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PA的研究成果:精确制导武器,隐身技术,无人驾驶飞行器,情报、监视和侦察技术
本文由信息与电子前沿(caeit-e)授权转载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DARPA。成立于1958年,是美国国防部属下的一个行政机构,负责研发用于军事用途的高新科技。本文摘编自DARPA于2015年3月发布的报告《国家安全突破性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的需求和发展前景
在冷战期间,苏联优越强大的重装坦克对美国以及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各国军队都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尽管美国的核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衡苏联的军事优势,但是军事领导人想要找到不使用核武器缩小了双方军事实力的差异的办法,于是可以让美国在苏联入侵后对苏联第二梯形纵队坦克发起远程精密攻击的新型精密制导弹药(PGM)则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越南战争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对精密制导弹药,或者“智能武器”的需求,这些武器不仅能更精确地发射、瞄准和击中目标,还能减少附带损害和意外伤亡。精确制导武器大大提高了攻击的精确度,作战人员可以瞄准任何指定的目标精确发射导弹,一般目标是建筑和基础设施,例如作战人员可发射导弹炸毁桥梁来孤立敌军,其他目标还包括雷达和全面空军防御系统、指挥和控制中心以及飞机场等。另外,自导性武器还能从更远的距离发射,进一步降低了飞机和驾驶员所承担的风险。
后来,随着美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作战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敌军们也纷纷开始改变作战策略,更多地将部队和战斗人员分散部署在城市里,敌军的这一新对策使美军瞄准攻击和投射导弹变得更为困难,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精密制导武器的准确性。在现代战役中,作战场地更加分散,敌军分布也更加隐秘难以预测,这意味着精密制导武器对作战人员而言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DARPA的解决方案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及70年代初期,DARPA就开始了精确制导武器的研究,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的研发,包括激光、微电子学、数据处理器和雷达、电子光学传感器等,所有这些技术都可能帮助DARPA研制出第一批精密制导武器。在1978, DARPA将多项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DARPA当时正在进行的“攻击破坏者”项目。攻击破坏者项目历时四年,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发出了整合精密制导弹药和先进情报收集和侦查技术的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全球鹰”号无人驾驶飞行器、采用末端制导弹药的空军空对地导弹、远程地对地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该导弹系统反应迅速,能在任何天气、白天或者黑夜的作战环境中准确击中移动或者固定目标、以及机翼上装有可探测和瞄准攻击坦克的声波传感器的出色反装甲坦克(BAT)子母弹;这些发明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为第一批智能武器系统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图:全球鹰无人驾驶飞行器
在20世纪80年代DARPA开展了一项种子项目研究,研制出了微型全球定位系统的接收器,与此同时,DARPA在惯性导航方面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上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附加装置,使原本无制导功能或者是激光制导的弹药具有高精确制导能力。DARPA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项目所研发的砷化镓芯片是取得上述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在该单片微波集成电路项目中,DARPA还研制出了精密制导武器所需的射频技术和毫米波电路。
在1975年到1979年期间,DARPA开展了一项名为“坦克破坏者”的项目,为后来的自制导标枪反装甲坦克导弹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条件。DARPA在标枪反装甲坦克导弹的设计中加入了红外线成像阵列技术,特别是应用在导弹寻的器上的红外线成像二维阵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DARPA研究的焦平面探测器交替源也对标枪反装甲坦克导弹的成功研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他由DARPA研究发明的现代武器弹药还包括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传感器引爆武器、有线制导光学追踪管射式(TOW)反坦克导弹以及先进巡航导弹。
