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公众号“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看到方勇先生的论文(原文刊于:《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2年第1辑(总19辑),第118-126页。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简帛医学文献的综合整理与研究”(16BZS012)研究成果。)考释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的“白虒”这种病,我们把相关辞例略加剪裁,列举如下:1、 白【虒(㾷)】方:取灌青,其一名灌曾,取如□【□】图片<盐>廿(二十)分斗一,灶黄土十分升一,皆冶,并【□□】115/115□□先食㱃(饮)之。不巳(已),有(又)复之,而□灌青,再㱃(饮)而巳(已)。l令。116/1162、 厚蔽肉,扁(遍)施(㾷)所而止。l巳(已)【□□□□】之于【□□□】之,热弗能支而=止=(而止,而止)施(㾷)【□□□】121/121虽俞(愈)而毋去其药=(药,药)〇自【□】尽而自□殹,施(㾷)即巳(已)。炙之=(之之)时,养(痒)甚难禁【毋】122/122搜(搔),及毋手傅之。以旦未食傅药。巳(已)傅药,即㱃(饮)善酒,极厌而止,即炙矣。巳(已)炙123/123……不可以涂身,少取药,足以涂施(㾷)者,以美醯渍之于瓦中,渍之□127/127……3、 白=㾷=(白㾷:白㾷)者,白毋(无)奏(腠),取丹沙与鳣鱼血,若以鸡血,皆可。鸡涅居二【□】者(煮)之,□130/130以蚤(爪)挈(契)虒(㾷)令赤,以傅之。二日,图片(洗),以新布孰(熟)暨(溉)之,【复】傅,如此数,丗(三十)日而止。l令。131/131从帛书内容来看,这个病是皮肤病,或称“白㾷”,但说到具体病处,可以单称“㾷”。因此,要解决这个病到底是什么病,关键是要把“虒”这个字解释清楚。方先生在文章中,列举了前人对这个病的解释,说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以下简称“整理小组”)释为“白处”,并解释说:“应为有皮肤色素消失症状的皮肤病,如白癜风之类。”早先的整理者不认识“㾷”字,把它释读为“处”,这个是时代问题,情有可原。而且认为这个病相当于现在的白癜风,可能是对的。方勇先生也同意这样理解,他说:其实从上引众家的意见可以看出“白虒(㾷)”病名应该是指白癜风或者相当于白癜风之类的疾病,但是众家的解释或是根据帛书文辞描述的具体病候及治疗方法来进行判断,或通过文字通假来说明问题,都没有从文字的本义入手来进行研究。此外,从构词的角度来讲“白虒(㾷)”若是白癜风一类的疾病,则应分析为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偏正式”关系。方先生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敲定这个病就是白癜风,还得把“㾷”的词义落实。方先生说决定从词源方向入手,他指出,从“虒”得声之字有扁平之义,此应从其漫长曲折之意引申而来。如从“虒”得声的“榹”,本义是承盘,指浅而敞口的扁平盛物器。并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文》:“榹,盘也。从木虒声。” 《方言》:“物之薄者曰匾㔸。”《玉篇》:“㔸,匾㔸,薄也。”《汉书·外戚传》‘赫蹏书’应劭注云:“赫蹏,薄小纸也。”证明从“虒”的字有薄小义。从而得出下面的结论:通过对“虒”及诸多从“虒”得声的汉字词义的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从“虒”得声的字形可以表示逶迤曲折、广薄或小块成片等含义。甄别以上诸多从“虒”得声的汉字字义,可以发现马王堆医书中病名“白㾷”之“㾷”如果按照小块成片(或者表示底子)的含义来理解应该十分熨帖。“白㾷”应该就是对白癜风白色扁薄成片(或白底皮肤)病灶的具体描述。《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白癜候》曰:“面及颈项身体皮肤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痛痒,谓之白癜。此亦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本草纲目·风瘙疹痱疬疡癜风》曰:“癜风是白斑片。”此“白斑片”正可和我们对“白㾷”的解释相应和。这个结论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把 “㾷”表示小块成片的意思代入到“白㾷”这个词中,意思就成了“白块小片”,无疑还是有些别扭。何况“虒(㾷)”既然作为成熟的病名,就不应该还不是一个让我们一看就懂的名称。就像马王堆帛书里常出现治疗痔疮的方子,我们不能把“痔”仅仅理解为“肉疙瘩”。因此,我觉得“㾷”应该找到一个好懂的能够成为一种病名的破读。循着我们上面说的方向,以声类求之,我认为“虒”可以读为“癣”。上古音“虒”为心母支部字,“鲜”为心母元部字,声母相同,了解一点古音知识的人都知道,上古音支歌两部关系非常密切,元部是歌部的阳声,自然也和支部关系密切,因此,从音理上看,“虒”“鲜”有通假的可能。还需要异文,方勇先生提到,朱德熙先生在考证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中的“卑虒”时曾说,与“卑虒”音近的连绵词还有“㯅㯕”,《广雅·释木》“下支谓之㯅㯕”,王念孙《疏证》:“支与枝同。……㯅之言卑也,以其卑下也。”可知“虒”和“㯕”古音相近,“㯕”也是心母支部字。我注意到《集韵·支韵》里“傂”字,另有异体为“䡳”,也可以为证。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第54号简:“令嗁,其音气败。”第62号简:“闻嗁寇者否殹?”其中的两个“嗁”都可以读为“嘶”,因为简文中提到“其音气败”,更像形容声音“嘶哑”的“嘶”。“嗁”和“嘶”应该是同源词,后来分化,才有了些微的意思差别。而“斯”在古书上,常常可以读为“鲜”或者和“鲜”音近的字。