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评论】脑控武器:未来战争的利器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或许是世界上最难揣测的东西,而要控制人心,则近乎痴人说梦。不过,倘若真有能控制人思想的脑控武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一定不可估量。
中国古代经典军事专著《孙子兵法》中,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高境界。又有“必以全争于天下”的说法,即最好的战略是在达成胜利的时候,天下还能保持“完整”,也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现今,流行的电子战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这种效果,但电子战也存在成本高昂、有一定危险的局限性,而脑控武器是以“攻心为上”,从影响或控制人的思想着手,优势不言自明。
尽管多次遭到官方否认,但有证据显示,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都对脑控武器的研究颇为重视。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当局拟将精神电子武器列入未来武器研发的主要领域之一。这种武器即为脑控武器,可以通过发射电磁波、声波等扰乱攻击目标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目标的情绪或行为,甚至使目标完全变成受控于他人的“僵尸”。
尽管脑控武器越来越受到青睐,一些国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研发。不过,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开发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
俄罗斯总统普京授权俄科学家研制一种可以攻击敌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未来派武器,这种神奇的新式武器也被称为“僵尸枪”。
1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授权俄罗斯科学家研制一种可以攻击敌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未来派武器,这种神奇的新式武器也被称为“僵尸枪”,可以有效地将中枪者变成“僵尸”,丧失反抗能力。
俄罗斯国防部部长谢尔久科夫在与普京共同出席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将在12月底前提出一项研发主要包括定向能武器、地理武器、微波武器等前瞻性武器的提议草案,而精神电子武器这种颇受争议的武器也是主要研发领域之一。
精神电子武器俗称“脑控武器”,从原理上讲,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影响敌军士兵的神经系统,让其在外界信号的指引下,做出违背己方利益的行动,如放下武器、投降等。精神电子武器主要分为三类:电磁波武器、声波武器及光波武器。在冷战时期,研发这种武器的国家多追求武器的致命性,如让敌方士兵大脑受强烈刺激,甚至引诱敌军士兵自杀。时下的精神电子武器的方向则是力图化敌为友,让敌军放下武器投降。
俄罗斯方面并没有公布“僵尸枪”的具体研发细节。不过以往的研究显示,电磁波和声波等可以影响人的脑细胞,改变人的心理状态,甚至可以把建议或命令直接“发射”到攻击目标的思维过程中,从而达到操纵目标行为的目的。位于莫斯科的军事预测中心负责人齐加诺克表示:“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但人们目前对这种武器知之甚少,因此连特种兵都无法应对这种武器。”
英国媒体援引俄罗斯方面的消息说,普京曾描述过这种武器,称它运用了类似微波炉中的电磁辐射。普京把这种武器称为“实现政治和战略目标的全新工具”,它的威力堪比核弹,当然这是站在政治和军事角度上而言。不过,俄罗斯国防部目前拒绝就此事进行回应。
“僵尸枪”(想象图)威力堪比核弹。
2
操纵目标对象的心理和情绪
所谓“脑控”,就是解读和控制人体神经电流。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信息,都是以电冲动的形式通过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加以处理并作出反馈。神经纤维类似一根导线,由绝缘体内部和外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行电流传递。因此,只要读取神经电流传递时向外发射的电磁波,就可以解读出各种感官信息。反之,以电磁波照射人体,可以在神经上产生电流,让人感觉到有各种感官信息。
人的大脑皮层为了增加表面积,都有褶皱。类似于指纹,每个人的大脑褶皱都不同。经过褶皱的吸收和反射,每个人的脑电波都不一样。通过X光机或者超声波仪器对人的大脑进行成像,可以获得每个人的大脑褶皱情况,再通过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可以得到每个人的脑电波指纹。从而可以在人群中辨识出受控者的脑电波。通过接收并分离出的脑电波中的各种感官信息,可以解读人的各种感觉。
与读取相逆,向大脑发射电磁波,可以在各种神经纤维上产生电流,从而使受控者感到并不真实存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信息。
美国有一家名为“沉默的声音”的军工生产商,该公司自称曾和美国军方多次合作。其公开的文献显示,制造脑控武器前,需要先克隆人类情感。用超级电脑对数据库中的成千上万个情绪脑电波样本进行分析,以得到心理特征和脑电波形状的对应关系。接着在另一台电脑中存储这些“情绪信号串”,用无线电向人体发射这些“有生命的信号”,“沉默地改变人类的情绪状态”,从而操纵目标对象的心理和情绪,以影响其行动。
与密集轰炸、枪炮阵阵的传统战争相比,脑控武器开道的战争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声战争”。虽然没有隆隆的爆炸声,但这种“沉默的声音”所起到的效果同样惊人。
脑控武器操纵目标对象的心理和情绪,以影响其行动。
3
5分钟让敌人 跪地投降
从一些解密资料及媒体报道来看,俄罗斯在脑控武器研究方面可谓“历史悠久”。有资料显示,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就已秘密开始了远程控制人的思想方面的研究。国家为此拨专款多达数亿卢布,几乎所有拥有超能力声称能“读心”甚至“控心”的苏联人,都被国家安全部门网罗门下。但许多资料对具体研究成果达到何种程度,都语焉不详。
