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推荐】聚焦“抵消”,美军拟发动新一轮军事革命

2014-12-10 战略前沿技术

“抵消”战略是美军最新推出的军事战略,针对对象中点名提到了中国。正值美国遭受严峻的安全环境挑战,国防部长再度更迭、作为美军战略大脑的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走向不明。抵消战略及对中国的影响实在值得我们密切跟踪关注,本文是迄今为止对“抵消”战略最为深入的解读。


本文大部分首发于《军事文摘》2015年第1期,全文如下:

美国自1775年成立大陆军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最佳效能与最低风险之间平衡点的追求与探索,努力使其军事力量始终保持着对当下和未来战略环境的适应性。近年来,在美军持续十多年的全球反恐军事行动耗资巨大、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国防预算大幅削减的背景下,面对中国及俄罗斯日益增长的综合实力,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国防资源和提高美军整体作战效能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奥巴马军事当局与美国战略研究界,特别是以净评估方法为核心的安德鲁·马歇尔的弟子们一直在思索的国防战略政策性问题。

一、平衡资源与威胁,提出新抵消战略构想

(一)未来作战环境面临挑战

美国防务研究界普遍认为,“反介入/区域拒止”等“颠覆性技术”的成熟和扩散,美国传统优势受到削弱,在未来作战行动方面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美军海外基地,包括港口、机场和地面设施等,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二是水面大型战舰和航母越来越容易被发现、跟踪和打击;三是非隐形战机越来越容易被现代一体化防空系统(IADS)击落;四是太空不再是免遭攻击的庇护所。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则认为,这四大挑战将会在三个方面增加美军的战略风险:一是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二是美军的威慑力下降,这直接导致盟军对美军能力的信心不足;三是美国削弱与潜在对手竞争能力的代价不断增加。

(二)新抵消战略的提出

2014年8月5日,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在美国国防大学演讲时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了第三个“抵消战略”(OFFSET STRATEGY)概念,旨在重新占领新的军事制高点,以战胜各个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对手。沃克在演讲中强调,为了在军事转型过程中继续保持军事技术优势,除新技术之外,还需要有创新性思维,更新作战概念与组织方式,构建长远战略。为此,沃克教导美国国防大学学员们必须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作为未来的战略领导人,需要清楚美国应该如何在颠覆性技术不断发展的未来做好准备,需要制定什么策略,需要批准什么投资项目等必须解决的问题。沃克还鼓励国家安全界开展新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研究如何能继续保持美国的技术主导地位,实现作战效能最大化。

第三个“抵消战略”的说法,以及沃克的新研究与发展投资战略计划,在9月3日美国国防部部长哈格尔“国防创新日”上的主旨发言中得到了的全面肯定。哈格尔在演讲中表示,“沃克非常了解美军正在面对的战役和技术挑战”。与此同时,主管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肯德尔起草了聚焦于技术创新的《更佳购买力3.0》,以促进国防部层面采办改进。

为配合国防部的计划,沃克曾担任过主任的新美国安全中心于10月21日对外宣布正式启动一项新的重大项目“超越抵消:美国如何保持其军事优势?”。该项目将研究美军如何通过保持其技术优势以弥补国防预算大幅消减的事实,为美国调整国防战略和评估投资重点出谋划策。10月27日,沃克曾工作过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了详细阐述新抵消战略的内涵与具体措施的,题为《迈向新抵消战略:利用美国的长期优势恢复美国全球力量投送能力》的报告。

至此,美国国防部倡导的第三个“抵消战略”,即新抵消战略,正式登台亮相。

(三)新抵消战略的内涵

“抵消战略”是美国战略研究界的一个独特术语,指利用技术优势抵消对手数量优势的战略手段,是一种战胜或削弱另一方优势的战略。新抵消战略的构想与具体战略措施主要是:

