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名劳动者贺百年】和倩如:把青春书写在脱贫攻坚的大地上

云岭职工 2024-01-19

“我深深地热爱我的家乡!怒江之美,美得醉心;怒江之险,险得惊心;怒江之贫,贫得痛心;怒江之难,难得揪心;怒江之变,变得欢心。”泸水市老窝镇政府大学生村官,上江镇锦绣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委会副主任和倩如。



她叫和倩如,是来自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5年前,她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怒江老家,成为一名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最艰苦山区的坚强战士。

她的工作是从走村入户开始的,一家一家地走,一户一户地访,问困难,寻需求。

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洒在了怒江脱贫的大地上。她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她就战斗在哪里。

5年下来,从每天打扫好村委会卫生,到耐心培训村干部使用计算机;从宣传好每一项惠民扶贫政策、采集好每一条扶贫开发数据,到帮村民销售农产品、吸引客源,从翻山越岭劝返辍学学生,到为贫困户寻找公益项目、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在这样的投入和奔波中,她慢慢地成为了大家有困难就立马想到的“小和”。

自从驻村以来,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工作相联,这一份与老百姓“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考卷”,却常常让她深感肩上的压力与责任重大。

有时为了村里的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售卖方案、一个宣传计划,她经常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学习思考,像“打了鸡血”一样面红耳赤地与大家争论到凌晨。但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因为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过越有盼头。

去年4月21日,到了脱贫攻坚战冲刺阶段,她又转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锦绣社区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充当搬迁群众的政策宣讲员、融入城市生活的引导员,还是心理压力疏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更是内生动力督导员、就业创业联络员……她和战友们像一团火一样把党的惠民政策有温度地传递到群众的心里。小到“换灯泡”“疏通马桶”,大到社区管理、感恩教育、文化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她目睹了搬迁群众一点一滴的变化。

那往日的“山沟穷窝”之茧,已化成美丽安置区之蝶。

走在街上环境优美,道路平坦整洁;放眼望去,扶贫车间、活动场所、幼儿园……应有尽有。每当这个时候,她会感到特别自豪,这才是她心中的“家”应该有的模样。

打开她的第一篇驻村日记,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第一次来到村委会,我用心抚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现在想想,与乡亲们一起奋斗的这几年竟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把扶贫当家事,把村民当亲人。这就是广大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家国情怀。

她说:“我将持续把脱贫攻坚铸就的勇敢奋斗精神、钉钉子精神、同舟共济的互助帮扶精神,践行到基层工作中,继续把青春书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来       源:云南省总工会责任编辑:毕    燕 校       对:吕六花编       审:黄    敏 投稿邮箱:ylzgrmt@126.com

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百名劳动者贺百年】和倩如:把青春书写在脱贫攻坚的大地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