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
来源:创新研究(naiscast),作者:北京大学 周程教授
2015年,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学术报告会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暨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周程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对评估进行了概述,并以实际案例介绍了国际和国内评估活动的经验。着重介绍了国内 “ 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 ” 案例,并阐述了此次评估活动的主要特色及其产生的影响。
根据记录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状况
以2000年到201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爬升了13倍。但是西方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基本上在1.5倍。目前全球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中,美国占28%,位居首位, 20%来自中国,日本占10%,位居第三。
中国这些年投入的很快,但是一个国家研发经费投进去不是立马见效,不是一年投入就能解决问题,要持续的投入。如果以30年为单位进行统计,我们30年的累计投放研发经费总和只达到日本的一半,只有美国五分之一。既然30年投放的研发经费比日本低、比美国低,如果我们投入绩效是一样的,我们产出方面应该比他们低。如果我们绩效比他们还要低,也就是说我们科技水平和日本、美国相比距离就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我们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最近几年持续保持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这个强度,由于我们历史欠帐太多,所以我们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同美国和日本相比起来,仍然是落后。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按照这样的效率持续攀升下去,中国不用太多年就完全可以在科技研发上面跃升一个台阶,这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已经超过日本和欧盟,变成了世界第二。那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出在结构不尽合理,下面简单从三方面进行详述。
1.1 地域投入失衡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这六个地区投入的研发经费投入超过800亿,占到中国整个的60%,剩下所有的地区累计总和只有40%。珠三角以广东为中心,京津冀以北京为中心,长三角江苏、浙江、上海捆绑在一起体量非常大。因此在京津冀地区出现的情况,北京城过于集中了,周边环境和上海不太一样,上海、浙江、江苏整体的投放量非常大。这样一个结构,就导致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没有太多的投入,因此我们没有研发重镇,整体大西北和大西南没有太好的研究据点,这样我们就融入不了太优秀的人。教育部规定,凡属于到西部地区去做了教授,东部地区任何一家高校都不许挖这个人才,这么规定就导致了尽管西部人才没有流失,但是也补充不上去,反而出现很多问题。各个地区经济状况不一样,GDP的盘子有大有小,地域不均衡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
1.2 高校投入不足
高校研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先看看政府的钱,中国政府这些年投放研发经费占总量之比大约是在四分之一的程度,这个数字逐年降低,现在已经达到24%左右,这个数据比日本稍微高一点,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低的,中国经费增长很快,贡献主要是全社会中间的企业,而不是中国政府,中国政府这些年投入也在加大,但是它的步伐跟不上全社会的投入,因此占比还在逐年下降。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政府给企业、中央研究机构的所属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经费投入状况来进行分析对比。美国的研发经费相当多一部分都投给了企业而中国科研经费大多数投入到了科研院所,给大学的经费投入在四个国家中是最少的。日本和德国的科研经费基本上相当一部分投给大学。
中国的高校研发费占整个全社会研发经费之比重是最低的,比其他发达国家都要低。知识有一个特性是不耗损,即我给你一些知识,你也给我一些知识,我们交换一下,这样会成倍增长而且无耗损。因此知识像资金一样具有流动性,中国政府大量钱投给科研院所导致最大的问题,就是科研院所的知识流量性是最慢的,知识流动性最快的是大学。通过学生的学习,通过学生做科研的过程,这些知识被带到整个社会,带到企业、带到科研院所去,这样才能增加知识的流动性。但是我们现在人才流不动,有知识的人在那个地方知识就是孤岛,就是锁住在那里不能够流动,这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高校投入率低实际上是流动性问题,因为高校本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投给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一样在哪里呢?知识的产出一种是物化形态的论文、专利、数据库,还有一种形态是附在人们脑子中间解化的,当然也有实验室样机,体现在人身上这部分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过去只计算考评绩效,看你发了多少论文,弄了多少专利,忽视了体化在人身上这种知识的产出,这是非常关键的。政府给高校的钱少,高校的研究人员就没有机会做研究,由于怕损坏进口仪器设备,不敢轻易使用,所以中国的研究生普遍不如国外的研究生。我们的学生本科教育非常好,研究生阶段本应该是进行知识创造的时候,我们却没有掌握创造的方法,没有积累大量创造的经验,因此我们的研究生马上跟西方构成了差异,这些学生最后到社会各阶层去流动,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解决高校不让学生搞科研,只让学生写理论文章这个问题。不能让游泳运动员总是在岸上学游泳,你要给他创造条件,要让他到水池里去。我们的政府应该给高校的研究者足够的钱,让实验室的老师能够带着学生亲自去做实验,各种各样实验仪器设备能够接触到、可以去使用,这样一来,创新产出自然就会跟上来,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那是很头痛的事。