一是确立拒止性与惩罚性威慑框架。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报告认为,美国常规威慑力的提升需要改变传统的“简单粗暴”式的威慑战略,美国应该加强使对手知难而退的能力,即“拒止性”威慑;以及通过威胁要对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开展非对称报复性打击,增加对手发动战争的预期代价,即“惩罚性”威慑。“拒止性”威慑将强调前沿存在和全球反应能力,前沿存在不需要也不应该由驻扎在对手附近的部队来提供,而应该由能够快速重新部署并长时间运作的海面平台和远程空军来提供。“惩罚性”威慑要求有能力和意愿来发现并摧毁高价值目标。

二是确定在五个领域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报告认为,为开发利用美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核心竞争力,在需要时向全球投送力量并维持持续的前沿存在,以抵消对手在“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中的投资和日益增加的导弹数量。美国长期以来在五大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即无人作战、远程空中作战、隐形空中作战、水下战、复杂系统工程集成和作战五个领域,现在与将来还应在这五个领域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三是构建全球监视和打击(GSS)网络。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报告认为,美军和国防工业界过去在复杂武器系统和“系统之系统”架构的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竞争力需要广泛深入的技术理解和多年的经验积累,这是对手在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美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将地理上分散的多种平台(比如长航时无人机、远程隐形战机和水下系统)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全球监视和打击(GSS)网络。该网络拥有四大特点:第一,平衡性,由适应各种威胁环境(包括“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挑战)的低端和高端平台组合构成;第二,适应性,可在地理上分散部署,最低程度依赖抵近基地,最少程度触及敌方防空措施,最大程度承受天基系统的瘫痪;第三,响应性,可在数小时或者数分钟内实施监视和打击;第四,可拓展性,可同时在全球多个地方扩大规模并影响事件。

四是细化全球监视和打击网络实施计划。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在报告中为全球监视和打击网络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近期和中期的实施计划,涵盖太空作战、水下作战、空中作战、无人机作战、导弹攻击与防御等作战领域共计13项具体措施。为利用有效国防资源,该报告提出要调整国防预算分配方案,削减资助部分项目,其中包括:一是缩编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有人战术航空部队,按比例减少采购所有F-35机型,包括可能取消采购F-35C型,替换成先进型“超级大黄蜂”战机,并最终被海军型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取代;二是撤装至少1艘航母;三是按比例减少采购大型水面战舰(DDG-51级导弹驱逐舰);四是缩编美国陆军旅级战斗部队及其现代化项目;五是组合采购浮动前进补给基地(AFSB)和联合高速船(JHSV),以替代更加昂贵的两栖战舰(例如下一代船坞登陆舰LX-R和直升机登陆突击舰[LHA]);六是取消采购两栖作战车。

五是对华想定威慑与作战方案。战略与预算中心报告认为,在美军威慑框架失效的情况下,美军将通过快速打击来阻止对手的进攻行动,减少对手对区域盟友的伤害,同时避免出现既成事实。美军也可以施予适度且逐步增加的惩罚来强迫对手屈服(如停止敌对行动)。报告称,例设中国企图占领南沙群岛或钓鱼岛,或者对台湾发动两栖攻击(尽管这不太可能),美军将会做出姿态,开始迅速封锁解放军部队和物资的运输(即“拒止性”威慑)。关键要素可能包括当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比如海岸防御巡航导弹和盟国指挥的地对空导弹连;在海底预先部署威力巨大的智能水雷;核潜艇或无人水下航行器发射的鱼雷;由远程打击轰炸机和无人空中作战系统发射的反舰巡航导弹;以及开展进攻性和防御性反空作战的有人或无人的陆基和舰载隐形战机。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解放军占据据点,否则美军将难以直接“扭转”局势且会付出昂贵代价。即使可能出现风险逐步升级的情况,美军还是会对中国的机场和机动导弹部队实施打击,以减少美国盟友/伙伴可能遭受的伤害,同时减少其对相对较远的美国基地的威胁,即使这些基地大部分都在解放军二炮部队的射程之外。与此同时,作为“惩罚”行动的一部分,美军可以击沉解放军各区域的水面和潜艇舰队。由于中国对保护海上关键交通线免遭诸如印度和日本等地区大国破坏非常敏感,高成本、难以替代的军舰逐渐损失,势必会影响中国方面对“成本—收益”的考量。在逐步扩大非对称“惩罚”攻击的有力威慑下,北京可“保全面子”的选择就是遵守美国停止敌对行动并恢复原状的要求。

