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论】对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城市,特别是高等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和核心依托。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科技革命浪潮,处在和平崛起关键时期的中国,客观上需要一批高级别的科技创新中心来引领未来百年发展,确立并巩固自身在未来世界体系中的支配地位。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就希望中关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5月,他在上海考察时,希望上海始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不仅为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布局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
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直接融入生产力之中,而且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科技与经济社会日趋融合,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复杂化和研发环节的逐步模块化,科技研发活动的独立化和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科技研发正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并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城市的功能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城市的主导功能。由此催生出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即科技创新城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产业价值链的细化分解,创新资源越来越明显地突破组织的、地域的、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加速形成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一些地理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创新环境优良的城市能够更多更广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成为网络中的节点城市。节点城市利用网络通道不断吸纳外部资源并对外输出其影响,当其集聚和辐射力超越国界并影响全球时,便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城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网格中发挥显著增值作用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对全球创新资源流动具有显著的引导、组织和控制能力。它不仅是世界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策源地,而且是全球先进文化和先进制度的先行者,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等4大功能。一是科学研究功能,集聚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为一体,是世界新知识产生的重要源地。二是技术创新功能,集聚大量世界级的科技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产生大量新技术,并通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带动世界产业变革。三是产业驱动功能,新技术的发明和市场化不仅会催生新的产业,同时能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和国家实体经济竞争力。四是文化引领功能,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会催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新的商业文化,从而引领全人类的文化发展。
二、国家科技实力的核心依托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创新要素的高度流动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无论在全球尺度或地区尺度上,都是极度不平衡的,它们高度集中在全球少数地区或城市,犹如“钉子”般高高凸起,成为所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综合实力的核心依托。例如,东京集中了日本约30%的高等院校和40%的大学生,拥有全日本1/3的研究和文化机构,以及全日本PCT专利产出的50%和世界PCT专利产出的10%。硅谷以不到美国1%的人口创造了全美12%的专利产出,吸引了全美超过40%和全世界14%的风险投资。纽约集聚了全美1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0%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近4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占全国的10%左右。伦敦集中了英国1/3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每年高校毕业学生约占全国的40%。
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特别是高等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和创新活动的控制中心。它的存在及所达到的能级预示着这个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因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国转变增长模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积极谋划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首尔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英国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英国科技城”的国家战略,试图将东伦敦地区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技术中心。为此,政府已投入4亿英镑以支持科技城的发展,并于2013年启动了“天狼星计划”,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与优秀培训资源。美国试图借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先发优势引导产业回流,以重构全球分工体系。早在2002年,纽约就宣布要将这座金融城市打造成“创新之都”和美国“东部硅谷”,力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为此,政府利用土地与资金吸引高新技术与应用科技水平一流的院校与研究所进驻;还推出一系列减税政策,刺激中小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日本内阁于2014 年6 月通过了新版科技创新综合战略《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4——为了创造未来的创新之桥》,提出将日本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的宏伟战略。
三、中国拥有孕育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机遇
任何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都是时间和空间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迄今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5个波次的创新资源跨国大转移,每次转移都会在新的区位造就新的科技创新中心,并引起国际间的大国消长和霸权更迭。
从18世纪晚期开始,法国迅猛吸收英国先进科技成果,极大推动了自身重工业发展,使其崛起为“日不落帝国”之后的第二个全球性帝国。19世纪中后期,德国通过学习英法的生产技术和基础科学,创办专科学院和大学,开创教学、科研相统一的高教体系,直接促成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并逐步取代法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20世纪以来,美国积极应用移民政策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贡献本国科技、经济发展,促使了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从而成为新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并一直引领世界科技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方兴未艾,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急剧调整和变化,全球创新空间和分工体系处于一次“大洗牌”的前夜。当前,亚洲正处于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巩固,在世界经济空间体系中正从边缘向核心区域过渡,包括创新资源在内的全球高级要素正呈现出系统性东移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亚洲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甚至产生足以与伦敦、纽约相抗衡的全球城市,从而重构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版图。
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这不仅在于人口和面积位居亚洲第一,更重要的是我国有着海量的科技人力资源、极富活力的经济体系和不断壮大的市场规模。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30%,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足以压倒世界市场中任何抵抗性力量。正是源于这些优势,近10年来跨国公司纷纷以我国为核心构建其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我国更具备孕育像硅谷那样的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亚洲新一批的科技创新中心必然主要产生在我国。
在中国加速崛起和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提升的过程中,上海、北京、深圳等中心城市因其区位条件相对优越而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成为全国的创新龙头,同时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些都为进一步形成全球创新网络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
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是一项涉及面广、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谋划长远、合理布局,也需要正视现实、有序推进。
一要明确目标,长远谋划。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至关重要。国家应引导和鼓励相关城市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对接国家创新战略需求、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制定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明确目标和长远战略规划,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把科技研发作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把培育创新引擎企业和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重点任务,持之以恒,持续推进。
二要理顺体制,统筹发展。正确处理好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既要完善保障科学研究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也要优化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让全社会认识到科技创新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赢得市场竞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标。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发展的宏观管理,建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的管理体制,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
三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遵循创新高度集聚的规律,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为依托,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培育试点工作,引导不同区域、不同能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实现错位协同发展,带动和引领全国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应瞄准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和全球城市体系的金字塔尖,打造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武汉、西安、南京等城市应力争成为亚洲具有广泛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四要营造环境,集聚人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庞大人才队伍支撑。一方面,应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开放步伐,引进海外一流大学,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提升人才队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探索降低永久居留权门槛、放宽签证期限、个人所得税减免等人才政策试点,优化引才环境,集聚全球顶级人才。同时,要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强化科技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提高创新回报。
五要激励草根,激发活力。民众蕴藏着无穷的创意智慧,创新不是“高大上”,而需要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因此,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车库文化、创客文化等文化价值,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要集聚和发展各类风险资本,培育风险资本市场,为社会大众实践、实现自己的创业创新梦想提供“种子资金”和“天使资本”,为草根创业者成长壮大创造良好“生境”,全面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来源:红旗文稿,作者: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杜德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5查看。2015年1-4月精华文章,请分别回复201501、201502、201503、201504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525
数学大师丘成桐: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201505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50516
真正的黑科技,你绝没见过的无人机应用
20150503
未来的战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20150508
科研经费管理新规:劳务费从15%变为上不封顶
20150525
北斗的复仇
20150517
2025年的世界:对未来十年的8个预言
20150523
大学之癌——有的教授他是官
20150529
华为是如何创新的?
20150509
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做法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