1.3 基础研究投入过低
第三个问题,就是基础研究经费偏低。这也是大家垢病很大的一个问题,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只占4.7%,不到5%,西方通常在17%左右,特别是法国超过了20%。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我们如此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但是我们在应用和开发层面上面出的成果并不多,因为我们比较轻视基础研究,觉得基础研究离应用还很远,政府舍不得投钱。法国把大量的钱投到基础研究去,因此法国的核能产业全球最先进。法国的航空航天技术、空客以及军工产品,也都是世界领先,法国政府把大量的钱用于基础研究,这些应用研究领域才能够出现很多的成果。
我们分三个门类去看企业、高校、研究所分别是怎么做基础研究的。企业在中国几乎没有基础研究。中国在高校的基础研究比重比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要低得多,这是一个问题,美国尤其重视高校中间的基础研究。我们看科研院所,像中科院这样的机构,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也比日本低,比美国低。我们的基础研究无论在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原始性创新源头这一块我们相对比较枯绝,这是一个大的问题。都说基础研究离产品开发的距离太远了,大家知道,美国科学基金会创建过程中讲到,基础研究对于增加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
中国的人员投入和经费绝对量一样很高。超过美国,也超过日本和德国,中国投放人的问题也是很多的。但是问题出在哪里?研发人员占劳动人口比例我们低的不得了,我们要搞科技创新问题就出在这儿,每万名劳动人口中间只有12个人搞研发,日本是127个人,是中国的10倍,韩国也很高。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人员投入很快,连续十余年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使得韩国成为一个很先进的经济体。我们相信,如果能够持续不断加大投入的话,在未来十年以后,我们中国的科技应该能够上一个台阶。
我们再看人怎么分配的?中国的人投入哪里去了呢?主要是在科研院所,中国在科研院所投放的人是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投给科研院所人的总和,我们大量的人不在高校,大量的人不在实业,而是在科研院所,科研院所的问题究竟如何处理这是一个大问题。暂时凸显这是中国科研院所的比例,已经是高于德国,德国有马普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中国教育是这样的情况。中国投人投做什么方面?每万名只有12个研发人员,一个公司才多少人?如果1000人的公司只有1个人,很显然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不是在知识生产,而是在产品生产上面投放大量的人,这一点结构上跟韩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跟日本比差的很远。
研发支撑人员也是中国的软肋,高校是红色的,研发支撑人员很重要,很多大学的教授都跟我们说,好不容易搞一个实验员弄起来了,他们干不了几年他们要升高级职称,升不了就跑到企业里去,大学、科研院所实验员奇缺,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无法把知识有效传承给学生,导致这么一个结果,包括数据的管理重复劳动很研究,中国数据低的这是法国、这是德国、这是日本,低的没法再低了,无论是在企业、高校和研究所,中国人人都是科研人员,就没有科研辅助人员,这个问题导致没有形成一个合适的团队在这儿研究,这些统计一看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变成每个教授、每个研究员都自己去报销,天天去干杂务,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研发,而是做了一个其实不用受过太多教育的人都能做的工作,这样就构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我们本身就每万名劳动人口中间投放的量就少,现在他们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干科研,你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所以我们讲无论是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方面,我们看到这些年发展新的气象,同时也点出来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中国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状况
1
产出谈两点:一个是论文,一个是专利。
这个调查的数据基于汤森路透公司以SCI论文作为样本去处理得出的数据。这些年国际论文还是不断地攀升,其中出现了什么倾向呢?国内合作和国际合作的论文在不断攀升,单个人写论文或者单一组织写论文是逐年下降。因此要倡导不同的单位,以及和跨国合作交流。这些增长的论文中间,我们把三个人一起写就按照各占三分之一统计,五个人一起写就各占五分之一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按照分数法来统计。也有按照整数,出现一次名字就算一篇,这种分析的也有,因为知识是大家共享的。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美国发的文章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论文被引证的数量占到全球的一半,这是非常高的。但是这个数据在逐年下跌。美国论文发表的相对地位在下降,这个趋势非常明显。中国这些年论文发表的数量增长的很快,SCI论文你们硕士生都要求写,博士生必须发,这个数量就不断攀升,由于发的SCI论多了,每篇文章哪怕固定引用数量不变,但是由于我们总量大,被引用的总量也大了,所以正轴上面实际上也在爬升。但是有一点,单篇论文被引用的数据不是在攀升,由于总量太大了,所以被引用数量增加,单篇文章甚至在下跌,也就是说垃圾论文这几年出现的问题太多了。