图:美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1979年开始研制,1990年服役。1993至1994年在伊拉克领空“禁飞区”先后发射过4枚,击落教练攻击机等飞机3架。发射后先用指令引导,靠近目标15至20千米进改为弹上雷达制导。最大射程约64千米,全弹质量157千克,弹径0.178米,全弹长3.65米。
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成熟和攻击精确度的提高,精确制导武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军事领域,这不仅使得美军可以从更远的距离发射导弹攻击和消灭目标,还极大地提高了攻击的成功率和精确度。这一技术在冷战时期、海湾战争,以及后来美军在与更分散、更隐秘敌人的作战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作战人员所关心的已不是击中目标所需的出击次数,而是每次突击行动可以击中的目标数。
举例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对伊拉克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中采用了精确制导武器,主要是巡航导弹和激光制导弹药,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精确制导武器在发起连续高效的精确轰炸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和威力。通过提高攻击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同时降低美国军队面临的风险和损失以及减少攻击目标周围的附带损害和意外伤亡,精确制导武器使得美国领导人在斗争冲突时期与敌国政府谈判斡旋时有更大的筹码来达成对美国更有利的外交协议。
尤其是在于伊拉克的战争中,DARPA所研发的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其中标枪反装甲坦克导弹被美军用于发起首轮攻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伊拉克战争前期,美军所发起的精确轰炸大规模摧毁了伊拉克军队停放在陆地上的战机,重创了伊拉克陆军部队,并且使伊拉克的综合防空系统陷入了瘫痪。此外在整场战役中,DARPA在精密制导武器上添加的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定位功能(例如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极大地提高了美军向关键的固定目标发起攻击时的精确度和成功率。
DARPA所研发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成熟改良和广泛应用在美国取得对阿富汗的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功不可没,极大地提高了美军战机空袭的打击力和战斗力以及对陆军的空中支援的威力。
精确制导武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DARPA所研发的精确制导武器已在海陆空三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一步计划
DARPA正与美国海军研究局密切合作,以加快对远程反舰导弹(LRASM)的研发和应用。
图:美国B-1B轰炸机投放LRASM远程反舰导弹
远程反舰导弹是精确制导反舰导弹,可以满足美国未来在与敌军漫长的对峙中突破击溃敌军先进成熟的防空系统对远程反舰导弹的能力的紧迫需求。远程反舰导弹以现役的AGM-158B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ER)为基础,将在运用新锐尖端技术的同时,降低对情报收集和侦查系统、网络以及电子战中先进的外部导航系统的依赖性。
图:外挂在F-16战机上的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ER)导弹
另外,在美国海军的全力资助下,DARPA所开展的持久近距离空中支援项目,成功研制出能让陆军部队请求空中支援精确制导武器的设备装置。该项目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所研发的设备对美军在现代战役中获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DARPA同时还计划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升级。
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的需求和发展前景
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出现的现代空防导弹系统不仅威胁到美国的军事领先地位也限制了美国的战略选择。现代空防导弹系统包括雷达制导地对空导弹(SAM)以及配有雷达制导导弹和预警、定位和瞄准雷达系统以及尖端成熟的指挥和控制网络的现代战斗机。在越南战役中,敌军先进的空防系统使美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在那之后,美军一直致力于能够彻底击溃敌军一体化空防系统并能逐个摧毁关键系统节点的办法,只有这样美国空军才能打破敌人的严密的防御圈,集中火力攻击敌人主力部队,把握先机,重新在战斗中占领上风。
DARPA的解决方案
