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话题】互联网+的泡沫与真相

2015-04-16 战略前沿技术


自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发布之后,“互联网+”顿成显学,在TMT投资领域,报告言必称互联网+,投资标的非互联网+不看,一时间泡沫泛滥,牛鬼蛇神上街,股价上窜如脱缰之马,浑然不顾价值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潮流所在大势所趋,但是,面对市场狂热,面对各种不冷静,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互联网+真相,寻找泡沫下面的真金。


市面上现有两种互联网+


√ 第一种是李克强提出的互联网+,可简称为李克强+,其特点是重资产+技术。


通读政府报告可以发现,李克强+的着眼点主要有二:

一是互联网+工业,意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而提振不景气的经济;

二是刺激信息消费,意在通过电子商务改造流通模式,推动内需外需增长,促进社会就业。


√ 第二种是互联网公司提出的互联网+,其特点是轻资产+服务。


从两会之后,主要分为两大流派:


一派是腾讯+,按照马化腾“连接一切”的表述,可以理解为通过QQ和微信平台,连接公共服务,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数据共享,让老百姓通过微信来办那些需要跑政府才能办的事(比如微信签证),以此增强用户的粘性。


另一派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一直在输出一种理念——云计算犹如水和电一样,是未来人类的必需品。其目的在于推销云计算,希望中小企业、各种组织乃至各级政府,都接入自己的云计算,进而完善自身的大数据资源。


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无论阿里还是腾讯,这两家公司其实都瞄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大数据资源。何以故?正如去年夏季在中信证券策略会上提出的观点:再过几年,世界上将没有什么互联网企业,只有数据企业,一个企业拥有的数据“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企业价值。


一、先泼一桶冰水:四个真相


1、真相:我国ICT发展水平低,互联网普及率有待提高


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人谈论互联网+?很简单,不需要。在美日等国,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之相关的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甚或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贡献率更是远远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推动力。


相比之下,我国ICT水平依然不高,与欧美等国相差至少10年以上。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里,中国ICT水平排名86位。


2、真相:无网世界不是你的菜


国内有些传统公司试水互联网+,往往将中国13亿人口当成自己的潜在市场,实际上,这是个陷阱。因为互联网已经把中国社会分为有网和无网两个世界,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7.9%,意味着还有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游离于互联网世界之外。传统公司做互联网+业务,比如手游、在线教育或者在线旅游等热点行业,主要适合开拓有网世界的存量市场,而无网世界是潜在的未开发市场(开发周期或需要20年),如果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就有些天真了。


3、真相:国内技术创新多为C2C,缺少原创,处于产业下游


互联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起步早使得欧美互联网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中占尽先机,这些国家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牢牢控制了相关领域发展的主导权。


与之相比,中国尚处于产业下游。国内“发达的”是互联网应用而非核心技术。由于这些核心也统统“学”自于美国,以至于业内有C2C之说“Copy2China”。尽管经过了20年发展,在某些应用技术中形成了新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本土互联网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应用的完善与改良,除了少数巨头企业,很少涉及核心技术研发。


4、真相:我国互联网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事实上,本土TMT企业技术能力整体低于国外同行。在这种前提下,国内成长起来的网络龙头,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公司,都已经奔赴海外上市。留在A股市场上的,大都是行业中弱势群体,造成了“一流公司奔海外,二三流公司上A股”的现象。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类公司获得的关注,却远远高于海外同行。更稀奇的是,还有一些传统业务公司,仅仅因为贴上了一个互联网或互联网+的标签,也迅速的获得了高倍的溢价,市值随之膨胀飘飘悠悠浮到空中。我就奇了怪了,这不是泡沫吗?


二、互联网+:一轮新的泡沫正酝酿


1、谁说没有泡沫?


一提起泡沫,我就想起了15年前的那一幕悲剧。1999年我所在网站踌躇满志准备IPO,没想到2000年夏季就开始战略调整,然后就是战略收缩,市场、销售、编辑、技术……许多同事都不见了。201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5132.52的高点,随后便一路下跌;在这期间美国有210家“.com”公司倒闭,千百亿市值瞬间挥发。最近,Nasdaq指数又回到了5000点,A股也水涨船高,这是否意味着又一次互联网泡沫的降临?