(四)美军历史上的两次抵消战略

美国国防部与防务界正热议中的第三个“抵消战略”,是继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核优势战略和20世纪70年代的以推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抵消战略”之后,针对中国与俄罗斯军力增长将令美国丧失优势的新抵消战略。前两个战略都是通过利用美军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来“抵消”苏联在常规力量上的数量优势。第三个“抵消战略”的核心是维持美军在全球力量投送能力,以应对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对手正在开发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武器和理论。

冷战初期特别是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实施了“新面貌”战略。尽管这种依赖核武器的抵消战略带来了一些相互关联的政治和军事后果,但毕竟抵消了苏军的数量优势。总体而言,第一个“抵消战略”是成功的。直到苏联研制出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特别是实现了核均势以及与美国的确保相互摧毁后,美国第一次抵消战略失效。

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随后制定了由时任国防部部常务副部长比尔•佩里领导的第二个“抵消战略”,旨在针对数量上占优势的苏联,打造一支更强大的常规威慑力量。该战略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美国国防部通过将大部分研发预算投入基于信息的“技术赋能器”和可提高美国现有武器平台效能的,诸如全球定位服务、ISR平台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力量倍增器”,以确保美军获得技术优势;二是这种由美国资助、打造和控制的技术优势,是通过一系列出口和贸易管制来维持的,其中包括《武器出口管制法》、《国际武器贸易条例》和《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这些管制措施使美国及其盟友能够根据需要提供或拒绝别国获得特定技术。

该“抵消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创了一个美国军事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该战略如此成功,是因为它应对和解决了美国非常清楚的威胁和特定军事问题,并且该战略也符合当时主导的美国遏制大战略。此外,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美国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该战略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作为抵消战略的一部分,国防部对全球定位服务、卫星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研发资助,也极大促进了美国的经济,使美国公司站在了整个产业界的最前列。

二、抢占军事制高点,发布国防创新计划

2014年11月15日,加州里根总统图书馆召开的里根国防论坛上,美国国防部部长哈格尔在发言中认为,美国及盟国的十年全球反恐战争,给了俄罗斯、中国及其他国家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各方投入巨资研发了多种远程导弹及精确制导导弹,发展了反太空、网络、电子战、水下战和空战能力,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军事技术优势。哈格尔表示,国防部将施行创新改革,公布了国防创新计划,以确保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的力量投送能力,维持和促进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该创新计划将探索和开发新的作战概念,支持改革创新和改革军工企业,确保国防工业基础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利用最优秀的思想和尖端技术来推进国防部的创新及运作方式。为推进该计划的进行,哈格尔还责令沃克成立新的先进能力与威慑工作组,制定美军未来远期技术研发投资规范,制定特别是包括机器人、自主系统、小型化、大数据和3D打印等在内的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长期研发计划。该工作组由政策、情报、各军种、参联会、研发和采办等部门的主管组成。

在其他方面,哈格尔计划用兵棋推演和专业军事教育新方法来提升军队领导力的开发;改进国防部的使用多年的计划、规划、预算和执行系统,为了在资源分配计划上给国防部长提出最优建议;重申军民融合的重要性,加强与私营机构和大学合作,发展尖端军事科技,在采办与采购方面进行灵活的最佳管理运营实践,确保美国继续在军事领域保持优势。

三、对美军新抵消战略的评估

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已于11月24日辞职。此前他曾表示,希望人们在回想他在国防部长任内的作为时,把“创新”作为标志。可以说,在其任内的最后时光,他全力倡导“抵消战略”和创新,是刻意留下“战略遗产”。那么,这会得到延续吗?新国防部长会认这笔帐吗?我们认为,作为国防部长,哈格尔不过接受了近外交困的现实,接受了美国战略界在探索未来、解决困境上所提出的药方。或许美国新防长会有一些新提法,但抵消战略及创新倡议的实质性内容都会得到延续,甚至得到更大力度的拓展和深化。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国防部长,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哈格尔,与盖茨、帕内塔一样暗然收场;但作为个人,因倡导“抵消战略”,一脉相承地体现美军竞争策略实质的思路,他留下了比盖茨、帕内塔更深的痕迹。