我们刚才讲的是整体趋势,这些年大家看看我们必须客观的说,中国有进步,特别是这些年尤其是研发人员在改善他们待遇,对他们受的训练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国这几根线都在快速攀升,美国都是在往下跌。但是,中国这些年生产了大量的垃圾论文,但是同时高质的文章比例快速攀升。但是尽管我们取得了这个成绩,我们仍然有一些问题,有科研人员对中国的研究这么评价:对中国论文发表数量的持续增长,最开心的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发好的论文需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要买美国的、日本的,实验耗材要买发达国家的,发英文文章还要把文章传过英国和美国人,需要母语为英文的专家润色,发表论文需要交版面费,因为中国的SCI论文只有十几本,在6000本中间绝大部分是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还要交版面费给他们,不仅如此参考文献需要买数据库,英国的数据库每个大学都要买,这个数据库一年很多钱,所有钱生产论文钱都给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他的结论是:这样一来,我国的科研人员不知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创造了多少GDP。
第二个问题,到今天顶尖的论文仍然偏低。美国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我们发文排名都是居第六位。如果加上细胞杂志,我们今年还跌了第七位,没有全球顶尖的文章,明显的偏少,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第三个问题,研究生的科研文章太少。全球的文章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占到50%,和物质科学大体上对半,美国也就是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占到60%,物质科学少一点,中国是反过来,北大化学最强,我们发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曾几何时达到60%,最近两年仍然在50%。基础和临床我们到现在还不到30%。
2
我们再讲一下发明专利。中国去年的专利申请数量突破了100万,达到110万,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中国这些年专利申请数量确实在持续攀升,但是专利不像论文,论文只能写一个就不能发了,专利可以在中国申请专利,在美国、日本也可以申请,因此这个叫做专利族。如果一个好专利在中国申请,一定会拿到美国、日本申请。中国的专利很多是指在中国申请的,因此总数和总量很多,但是如果按照专利族来计算,中国并不占优势,专利组数量最多的是日本,其次是美国,德国,韩国。
科技创新的要素模型
接下来我们看看科技创新的要素模型这个问题。
创新取决于哪几个要素,系统里面有两个MIT,系统外面有一个MIT,这三个MIT就组成了创新的几个方面。我们不谈创新需要,从外部环境来讲有市场需求,还要制度供给以及技术条件,这是社会上面的,团队和团体单位组织来讲有两个MIT,创新不能没有使命愿景,没有追求没法干的,这是第一个M。第二个M就是金钱,这些年科研经费投入增长了很多,总量是增长的,但是结构未必合理,两个I,还有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我们问题比较多,用最先进的显微镜和最先进的望远镜,我们的视野一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因此我们就有发现,所以用好的仪器设备就相当于用一台比别人倍率更高的望远镜,能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现象。仪器设备是中国一个软肋,我们动不动就买仪器设备,质谱议、光谱议等等所有的都是海域进口,因此尽管北京大学实验室很先进,那些先进都是标准仪器设备,不是真正自己根据需求搭建起来的。另外一个I就是信息情报。
我们讲MIT这六个要素,只有它们都发挥好了作用,才能有发现、发明、创新。要素中间缺一不可。我们要真正去解决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就要至少从内部角度来讲要从这些方面解决总和性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在于六个要素集聚在一起就难,不能形成协调发展,是目前中国科技创新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信息获取的角度看中国科技创新
接下来想重点跟大家讨论是信息情报。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大家知道两军作战要弄清对方的底细很重要,不知道对方的底子就会盲目作战,极为可能会输。信息情报对于战争来讲是极为重要的东西,因此叫知己知彼才百战不殆。这个在科研领域是同样重要,我们看到的钱和人,不知道信息捕捉收集这一块。信息过去怎么利用?只靠图书馆,只看文章、数据库、专利就行了,恰恰错了。为什么?大家知道信息编码化的信息和未编码的信息两大类,已编码有论文、专利、数据库,我们能够通过纸质媒体或者多媒体能够看得到,这是已经编码化的东西。没有编码的掌握在人身上的,只有通过接触才能得到。非编码化的知识从管理的角度占了80%,中国的科研管理上面很重要的一个错误在哪里?把大量精力放在20%上面,把80%问题忽视了,我们重视了20%编码化知识的传播输送。其实这个非编码化知识也是科学知识,只是变成文字的东西传播,变成了数据、图表这类的东西。信息不仅要抓编码化的信息,还要抓非编码化的信息,它占80%,这是管理中间尤其是科研管理中间非常重要的一点。
信息怎么捕捉?有四个要素,从近和远,人和物,我们可以通过人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物获取信息,也可以近距离获取信息,远距离获取信息,我们切割分成四个。近距离人获取信息就是国内聚会,远距离获取信息是国际交流,通过近距离物就是图书馆的资料室,远距离的通常都是网络资源这种情况下获取东西。