对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当今互联网+兴起的状况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相比,有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 第一个相同的情况是,两者都崛起于大牛市。不过纳斯达克牛市的形成基于美国经济的走强,而A股牛市的背景却是宏观经济下行,整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由此来看,国内泡沫化的可能性更大。


√ 第二个相同的情况是,估值高的吓人。当年一大堆科技股估值看起来都高到不合理,在最高峰的时候,Nasdaq本益比高达100倍。在A股市场,目前TMT领域的公司本益比已经接近100倍,有的达到数百倍,甚至远超于纳斯达克当年情形。与纳斯达克不同的是,纳市当年集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公司。而A股市场上几家公司的质量,与之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 第三个相同的情况是,风险投资大量集聚。风险投资的多寡,几乎是泡沫与否的一个风向标,风险投资额越大,泡沫化的可能性越大。根据Venture Source的调查报告,中国在2014年获得的风险投资额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风险投资越来越高,这不能不让人加剧对泡沫的忧虑。


与15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互联网规模已经是过去的15倍。2000年全球网民只有2亿,而现在全球已经有30亿网民。其中,中国网民数量高达6.49亿,超过了全美国总人口2倍。显然,全球互联网及高科技行业并不一定会遇到2000年那样的泡沫破裂,从长期来看,互联网仍然是一个具有较为广阔前景的行业。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点。国内互联网+崛起之后,沉渣泛滥、鸡犬升天,中国股市不缺乏概念炒作、题材驱动,不缺乏那种由餐饮摇身一变为云计算的公司,缺少的是主流的平台级互联网企业,缺少的是掌握独特核心技术的互联网企业。


因此,我们关注点应该落脚于如何“挤掉泡沫”,如何发现存在于泡沫下面的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注意绕过那些穿着互联网+的马甲。


2、为什么值得长期看好?李克强意在经济维稳


有泡沫并不等于泡沫一定会破。互联网值得长期看好,因为肩负着重大的政治使命。“互联网+”在政府报告中首次出现,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宏观经济持续恶化,经济增长需要新的引擎。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从GDP来看,我国GDP增速已经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14.5%,下降到2014年第四季度的7.3%,我国出口也呈现疲软态势。加之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我国迫切需要找到经济的新引擎。


政府已经注意到,互联网经济增长迅猛,对促流通、扩消费、惠民生具有积极作用,也意识到了互联网龙头企业的重要性。与2014年政府报告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明显提升,这既说明政府对互联网的理解加深,也表明了互联网在政府心目中已经升级为国家级主导产业。可以预期,有关制度红利将会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得到进一步释放。


三、龙蛇混杂,如何识别真假互联网+?


顶层已经卷起大风,我们有理由相信随后相当一段时期,各地各级政府,各种“互联网+”行动计划会大量涌现。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将得到极大释放,互联网发展的公共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我想提一个新的认识框架: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的作用,目前集中体现在对生产模式的改造和流通模式的改造,前者更多的依靠IOT技术,而后者依赖于电子商务。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企业形态,它兼具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两者优势,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互联网+,至少目前如此。


1、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互联网+


究竟哪些企业适合互联网+,哪些企业不需要互联网+?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企业的行业需求特征。当前互联网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之中,不同的企业多少都会涉及到互联网,根据不同企业互联网需求度的高低,我们可以将企业分成四个类别:


1 无网企业:即没有接触互联网的企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无网化生产流通方式,这类企业可能有信息化基础,但是业务跟互联网基本无关,比如建筑业、采掘业;这类企业实施互联网+的可信程度很低。


2 边缘企业:即互联网边缘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是传统行业的公司,信息化基础较好,就后者而言,主营业务依赖于线下资源,开始尝试互联网技术进行营销。这类企业有较高的互联网+意愿,比如餐饮、医疗等。实施成效较高,风险较大。


3 ICT企业:提供传感技术、通信服务与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等的企业,生产和经营中互联网化程度较高,例如软硬件公司与IT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等;这类企业互联网+的意愿高,风险较低,主要围绕现有客户和市场转型,尚未大规模跨界。近年来,有少量新兴企业开始渗透其他传统行业,其业务以提供信息化系统为主而非互联网+。


4 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经营的企业,例如BAT等企业,完全基于互联网生存,这些公司渗透传统行业,有助于自身市场覆盖范围快速扩大,主动实施互联网+意愿最高。然而,互联网公司跨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实施难度很大,风险较高。


在上述四类企业中,边缘企业最为焦虑,这些传统企业有迫切的融入互联网的需求,但是常常不知如何采取行动,其次是互联网公司。这两大类企业属于政府报告互联网+的指向,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无网企业和许多ICT公司,则是泡沫存在的土壤。


在这四类公司中,我们需要给焦虑的边缘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更多关注。


2、边缘企业:你怎样不焦虑?