由于美国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很容易暴露,被敌人击落,针对这一问题,DARPA研究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多项发展策略和新型技术,以降低战机雷达的可侦测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DARPA 的这些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DARPA成功研发“海弗蓝”(Have Blue)号隐形战斗机诞生了,这是世界上首架隐形战斗机,不仅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原材料,还装配了新型雷达散射截面预测系统,最终彻底颠覆了美国空军部队的空袭策略。在海弗蓝面市后不久,F-117隐形战斗机便诞生了,之后这一与海弗蓝其极相似的隐形战机被美国空军大批量采购,广泛运用于各种空中行动。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及80年代早期,DARPA成功研发了首架配备雷达系统的隐形飞行器——“沉默之蓝”号隐形飞机。沉默之蓝号隐形飞机采用雷达系统以及其他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以维持足够低的雷达散射截面,这使得它能够成功地躲过敌人雷达站连续不断的监视,在很低的高度下飞行,获取情报并及时传送回总部。沉默之蓝号隐形飞机的成功为空军部队B-2号隐形轰炸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沉默之蓝”号隐形飞机
DARPA在低可侦测性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技术成果包括:用于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的曲面设计、雷达波吸收覆层材料、红外屏蔽技术、散热技术、低视觉信号、低截获概率雷达、入侵物屏蔽、排气冷却和塑型、防风屏蔽涂层以及计算能力等。
隐身技术的所产生的影响
在隐形技术的支持下,美军迅速攻克击溃了敌方的空防战线,重创了敌军,在多场重大战役中迅速制胜,其中包括对伊拉克战争(1991年沙漠风暴战役以及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动)、对阿富汗战役(2001年持久自由军事行动)以及2011年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隐形技术不仅巩固了美军的绝对军事优势,还彻底扭转了上述战役的局势,为美军的胜利铺平了道路。可以说,美军在上述战役中大获全胜,隐形技术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国防部所采用的其他战略手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广泛用于隐形机和非隐形机的DARPA研发的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在以更高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击中目标同时降低攻击所造成的附带伤害。今天,尽管敌军大幅增加了对尖端空防系统网络的投资,但是面对美国隐形部队的夜间空中突袭,敌国依然防不胜防,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跨越整个射频范围的低可侦测性技术已成为数代美国空军战斗机(包括F-117、B-2、F-22以及 F-35号战机)的重要设计特征,同时也成为了军事领域各大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隐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武器系统和军事平台,包括导弹、直升机、战车和战舰(包括“海影号”隐形战舰以及海军DDG1000导弹驱逐舰)等。
图:海面停泊的俯视海影号隐身试验舰
隐身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
DARPA研发的隐形技术已被美国空军广泛应用于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中。另外,DARPA与空军采购与运行部门以及洛克希德公司和诺斯罗普公司合作,共同完成了对海弗蓝和沉默之蓝号隐形飞机的研发工作并成功将研究成果投入生产。
下一步计划
目前,敌军正大力加强全面空防系统的部署力度同时积极研究美军隐形战机的其他弱点,以图削弱美军在隐形空袭方面的优势。为此,DARPA将继续加大对于突破性技术的研究投入,提高美军突袭装备的战斗力和战略突袭的成功率,从而确保美国的绝对战略优势。
无人驾驶飞行器(UAV)
需求和发展前景
无论任务是情报、监视和侦查(ISR)、战斗伤亡评估、陆军或者海军支援还是空袭,空中领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飞行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尤其是对于在战区执行任务的战机而言,风险性将进一步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国防部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更先进威力更大功能更强的无人驾驶飞机(UAV)的研发来扩充美军空军的战机设备,提高空军战斗力。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无人机可执行的任务范围越来越广,操纵无人机的操作系统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然而,虽然无人机的系统功能已经有所增强,但是空军部队对无人机执行任务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无人机面临着一个紧迫的任务,那就是要提高稳定性和飞行时间、扩大任务范围、增加有效负载、提高战区通讯能力及加强采用复杂系统构架执行多种战术作战任务的能力。
