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上海影视产业观察(电影篇)

谈谈 影视产业观察 2021-03-08


上海,还是上海,中国最大的票仓城市。


2018年,上海继续蝉联年度全国城市票房冠军,全年票房达35.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

 


对于观众来说,有更多好的影院可以去,还有更多好的电影可以看,有更多的好电影片头出现上海电影公司的名字,这就是2018年上海电影发展的真实写照。

 

两年前,上海票房首次超越北京,同时成为全国拥有影院和银幕数量最多的城市。两年来,上海电影成绩稳定,发展势头喜人。

 

随着“文创50条”的出台和落实,上海的影视产业目标体系更清晰,影视产业扶持政策更优化,影视人才引进机制更切实,影视产业布局更全面,有全球领先的4K、高帧率、多平面立体声、激光放映、3D、巨幕、卫星传输、环幕、三联幕等放映等高新设备支持的影院,有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好的A类国际电影节,还有全国第一条艺术院线上海艺术电影联盟,至今已展映国内外艺术电影近百部。

 

上海,今天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之上。

 

上海电影市场占有量再创新高


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相比2017年的559.11亿元,增长9.06%,整体的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观影年龄层更加广泛,更多30岁以上观众走进电影院,为观影人次增长贡献约3.4个百分点,看电影从年轻人时尚消费行为,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这当中,上海电影的贡献功不可没。


2018年,上海地区影院票房为36.91亿元,上海地区为全国城市票房第一名,年度放映场次共计403.16万场,观影人次8727.18万人次,分别比2017年同期增长5.42%、19.55%、5.07%,在放映场次和观影人次的增幅方面,上海市也略领先于全国。


据统计,2018年上海全年有35部上海出品的影片进入全国院线上映,累计票房约104亿元,比去年增长110%,约占全国国产片票房的27.8%。有12部影片票房过亿,其中1部过30亿、3部过10亿。立项备案电影283部,约占全国总数的8.2%。



在下半年的暑期及国庆两个重要档期,上海出品影片表现突出,市场成绩分别占全国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全国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花满山影业的《我不是药神》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在类型片的叙事框架下探讨深度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推荐和肯定,累计超过30亿的票房位列全国国产片票房前三,同时也创造了上海出品单片破30亿的票房纪录。上海博纳的《无双》作为一部高智商犯罪类型片,则充分重现经典港味,一路领跑2018年国庆档,收获12亿票房。

 


“上海出品”展现勃勃生机


“上海出品”票房屡获新高的同时,多部上海影片在国内外各种影展获得肯定和好评。2018年上海有超过12部影片获得国内外重要电影节的各类奖项。其中,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入围2018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冥王星时刻》入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亮相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盛典单元并举行世界首映,获得今年中美电影节最高奖“评委会年度十大金天使奖”;《明月几时有》获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万玛才旦执导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获2018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最佳剧本奖。《我不是药神》获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华语故事片等4个奖项,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剧本奖。《雪暴》获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第一次别离》获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奖,并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秋田》入围华沙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亚太电影联盟奖。《火山》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等。



除票房蝉联全国年度城市票房第一名外,2018年上海地区在银幕数和影院数量排行方面也继续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2018年,上海地区新增影院49家,银幕数330个,座位数43293个,全市共有影院360家,银幕数2158个。票房成绩与银幕与影院数量的增长有极大关系,银幕和影院数量的不断增加,为观众提供更多观影选择,为上海地区票房的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院建设引领高端观影方式变革


影院建设方面,2018年7月,在上海寰映影城大融城店,上海第三家杜比影院与观众见面。中国杜比影院的数量约占全球总数五分之一,有36家,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共计23个,这其中上海就有3家杜比影院。上海寰映影城为万达院线旗下高端影城品牌,于2018年6月正式亮相北上海商圈。上海寰映影城是寰映Hoyts在上海第一家,国内第三家落地影城项目,足见上海影院市场的活力与实力。



上海影视的蓬勃发展还体现在引领高端观影方式变革。2018年9月,同样在寰映影城,全国首套IMAX新一代激光放映系统在上海完成与观众的第一次见面,带给观众全方位升级版的观影体验,更高的分辨率,更清晰、更明亮的画面,更强烈的对比度和更鲜明、绚丽的色彩汇聚于IMAX巨幕之上。


作为中国电影的重镇,上海银幕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始终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除了优质影院建设,多种类的高端巨幕接连入驻上海,给观众带来更多元、高质的银幕选择。2018年2月,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正式启用国内第一块LED电影屏,影片的色彩和画质更加清晰绚丽。此前,全球只有韩国乐天影院拥有LED电影屏,和传统的电影投影放映相比,屏幕亮度是后者的10倍。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的LED电影屏,是中国第一块,也是全球第二块。通过上海影院建设数量和银幕增幅的提高,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影放映水准的跨越性发展。


银幕和影院数据的持续更新,是政策落实和政府扶持的体现,也彰显上海身为“东方好莱坞”对影视发展的关照和重视。贯穿2017至2018年的星级影院评定工作,极大提高了上海影院的放映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水平。数据和政策之外,上海电影产业链布局和发展的不断完善,市民观影体验的不断升级同样值得骄傲。舒适的观影空间,高规格的视听享受,是上海院线电影愈加蓬勃的发展前景。

  


上海联和电影院线2018年实现票房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6.6%,年度观影人次1.3亿,同比增长5.7%,放映场次564.9万场,同比增长19.4%。院线全年规模放映新片537部,其中国产片415部,国产片总票房27.3亿元。放映进口片71部。截至2018年底,院线共有影院594家,银幕数3727块,其中2018年新建(含新加盟)影院95家,银幕数632块。2018年单银幕产出129.6万元。

 

政策助力,对标全球影视工业水平


2017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影视产业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新活力,振兴上海影视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2018年6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进一步强调上海对于电影产业的强力推动,构建影视产业目标体系、优化影视产业扶持机制、提升影视产业链发展能级,三点举措,让上海电影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上。五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影视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密集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打通了电影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为上海探索现代化电影工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升了上海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全球化发展大潮中,上海电影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多方面的产业优势,一直走在全国行业前列。上海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实现文化产业升级、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文化影响力都有重要意义。上海电影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上海市政府对于本土影视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上海电影自身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生态环境,在中国电影飞速发展的喜人进程中,上海电影始终参与其中,并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用不断递增的数据说话,更用质量可靠的优秀作品回报这个繁荣时代。


— THE END —


作者 | 谈谈

编辑 | 都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