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事文摘】美媒:五大永不该使用的武器 威胁人类文明

2015-05-11 战略前沿技术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近日发表了日本防务专家凯尔·沟上的题为《5种永远不该使用的武器》的文章,编译如下:


这些武器太可怕,永远不该使用。


大多数战争武器,从手枪到战斗机,通常都被认为是合法的,而且(考虑到使用它们的目的是枪杀)还算是相当仁慈的战争工具。这些武器可以被使用,只要其杀人或致残的功能是专门对付个体、合法的目标,不论它可能是一个敌方的作战人员、车辆,还是设施。如果只考虑效能而不是其他,这样的武器也是被设计成比较快速地杀人。


然而有一些武器(无差别和不人道的杀人武器)有可能打击到非战斗人员,甚至影响全球范围的人类文明。还有一些武器,会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伤害,导致长时间痛苦并死亡。


这些战争武器非常可怕,因此永远都不应使用它们。其中大部分已被国际社会禁止。然而,由于流氓国家或恐怖分子有可能使用这些武器,所以,它们仍阴魂不散。


以下是5种永远不该被使用的武器:


核武器


核武器是地球上最危险的武器。核武器破坏力巨大,加上数量之多,使其成为唯一能够影响全球范围内人类文明的武器。


核武器是由参加过代号“曼哈顿工程”的绝密研发计划的科学家发明的。1945年,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曾两次使用过核武器,分别是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冷战时期的核武器竞赛不仅急剧加大了核武器的爆炸当量,而且在核武数量方面也有了成倍增长。在广岛投下的第一颗原子弹大约只有1.8万吨TNT当量。


到1962年,B-52轰炸机携带的Mk.28氢弹,爆炸当量已达到110万吨TNT。1945年,全世界仅有6枚核弹——到1960年,这一数量激增到22069枚。到198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5086枚。


冷战结束时,全世界核武器的总数减少了三分之二,但现役核武数量仍足以杀害几亿人。


核武器的爆炸威力只是使它们如此致命的一个方面。核武器的辐射不仅短期内是危险的,对爆炸地点附近或下风方向的幸存者造成伤害,而且对庄稼、牲畜、基础设施、能源设施以及其他现代文明的必需品都会造成严重核污染。对人类来说,这些方面的危险会是数十年甚至是上千年的。


就核武器来说,还有第三个禁用的理由。1982年,受托研究核战争对环境影响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场核大战之后,进入大气的粉尘及其他微粒会影响全球气候,使全球气温变冷,由此导致所谓的“核冬季”。



资料图片:核试验现场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VX神经毒剂


VX神经毒剂是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有机磷化合物。1952年由英国一位研究杀虫剂的化学家首次合成。该毒剂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物质之一,仅10毫克就会使人丧命。


人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VX毒剂会引起中毒。如果是吸入的话,几秒钟内就出现中毒症状;而如果是皮肤接触,中毒症状显现的时间可能延迟,最长延迟18小时。


VX毒剂致命的原理是通过干扰一种调节神经系统的酶。VX毒剂中毒者死于肌肉衰竭。当人体肌肉衰竭时,人体就无法维持呼吸。


VX毒剂是一种持久性的神经毒剂,可在一个环境中残留数天到数月,依当地的气温而定。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的区域拒敌武器。它呈琥珀色,具有无味的特点,所以难以被察觉。VX毒剂的黏性类似于机油,加上其能够以微小剂量致死,这就使得很难去掉物体表面和人员身上的毒。


没有证据证实战争中使用过VX毒剂,但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用过VX毒剂。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日本的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曾用VX毒剂杀害过20名异教徒。2009到2011年间,泰国发生了一系列游客死亡事件,可能是由有机磷杀虫剂引起的,因为受害者显现出类似于VX毒剂中毒的症状。


《化学武器公约》的签约国禁止使用VX毒剂。


沙林


沙林是一种类似于VX毒剂的人工合成的有机磷化合物。这两种化学武器同样致命,但又有着重要差别,这证明2种武器都有储备是有道理的。


和VX毒剂一样,沙林在自然环境中不存在,起初也是想作为一种杀虫剂。1938年由德国几位科学家研发而成,其名称本身就是由这些科学家名字的首字母缩写而成。


沙林的致命性使它作为一种武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像VX毒剂一样,人们可能因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沙林毒剂的伤害。沙林也是以类似于VX毒剂的方式,导致肌肉控制丧失和呼吸衰竭。


沙林中毒的症状显现很快,10分钟以内置人于死地。它被认为是非持久的神经性毒剂,在一种环境中比VX毒剂更快也更容易分解。


据说萨达姆·侯赛因政府曾在伊拉克的哈莱卜杰镇使用过沙林,造成多达5000平民死亡。2013年,叙利亚当局被控在内战期间对叛乱分子控制地区使用了沙林。


沙林毒气不难合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的世界末日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就制造出沙林,并在2次袭击中使用它。第一次袭击发生在1994年日本的松本市,造成7人死亡、600人受伤。第2次更大的袭击发生在东京地铁系统,造成13人死亡,超过6000人受伤。


