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务评论】俄罗斯国防工业发展之路

2016-05-28 战略前沿技术



俄罗斯国防工业发展之路

孙迁杰

本文由军事文摘(mildig)授权转载

刊载于《军事文摘》2016年第6期


国防工业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国防工业基础。俄罗斯国防工业一度处于混乱当中,科技政策缺乏顶层设计,国防科研经费大幅下降,技术研发人员大量流失。普京在世纪之交上台后,采取强力手腕重整俄罗斯经济社会秩序,国防科技与军工生产能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俄罗斯国防科技战略的变化历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约70%的国防工业企业,80%的研制生产能力,85%的军工生产设备和90%的科技潜力,几乎所有大型常规武器装备及核生化武器生产设备都在俄罗斯。在继承这些财富的同时,俄罗斯也不得不负担起2000多家军工企业及650余万工人的生存问题。然而低迷的经济状态,使得政府难以从微薄的财政收入中拨付足够的款项维持庞大的军工企业,军费不足也使国防订单大幅减少。随着全球战略的收缩,俄罗斯国防工业也不适应其战略目标的需要,一方面是常规武器工业规模过大、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凡此种种,迫使俄罗斯在后苏联时代对原有的国防工业体系进行变革,大体上经过以下阶段:

“前期无序的转型阶段”(19921994基于“休克疗法”的政策大背景,俄罗斯前期采取了激进的、缺乏充分论证的军工企业私有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身整体技术实力,导致了俄罗斯在世界武器和军工技术市场份额的流失。1992年,时任总统叶利钦签署《有关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的自愿联合组织改变为股份公司的组织措施》《关于国有企业商业化并决定同时改变为开放型股份公司的条例》两项总统令,以推动大中企业私有化。1994年政府确定的军工私有化方案中,约40%的企业实现完全私有化,30%的企业实行部分私有化。但这场快速私有化的结果却是秩序的混乱,经济动荡的俄罗斯并没能吸引国内国际资本,反而使投机加剧,企业处境更加艰难,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虽打破僵化,但却陷入混乱。

苏联解体后,大部分国防力量被俄罗斯继承


“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发展阶段”(19951997 1996年俄为了加大对科技政策的宏观调整力度,专门成立了由总统叶利钦任主席的“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并陆续出台了一些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计划:制定军工生产、军事技术合作及出口法规,加强对科研及实验设计成果的规划管理,堵塞技术外流漏洞;多方筹集资金,保证重点军事科研项目和高技术武器生产经费,等等。

“理性的重组阶段”(19982000经过最初的动荡和探索阶段后,俄罗斯拟定新的国防工业改革方案,即《1998-2000重组国防工业法》,并于19983月由俄罗斯杜马通过。根据该法案,俄将实行大集团和规模化经营战略,1700多家国防企业将减至670家,同时加大联邦财政支持力度,并计划组建30家大型军工金融集团,形成国防工业潜力核心,以提高军事工业的整体合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防工业体转型的新策略”(2001年至今) 2001年是俄政府官方宣布的国防工业真正实现改革的第一年。在其颁布的《2002-2006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规划》中,俄罗斯军工企业将合并为36家超大型国防科研综合体,这些综合体必须由国家控股,在此基础上允许吸纳民间资本。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和国防科技竞争力的增强,2006年时任俄经济部长格里夫表示,支持俄国防工业企业在海外上市,为其未来发展获得资金。普京政府时期实行的国内国防工业一体化,组建大型国防企业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成为改善国防科技现状最有效的措施。自2014年开始,俄罗斯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相继出台了新版《俄罗斯军事学说》《俄罗斯国家军备计划的问题和优化发展报告》以及新版《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对国防军事战略做出了适当调整,并将国防科技这一推动力摆在了突出位置。

 

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转型措施

国防工业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的全局性关键领域,对于一个刚刚迈入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国内国外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国家来说,国防工业领域的改革需要慎之又慎。这一阶段俄罗斯正是吸取了“冒进”的教训,重新加强了国家的指导作用,措施如下:

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集中国防工业管理权限。从叶利钦成立“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针对现实问题的小修小补;到普京召开全国军事工业综合体工作会议,推出总体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再到梅德韦杰夫主导“新面貌”军事改革,通过《国防采购法》为俄军进行大规模换装,无不都在理顺政府与军工企业之间的关系。2003年,普京政府成立国防订货委员会,隶属于国防部,主要用于加强联邦政府与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2006年,普京签署命令成立国防工业委员会,作为政府常设机构,直接向总统负责,更为有效地控制俄罗斯军事工业集团及其发展项目,严格监控政府决议的执行情况。但也有声音认为这是回归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重铸国防工业基础。2002年,俄罗斯通过了《2010年前俄联邦军事建设政策的基本方针》,时任总统普京任命财政部副部长库德林兼任分管财务的国防部副部长,以加强对军费使用的监管。2011年,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国防工业综合体发展会议上要求尽快通过《2011-2020年国防工业综合体改革联邦专项计划》,促使各方面资金更多流入国防科技领域,确保采购项目如期实施。2001年俄罗斯军费为70亿美元,2007年增至328亿美元,2015年达到541亿美元,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当年军费增长相当于2007年以来正常年增长的3倍,2016年受国际油价暴跌和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俄罗斯军费有所减少,约435亿美元,占全国GDP3.7%,占财政总预算的12.4%。俄罗斯还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助、低息长期贷款、鼓励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等方式,拓宽国防工业的资本来源。

