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前沿技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影响

2016-07-28 安士东 战略前沿技术



未来战争究竟是什么样子?

前沿科技如何影响未来战争模式?


7月28日,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与远望智库联合举办了“新挑战、新理念、新技术——未来战争研讨会”,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权威机构共13名专家,对前沿科技和未来战争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解析,展开广泛交流和探讨。来自军方、国防工业部门以及科研院校近600人参加了会议。



战略前沿技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影响

安  士  东

(在未来战争研讨会上的报告)


    当代军事领域既是战略前沿技术发展汇集的核心地带,也是最富创新性、最具超越性、最有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现代战争实践表明,由于战略前沿技术的突破性颠覆性,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视野,挑战着人类认知极限,深刻影响并不断催生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及制胜机理发生深刻变革,进而使得战争率先从建模仿真、验证评估、兵器推演中打响成为可能,技术改变战争的趋势更加明显更为紧迫。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作战理论与前沿技术双重驱动引发的新一轮军事革命阵痛与嬗变时代,正处在一个前沿技术风起云涌、竞相迸发,尖端装备梯次跟进、迭加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把握未来战争形态演变趋势,如何确立战略前沿技术主攻方向和选准突破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是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前沿技术——催生军事变革的动力引擎

    军事与科技是一对天然的孪生兄弟,军事斗争和战争实践牵引科技发展,科技进步又支撑推动军事发展,二者相互融合互为作用不断催生新的军事变革。进入21世纪,以超材料、量子信息与控制技术、脑科学、石墨烯、微系统技术、军用生物技术以及对人类行为的计算机建模等为代表的战略前沿技术,因其可能打破战略平衡和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多方位向军事领域渗透并应用,逐步成为改变作战游戏规则,影响作战进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技术,也是当今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战略角逐的重要领域。这场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的新一轮军事革命,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没有清醒认识,可能失去的不只是时间和机遇。必须以识变、应变、求变的胆识和睿智,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大势,灵活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以赢得能战、止战、胜战的战略主动。

分析认为:战略前沿技术的核心,在于打破了传统装备技术发展的思维定式和技术路线图,实现了武器装备从技术设计到作战实践的前沿领先和断代跨越。从基于效果理论观点看,战略前沿技术技术对军事建设和未来作战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军事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各领域各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战争制胜机理发生深刻变化。战争,既是历史的呈现,又是时代的先声。过去那种以冷兵器时代为特征的体能型战争、机械化时代的热能型战争的制胜动因,主要眷顾于交战双方作战力量规模和武器装备数量相叠加而产生的能量占优势的一方,数量规模优势往往是作战胜负的决定优势。战争胜在力量规模。未来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则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是作战力量数量与规模的叠加,军事角力范围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多维战场空间同时展开,信息主导、体系破击、网电攻防、精确打击、空天制胜。战争胜在信息控制。信息力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战争走向的主导因素,成为贯穿整个战争全过程、渗透作战活动全维空间、融合作战体系全要素的作战能力倍增器,信息优势成为未来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上世纪九十年代,持续42天空袭、仅100小时陆战的海湾战争,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完整意义的空天战争。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雷达等量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势必在未来战争中进一步颠覆人们的观念,现代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战争空天化、隐身化、精确化、网络化趋势明显,战争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是数量规模结构出现重大调整。近现代战争几乎无不以大规模、大集群作战,震慑敌方,夺取优势,赢得战争。军队作为高技术密集型组织,战斗力高低更多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先进武器装备优势则能将战场优势转化为战场胜势。随着战略前沿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运用,未来军队规模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缩小数量规模、强化职能作用、优化力量结构,提高建设效益、进行职业化改造等已是大势所趋,作战力量变得更为精干高效,更为灵活机动。美北约和俄等一些主要军事强国和集团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深刻变化,相继对军队结构规模作出调整优化,现在又酝酿和启动新一轮国防体制和武装力量的改革。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战略前沿技术的颠覆性破坏性,对传统的军队组织形态、力量编成、结构规模造成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也会受到传统思想和利益的束缚阻挠,加之前沿技术的断代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转化中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在新旧力量组织架构更替和重塑过程中,尽管还将走一段比较漫长的路,但军事组织形态和力量体系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的趋势不可逆转。以我军本轮改革为例,2015年底,以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授旗成立大会为标志,掀开了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标志着我军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强军战略成为当前和今后贯穿军队建设的一条主线。

