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一专题】武器装备发展趋向信息化与多样化

2014-07-31 战略前沿技术

  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总的可以概括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攻防对抗更加激烈,信息对抗软硬兼备,新型武器不断出现。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体系的构成主要可以划分为战场感知装备、指挥控制装备、信息化作战平台、精确打击武器、信息战装备以及相应的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装备等。不同类型的装备发展趋势各有不同。

  战场感知装备:立体化、全谱化、实时化

  战场感知装备就是能够以自身携带的感知器材获取战场信息、兵力信息、装备信息的军事装备的统称。军事信息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前提和基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何快速地获取战场和敌方的作战和装备信息,历来是作战指挥员最关注的问题。

  立体化是指陆海空天各个维度都有战场感知能力。尤其是航天信息获取装备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战场感知能力,如提高分辨率、通信带宽、定位精度、缩短回访周期等,对现代战争的力量增强效果越来越明显。随着技术的发展,临界空间的感知装备处于快速发展中。临界空间是指处于太空空间和航空空间的中间部分,或称临近空间,具有空气稀薄、观察范围大、安全性好的特点。它一般是指30千米以上、100千米以下的广袤空间。处于临界空间的飞行器具有可持续对同一地区进行不间断覆盖、与目标距离近等诸多优点,在区域情报收集、侦察、监视、导航甚至电子对抗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太空与临界太空飞行器的发展和应用,将极大提升战场感知的实时化能力。

  全谱化是指能够在全频谱的范围内获取信息。过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战场感知装备都以可见光装备为主,现在从可见光到短波、红外、紫外、微波、激光,几乎整个频谱波段都有感知装备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战场感知能力。甚至一些战场感知装备可以穿透地表,获取地下隐蔽的目标或采取伪装措施的目标信息。有些战场感知装备拥有多种感知能力,如美国的EP3侦察机,就安装有80多幅各类天线,能够获取通信和雷达两类信号,并能对语音信号进行识别。

  实时化就是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地感知战场情况。随着立体化、全频谱战场感知装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太空、临界空间感知装备的大量出现,战场信息的实时化将成为现实。如美国2011年1月试飞了两种超级无人机“幽灵眼”和“全球观察者”,它们分别可以连续飞行一周和10天。“全球观察者”采用氢燃料动力,在2万米高空飞行,可观察到半径965公里范围内的景物,覆盖整个阿富汗,性能直逼军用卫星,满足了战区作战实时化信息获取的需要。


  指挥控制系统:栅格化、全球化、智能化

  指挥控制系统是链接战场感知装备、武器平台、指挥控制中心等的一系列装备的综合系统,具有信息处理、信息分发、战场态势显示、指挥决策等能力,是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实施作战的指挥枢纽和神经网络。

  栅格化,即各种网络的无缝、智能链接,增强了网络系统的抗摧毁和抗干扰能力。如美国全球信息栅格(GIG)。全球信息栅格是将传感器网、信息传输网、武器网无缝、智能地链接在一起,它是“网络中心战”的神经中枢,对于增强部队的信息共享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的基础与关键。

  全球化就是通过栅格化的网络、太空的卫星实现全球化的、实时的作战指挥。如美军推出“2012全球信息栅格整合主计划”。新的全球信息栅格整合计划旨在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军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提高其信息作战体系的顶层规划和综合集成水平。

  智能化是指挥控制系统的终极目标。对战场目标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对作战目标的智能化打击,将极大地提升作战指挥的效率。随着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升,战场感知的实时化和作战平台的无人化,作战行动的智能化决策控制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作战平台:隐身化、无人化、远程化

  作战平台是实施作战的基础。现代坦克、飞机、舰艇是作战平台的典型代表。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作战平台的战术技术性能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隐身化是作战平台发展的一个标志和里程碑。隐身的实质是降低目标的被探测性,使雷达等探测装备的探测距离降低或失去探测能力,从而提高平台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典型的就是第四代战斗机,如美国的F22。我国的歼20之所以引起世界和广大网友的关注,一个特点就是隐身能力。

  无人化也是未来作战平台的一个重要发展。美军现在已经拥有超过6000架各种无人机。无人机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侦察、监视,更重要的是发展无人作战飞机。2011年2月4日,美国X-47B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首飞成功。2013年5月和6月又分别完成了在航母上的自主起飞和降落。X-47B同时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它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标志着无人、远程、隐身的攻击能力将成为现实,对未来作战样式将产生重要影响。