受2015年经济衰退影响,俄罗斯军费缩减


大力提高国防采购水平,促进高技术研究开发。2010年,普京在全国武器装备采购计划会上承诺,政府在未来10年将出资20万亿卢布采购1300多件装备,其中220种是最新开发或改进的。2011年,普京宣布重新评估俄军装备,购买8艘装备“布拉瓦”潜射导弹的核潜艇、1000架新直升机、600架战斗机、100艘军舰以及S-400S-500导弹防空系统。“新面貌”改革期间,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强调俄罗斯应组建类似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国防科技研发机构,加强在高技术装备和前沿科技的探索研发。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


打造大型康采恩军工联合体,增强国际竞争力。军工康采恩的设立,直接目标就是参与国际武器装备市场的竞争。军贸出口,不仅可以换取大量外汇资源,有利于俄罗斯经济产业调整发展,还有助于恢复其大国地位,扩大地缘政治的影响力。2006年底,俄罗斯成立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合并苏霍伊、伊尔库特、米格、图波列夫、伊柳申、雅科夫列夫等飞机设计局和航空企业,建立大型航空集团,原因之一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匹敌美国波音集团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2009年,俄罗斯成立联合造船公司,包括33个船舶设计及建造厂。俄罗斯还在积极探索组建发动机制造集团和弹道导弹生产集团。2013年,梅德韦杰夫在庆祝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的会议上,呼吁俄罗斯军工企业进一步合并,打造大型科研生产联盟。 

S-400防空系统


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转型效用

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的转型,明确了政府与企业权责关系、投入与研发金融关系、计划与市场机制关系,最终定位了国防科技工业的集中管理,国防工业体系纳入到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军事改革的总目标当中,保护和发展了俄罗斯国防科技竞争力,效用如下:

保存了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军品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制造产品,军工企业在俄罗斯制造业中属于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较强的经济部门,俄国防工业体系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存了高精尖技术部门,造就了一批新技术生产联合体,为俄罗斯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保存,也使得俄罗斯在国际武器装备市场上有了底气。自家栽有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凰。从俄法合作建造军舰,到俄印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机,再到俄中军用飞机和防空武器领域的合作,保有核心竞争力的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甚至建立由自己唱主角的国际俱乐部。

优化了国防工业结构。通过对国防工业体进行市场导向的整合,俄罗斯国防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率不断提高、竞争力逐渐增强,形成了相对集中的集团公司。一方面重塑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形象,以新的姿态跻身世界市场,重新跻身全球军贸市场的领军方阵;二是扩大国防工业对外开放和融资渠道,加强科研与市场联系,允许外国公司购买俄罗斯技术公司股份,形成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企业资金、自有资金、国外资金、私人非赢利机构资金并存的多样化资金来源。此外,军民产品结构的优化也对俄罗斯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较强的积极作用。

拓宽了对外军事技术合作领域。通过国防工业体系转型,俄罗斯政府增强了财政投入的目的性,加大了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外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俄罗斯不断拓展东南亚这一新兴市场,越南成为继印度、委内瑞拉和中国的第四大俄罗斯武器进口国。俄罗斯还通过军事技术合作,加强对独联体国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出售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S-400,打造与俄罗斯协同的一体化防空网络,是此前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中绝无仅有的。

为“新面貌”军事改革提供装备保障。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号称自彼得大帝建立俄正规军300年以来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解决了历次军事改革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难题。“新面貌”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整和升级武器装备。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称,俄罗斯“新面貌”改革的最初阶段并不是创造出一支完全新式装备的部队,而是确保现有装备能够有效使用,同时使组织结构更具效率和专业化。由于国防工业生产新式装备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俄罗斯在初级阶段更重视国防科技理念的革新,例如加强常规军事武器和战略性军事技术的融合。此外,俄军还将重点提高部队实弹演习、实践训练和夜间训练的比重,推进配备新型自动化训练装备和射击激光模拟器的未来战斗基地建设。 

 责任编辑:刘靖鑫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投稿邮箱:13355524@qq.com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习/xi】【双创】【预见2016】【电磁炮】【脑科学】【虚拟/VR】【物联网/Iot】【马斯克/Musk】【采办/acquisition】【抵消/offset】【水下/undersea】【轰炸机/bomber】【能源/energy】【电池/cell】【凯文/kevin】【战争/war】【云/cloud】【排名/rank】【博士/doctor】【王喜文/xiwen】【黄志澄/zhicheng】【贺飞/hefei】【李萍/liping】【纳米/nano】【基金/fund】【机器人/robot】【俄/Russia】【加/plus】【量子/Quantum】【数据/data】【无人/UAV】【革命/revolution】【转化/transfer】【谷歌/google】【工业4.0/industry】【神盾/DARPA】【颠覆/disruptive】【3D/4D】【硅谷/silicon】【石墨烯/graphene】【智能制造/inte manu】【智能/AI】】【军民/integration】【激光/laser】【智库/tank】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