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专论】科研的三个应有的层次

2014-11-09 战略前沿技术

科研主要应该为产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还是国家应增加资助一时看不到具体应用的基础研究,一直是科学网上的一个议题。最近,彭思龙(2篇)、陈楷翰、汪晓军发文提及产学结合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引来热烈的跟贴。作者及多数参与讨论者不但持有前一种主张,还对没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提出质疑。


依我看,不但这两类研究都该得到资助,而且其间还存在着另一类特别值得资助却被长期忽视的研究——转化研究。不该资助的是哪一层次也归类不进去的单纯为了考核发文章的“研究”。读者在产生疑问,意欲争论之前,先听我把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解释一下?


层次1: 以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目的基础研究;


层次2: 将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转化为相对成熟,产业界可接盘的转化研究;


层次3: 以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为目的的应用研究。


层次1可解释为那些探讨人类的未知和挑战人类的未能的研究。我没有按照人们习惯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来划分是因为诺贝尔奖也未作此划分。PCR、STM、激光冷冻、激光通讯、蓝光二极管、单分子光学显微镜等获奖工作属于挑战人类未能的技术突破。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旦得到认可,其贡献者亦得到相当的精神和物质回报。


问题是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距离成熟的产业技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跨度,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即层次2的研究,才能转化为可行性得到充分证明,诸多要素得到大体优化,产业界愿意接盘的相对成熟的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需要巨大投入的研究活动已经丧失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因发现或突破已经完成。于是,转化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都不欲接手的工作,前者嫌之学术价值不高,后者认为其可行性不明,投资风险过高。政府和产业界大声疾呼“产学结合”数十年却问题依旧,就是因为我们在法规、政策、商业氛围、科研文化上没有形成一套自恰的机制,使得投入转化研究的人们得到与其聪明才智和所承担的风险相匹敌的精神与物质回报。我们的法规政策铺垫如何滞后于转化研究的需要,应如何改革一两句话很难交代,容另文专述。


以解决生产中(包括环保)具体的技术难题为目标的研究,即层次3的研究,无疑也是重要的,是企业欢迎,而研究型大学可以做出贡献的领域。在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企业的科研能力普遍低下的时代,这一层次的研究尤其应当鼓励。但是,这类研究不可代替上面两个层次的研究,研究型大学应有相当部分的研究者从事层次1和层次2的研究,以提高我国科研队伍的思维水准和战略技术储备。


其实,引起人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争论的是那些不入任何层次的研究,即大量的、单纯以发论文应付考核及个人升迁为目的的“研究”。我一向认为单纯充实自己的考核指标与解决重要的科学或技术问题是大不相同的两个职业。由于第一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其中以科学发现为目的的研究的有型成果就是论文,而我国官本位的学术评价机制讲究的正是行政方便,不必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这就使得单纯追求论文的“研究”和追求科学发现的研究难以划分。现实中还有大量的、做着有用却不太重要的科学发现的研究,如同在一部大辞典中填写个别不起眼的字条的研究。这些研究当然值得做,而且有着相当的人才训练意义。但是,由于其显性成果也是论文,而且量大,就使得单纯抄论文的“研究”可以轻易混入其中,浪费科研资源和发表资源。


(来源:科学网,作者:金拓,图片来源:昵图网)


【战略前沿技术】历史各期文章目录已上线,敬请关注!回复“目录”即可查看,回复列表中相应日期可查看历史各期内容!

2014年10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回复()内的日期查看

1、声震九天——纪念我国原子弹爆炸50周年(20141015)

2、二十大未来最有潜力的新材料(绝对经典值得收藏)(20141027)

3、细数美军正在研究的颠覆性技术(20141020)

4、新技术炒作周期图:大数据顶峰滑落,人工智能、神经技术崛起(20141006)

5、中美科研经费的对比和理解(20141017)

6、图解博士学位(20141002)

7、科研毁一生,基础穷三代——生科女的漫画神吐槽(20141019)

8、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新政明年推广个人最高提成 99%(20141027)

9、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位候选人出炉(20141030)

10、频繁量化考评或严重阻碍科技进步(201410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