互联网+的本质,不是简单模块叠加,而是再造质变。边缘企业要解除互联网+焦虑,至少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造流通:实现销售的互联网化,将公司的产品服务以电子商务模式推广,同时开展网络营销;

第二个阶段,改造生产:调整生产管理经营,利用互联网理念(比如用户为中心)改造自身体制来适应互联网经营的需要;

第三个阶段,产业协同: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上的互联网化,逐步实现产业协同。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围绕自身业务形成自己的生态,或者加入别人的生态中。


目前国内许多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互联网+”集中在第一阶段,很多人以为开辟了电商平台,或者进行了网络营销就等于实现了互联网+,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认识,也是造成失败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因为,此类公司多属行业龙头,体量大而经营模式成熟,转型难度较大。互联网+需要做脱胎换骨式的体制改造,倘若企业仅仅把电商当成一个新生业务渠道,或者把互联网业务当成一个新业务模块而非战略方向,则难免跟自身线下渠道恶性竞争,产生左右手互博现象,导致内部资源耗损巨大,难以让新业务渡过有投入无产出的成长期。


要成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至少要具备四大素质:技术、数据、模式和组织。


首先,从技术素质来看,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已经由服务业向工业和农业渗透。


传统三大产业当前基本处于2.0阶段向3.0阶段过渡时期,不同产业中的边缘企业,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来驱动生产和变革流通。比如,农场采用IOT技术加强农业管理,工厂采用智能化的生产工具如CPS来支持企业进行更高效的生产,饭店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安排互联网订单。软件更多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硬件上大量使用机器人,万物采用智能化芯片互联,人、物品、流程与数据将通过互联网结合为一体。


其次,从数据素质来看,数据分析可以驱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应用了云计算的企业,会沉淀大量运营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顾客、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的各个部门,利用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有助于经营决策,预测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在未来,拥有更多的数据以及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企业的价值就会更高。


再次,从模式素质来看,当前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营销平台与线下资源“结合”。其中,C2B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新兴模式,它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你定我产”而非“我产你购”。这种模式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商的重要模式。


最后,从组织素质来看,企业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变革,加强激励制度变革。组织结构上需采用互联网企业所具有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化整为零,鼓励小分队创新,形成创业氛围;同时,需要改造传统的激励制度与之配套,宜采取股权激励措施,化雇佣为合伙人,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如何渡劫?


我认为具备了上述四大素质的企业,也就具备实施了“互联网+”的前提条件。即使如此,也应该看到,“互联网+”的风险依然极大,形同渡劫。如此一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渡劫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家传统公司通过什么方法渡劫?一家互联网公司如何渡劫?从现有的案例中来看,“渡劫”的方法可以分为自力更生、收购兼并、结盟合作等方式。


不同类型及规模的企业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每个企业都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来选取合适的策略。对于巨头类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平安集团等),其融合策略更倾向于自力更生以及兼并收购,要么通过自身巨大的资源优势直接渗透到其他行业,要么通过兼并收购优质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规模与巨头相比相对较小的大型及中型企业,由于其自身实力并不足以支持其自力更生,其融合策略更偏向于兼并收购与结盟合作。


四、互联网+历史性机遇在哪里?


1、产业发展逻辑:三生万物


很多年前,我认为是市场决定未来,需求推动互联网发展,但是,随着年岁日增,越来越倾向于认同技术的作用。技术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动力之一,产业互联网的兴盛也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我们更关注技术对未来的影响。


互联网在中国经过了20余年发展,经历了“一生二、二生三”的两个发展阶段,现在进入新的“三生万物”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三个领域融合为一体,“大智移云物”技术将迎来产业发展高潮,这些技术会深度介入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从营销、生产与产业协同三个维度,重新组织劳动工具、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实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升级。