《化学武器公约》也禁止签约国使用沙林毒气。



资料图片:美军销毁化学火箭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物武器


或许最为可怕的武器是生物武器。这种无形的、经常不分皂白地传播死亡和疾病的生物武器才是极其恐怖的武器。


生物武器是由微生物和毒素组成,专门针对人类、动物和庄稼。若对人类施放,生物武器会使人生病或死亡,造成敌方军队战斗力下降,还会给平民百姓造成恐怖。若对动物及庄稼使用生物武器,可减少敌国的食品供应。


顾名思义,生物武器是自然界里的有机物。生物毒素的一个例子是蓖麻毒素,这是一种从蓖麻植物的种子里制造出来的毒素。蓖麻毒素抑制人体细胞合成蛋白质,最终致人死亡。以微生物为基础的生物武器包括鼠疫和炭疽。


同其他四种武器不同,生物武器已经被用了几百年。1346年,鞑靼人的军队把被鼠疫感染的尸体用弩炮发射到卡法城寨里去传染守城者。1763年,英国军队把沾染了天花病毒的毯子送给特拉华的印第安人。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日军在中国战场投放了一些致命的病原体。


对生物武器的恐惧部分是因为它们不分军人还是平民,它们也不受地理限制。一场生物武器攻击可能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疾病或疫情会穿过边界反过来袭击使用生物武器的一方。


电磁脉冲武器


1859年的某天,天文学家理查德·卡林顿目睹了一次太阳表面发生的猛烈有力的日冕物质抛射。次日,有史以来最大的太阳风暴所释放的强大能量遍及整个太阳系并轰击地球。


由此产生的地球地磁风暴引发了北极光现象,南边远及古巴。地磁风暴也毁掉了当时的早期电气设备。电报和电线起火,电报员在操作设备时受到电击。还好,损失是有限的:在19世纪,电气设备还是新鲜事物,不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需求。


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件,损失将会严重得多。如今电是现代社会的命脉——若没有它,计算机停止运行、互联网消失、食品配送终止、所有的交通工具陷于瘫痪。现代文明瞬间跌至工业化前的水平——甚至比工业化前的生存方式还差。


一些权威人士和安全专家一直在大肆渲染电磁脉冲攻击不仅是美国而且是整个世界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预设的电磁脉冲攻击的情景通常与在美国上空引爆一个核装置有关,一些行为者(包括恐怖分子、朝鲜、伊朗及俄罗斯)可能实施这样的攻击。一件电子脉冲武器的效力与释放的能量成正比,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预设的情景下会设想用核武器的原因。


尽管有人在散布恐惧,但“卡林顿事件”证明这种潜在的威胁是真实的。一个人为的事件,虽然理论上有可能,但也许还相当遥远,而且超出如朝鲜和伊朗这样一些国家的科技手段。目前这样一种武器甚至可能超出了美国的技术能力。


在将来某个时候,这种威胁也许会从理论变成现实,但我们或许离那个时候还很远很远。不管怎样,一件瞬间就能剥夺现代社会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的武器,其影响实在是很可怕。(编译/宋彩萍)



资料图片:电磁脉冲弹攻击想象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参考消息网)


【战略前沿技术】2014全年文章目录已上线,回复“目录”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2015年4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4查看。

日期标题
20150409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20150410科研必备的软件神器,果断收藏!
20150406学者能否从科研经费中获利?
20150416“十三五”规划思路的十大转变
20150404科研经费见物不见人,“最大受益者”是设备商
20150408科研岗位怎么成了“风险岗位”
20150410颠覆未来作战的前沿技术系列——微系统技术
20150406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20150423国务院: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
20150424NATURE发表“科研评价十原则莱顿宣言”


2015年3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3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314

美国国防部瞄准未来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

20150315

人类未来十大最顶尖科学技术

20150301

《MIT科技评论》评选出2015年10大新兴技术

20150319

国防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简介(附招生专业、各省市招生联系人和历年录取分数线)

20150304

如何“正确”打开谷歌学术?

20150307

2020,中国基础研究走向何方?

20150314

科研经费报销“逼良为娼”,怎么破?

20150319

关于无人机,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20150307

达沃斯发布2015十大新兴技术:飞行机器人、仿人脑芯片等技术入选

20150317

博士:学术塔尖上的“悬浮族”


2015年2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2查看。

20150205

美国DARPA十大尖端科学技术 领先当代20年

20150207

2014年度十大国防材料技术突破

20150211

如何撰写2015版国家自然基金标书(附全攻略)

20150213

院士爹对女儿的科研忠告

20150217

科技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20150227

做科研的11条军规

20150207

智库建设急需高端人才

20150201

两院院士评选2014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20150227

30个部委局办2015年工作部署汇总

20150227

45个全球免费开放的电子图书馆

2015年1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1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102

201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政策有重大调整

20150110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0150109

中国科研经费分配新办法出炉 "863""973"退出历史舞台

20150114

“透明计算”,凭啥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50115

科技改变未来:预言300年后的人类

20150131

科研:新常态下的新规则

20150131

国外高效毁伤技术发展及趋势

20150116

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排行榜出炉 大陆仅华为上榜

20150104

高校病了:教学之殇

20150104

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



查阅历史相关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