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评论】第七次信息革命,人工智能人将取代人类

2015-10-03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由作者项立刚授权转载


改变人类世界的力量是什么?真正改变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信息革命,信息的传递能力,决定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多的信息接受,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更多的积累,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今天人类已经经历了6次信息革命,经过这6次信息革命,人类已经终于演进走向一个智能的时代。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让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终于不再是自己20年、30年的积累,而是分享甚至接受传承,信息分享通过百万年的积累,人类终于出现。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让信息可以被记录,我们终于有了思想文化的传承,人类的古代文明才得以出现。第三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进行传输,纸和印刷术不仅代表了古代文明的高峰,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第四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传输,它和工业革命一样,再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电报和电话的能力,尤其对于军事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让信息可以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输。改变了世界传媒业,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第六次信息,互联网让信息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进行传输,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

今天我们正在站在一个新的临界点:第七次革命。第七次信息革命最重大的转折,已经从一个信息传输时代,改变为一个智能化时代。

人类的前六次信息革命,是建立在信息传输的基础上,让信息可以分享、记录、远距离传输、远距离实时传输、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输、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传输。可以说,到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传输一切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在解决了传输之后,我们跨入一个新时代,智能感应时代。

第七次革命,不再是互联网,而是智能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是由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能力共同形成的新的能力。人类已经从一个信息传输的时代,走向智能感应的时代。我相信,这也是作为生物人类灭亡的开始。

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共同形成的智能互联网,这个体系,信息不再仅仅是人类获取之后,进行加工、分析,再进行传输。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器官来完成,大量的智能感应器,不但可以完成人类器官可以完成的信息收集,同时还有一些感应器可以完成人类器官不能感应到的信息。此前,所有的信息需要通过人脑进行加工、分析,而大数据却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从而直接做出判断,并在这个判断基础上进行干预。这个体系,远不再是过去信息传输的体系。

智能化的最极致的阶段,就是大量的智能感应器进入人体内,取代的人某些器官,甚至和人的神经系统进行连接,帮助提升人的能力,减少人类的病痛。可以说,这是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灭亡的最踏实的一步。

很多人说到这里,对于人工智能是非常抵触的,如果我们的身体内装了数个人工智能的产品,它甚至和我们的神经系统连接起来,影响我们的正常思考和判断,我们还是人吗?确实,这个问题非常现实,这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它已经是哲学和伦理。但是我又相信,这一切我们是挡不住的,这个世界的改变,不会因为我们质疑而有任何停滞。几千年以来,对于工业化,对于信息技术,从来就是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质疑,稍微放慢这些领域的进展。我相信,人工智能进入人体,成为人体的一个部分,甚至完全融合起来,这是一个不可能阻挡的进程。

设想,一个人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心脏起搏器,这个起搏器还可以通过无线进行远程管理,可以进行心脏情况的记录,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发出警报,甚至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心脏的情况。对于这样一个植入体内,影响人身运行,甚至人的生命的设备,你是什么态度呢?面对我的提问,回答基本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一个人的关节出了问题,经常疼痛难忍,换一个人工陶瓷关节,不但不会和身体发生排异反应,还能进行收集身体运动的情况,对于人进行运动量、运动频率、运动轨迹进行管理,对用户进行提醒。这样的人工关节,如果你需要,你会装吗?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我会装。

体内内置一块芯片,可以精确记录你的体温、血压、血糖、血液指标,并把这些数据传送到服务系统中去,及时为你提供各种身体的信息。这样的芯片你愿意内置在身体内吗?相当多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产品是有点犹豫的。再告诉他们,因为是记录了血液指标,比如可以及时提醒你,你可以处在心脏病的前兆,甚至可以告诉你,现在癌胚抗原(CEA)显示你可以是处于胃癌的早期,帮助你及时发现身体潜在的病症,很可能会救你的一命。这样的产品,你是什么态度。这个绝大部分人就选择了,我可以内置在体内的。

有一块芯片不但是内置在身体内,还可以和神经系统进行连接,接受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指令,帮助你校正一些不良习惯。还可以对你的很多能力有很好的提升,比如记忆力。这样的提问,大家就变得非常矛盾,有人认为可以接受,有人认为这很难接受。而告诉他们,以后人可以不一定学习某些具体知识了,可以通过芯片升级来解决,比如所有人都可以不需要背外语单词了,升级芯片,你就可以讲英语了。这种冲击大家都非常巨大,是选择接受还是对抗?但是,即使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对抵制,选择接受的人并不少。而只要有人选择了接受,那些选择抵制的人,就会面临着,你可能没有别人聪明,没有别人记忆力强,你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如别人,你可能只能被淘汰,或是同样安装芯片。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宿命!这种力量是不能阻挡的。

经常我们在美国大片中看到,人类和机器人的战斗,是机器人战胜人类,还是人类战胜机器人。当然,这些电影基本无一例外的都是人类战胜了机器人。其实,我相信未来不是一个机器人与人类对抗的时代,人类也不会灭亡于机器之手,但是人工智能一定会让智能设备与人类融合成一体。它参与人类的生活,提升人类的学习、记忆、分析和理解,最后参与人类的判断与决定。请加微信号: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