在三生万物的阶段,互联网+将造就大批新型企业,机遇出现在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者的交集中。例如工业互联网,它注重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也融合了移动网络技术与物联网感知技术。为抓住这个重大的产业机遇,2014年3月AT&T、Cisco、GE、IBM和Intel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旨在改进物理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实现关键工业领域的更新升级。


2、借我一双慧眼:未来企业的五大特点


我认为,未来的企业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OTT化生存。以电信行业为例,微信的OTT已经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感到了生存恐惧,不得不全面转型。OTT的威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下一个发力重点或将出现在广电领域。传统行业,存在着大量OTT生存的空间,微信正在大张旗鼓的干这件事。


2)O2O模式。O2O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完善了企业营销与流通链条。大多数电商平台已经实现在线交易和支付,并且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


3)C2B经营。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正在从以生产者为主体转向以消费者、客户为主体,信息透明,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直接、平等的连接。对传统企业来说,C2B是由外而内的改革,也是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彻底的改革。


4)数据资产决定企业价值,数据和资金一样重要。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凸显。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数据驱动是互联网化企业的特征,与之对应的是传统企业的以流程为中心。


5)形成生态或加入生态。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生态系统,构建生态是一件很艰难的任务,如果企业规模不足以形成生态,则可以加入到某个生态中成为其中一员。例如,对很多公司而言,与其自己组织技术力量做电商,不如成为电商生态里的一个角色。


3、谁能笑傲未来?


具备了以上五大特点就能笑傲未来吗?也不一定,但是,如果不具备上述特点,则肯定有问题。因为我们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真正通过“互联网+”走向未来,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增值,也即企业的创新是否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突破。这种突破,在ICT领域,更多的来源于独特的技术。


只有当企业因“互联网+”而出现了质的飞跃,而不是仅仅穿上了“互联网+”的马甲,不是仅仅给自己贴上了五大特征的标签,这个企业才有条件穿越泡沫,走向未来。


谁能笑傲未来?我们有必要验看一下历史,追索互联网发展规律,互联网经过40多年发展,当前已经演进到产业互联网阶段,互联网+三大产业,目标是实现生产、流通等的智能化改造,客观上要求传统企业与拥有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宽带、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资源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


中国道路如何?从国情来看,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远不如美国,工业制造能力又不如德国,优势在于中国市场大、网民多,互联网应用服务相对发达。中国产业互联网之路,或将从服务业入手,通过互联网应用优势反求核心信息技术,使它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同时带动传统工业、传统农业和其它领域的发展,这才是最能发挥中国优势的道路。


由此来看,我们需要给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更多重视。这些公司已经在现代服务业广泛布局,高度渗透,并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有战略眼光的传统产业巨头早已开始在线上谋划布局,并在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公司更深层次的合作。互联网巨头与边缘企业共同发展的模式乃大势所趋。


(来源:虎嗅网,作者:天马来行空)


【战略前沿技术】2014全年文章目录已上线,回复“目录”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2015年3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3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314

美国国防部瞄准未来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

20150315

人类未来十大最顶尖科学技术

20150301

《MIT科技评论》评选出2015年10大新兴技术

20150319

国防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简介(附招生专业、各省市招生联系人和历年录取分数线)

20150304

如何“正确”打开谷歌学术?

20150307

2020,中国基础研究走向何方?

20150314

科研经费报销“逼良为娼”,怎么破?

20150319

关于无人机,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20150307

达沃斯发布2015十大新兴技术:飞行机器人、仿人脑芯片等技术入选

20150317

博士:学术塔尖上的“悬浮族”


2015年2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2查看。

20150205

美国DARPA十大尖端科学技术 领先当代20年

20150207

2014年度十大国防材料技术突破

20150211

如何撰写2015版国家自然基金标书(附全攻略)

20150213

院士爹对女儿的科研忠告

20150217

科技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20150227

做科研的11条军规

20150207

智库建设急需高端人才

20150201

两院院士评选2014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20150227

30个部委局办2015年工作部署汇总

20150227

45个全球免费开放的电子图书馆

2015年1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1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102

201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政策有重大调整

20150110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150109

中国科研经费分配新办法出炉 "863""973"退出历史舞台

20150114

“透明计算”,凭啥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50115

科技改变未来:预言300年后的人类

20150131

科研:新常态下的新规则

20150131

国外高效毁伤技术发展及趋势

20150116

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排行榜出炉 大陆仅华为上榜

20150104

高校病了:教学之殇

20150104

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