比如《说文·雨部》241下:“𩆵(sī),小雨财𩂣(零)也。从雨鲜声。读若斯。”段玉裁注:“鲜声在十四部而读如斯者,以双声合音也。《列子》:‘鲜而食之。’”卽析而食之也,斯析音义同。”又《诗经》:“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清代学者阮元说:“鲜音近斯,遂相通假。‘鲜民’读为‘斯民’,如《论语》‘斯民也’之例。”此外,在古书上确实有“白癣”这种病,《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又:“西五十里,曰橐山,……其中多修辟之鱼,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食之已白癣。”正好可以和马王堆帛书的“白虒”对应,很难说是巧合。因此,我认为帛书的“白虒”就是“白癣”。《说文·疒部》:“癬,乾瘍也。从疒鮮聲。”《汉语大字典》解释,说是“皮肤、毛发和手足指甲感染霉菌引起的疾病”,《说文》说是“乾瘍也”,“瘍”本义是头上的疮,引申为全身的疮总称。所以《礼记·曲礼》说:“头有创则沐,身有瘍则浴。”至于“乾”,段玉裁注:“乾瘍也。乾音干,瘍之乾者也。”桂馥义证:“今癣有乾两种。”有可能是望文生义。实际上“乾”也可能是表示“秃”的意思,张家山汉简的《脉书》开头就说:其中从“秃”从“乾”省声(严格来说是从倝声)的那个字,可能就是“乾瘍也”的“乾”,古书上写成“鬜”,我们南昌人至今还把秃子称为“鬜头”。大概“癣”这种皮肤病,在有毛发的地方显示得更加明显,所以很多表示皮肤改变的词,都会由表示秃的词引申而来。“癣”的皮肤形状改变,还往往显示出斑驳陆离的样子。《本草纲目·风瘙疹痱疬疡癜风》曰:“癜风是白斑片。”就是对其“斑驳”样貌的描绘,清代《医宗金鉴》直接称为“白驳风”,“驳”肯定相当于对“癣”的描述。古书上还有“癣”和“驳”连用的例子,崔豹《古今注》曰:“六驳。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名六驳木。”所谓“癣驳”,就是指“斑驳”。《说文·马部》:“驳,马色不纯。从马爻声。”臣铉等曰:爻非声,疑象驳文。《尔雅·释兽》:“駵白驳。”指的是有白色斑纹的红马。《诗经·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毛传:“駵白曰驳。”可知“驳”本来指白色花纹,这种花纹和癣相似,所以“癣驳”可以组合成词。“驳”还有一个音近词“駮”,往往和“驳”混用。《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駮,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这种“駮”是吃虎豹为生的,但它颜色是白的,长得像白马一样,估计也是因此命名为“駮”。《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栎,隰有六驳。”
孔颖达疏引陆玑疏:“驳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马。”又说是青白交杂,但不管怎样,肯定和“白色斑纹”有关。总之,“白虒”应该读为“白癣”,是不是今天的“白癜风”的前身,我不是学医的,不敢果断下结论,但应该差不多(搜索网络,现在医学也有“白癣”这种病,却是单指头疮,名称出自明代医书,和帛书的“白虒(癣)”只是恰巧同名)。估计古代的白癜风,开始叫
“白虒”,后来因为加了“疒”字头的“㾷”被用来指一种肌肉酸痛之类的病,用来表示皮肤病的“虒”就换成了“癣”,在汉魏以后,常见于古书,比如《高僧传》记载,宋长干寺有释昙颕,会稽人,少出家,谨于戒行,常患癣疾,一直医治不好,就在房内供养一尊观世音像,晨夕礼拜,想求观世音显灵,帮他治病。后来看见一条蛇沿着墙壁上屋,随即有一老鼠从屋上坠下来不动,身上全是涎液,和尚就用竹子刮去它身上的涎液涂抹在自己的癣上,过了一夜,癣就没有了。最后来谈谈“癣”的得名由来。“癣”这个词,在汉末已经出现了,张熙《释名》曰:“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故靑徐谓癣为徙也。”他认为“癣”得名于和“癣”音近的“徙”,“癣”的病情确实是一片一片扩大,好像在不断迁徙一样,但我觉得,从相关同源词来看,它更可能得义于“白亮”。上文我们曾提到,“鲜”“斯”音近可通,“斯”在古书上常训“白”。《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郑玄注:“斯,白也。今俗语斯白之字作鲜,齐鲁之间声近斯。”“鲜”这个字,古时常和“白”组词,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八:“晋怀帝永嘉中,徐奭出行田,见一女子,姿色鲜白。”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衣服鲜白,所谓憍奢耶衣、朝霞衣等。”至今还跟“白亮”意思的字组词,比如“鲜亮”。“白虒”这种病,之所以在前面要加一个修饰词“白”,无疑也跟“癣”的这种性状有关,它的颜色往往比正常的皮肤要浅一些。上文我还引段玉裁说:“《列子》:‘鲜而食之。’即析而食之也,斯析音义同。”从“析”声的字也往往有“白”义,比如《说文·白部》:“皙,人色白也。”“斯”“析”都是支部字,从“斤”,有“剖开”之义,据我的观察,古代表示“剖开”之义的词,往往有“鲜亮”义,因为剖开就能让人看得更明白。古代支部字,也往往有“剖开”“明亮”的意思,不拘声母如何,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1] 最后补充一点,“苔藓”的“藓”无疑和“癣”也是同源词,因为苔藓也像是长了斑块,只是颜色非白,这又是进一步的引申了。所以我怀疑张家山汉简《脉书》1号简表示头秃的从“髟”从“啬”声的那个字,有可能读为“苔”的同源词,但古书上没有记载其本名,就很难证实了。-------------------------------------------------
昨日有朋友让我帮忙推广杂志,问了几位朋友,都说早就订过,很不错,所以我也放心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