(一)从战略到战略

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报告作者是在早些时候为美国国防部提出针对中国的“劝阻”战略的高级研究员罗伯特·马丁内奇。“劝阻”战略旨在通过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手段,阻止或削弱中国研发可对美军构成重大威胁武器装备的能力。事隔数年,“劝阻”不成,即“拒止性”加“惩罚性”威慑,以实现“抵消”。从其战略思维上看,可谓一脉相承。同时也可以看出,新抵消战略是针对目前中国快速崛起和美国国力不济,对美军战略进行的新调整。另一方面,与“空海一体战”构想注重盟国参与有所不同,新抵消战略强调的是对盟国的保护。“空海一体战”概念认为,该概念不是美国一家独有的概念,盟国如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可能还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必须在维持稳定的军事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新抵消战略则强调打造美军自己的全球监视和打击力量,这也许是近几年来,美国对其亚太最重要的军事盟友日本不给力,以及澳大利亚立场左右摇摆的失望表现。

尽管美国官方宣布将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但2013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向国会提交的《核武器使用战略报告》证明,核武器仍将在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安全保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俄罗斯退役上将维克多·叶辛在10月29日的一篇文章里认为,美国领导人不仅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放弃核武器,远期也不会放弃。这一点再次得到了验证。

11月14日,由拉里·韦尔奇和约翰·哈维两位上将负责的,旨在对美国核威慑力量进行彻底整顿的评估报告正式发布。2014年11月15日,在加州里根总统图书馆召开的里根国防论坛上,在提出要进行国防创新外,哈格尔针对美国核力量由于长期缺乏资金和相关支持,以及部队内部士气低落、人员短缺、管理不善等情况,宣布将全面改革核力量,包括推动多项改革以提升老化的核武设施。该计划涉及空军和海军两种军种,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对核力量投资75亿美元,每年递增10%左右。2016年核力量预算额介于150~160亿美元之间,这些数据不含国家核安全局对于核武库投资。在空军方面,下一任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将会提升到上将军衔,下一任负责核威慑的空军助理参谋长将会提升到中将军衔,人员裁减计划不包括核力量编制,相反未来将要增加1000个岗位,被搁置的与核力量相关的UH-1N直升机替换项目推前到优先位置。在海军方面,其战略系统项目将增加2500个岗位。作为核力量改革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五角大楼计划从2017年预算开始,把战略武器项目采办资金单立,采用导弹防御局的资金管理模式,而不再由海空军种自己掌握。

至此,新抵消战略与改进核战略计划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总体战略思维方面,重抄“核大棒”,实施耗资巨大的大规模核力量战备程度维持、建设与发展计划,新抵消战略与改进核战略计划并举,一个新型复合式威慑战略或将成为未来美国国防战略的重心。

(二)从思想到思想

从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报告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新抵消战略所提出的全球监视和打击概念,几乎是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所炮制的“海基能力”概念与“空海一体战”概念交织上升的产物。对照报告相关内容,可以看到在2010年5月发布的《空海一体战:初始作战概念》报告中很多熟悉的词汇。报告中所提及的又不明说的“能够快速重新部署并长时间运作的海面平台”,即是罗伯特·沃克10年前任职于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时所潜心研究的“海基能力”(Seabasing)概念。全球监视和打击概念希望国防部增加采购的浮动前进补给基地(AFSB)和联合高速船(JHSV),正是“海基能力”概念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而鲜为人知的“海基能力”概念即是美国全球战略,实施从海到陆机动的战场支撑点。加强战场支撑点建设的用意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而在于“以攻为守”了。