作为军事强国,美国自然也不甘人后。1946年,杜鲁门总统秘密实施“纸夹计划”,将765名德国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员带到美国,其中就包括心理战方面的专家。194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时任国防部长的詹姆斯·福雷斯特尔敦促中情局开始反苏秘密战。在此重大背景下,中情局特工对如何摧毁或控制人思维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就此展开了最早的“脑控实验”。此后,中情局先后进行了代号为“蓝鸟”、“阿蒂切克”、“马库特拉”和“MK研究”的脑控武器研究项目,并将加拿大和英国也拉了进来。1973年,在得知美国国会将对脑控武器研究展开调查的消息后,时任中情局局长的理查德·赫尔姆斯下令销毁了“MK研究”项目的所有记录。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人才纷纷被挖角、相当一部分军工科研项目也被取消的情况下,有关脑控的一些顶级科学家及相关项目,却几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据称,海湾战争时期,美国国防部就曾通过发射超高频无线电波扰乱伊拉克士兵的精神状态,最终使数千伊拉克士兵不战而降。
美国《华盛顿邮报·军事周刊》也曾披露过一起脑控武器显现威力的奇事。据该文爆料,2007年10月23日傍晚,在伊拉克北部“死亡三角地带”,驻伊美军与反美武装激战正酣。正当美军战地指挥官一筹莫展时,巴格达指挥部表示会派人火速增援。1小时后,赶来的技术员们迅速架起一部台式电脑般大小的仪器,并对准了反美武装。紧接着发生的事连美军官兵也感到震惊——不到5分钟,反美武装阵地上先是枪声骤停,然后是武装人员跪倒在地,虔诚地祷告着,并把武器掷出阵地表示投降。美军指挥官对反美武装初步审讯后得知,他们刚刚听到“先知”的声音,要求他们一齐放下武器投降。
当年11月2日,在巴格达的萨德尔城,屡屡与美军和伊拉克安全部队发生冲突、顽固至极的萨德尔武装“圣城革命旅”神秘地集体弃械逃亡——230余名武装人员弃守哨卡、据点和阵地,丢下被他们视为生命的各型武器,抛下无线电台和战车等后勤装备,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与“圣城革命旅”对阵的美军官兵事后证实,一些技术人员事发前曾在现场“忙碌”过。
据报道,制造脑控武器,先要用超级电脑对数据库中的成千上万个情绪脑电波样本进行分析。
4
心理战是脑控武器鼻祖
有科学家从原理上质疑“控脑”的可能性:人的大脑千差万别,“一千个大脑就有一千种脑电波”,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有规律可循还未可知。纵使有规律,大脑是否会对那些外来的“指令”言听计从呢?因为在人类历史上,还只有那些据说“中邪”了的疯狂之人,曾自称受到过外来“神秘命令”的指示。
但无论如何,脑控技术作为一种攻心战术,在历史上还是有源可溯的。在一战、二战期间,英军就有专业的“洗脑”团队,通过德语广播瓦解德国士兵的士气。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与美军大打心理战,其“东京玫瑰”也让美军指挥官伤透了脑筋(日军专门挑选音质甜美的播音员,对美军广播一些情意缠绵的思乡节目,让美国兵开小差。这个行动以及播音员都被美军称为“东京玫瑰”)。海湾战争一直被看作美军心理战的典范:美军组织了一批会说阿拉伯语的小分队,专门通过广播劝说伊拉克士兵投降。美军将自己的战果,如击落多少架伊军飞机、伊军多少坦克被毁等立即通知伊军。伊军官兵以为陷入了“大势已去”的境地,只得束手就擒。
1979年,苏联曾将次声波武器、电磁辐射武器归入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类,后来西方国家也承诺不研发这类武器,但从目前来看,很多承诺明显落空了。由于脑控武器的“非凡力量”,很多国家都想研发这种技术。正如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一位高级官员所说的:“谁控制了这种技术,谁就能控制所有人的思想。”
尽管脑控武器越来越受到青睐,一些国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研发。不过,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开发成功的例子却寥寥无几。专家认为,不同的脑控武器,所使用的原理不同,而这些武器要在战场上进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情况下,脑控技术并不适用,脑控技术更适合用于反恐、维稳等方面。
与此同时,脑控武器的危害和潜在威胁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严重关注,因为这类武器一旦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无论是在私人住宅、公众场合、工业场所,还是在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被秘密选定的受测试者,都会受到这种神秘武器发出的含有化学和生物刺激的放射性影响。时间长了,会让受测者社交孤立、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如果这种技术落入了恐怖分子手中,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志康)
美军MQ-9型“收割者”无人机。
未来“三无战争”:“无人”、“无声”、“无形”
战争历史反复证明,军事技术是影响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战争形态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无人”、“无声”、“无形”的“三无战争”演变。
所谓“无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的隐形化。自二战初期萌芽以来,隐形技术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因其能有效降低被探测发现的概率,增强战场生存能力和突防隐蔽性,未来应用将向更多领域蔓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二是对抗体系不再苛求固定的形式。
随着新概念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逐步运用,武器装备的毁伤机理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各种电磁脉冲、激光武器、纳米武器、计算机病毒与心理战装备等新概念武器将使以往轰轰烈烈的军事行动变得悄无声息,无声的对抗将成为敌对双方角力的新形式。这其中,脑控武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为实现作战人员低伤亡率的目标,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研制能够模仿人体功能并替代人员执行高危作战任务的无人武器平台。在作战思想和军事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机器对人体力量的放大和功能拓展渐渐得以实现,无人武器平台在战争中的运用日益增多。美军2008至2010年间在巴基斯坦使用无人机实施了204次精确打击。在去年利比亚战争中投入70余架无人机,实施了145次精确打击。
(作者:志康,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