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这份书单,阅见你的2020!
2019年即将过去,寒假临近,我为刚刚结束考试的你准备了一份书单,为你在假期里加油充电。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实现“开卷有益”,让阅读把生活中的寂寞,转换成享受的时刻。
-
01
-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美]哈珀·李 译者:高红梅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的南部州,故事里小镇上的人用人种来分化阶级、用贫富来评价人格、用宗教划分派别。小说以主人公的父亲阿蒂克斯为代表的自由平等思想和当地居民对待黑人的保守态度之间的矛盾来展开,解释占据地位优势的白人利用黑人约翰单纯、善良行为的自私和可耻。最后,父亲阿蒂克斯通过小镇中隐居人拉德利救自己孩子的事件,再次表达了自由思想意味着包容理解,善良、单纯、勇敢的人性特质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知更鸟只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没有做。它们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地里做窝,它们只是衷心地为我们唱歌。这就是为什么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
每个人的偏见都如同是锋利的长矛,不能因其他人的种族、习惯、想法与我们不同,就随意用这支长矛来对他,这些偏见都不是爱,而是恶,它们只会让我们杀死越来越多无辜的知更鸟。
-
02
-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徐淳刚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这本小说十分有名,“月亮”和“六便士”这两个具象的词汇指代眼前的现实生活和高高在上的理想。故事围绕这两个极具冲突的元素叙述一段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放弃薪水优渥的工作,一心孤身前往巴黎作画,最后来到南太平洋生活的故事。
斯特里克兰对艺术的追求是突然出现的、似乎被魔鬼控制一般的,他对现实生活的离弃和厌恶更是十分决绝的。你也许会读到一个夸张的、追求理想的、穷困潦倒的、死后出名的画家形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无论身处何处、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无论年龄,都可以去选择穷尽一生追求一样东西的自由。是否去做取决你自己,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当你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
本书故事的原型是著名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但是高更的真实人生故事和书中主人公重合的,只有前往塔希提岛屿作画这一条线。高更并不是大器晚成、穷困潦倒的画家,他在30岁之前就已经功成名就。
“月亮”和“六便士”之间,只能选一个吗?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建议你奋不顾身地去同时追求这两者,只因为这两样东西其实都已经在你的手中了,始终没有离开。你或许是因为对“月亮”的失望,会更加关注“六便士”,或者相反。
“月亮”对于主人公,已经变成了必需品,即便“六便士”俯拾皆是,也不予理睬。但对于普通人,都是手中拿着“六便士”,眼睛向上盯着“月亮”。每个人的“月亮”都不一样,可能是一种迥异的生活工作状态,可能是一部精美的作品,也可能是升职加薪。但这些“月亮”都能理解是一种更进步的认知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拓宽认知的边界。
-
03
-
《曾文正公嘉言钞》(文白对照版)
作者:曾国藩 译者:张坤、杨杰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是由梁启超编录,当代译者翻译为白话文,内容主要包括了曾国藩所写的书札、家书、家训、日记、文集。
曾国藩所著的只言片语,一直在传达关于恒、拙、专、不晏起、倔强、刚强、谦虚谨慎、不居功、信天命这些人生信条。这些词语已经对于平常人已经是老生常谈,被很多人作为座右铭,但是亲身经历后,才能发现坚持其中任何一项都十分艰难。
对于看完整本书的直接感受,你可能不会醍醐灌顶似的震撼,但却能在熟悉的文字里看到温和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只是这世上的一粒尘埃,唯一的前进方式就是一点点向前翻滚——毕竟还不是风口上的猪。
-
04
-
(朝阳中的贵州大学西区图书馆)
《观念的水位》
作者:刘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整本书分为国内政治、国外政治、书评、影评四部分。通过讨论近百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事件,作者以短文的形式介绍了的关于民主、宪法、资本主义、决策、意见、公共领域的讨论、权力制衡等等观念,为想要了解这些概念的人提供了一个概括的观察角度,发现这些概念在国内外环境下的异同,通过关注国外的政治渊源来折射国内的种种现象。
如果是深谙政治规则的能人、学者,或许能够利用他的知识任意批评某种制度、某项决策。但这些人往往会忽略,在价值取向和考量下,决策者要干的就不再是言语批评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调配资源的能力,提出问题将毫无意义,就像给不出治疗方案的医生,不要做出病情的诊断。”但是,普通人能够参与讨论,参与“诊断”,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提出“治疗方案”的能力。
书中所述的问题复杂难解,草根民众从何做起?我想应该是多看多思考。唯有积跬步于足下,且行且停,行吟前行。
-
05
-
(贵州大学西区图书馆内景)
《进击的律师》
作者:法山叔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这是一本新鲜热乎的、圈内圈外人都适合读的律政题材小说,值得推荐。作者网名“法山叔”,是一名执业律师。
书中两位主角分别叫做刘春和李法山,是一家律师事务所里的搭档律师。“春不离山,山不离春”——这是本书开篇的一句话,能够看出作者将自己生活工作的经历、想法、战友情谊浇筑进本书的故事架构中,传神又精彩。
许久没有看过商业题材的书和剧、同时作为一名法律小白的我,看这本书也不会存在什么困难,基本上较为陌生的法律概念、词汇,作者都会在书中进行解释。
书中以六个独立的案例为纲——口头协议的效力、集体诉讼、买卖合同纠纷、文学作品抄袭的判定、艺人工作室人身专属性合同纠纷、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讲述了六个关于律师的独立和成长、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财产权利与亲情梦想自由纠葛的故事。
全书知识点扎实,也描绘“贫穷律师”的真实生活,干货满满,绝对不是某些打着律政题材名号的爱情故事——“挂羊头,卖狗肉”之流。
-
06
-
(贵州大学西区图书馆内景)
《中国文化史导论》
作者:钱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什么是文化?……一国家一民族的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的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国家民族的生命。”这是钱穆先生在本书附录里的一段话,已经从历史的角度对“文化”一词进行的了一个综括性的定义。
本书按照从夏商周时期到清代末年的时间顺序,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源流、国家民族的形成、古代人对于人生和宗教的观念、古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生活的关系、中国最初文治政府的形成、古代经济的特点、近代中国文化的变化等方面,综括性地讲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
作者在字里行间,只想突出一个中心思想:从对历史的观察和当下情形的分析,在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复杂性背后,有一颗包容的、和平的、统一的、温润的精神核心。这枚核心,既不来源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移植,也不是从这片土地上突然出现的——它源于这片古老的中华大地,同样吸收了周边民族性格的特点。这个精神核心目前还在不断充实,迎接新时代的变局,也在接纳来及全世界优秀的文化精髓,但其根本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始终在追寻中国人“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的”终极理想。
-END-
往期推荐
图片 | 摄影部曾文卿 图书封面来源于网络
文字 | 摄影部曾文卿
封面设计 | 设计部余基洋
编辑 | 编辑部李敏
审校 | 编辑部黄薇
新闻丨通知丨美文丨公告
投稿邮箱:guiyanxinwens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