最近美国防务研究界也很不平静,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前特别助理布赖恩·克拉克认为,海军多年享有的制海作战能力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强有力挑战。他建议海军水面舰队缩短防守作战半径、扩大进攻作战距离以稳固制海战力,从而提出突出海军进攻能力的“以攻为守制海新概念”;美国空军协会米切尔研究所所长的退役中将德普图拉也在到处兜售可实现跨域协同、有人与无人系统之间协同的“作战云”概念。应该说,这都符合哈格尔在国防创新计划中所指出的“将探索和发展作战新概念”的创新精神。

(三)从沃克到沃克

当我们深入梳理新抵消战略概念之时,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交叉点均指向一个人,这就是现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的罗伯特·沃克。作为一名炮兵军官,他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了27年,以上校退役后于2003年进入战略与预算估计中心工作。期间,他与安德鲁·克雷平涅维奇和巴里·瓦特斯合著《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是最早认识到美国国防部将必须努力应对日益增长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的学者之一。2006年3月他的独立著作《关于海基能力的思考:任重道远》也充分体现了他对未来由海向陆机动的认知,在2009-2013年间担任美国国防部海军部副部长期间,成为海军倡导海基能力概念的主要推手。在担任新美国安全中心主任期间,主导了该中心的“20YY年作战计划”项目。《20YY年: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机器人在战场上的优势》等研究报告就是该项目的代表之作。所以,新美国安全中心与战略与预算估计中心一前一后推出新抵消战略相关报告就不足为奇了。长期以来,马歇尔一直认为,任何由技术进步引发的军事革命的主要挑战是:在作战概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上以及全面利用当前技术或未来10年可以获得的技术上,成为智力上最优秀的一方。而沃克在战略与预算估计中心的工作经历,对安德鲁·克雷平涅维奇乃至安德鲁•马歇尔的军事变革思想自然心领神会、衣钵相传。

(四)从行动到行动

针对苏联军事力量数量优势的挑战而实施的前两次“抵消战略”,虽然在冷战时期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提出也正是借用了前两次成功的经验,但目前的战略环境与当日已大不一样,为应对当下挑战而实施的新抵消战略同样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首先,前两次“抵消战略”所处的是威胁明确的两极世界,而目前及未来所处的是威胁不再明确的多极世界。其次,抵消战略不是单一的国家安全战略,也不是纯粹的国防战略,更不是计划性强的国家军事战略,而仅仅是国防战略层面的政策性指南,这本身就不是国防部凭一己之力所能及的,需要国会的支持、军种部的配合、工业界的合作,甚至对外政策的协作(比如,加强相关技术与武器的出口管制等),如何进行跨部门协同以及如何把技术置于政治环境之中,对新抵消战略本身就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最后,全球经济一体已使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量越来越大,对潜在威胁国家的高新技术壁垒与有效的国际合作,也是实施抵消战略最为现实的挑战。

综上所述,抵消战略代表着美军追求垄断的竞争方式,积累着半个多世纪运用技术优势克服对手数量优势的实践经验,体现着美军战略的大脑和化石安德鲁·马歇尔的军事革命思想之精髓。正值马歇尔即将以94岁高龄退休之际,谁来接美军战略思考和设计的班?是在幕后操盘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沃克吗?美国防部会再出现统筹第二次抵消战略的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吗?

(来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军事文摘,作者:李健 吕德宏


【战略前沿技术】历史各期文章目录已上线,敬请关注!回复“目录”即可查看,回复列表中相应日期可查看历史各期内容!

2014年10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回复()内的日期查看

1、声震九天——纪念我国原子弹爆炸50周年(20141015)

2、二十大未来最有潜力的新材料(绝对经典值得收藏)(20141027)

3、细数美军正在研究的颠覆性技术(20141020)

4、新技术炒作周期图:大数据顶峰滑落,人工智能、神经技术崛起(20141006)

5、中美科研经费的对比和理解(20141017)

6、图解博士学位(20141002)

7、科研毁一生,基础穷三代——生科女的漫画神吐槽(20141019)

8、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新政明年推广个人最高提成 99%(20141027)

9、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位候选人出炉(20141030)

10、频繁量化考评或严重阻碍科技进步(201410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