国内聚会现在面临什么问题呢?国内聚会有这么几个层面: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地区、国内。同一个部门过渡竞争,合作的意识不强;同一个单位研究室竞争非常惨烈。以北京大学为例,公共空间不足,罕见跨学科交流。现在为了教学生把物理化学切割这个很正常,但是搞科研是解决问题的,知识是不分属于物理还是属于化学,我要解决问题怎么办,现在需要广范围跨学科多进行碰撞,进行交叉研究首先进行人的碰撞,所以在中国没有像德国、美国那样那么多咖啡屋。北大要想变成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世界一流的咖啡厅,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不能进行跨学科进行充分的交流。科协这边大家交流空间比较多,但是大学里就没有公共空间,西方实验室往往都有很多大空间,大家可以串来串去交流,因此我们没有跨学科交流的物理条件。国内的学会的年会不正常,国内的同行之间交流不充分,所以我们国内交流这个问题很严重。
国际交流怎么样?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我们需要因公护照,涉及到请假、报销的问题都需要因公程序,在国外的行程也不自由。中国的学者不了解前沿,不了解最近哪些人干什么,不出席国际交流,推特、facebook全部关掉。这些也大大阻碍了我国学者做研究的进程。
图书馆的问题就更多了,进出图书馆,新书上架与入库借阅问题,开放时间与座位容量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图书馆没有变成网络,我们图书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捕捉编码化的知识都不行。最后一个就是网络资源,中国检索便利性比较差,搜索引擎百度中。很多想要的信息找不到,效率很低,大量的知识掺乎很多错误的信息,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孩子。知识可靠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都是问题。信息捕捉获取的手段没有好好研究,是影响中国科技创新绩效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从使命、金钱和其他一些领域再深度去讨论。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些静态的问题点。如果从时间跨度来讲,历史性还讲到发现到发明之间有一个亚马逊丛林的问题,发现很多,怎么变成发明?大部分发现不能变成发明,有了发明之后,如果没有人帮助你做深度开发,很多专利和技术就死亡,跨过去变成了产品,你要变成产业化中间还有产品的同质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等面临达尔文之海的问题,这里面都和我们科技创新绩效有着直接的关联。这些东西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全面展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厂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糟糕的是什么?我们生产的我们不要,我们要买的自己不能生产,工厂和市场是分离的,我们生产卖给国外,我们要买的东西包括马桶盖从国外往中国买。市场和工厂的分离,导致我们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而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其实根本上来讲就是科技创新不能让市场和工厂拧在一起,我们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解决得了这个问题,真正全面提升还需要科学文化的发展,基于哲学和社会科学体制的创新,整个科学文化的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阅读:
世界科技中心“东移”显现中国机遇
编者按:当今世界正处在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双重机遇叠加,在“关口前移”和“版图东移”的进程中,中国正在迎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机遇期。近年来,中国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大力度改革,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其中,“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已成为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记“重拳”
位于广州萝岗区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内,院长裴端卿正在用自主研发的干细胞自动化提取设备,从人体尿液中批量提取干细胞。经过多年探索创新,目前裴端卿带领的团队已成功利用尿液中的干细胞,诱导培育成牙齿或神经干细胞,使我国在干细胞培育编程领域世界领先。
裴端卿说,10多年前,外国专家对于中国干细胞研究不屑一顾,而现在世界各地科学家慕名而来寻求合作,当前世界干细胞部分前沿研究领域,已从欧美转移到中国,今后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部分科技界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抓住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机遇,加紧国家科研实力建设迎来窗口期,需根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要,提前谋划与部署,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
抓住机遇