  远程化就是实现洲际快速打击。过去主要是核武器的洲际打击,现在发展常规洲际打击。2010年12月3日,美空军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在轨运行近225天,成功自主着陆,其在轨飞行速度可达到20M,2小时以内就可以对全球任意目标实施打击,这标志着可重复使用的空间飞行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打击武器:精确化、系列化、高速化

  打击武器是各种导弹、炮弹、炸弹、水雷、鱼雷等攻击性、毁伤性武器的统称。

  精确化就是提高打击武器的精度,实现精确打击、点对点打击。现在导弹、炮弹、炸弹都实现了精确制导。精度在不断提高,有些已达到1米量级。现在子弹也在制导化。美国发明了一种激光制导的子弹,可以精确命中2公里外的目标。

  系列化就是打击武器的多用途、多平台、多种制导方式,以满足不同作战条件下的使用。如美国的幼畜导弹,就采取了多种制导方式,包括红外制导、激光制导、雷达制导等。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可以在舰艇上发射,也可以在空中平台上发射,增强了打击目标选择的灵活性。

  高速化就是打击武器的超高音速飞行,也包括平台的超高速飞行。现在的巡航导弹大部分都是亚音速,速度慢容易被击落。提高打击武器或平台的飞行速度,既可以提高突防能力,更可以增强打击效果。2010年,美国试验的X-51高速巡航导弹,达到了6倍音速。


  信息对抗装备:多能化、智能化、综合化

  信息对抗装备主要包括电子对抗装备和网络对抗装备。由于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用电磁频谱和网络,形成一体化的武器装备体系,是现代武器装备的一个典型特征。作战的对抗就是体系的对抗,因此针对广泛使用电磁和网络的武器装备的对抗就成为现代战争的首选,而且这种对抗贯穿于战争的始终。

  多能化、综合化的装备发展体现在电子对抗装备领域,即发展多频谱的对抗装备和多手段的对抗装备,软的硬的都有,如干扰、欺骗、致盲。美国EA18G电子战飞机就具备全频谱、多手段的对抗能力。它既可以实施干扰、欺骗和压制,还可以实施反辐射打击,对特定目标进行硬摧毁。

  智能化、综合化的发展体现在网络对抗装备领域。由于网络的栅格化、自主化发展,网络对抗将同时向着更加智能化、多能化等方向发展,以形成有效的抗击手段。前两年以色列使用“舒特”系统瞒天过海掠过叙利亚的防空系统,偷袭了叙利亚的疑似核设施。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到“震网”病毒破坏,都显示了网络电磁武器将成为新的战略性武器。

  所谓网络对抗武器主要是采取以计算机病毒为主要攻击手段的、针对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网络的破坏活动,以达到瘫痪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彻底摧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目的。实施网络作战也同样需要侦察、攻击、防御。因此,网络武器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构成,如“网络飞行器”等。它也是一种计算机软件,是集侦察、渗透、攻击于一体的网络武器。

  近几年新型病毒相继出现,2010年6月,一种被称为“震网”的计算机病毒在很多国家蔓延,伊朗受损最大。这种病毒具有攻击目标指向性强、技术复杂精妙、能够跨越专用网络的物理隔离等特点,是一个实用的“网络攻击武器”。2012年,在中东地区又出现了针对特定战略目标进行攻击的如“火焰”、“高斯”等病毒。总体上看,新型病毒正在向着更隐蔽、更复杂、更智能、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的方向发展。对付这样的病毒,简单的杀毒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建立更加先进、完善、严格的网络防御手段与网络安全制度,甚至需要网络安全立法与执法做保障。当然,如此专业、复杂、指向性强的病毒不是一两个黑客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的,它需要团队的长时间集体协作,有的可能还有国家行为的支持。

  对电子装备和网络系统最彻底的打击就是摧毁。除反辐射导弹、反辐射无人机之外,一些新概念的武器也具有摧毁电子装备的能力,如激光武器、微波武器。2011年,美国“反电子装置高功率微波先进导弹”进行首次验证飞行,验证了导弹在飞行中利用高功率微波束瞄准多个目标的能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谭凯家,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 少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