三是作战理论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在军事理论创新领域,作战理论是最具活力、最富创造力,也是最能体现武器与人最佳结合的创新实践活动。当战略前沿技术用于军事而物化为新的武器装备后,技术总是强制性地改变和重塑人们的观念,先于战争指导和作战理论走在一切战争历史的前面。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不及时进行作战理念和战略目标的调整,使之与战略需求、作战能力、作战手段相适应相匹配,即使拥有前沿性技术,也不可能与武器装备匹配和优化,也不可能产生改变规则的颠覆性作战样式。因此,在战略前沿技术驱动下,一些主要军事大国加快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创新步伐,相继出台许多新军事学说新作战概念,美军在这方面的表现异乎寻常,作战理论、作战概念创新明显加快,创新周期明显缩短,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相继提出了先发制人”“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震慑作战,进入本世纪又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空海一体战”“联合作战进入,并将空海一体战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分布式作战”“蜂群无人机,以及今年4月出台的网络安全战略等,根本目的就是更为直接地服务其全球军事战略,始终保持战略前沿技术开发运用的跨代优势和领跑位置,遏制抵消潜在对手战略能力提升,并在战略理论和作战指导层面超越对手,以应对未来各种军事冲突和安全挑战。

认真分析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重要启示和结论:就是一种作战理论指导打赢一场战争。当年指挥海湾战争的美军将领施瓦茨科普夫,战后自行要求退出现役,理由就是自己的观念已经不适应下一场战争。理论滞后是最大的滞后,也是最可怕的滞后。军事理论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作战理论更应赋予活的灵魂和血性,如果无视前沿技术的存在和挑战,脱离战场环境和战争实践,这种理论就是一种毫无价值的虚幻和呓语,必须始终聚焦二十一世纪未来战场,加快构建具有鲜明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我军军事理论体系。


“第三次抵消战略”——美军战略角逐的发力点

    “抵消战略,是美现代军事思想的重要战略遗产,也是美以追求技术优势谋求长期军事优势的必然结果。当前,在美加紧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再次把尘封近半个世纪的抵消战略推向前台,以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绝非是新瓶装老酒,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企图。

历史上,美国先后有过两次抵消战略的成功案例。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艾森豪威尔时期的新观点阶段,提出利用美国核武器技术小型化、战略轰炸机和远程导弹领域内的优势,实现了对前苏联的军事优势。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制定的均势战略阶段,通过运用卫星侦测平台、全球定位、计算机网络、精确制导武器等技术,大大提升已有武器平台作战效能,实现了对苏联及华约集团作战体系尤其是大规模坦克集群的有效威慑。这两次抵消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及北约集团抵消前苏联及华约集团的军事战略,对打破东西方军事平衡并最终导致前苏联及华约集团解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美国国防安全政策、军事思想、作战理论的重要战略遗产。第三次抵消战略,于20148月是由美时任防长哈格尔倡导和推动,经现任防长卡特继承并拓展深化,目前已经完成了从概念到思想、从思想到战略、从战略到行动的转变。如果说,美军实施的前两次抵消战略在冷战对抗时期获得巨大成功的话,那么美军当下推进的第三次抵消战略,一定程度上就是专门为围堵遏制中国而量身打造的军事战略,其核心意图就是在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框架下,通过竞争、技术和运营优势进一步强化美军战略威慑力,从而达到抵消潜在对手的数量优势和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确保以军事优势支撑和维持美更为长久的全球霸权战略。

从现实情况看,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在保证无人作战飞机、远程投送打击、隐形空中作战、水下作战、复杂系统工程集成和作战五个领域谋求绝对领先优势前提下,又提出未来重点关注的五大技术领域:即,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分析提取最有价值信息的深度学习系统、能够将人的洞察力与计算机的准确性完美结合以更快更好决策的人机协作系统、能够用于人与无人系统并行作战的机战斗编队系统、能够帮助作战人员规避意外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生物传感器、抬头显示器、人体外骨骼等辅助人类操作系统、能够用于做好网络攻击准备的网络使能及网络加强武器系统。这五大技术领域是未来支撑美第三次抵消战略实施的关键。美空军还将在2030年利用一套网络化能力谱系获取制空权,该能力谱系包括F-22F-35战斗机、有人-无人编队作战,激光、高超声速等先进武器以及网络能力,保持高强度对抗环境下的空中优势,以助力美空军落实第三次抵消战略。可以看出,美在制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手的军事战略时,对战略前沿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的关注侧重点不同,研判、开发和运用的领域和力度都是服从服务于军事战略需求的。一定意义上,美军推进颠覆性技术转化为军事领域尖端武器制造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策略,也拓展延伸了我们对战略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军事领域运用的认识和理解。