科学界普遍认为,自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开始,全球世界科技中心经历了从古代中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五次大范围转移。随着世界经济产业分工调整、科技创新格局变革,当前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东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未来20年至30年内,北美、东亚、欧盟三个世界科技中心将鼎足而立。
受访者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版图东移”进程中,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中国,迎来了科研崛起的战略机遇期。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表示,当前科技前沿研究对平台、设备、团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背后需要稳定、持续的科研投入作为保障。受经济疲软所累,欧美科研投入占全球比重持续下降。我国高增长的科研投入在平台建设、人才吸引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据统计,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已超1.3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国。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说,目前我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产品升级的渴求明显增强。市场创新需求激增,必然会带来科研要素聚集,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中心“预热”。
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一个激光3D打印金属零部件技术研究团队刚刚实现技术突破,就吸引一家大型国企投入近千万元,联合开展后续研发。
夯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全面完备的科研体系已基本建立,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基本形成,科研市场日趋成熟,为站在新起点上建设世界科技中心,实现科技大国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47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光源、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离子加速器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参与国际合作、服务民生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围绕国家使命与产业需求密切合作,一些创新领域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以高铁为例说明我国科技攻关能力。他介绍,我国高铁自主创新联合平台大军团作战方式,汇集25所研究型大学,11个科研院所、5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3大整车企业、5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68名院士、500多名教授,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全链条式展开技术引进与攻关,使我国在高铁领域研究水平成为世界领跑者。
上千名两院院士、中青年专家、大批博士后群体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技崛起的中坚力量。
在培养本土科研人员的同时,不少科研机构引“外智”全职聘请外籍科学家。博士毕业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乔治拉夫,两年前成为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全职研究员,现正独立承担3个干细胞研究项目。他说,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将有助于中国科研体系平台国际化,加快世界科技中心转移进程。
在天河二号巨大的机房内,各类计算信号灯闪烁不停。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袁学锋说,代表国家“核高基”顶尖水平的天河二号,计算能力在全球实现“六连冠”,自2014年开始对外服务运营后,目前服务国外客户数已超过600家,预计今年综合收入就能过亿元。
科技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研发投入1.3万亿元总量中,企业投入过万亿,占比达76%。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朱岩梅说,科研市场化与投入多元化,不仅使我国打破过去科研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局面,也使我国科研活力进一步迸发。
提前部署
科技界人士建议,面对承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难得战略机遇期,我国需根据当前科技革命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要,提前谋划与部署。
一方面,围绕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等领域,部署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实验室;另一方面,利用现有资源与基础,参与国际性大科学计划,积累国际科研管理经验。
因基础研究投入大,风险高,我国科研“重应用、轻基础”现象较为突出。许倞表示,要将基础研究科技投入看成发展动力的激发,加大支持力度,才能调动一切力量在重大创新领域与世界超级大国进行追赶、竞争。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认为,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中心,除研究水平要得到国际公认之外,还需要世界一流的顶尖科研管理团队,详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组织机制,才能吸纳汇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这样的能力目前还十分欠缺。
