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论】“互联网+”: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新引擎
技术创新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新一轮工业变革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一面应对危机争取复苏,一面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世界主要经济体基于本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通过互联网经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探索经济发展新方式、争夺资源配置主动权、提高全球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的互联网经济或者说电子商务经济,正在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当中的纽带和核心,并对工业经济进行革命性的扬弃。互联网经济依托信息网络,以信息、知识、技术等为主导要素,以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以个性化、多样化的异质性服务为取向,重塑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是人类文明经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基于这样的背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广泛渗透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广告营销、流通(零售、批发和分销)、购买、消费体验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另一个维度是互联网不再完全虚拟化,而是日益融合现实物理空间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正在向传统工业、传统农业、传统服务业进行深入的渗透和融合,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优化重组资源、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互联网降低了沟通和交易的成本,也营造了互惠分享的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网民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较2013年底增加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除了传统的信息获取、网络购物、交流沟通、网络娱乐以外,网上支付、网络理财、旅游预订、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移动应用多方向满足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进一步“互联网化”。
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渗透各个行业,形成“互联网+”,互联网能够在生产力、创新和消费等各方面为GDP增长提供新的动力。2014年7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的iGDP指数升至4.4%,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程度,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带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7%—22%。互联网经济具有高增长、高溢出、高效能、低消耗的新特征,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突破口。
总的来说,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互联网经济,随着网民生活进一步“互联网化”,正在改变企业的组织生产方式,推动我国传统流通业、制造业、出口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零售市场的扩容,培育了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多管齐下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加快我国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基于三个因素,一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找到突破口,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成为必然趋势;二是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互联网行业重新洗牌理性思考后,技术革命逐步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爆发出新的活力;三是中国政府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初期干预较少,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较宽松的创新环境。
为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经济,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时,应该考虑:扭转“重线下、轻线上”的观念,统筹规划发展路径和制度建设。大力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释放互联网经济的巨大潜力,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态势。加快相关制度创新与变革,建立完善促进信息生产力和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政府应及时防范、化解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经济之间资源争夺、利益博弈日趋激烈的问题,为互联网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经济之间竞争、博弈加剧,处理不当,不仅会削弱相关产业、行业市场竞争力,也会导致国民经济整体质量、效益受损,甚至损害公众利益降低政府公信力。
完善“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云、网、端”,“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政联网”、“企联网”等,“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面向2020年,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重点应由“铁公基”转向“云网端”,特别是加强农村、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缩小“数字鸿沟”。
建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体系,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建议政府出台专门的支持和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规划和政策”,降低大众创新的门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大众创新动力、激发万众创业活力、释放“互联网+”发展潜力。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互联网经济必将进一步蓬勃发展,我国有望实现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由“跟随发展”转变为“引领发展”,掌握信息网络时代全球经济发展主导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欧阳日辉)
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点击历史信息或回复201505查看。2015年1-4月精华文章,请分别回复201501、201502、201503、201504查看。
日期 标题 20150525
数学大师丘成桐: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201505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50516
真正的黑科技,你绝没见过的无人机应用
20150503
未来的战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20150508
科研经费管理新规:劳务费从15%变为上不封顶
20150525
北斗的复仇
20150517
2025年的世界:对未来十年的8个预言
20150523
大学之癌——有的教授他是官
20150529
华为是如何创新的?
20150509
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做法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