那么现实。

如果任何工作谁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成功的话,还需要自我认知干什么?

后果2: 失去过程的快乐,干一行恨一行

上进的人一旦付出努力,就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结果压力。一旦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自责和不快乐。

一旦这样的次数多了,就很容易想要放弃努力。因为,不努力就没有投入,就不会面临失败。而努力了,如果没有向上,是无法接受的。

就像小时候学钢琴,如果父母一定要让你考级、一定要通过,你反而会很害怕,会失去对钢琴的兴趣。

一个上进,忽略了过程中的快乐,而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把多少兴趣都毁了。

后果3: 牺牲长远发展换取短期进步

上进的人有太多默认为正确的事情,着急出结果,却没有给思考留出时间。他们每天让自己很忙,自认为效率很高,做了很多可以说得出来的事情,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因为短期看不到效果。

即便失败之后,他们也没有时间思考,而是急着去做下一次努力。所以常常看到,上进的人在经历挫折之后,因为没有时间多思考、多总结、剖析自我,反而容易诉诸见效快的励志鸡汤。

所有的励志鸡汤都告诉你,你努力就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就可以进步,于是你更加盲目地努力,在没有结果的时候又诉诸励志鸡汤,直到最后对鸡汤也免疫了,你放弃了。

这话虽然俗,但道理没错:战术的勤奋弥补不了战略的懒惰。

五 上进这个病,到底怎么治?

既然上进有诸多弊端,但是,它毕竟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动力。那么,如何能够在医治上进这种病的同时,也别让我们失去努力的动力呢?

药方1:承认自己一无是处

对失眠的人来说,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失眠是没用的,而放弃治疗、承认自己就是睡不着,却是最有用的方法。

上进的人通常对自己要求很高,自我认知也很高。但是,端着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反而容易恐惧。而勇敢地承认自己一无是处,反而比较容易放松。承认自己并不完美、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把端着的自己放下来,其实就没那么追求上进了,可以用一颗平常心去努力、然后享受过程了。

药方2:关注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

如果看到20天瘦10斤,你会好奇去了解甚至尝试,因为你想着,反正就20天而已,万一成功了呢?但是如果哪个广告打出200天瘦10斤,尽管更加科学合理,但估计没人会去看。

事实上,进步的快感对于努力来说,还是来得太晚了。所以,如果能在过程中寻找快感,少寻求结果的刺激,是最能够坚持努力的方法。

而享受过程的核心,就是关注你的内在动机,即你做一件事情本身所能获得的成就感。比如,我喜欢解决问题,那就关注于解决问题,而减少对其它外部因素的关注度。

药方3:不要太快、效率太高

如果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你会很赶,而赶出来的东西常常不够成熟。

如果只是为了赶东西,由着自己的惯性做事情,而没有深入思考研究过,那这个时间反而花得并不值得。

如果只是关注效率,很容易做到一件事情的前80%,但是,后20%所需要的努力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见效慢、投入产出比还不一定高,绝不是仅关注效率的人能够做到的。

药方4:放弃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东西

有些时候,当你对某件事情想要更努力而又十分抗拒的时候,有可能你真的没有很喜欢那件事。过于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情,很难长久坚持下去。我经常喊“我要减肥,我要少吃。”可是,看到好吃的却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倒不是说我的自制力真的那么差,实际上,是因为我内心觉得,我没那么胖,并且美食比减肥更重要。我“以为”减肥对我很重要,我觉得我“应该”少吃,然而这是因为我没有看清自己,我内心其实真的没有很想减肥。所以,如果我一直坚持减肥的信念,那我只会每顿饭吃完之后后悔、自责,而这种后悔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明明可以放弃减肥。

当你十分抗拒一件事情的时候,想想内心是不是真的需要它?适当放弃自己不那么想要的东西,可以避免想要上进、又不想努力带来的自责。

后记:

经过了那个阶段之后,我不再那么苛求自己,不再那么上进,也不再保持每几个月就盘点进步速度的习惯。比之前淡定从容得多。

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像我的身高一样,离完美永远只差3cm,既然自己左右不了,实在不必痴迷、不必执着,更不必愤怒。


推荐阅读:

华章来点评一下,文中提到的上进,说白了就是贪心。真正的上进,应该追求的是个人能力的真正提升,而不是升职、收入、荣誉这些外在评价。一个人能力的成长,有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作用,但也确实需要时间的打磨,各种所谓的速成都是耍流氓,你看看有多少媒体吹出来的“天才”“创业明星”不都是吹到天上,然后重重摔下来?我反而鼓励那种追求”待遇低于能力”的生活哲学,这样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它掌控。欲知详情,可以读读下面的几篇文章。

会冲浪的诸葛亮

做事情最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是热爱

今天,你反人性了吗?

凹凸有致,改变命运

杀鸡焉敢不用牛刀?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