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主任孙家广表示,建设世界多元化科技中心,硬件条件是基础性要求,软件环境是决定性因素。我国科研投入、设施设备等硬件环境优势较为明显,但科研管理体系、人才评价标准等软件方面还存在短板。如何借助现有硬件优势,填补软件短板,是承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关键课题。
相关阅读:
我高质量科研产出呈两位数增长
北京时间4月20日晚上9点,自然出版集团在上海发布了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6 Tables)。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在自然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呈现出13%的两位数年均增长率;此外,中国一些大学的增长率也非常高,例如苏州大学在此期间的科研产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
2015年的自然指数显示:中国科学院是位居世界首位的科研机构,居第二、三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高校方面,在中国排名第1位的北京大学,全球排名处于第11位;与此同时,南京大学(全球第20位)、清华大学(全球第24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球第26位)、浙江大学(全球第37位)、复旦大学(全球第38位)和南开大学(全球第50位)也跻身全球大学50强。
自然指数依据的是各国或各科研机构对每年发表的约6万篇高质量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既计算论文总数,又计算不同国家和机构在每篇论文上的相对贡献。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温班克斯(David Swinbanks)表示,自然指数为分析高质量科研产出提供了一种免费获取和简明易懂的方法,是对科研界现有衡量标准和评估工具的补充。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蕾)
相关阅读: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8114万
近日,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和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4)——科技人力资源与政策变迁》(以下简称《报告(2014)》)。根据《报告(2014)》,截至2014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8114万人,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地位。根据与国外可比统计口径,科技人力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符合“资格”标准的科技人力资源,即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自然科学相关专业毕业的科技人力资源;另一类为符合“岗位”标准的科技人力资源,即虽未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但现在科技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力资源。根据《报告(2014)》,截至2014年底,我国符合“资格”标准的科技人力资源为7621万人,符合“岗位”标准的科技人力资源为493万人。
根据《报告(2014)》,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学历层次稳步提高。截至2014年底,我国研究生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约为422.5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5.5%;本科层次约为2824.3万人,占37%;专科层次约为4374.9万人,占57.5%。工学仍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所属主要学科领域。截至2014年底,工学学科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68.3%;其次为医学,占16.3%;再次为理学,占10.5%;农学位列第四,占4.9%。科技人力资源年轻化趋势更加突显。截至2014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平均年龄为33.73岁,“29岁及以下”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主体。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增速明显。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女性科技工作者2971.3万人,约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36.6%。
《报告(2014)》指出,无论就总量规模,还是结构层次而言,科技人力资源已成为我国继资本、土地、劳动之后最为丰富、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好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不断培育和释放人才红利,必将为我国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来源:创新研究公众号)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投稿邮箱:133555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