DARPA的解决方案
早在20世纪60年代,DARPA就开始了对无人机的研究,当时使用无人机这一提议在军事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这些质疑并未影响DARPA对无人机这一设想的浓烈兴趣,DARPA始终坚信无人机这一设计理念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并最终将取得颠覆性的巨大成功。DARPA推出了一整套有关无人机研究方案,所涉及的研究项目包括无人机构造、引擎、燃料、导航、传感器、通讯设备和自动操控系统等。
在1962年,DARPA首次研发了早期的无人机垂直起飞和降落(VTOL)技术,并与美国海军合作共同研制出了QH-50号反潜无人直升机(DASH)。QH-50号反潜无人直升机可以装载反潜鱼雷,搭载有该型直升机的驱逐舰,可以在其反潜火箭射程范围以外,向敌军潜艇发动攻击。之后,DARPA又在QH-50号反潜无人直升机上装配了电视摄像机,用于执行在越南的情报、监视和侦察工作,驻越南的美军士兵们将该无人直升机亲切地称为“史努比”。
图:QH-50A无人直升机
在20世纪70年代,DARPA启动了名为“Teal Rain”的研究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引擎动力和设计。与此同时,DARPA还开展了“Praeire和Calere”项目,展示了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期间携带重型负载的能力。在此期间,DARPA在海军的要求下,开始了其首次对小型、低可侦测性远程遥控飞行器(RPV)的研究。在70年代末期,DARPA出资赞助了对可用于无人机的微型机载传感器的研发,其中包括微型抗震稳定系统、移动目标识别器、雷达以及抗干扰数据中继器——所有这些技术在提高传感器的抗击能力和稳定运行能力以及适用范围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在DARPA的支持下,琥珀号长航时无人机诞生了,琥珀号长航时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后来被用于制造Gnat和MQ-1掠夺者号无人机,DARPA在20世纪80年代对长航时无人机的研究促进了MQ-9死神号机载情报收集和侦查以及攻击系统的出世。
图:“琥珀I”侦察无人机,机鼻下方有光电传感器
这也促进了MQ-9死神号机载情报侦查和收集系统以及目标攻击系统的研发。在此期间, DARPA还出资赞助了CONDOR飞机测试项目,该项目成功展示了无人机更加强大的情报收集和侦查功能。
图:RQ-4“全球鹰”无人机
在20世纪90年代,DARPA启动了RQ-4号全球鹰研制计划,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RQ-4号全球鹰是世界上第一架配备机载情报收集和侦查系统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被广泛用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在1996年,DARPA启动了微型飞行器 (MAV) 计划,研究用于侦查当地地形的体积更小的无人机机载系统。在该计划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中,其中之一就是T鹰无人机,这是一架垂直起降机,机身带有直径为13英寸的单旋翼带尾桨,配备摄像机和红外传感器,主要用于在伊拉克探测路边炸弹和执行其他情报收集和侦查任务。
图:美国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实验室,微型飞行器(MAV)研制小组研制的微型飞行器。
DARPA的微型飞行器项目的其他研究成果还包括黄蜂号无人机的诞生。黄蜂号的固定翼展长不到16英寸,机身总体重量不超过一磅,航速可达20至40英里每小时。黄蜂号机身迷你,可装入背包中,且便于手动安装。除此之外,黄蜂号的动力推进系统在工作时较为安静,不会产生大量噪音,这也使得黄蜂号成为在开放环境和城市中执行小班级别的灵活实时侦查任务的绝佳选择。
在21世纪初期,DARPA启动了无人驾驶战斗机的验证项目,提高了无人战机对合作任务进行规划能力以及自主决策力,同时提出完善了无人机和有人机合作执行任务的概念。在海军和空军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逐渐演变为对联合无人战斗机系统的研究,并研制出了海军X-47B号舰载无人战斗航空器试验机,这也是第一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形无人轰炸机。
在2005年, DARPA在新项目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无人机的研究范畴,致力于开发纳米飞行器。纳米飞行器为形似蜂鸟的微型扑翼飞行器,可用于执行室内以及室外的情报收集和侦查任务。纳米飞行器翼展仅有6英寸,机身重量不足一盎司,这是第一款通过安装在其单翼上的一个微型化学火箭提供动力的飞行器,另外纳米飞行器的机翼上还可以安装电池以及飞行控制装置。
图:A-160蜂鸟无人机
在此期间,DARPA 还在积极筹备长航程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研发计划,同时开展了对另一型号的“蜂鸟”——A-160蜂鸟无人机的研究。A-160蜂鸟无人机为长航程高速无人直升机,可以连续飞行18.7个小时, 其前所未有的强大续航能力和超轻机身刷新了此类无人机系统的历史记录,成为无人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所产生的影响