生物的人,和人工智能的人是融汇在一起,这个世界不存在人战胜机器,也不存在机器战胜人。但是,几百万年,仅仅是由生物体构成的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灭亡,这个世界上将出现在新人类,这就是人工智能人。

人工智能人既不是机器,也不完全是生物人,人工智能已经深深融合其中,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一样拥有人类的感情、爱、喜、怒,同时他们更是大数据管理之下,缺少隐私,具有强大的能力,生存的时间更长。人工智能人的出现,意味了人类走向灭亡。这是一个新的人种,而生物人是无法和他们进行竞争,并且成为他们的统治者。

用今天我们的眼光,看人工智能人的时代,我们是无法接受的,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很难理解。但是地球上一切的变化,真不是以某些物种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以恐龙的眼光看今天地球,这个地球已经被人这种动物破坏的满目疮夷了。用古代人的眼光看今天,今天人也不是人了,女人敢在大街上露着半身的肉,两个男人可以抱在一起舌吻。这些曾经完全无法被接受的一切,今天不但慢慢被接受了,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不是一样在一点点往前走吗?

我相信,对于人工智能人这样新人类的出现,今天人们的眼光和理解能力、感情都是还很难接受,但是,我相信这一切是无法阻挡的,世界的发展,是不以我们今天的感情为标准的,时间一点点流逝,我们的感情和眼光也会一点点变化。

人工智能人什么时候会出现?我相信人工智能人不是一天被研发出来了,而是渐渐地一些产品被研发出来,开始在我们身上使用,我们是很坦然接受它,最后发现它已经是我们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已经无法离开它,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压倒寿命,我们的智力,我们的力量,有一天它也会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和政治,也会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

人工智能人的到来具体时间,我们很难说得清楚。但是,我相信信息革命的速度是在大大加快,第一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分享,距今天已经有数百万年,通过百万年的进化,人类终于出现。第二次信息革命,信息可以记录,距离今天已经有5000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纸和印刷术的发展不过3000年,无线电的发展距今只有300年,电视发明距离今天100年,互联网开始距今天40年。信息革命的速度已经进入加速度的时代,今天智能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不是一个新词,它早已经出现,开始在军事、智能交通、医疗等领域广泛采用。我们的通信网络已经从高速度向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发展,大量的感应器可以越来越精准、小型化、低功耗,成本也越来越低。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服务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我相信2215年,这个世界将会是人工智能人的世界,完全生物的人类,渐渐已经成为弱势人群,地球上由人工智能人开始统治。这些人智力、能力、学习能力远不是我们今天所能想象。他们能不能统治好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不会更加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面对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到来,我们是抵制,还是推进,或是什么别的态度,我的态度是平静接受,我们从来不曾主宰这个世界,那就平静地接受这个世界的变化吧。

(来源:网易科技,作者:项立刚)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回复“博士”或“doctor”,查阅“博士”专题系列文章;回复“志澄”或“zhicheng”,查阅黄志澄“志澄观察”专题系列文章;回复“贺飞”或“hefei”,查阅贺飞“博雅论鉴”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李萍”或“liping”,查阅李萍“专利萍论”专题系列文章;回复“纳米”或“nano”,查阅“纳米”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基金”或“fund”,查阅“基金”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机器人”或“robot“,查阅“机器人”专题系列文章;回复“俄”或“Russia“,查阅“俄罗斯”专题系列文章;回复“加”或“plus“,查阅“互联网+”专题系列文章;回复“量子”或“Quantum“,查阅“量子信息”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数据”或“data”,查阅“大数据”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无人”或“UAV,查阅“无人机”专题系列文章;回复“革命”或“revolution,查阅“新科技革命”专题系列文章;回复“转化”或“transfer”,查阅“科技成果转化”专题系列文章;回复“谷歌”或“google”,查阅“google创新”专题系列文章;回复“工业4.0”或“industry”,查阅“工业4.0”专题系列文章;回复“神盾”或“DARPA”,查阅“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颠覆”或“disruptive",查看“颠覆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3D”或“4D”,查阅“3D打印”与”4D打印“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硅谷”或“silicon”,查阅“硅谷”专题系列文章;回复“石墨烯”或“graphene",查阅“石墨烯”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智能制造”或“inte manu”,查阅“智能制造”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智能”或“AI",查阅“人工智能”专题系列文章;回复“军民”或“integration",查阅“军民融合”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激光”或“laser",查阅“激光武器”专题系列文章;回复“智库”或“tank",查阅“智库建设”专题系列文章;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战略前沿技术】2014-2015年历史文章目录已上线,回复“目录”即可查看,敬请关注!

【战略前沿技术】已开通原创、评论以及对原创作品的打赏功能

欢迎评论:对于文章有任何问题和看法,请移步文末进行吐槽和评论!

欢迎投稿:对于原创性作品将优先发表,并将获得读者打赏的全部!

欢迎打赏:请对原创作品随意和任性打赏,打赏将全部归作者所有!


【战略前沿技术】
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1

微信公众号:tech999

个人微信号:tech9999

邮箱:266953785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