必须指出,美军对谋取军事技术优势的追求几近痴狂,为防止潜在对手意想不到的超越,定期对潜在对手技术的实现度、成熟度、影响力进行评估,以确保未来战争主动权,近年来美国对战略遏制武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规模更是史无前例,美政府部门、智库和研究机构,还对新兴前沿技术未来走向从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进行了研判,提出了许多需要关注和推进的重点领域,不少领域已经纳入第三次抵消战略实施计划。美第三次抵消战略既深刻体现了美军追求绝对技术优势以再谋百年霸权的偏执理念,也深刻反映了美国绝对安全是建立在他国和地区不安全基础上的极端自私性。因此,对于一开始就已步入歧途的美第三次抵消战略,我们既不能有所畏惧,将其神秘化,肆意夸大它的战略威慑力;也不能采取无所谓态度,对其视而不见,忽视它的潜在威胁和战略指向。美第三次抵消战略要想改变游戏规则,就不能不重视地缘环境带来的影响,就必然会不断调整亚太地区前沿军事部署,竭力拼凑亚洲版北约。但是,无论是前沿存在还是盟友体系,美国都将面临着诸多挑战,更为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美国借助实施推进第三次抵消战略速度加快,将其直接引入新一轮国防安全体制改革和新版国防采办政策。可以看出,美以第三次抵消战略为牵引,推进美军转型和改革的意图也是十分明显的。

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是美军事霸权战略思想的必然反映,根本目的就是依托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取得超越潜在对手的跨代优势和威胁挑战,而消除威胁挑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向潜在对手实施战略干扰和影响,能够把对手的军事发展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并诱导其作出有利于美的战略调整和选择。对于这一点,我们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高速、隐身、无人、智能——未来战争的神秘面纱

我们在研究探讨未来战争形态演变规律时,重要前提是基于信息时代多维新兴作战空间发展日趋成熟的基本条件,也基于确立未来军事战略是以技术创新、战争实践、武器平台、作战进程、作战理论等高度融合为研究的基本依据。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和战略前沿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迷雾将掀开高速、隐身、无人、智能的神秘面纱,把战争形态推向信息时代的更高阶段,并引领军事领域跨入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未知领域。

高速:

以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出现为标志,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不再完全依赖以多打少、以大打小,而是更多呈现出以高打低、以快打慢制胜机理。随着2010422日美研制的人类首架太空飞机X-37B发射升空,将战场环境推向更快的声速领域,更高的深度空间,揭开了未来战争形态新的帷幕。之后,美军又频繁进行多种高超声速空天打击兵器演示验证,并将其向能够不使用炸药,而是单纯依靠速度和冲击力来摧毁目标的动能打击武器延伸,美陆海空相继推出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路线图,加快构建全球一小时快速打击系统,谋求太空领域的绝对霸权和规则制定权。俄罗斯首先敏锐觉察和意识到高超声速武器对战争形态演变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明确把美一小时全球快速打击构想的非核打击作战样式,作为俄罗斯面临的最严重的外部威胁之一,并对2025年以前美对俄实施空天打击效果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将有80%的俄罗斯导弹核武器在高超声速武器打击下被摧毁,结果令包括俄总统普京在内的政府和军队高层深感震惊。因此,在俄新版军事学说中针对一系列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军事危险和挑战,俄军适时调整战略指导重心、创新非核遏制理论、跟踪前沿技术发展,并在未来国家安全对抗领域和军事战略设计中将前沿技术研判开发予以充分体现。

隐身:

以超材料等隐身技术发现和应用,是科技创新在本世纪初叶对军事发展的一项重要贡献,直接效果就是超材料技术为尖端装备制造实现全隐身化提供了可能。目前,对超材料军事领域应用还处于起始阶段,还远未达到物质本身所存在的固有价值和应当具有的发展前景。有分析指出,在四代机研发(俄五代机)初期,美俄对战机能力指标持有不同观点,美军以隐身性为核心,把隐身性作为四代战机甚至下一代战机优先具备的能力;而俄则持等离子隐身技术观念,认为等离子技术可以让任何飞机成为隐身机,而对飞机外形隐身未做更多考虑。由于未来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和全球安全威胁挑战,未来空中主战平台对隐身性能的追求不可或缺,对隐身技术的军事应用需求极大拓展,一些军事强国相继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可以判断,在未来非核常规条件下的海上水下和航空动力空间战场,隐身技术仍将继续发挥特殊作用,尤其是在空中作战平台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成为能够担当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主导未来空天战场尖端装备的主要角色,并将深刻影响下一代战机到底应该具备哪些技战术能力指标,又是以哪种能力为核心,以致于影响下一代战机出现的时间。

无人:

随着新一轮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和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尤其在近十余年的反恐行动中无人作战平台逐渐崭露头角。仅以美陆军为例,2003年,美国陆军为实施伊拉克自由行动只部署了13架无人机。10年后,已有大约1200架中型和大型无人机在战场上。反恐战争以来,美军在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境内发动的空袭行动达数千架次。目前,美国拥有的空中无人系统多达8000多个,地面无人系统更是超过了1.2万个,美军无人系统操控人员数量超过全部飞行员数量总和。由于无人作战平台被公认的速度和敏捷性优势,一直被推崇为在2030年以后的空中战斗中仍有价值,成为时代宠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可以判定,未来将有更多的远程、空中、海上、水下等无人作战装备投入到战场,具备演化为改变战争规则作战平台的可能。当前,美军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导下,按照分布式作战理论,会把更多的无人作战平台分布部署在亚太前沿地带,并加快蜂群式无人机作战概念验证。美军已经把蜂群式无人机作战概念视为遏制抵消潜在战略对手能力的关键,随着这一概念推进必将对我维护国家安全构成更为直接的现实威胁。但是从作战理论指导层面,单纯把夺取和保持空中优势交给无人机群是不现实的,也不能寄托在依靠开发一两个时间漫长的新型作战平台方面,只有构建一个能够满足空中进攻、精确打击、防空压制、支援保障等能力高度网络化的武器组合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才能够有效应对21世纪空天战场新的挑战。

智能:

信息时代,计算机强大的存储和运算能力不断催生信息技术向人工智能技术迈进,突出表现在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翻译、自主驾驶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及人工智能所表现出的缜密逻辑推理、丰富想象空间、深度学习能力和高效适应能力,已经显露出未来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端倪,人类思维领域的革命正悄然来临。随着军事活动加速向智能化领域延伸,指挥控制系统、空中作战平台、精确制导弹药等将完成由精确化智能化的过渡,最终可能导致机器人能够自主决定使用武器。有资料显示,美辛辛那提大学研发的专用空战人工智能阿尔法使用三代机F-15,与一名飞行20多年的美空军上校使用四代机F-22的模拟空战中,专用空战人工智能电脑驾驶的F-15,完美击落了具备全面碾压F-15能力的F-22,从而创造了三代机战胜四代机的先例。同时也为未来以劣胜优,通过对低端装备智能化改造,从而打败高端装备提供了范例。可以判断:未来信息化空天战场,人类和机器人、机器人和机器人作战的场景将不再感到突然和惊讶,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军事技术创新和应用将进入一个集中爆发期,智能化战争可能比人们预料的时间来的更早、更快,甚至更具颠覆性深远性。对此,我们应直面未来、拭目以待,并保持高度警觉和予以有效应对。

趋势既是方向,更是能力。我们应以对国家安全充满忧患的使命担当,紧跟大势,瞄准短板,奋发有为,实现跨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科技和力量支撑。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协同创新 | 产学研 | 预见2016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中国武器 | 电磁炮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装备采办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轰炸机 | 预警机 | 战斗机 | 运输机 | 六代机 | 能源 | 电池 | 云计算 | 大学排名 | 博士 | 导师 | 凯文凯利 | 钱学森 | 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马斯克 | 纳米 | 基金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无人机 | 俄罗斯 | 日本 | 英国 | 印度 | 以色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谷歌 | 工业4.0 | 颠覆性技术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硅谷 | 石墨烯 | 北斗 | 通信 | 智能制造 |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激光 | 智库 | 商业航天 | 量子 | 基因 | 基因编辑 | 未来战争 | 网络空间战 | 网络武器 | 成果转化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MIT技术评论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