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邀专栏】志澄观察:卡特硅谷之行的目的何在

2015-06-08 战略前沿技术



特邀撰稿人:黄志澄

作者简介
黄志澄,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技术评论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航天发展战略研究,为我国大型试验基地建设、载人航天方案论证、新型航天器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十年来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宏观科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今年4月下旬,美国新上任的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在其上任三个月后,就访问了硅谷。这位物理学家出身,长期在美国国防部负责国防采购的他,在2013年12月离开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后,曾回到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任教。显然,他对硅谷并不陌生。

这次卡特重回硅谷,首先是作为今年的年度德雷尔讲座(Drell Lecture)的演讲嘉宾。4月23日,他在斯坦福大学发表了题为“重新链接五角大楼:创新与网络安全的新路径”(Rewiring the Pentagon: Charting a New Path on Innovation and Cybersecurity)的演讲。这个讲座是为纪念斯坦福大学的著名量子电动力学家和军控专家西德尼·德雷尔(Sidney Drell )而设立的。卡特在演讲中,首先回忆了自己在德雷尔领导的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经历,并说明也正是德雷尔的引导,才使他走进了国防安全领域。

卡特告诉听众,当他成为国防部长时,他的最重要的承诺之一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保持竞争力、吸引报效祖国的新一代,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他说,就利用商业利益驱动的技术而言,国防部希望与产业界就各个方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硅谷和整个技术界开发的产品,一直在推进经济、社会、国防领域的转型、进步和繁荣。这使许多事情变得更容易、更经济、更安全。他接着表示,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是这些进步和技术,也给企业、政府、军队和个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我们如何减少技术带来的风险而又同时发挥其益处呢?答案就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卡特说,国防部和政府机构的投资,曾在推动硅谷和斯坦福的技术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互联网就是源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推动,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就是一个防务项目;谷歌的搜索算法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苹果公司集成到iPhone中的许多技术,都有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的资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资助了多点触控的开发者;苹果操作系统iOS的Siri源于DARPA推动的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研究;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源于DARPA的一个挑战大赛。由此可见,美国国防部和其他联邦机构点燃了火种,但硅谷高科技公司让星火燎原,创造了超乎想象的应用。

为了利用硅谷的创新能力,卡特宣布了一个新倡议——国防科技创新单元-X(Defense Innovation Unit-X, DIUX)。这个倡议将探索新兴的和突破性的技术,并与国防部建立直接的关系,一种新型伙伴关系。我们最好的现役军人和军事人员、生活在这里的预备役人员、以及一些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共同组成了这种伙伴关系。这个团队将加强现有的关系,并建立新的关系,同时担当国防部其他部门的当地互动节点。国防部将继续在其他方向进行尝试,把我们政府的最好技术引到产业界,然后再引回来。这方面已经在实施的一个项目是“国防部长公司研究员”(Secretary of Defense Corporate Fellows)。每年将派遣约15名国防部人员到商业公司,如甲骨文、思科、联邦快递和其他公司工作。

卡特接着说,为了投资于最有前途的新兴技术,美国国防部需要初创公司和小型企业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初创公司是商业创新的前锋。

卡特在演讲的最后部分宣布了美国国防部新的网络安全战略,这方面国内媒体已有广泛报道。除这次演讲外,卡特为期3天的硅谷之行,还与很多科技公司高管会面,包括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等,同时参加由风投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主办的协商会议。

对于卡特的硅谷之行,有美国媒体指出,美国近来一直担心潜在对手,正积极缩小与美国的技术差距,甚至可能赶超美国。因此,卡特的硅谷之行的目的旨在促进技术以更快、更廉价的方式投入国防应用。然而,五角大楼的入驻,也可能面临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界的抵制,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对美国国防部的官僚作风和变化无常的预算计划,感到担忧。由此可见,美国的“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卡特的硅谷之行,也充分说明,在面临缩减国防经费的环境下,美国的军民融合,正在从“以军带民”向“寓军于民”的方向转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战略前沿技术】
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1

微信公众号:tech999

个人微信号:tech9999

邮箱:2669537857@qq.com




【战略前沿技术】2014-2015年历史文章目录已上线,回复“目录”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战略前沿技术】已开通原创、评论以及对原创作品的打赏功能

欢迎评论:对于文章有任何问题和看法,请移步文末进行吐槽和评论!

欢迎投稿:对于原创性作品将优先发表,并将获得读者打赏的全部!

欢迎打赏:请对原创作品随意和任性打赏,打赏将全部归作者所有!


2015年4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4查看。

2015年3月、2月、1日精华文章,请回复201503、201502、201501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409

美国高端产业:定义、布局及重要性

20150410

科研必备的软件神器,果断收藏!

20150406

学者能否从科研经费中获利?

20150416

“十三五”规划思路的十大转变

20150404

科研经费见物不见人,“最大受益者”是设备商

20150408

科研岗位怎么成了“风险岗位”

20150410

颠覆未来作战的前沿技术系列——微系统技术

20150406

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20150423

国务院: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

20150424

NATURE发表“科研评价十原则莱顿宣言”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阅历史文章,请点击右下角“评论”进行评论吐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