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话题】中国科研的应试模式——兼答“钱学森之问”

2015-08-26 战略前沿技术


中国科研的应试模式

——兼答“钱学森之问”

陈南晖

2015-8-26

这个题目很怪,什么叫做“中国科研的应试模式”?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

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我们的后代目前正在经历的小学、中学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点无可否认。应试教育的特点是熟记知识点、反复做练习以及题海战术考高分。学生们记住了知识,却不知道那些知识是如何得来的,也不知道那些知识在实践中该如何应用,这是目前中小学生甚至于中小学老师都缺乏的东西。

我们也许读过培根的《论读书》(没有读过也不要紧,我把译文附在后面),原本我们在学校里面读书学习,目的是求知识和长才干,也包括日后找到好工作有好的收入。可是,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却被异化成“考高分”和“进好学校”,因为似乎只有这样,工作以后才能够“找好工作赚大钱”,如此,就异化成了现在的应试教育。另外,遵守课堂纪律和尊重老师是重要的也是需要的,但在现在的中小学里却异化成了对老师绝对权威的服从。这样一来,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还可能对知识有好奇心、对学习有兴趣吗?我们在科研上被要求“敢想敢做”,才能够体现创新能力。可是这么多年的教育下来,对权威的服从、对国外研究的亦步亦趋,我们可能“敢想敢做”吗?有人说,科研探索未知,和在学校里学习已有的知识(已知)是两码事,两者没有关系,这种说法对吗?已知不是从未知中得来的吗,怎么会没有关系呢?不知“已知”如何从“未知”得来,如何才知“已知”是“真知”?

在学校里学习,考试是必不可少的,是评判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点的手段。判断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也很简单,看看分数就可以了。那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科研的评价方法。只要看看有多少篇SCI文章,以及发表在哪一个点数的SCI期刊上就可以评价某位学者科研水平的高低了。这和学校里面评价学生何其相似!

至此,大家也许已经明白本文为什么有那样一个题目了吧?现在我们来看看“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摘自《百度百科》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可不是问哪个学生考了高分,而是问哪个学生真正发现了新的知识,以及这个新的知识产生了怎样的社会效果。但在有些人那里,钱老的问题似乎转化为“科研论文是衡量杰出人才的标志,为了培养杰出人才,必须要在SCI杂志上发表更多更好的论文”。但奇怪的是,为什么钱学森、邓稼先等参与的中国的“两弹一星”不是论文堆出来的?

我们不知道如果钱老目前仍然在世或者爱因斯坦出生在中国会怎么样。如果用目前科研人员的考核办法来考核钱老或是爱因斯坦,不知道二位的结局又会怎样。至少我能猜到,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出来的歪歪扭扭的小板凳绝对会被老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尽管那是小爱因斯坦亲手做出来的。

我们的学校如果始终只会“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考试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并且要求学生对老师绝对服从,那么,我们的学生,不论小的时候多么有天赋,经过这样的教育,怕都会变成“不敢想、不敢做、不敢质疑”的胆小鬼。那我们今后如何面对钱老的问题?如此的话,中国未来的科研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更不用提何时会获得“诺贝尔奖”了。

只有打破这种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从小就敢想、敢做、敢质疑,长大之后才能够在科研领域里敢闯敢为,那样的话,何愁没有大师诞生?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大众建立新中国,其实靠的也是这种敢想、敢做、敢闯、敢为的精神,而不是写好八股文,考个举人进士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国政府如果真心希望未来中国的科研走到世界前列,就要有勇气打破目前科研和教育领域这种固化了的模式(无论触动谁的利益),打破这种“科研的应试模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SCI,也不要拿SCI“”,真正还原科研的本来面目,就像陈云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附:

论读书

弗兰西斯·培根(1561.1~1626.4)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书籍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能增长才干。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的人会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是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过于泛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赋予形态。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不该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而得到改善。(来自《百度百科》)


(来源:科学网,作者:陈南晖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系列陆续推出,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关文章:
回复“谷歌”或“google”,查阅“google创新”专题系列文章;回复“工业4.0”或“industry”,查阅“工业4.0”专题系列文章;回复“神盾”或“DARPA”,查阅“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颠覆”或“distructive",查看“智库建设”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3D”或“4D”,查阅“3D打印”与”4D打印“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硅谷”或“silicon”,查阅“硅谷”专题系列文章;回复“石墨烯”或“graphene",查阅“石墨烯”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智能制造”或“inte manu”,查阅“智能制造”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智能”或“intelligence",查阅“人工智能”专题系列文章;回复“军民”或“integration",查阅“军民融合”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激光”或“laser",查阅“激光武器”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智库”或“tank",查阅“智库建设”专题系列文章;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战略前沿技术】2014-2015年历史文章目录已上线,回复“目录”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战略前沿技术】已开通原创、评论以及对原创作品的打赏功能

欢迎评论:对于文章有任何问题和看法,请移步文末进行吐槽和评论!

欢迎投稿:对于原创性作品将优先发表,并将获得读者打赏的全部!

欢迎打赏:请对原创作品随意和任性打赏,打赏将全部归作者所有!


【战略前沿技术】
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1

微信公众号:tech999

个人微信号:tech9999

邮箱:266953785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