DARPA所推动的无人机技术创新和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情报收集和侦查的方式,无人机以更强大更隐秘的情报收集和侦查能力为巩固美国的绝对空中优势和国防部以及其他部门的信息优势提供了重要保障。DARPA这类研究所取得的最明显的成效之一就是现在装载了情报收集和侦查系统的无人机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区执行任务,续航功能更加强大,飞行高度也有显著提高,同时收集到的情报信息量和清晰程度也是其他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DARPA还积极研发了可以极大简化操纵这类无人机执行战区任务的新技术。例如,黄蜂号配有尖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超微型自动驾驶导航仪,是历史上首款无需人工操纵可以独立自主飞行的微型飞机,这样一来操作人员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执行任务和收集战区信息和图像上。在2008年,美国武装部队在一项官方军事行动中正式启用了黄蜂号无人机,这也是美军首次启用无人机执行正式军事行动。
无人机的诞生离不开DARPA多年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一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不仅改写了人类历史,还将对人类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无人机早期被用于越南战役,后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波斯尼亚的维和行动中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情报和信息,并在摧毁维吉尼亚大炮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无人机出色完成了情报侦察和收集、发现瞄准攻击目标、以及伤亡评估等多项任务。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无人机在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加强军事实力方面无可取代的重要性。
除了军事领域外,无人机也逐渐成为很多企业界人士投资的重点,为民事商业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事实上,今天无人机是航空业发展最快的领域,充分说明了DARPA的研究的巨大影响力和现实意义。
除了执法部门和公安局外,各大企业也纷纷制定计划,采用无人机来加强在输电线路监测、作物评估、火灾测定、采矿、伐木和提供远程通信连接装置等方面的工作,另外在无人机技术刚刚起步阶段早期就已经被应用于好莱坞及相关娱乐行业。
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DARPA研发的无人机以及无人机相关技术在美国海陆空三军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如上文所介绍的,无人机已成为国防部必不可少的军备之一。
下一步计划
未来在军事领域以及国家安全方面对无人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对无人机功能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随着无人机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大,今后人们将需要能够独立执行任务的无人机系统。DARPA正在积极开展一系列在这方面的相关项目,以图扩大无人机的功能范围,其中包括对吸气式和非吸气式推进技术、旋翼式机身设计、温度和散热管理、制导和导航系统、航行管理、传感器以及先进机载系统等领域的研究。
同时,鉴于无人机所收集到的信息量巨大以及为了满足现代情报收集和侦查的需求,DARPA还同步开展了可以加强对无人机所收集的信息的处理、管理分类和分析的技术研究。
目前,很多用于军事用途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都需要航空母舰或者配有长跑道的陆地基地来帮助起飞和降落,这对经济、财政、外交以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严重制约了无人机系统的部署速度。对于这一问题,DARPA也在积极研究解决方案。DARPA的战术利用侦查节点项目(Tern)计划使用小型舰艇作为长航时中等体积固定翼的无人机的活动发收站。目前,海军部队正与DARPA紧密合作,在DARPA前期所取得的成果上, 进一步研究战术利用侦查节点项目的全方位海上展示平台。
此外,DARPA的空中可重构嵌入式系统(ARES,战神)研究项目旨在开发出一种紧凑的、可垂直起降的、能够高速飞行的无人驾驶投送系统,能够执行物资供应、空中侦察以及伤员运输等任务。“战神”无人机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而不需要依赖飞行跑道。因此,它可以无障碍降落到任何热点地区,例如地面部队难以抵达的战区或雷区,卸载物资或搭载救援士兵。“战神”无人机的另一大特点是“模块化”,其配备有可拆卸的有效载荷舱,因此可根据不同需求迅速“变形”为运兵飞机、货运飞机、侦察机或医疗救助飞机,甚至还具备打击能力。
情报、监视和侦察技术
需求和发展前景
了解敌军的最新动向以及随时随地掌握确定目标所在位置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是这些能力离不开情报、监视和侦察(ISR)技术的帮助。在冷战时期,由于苏联军队所拥有的大炮、坦克武器等先进军备和武装部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美军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军,面对这一情况,美军以及其盟友希望在情报收集和侦查方面取得绝对优势。
作为抗衡苏联军队的实力优势,弥合与苏联之间的巨大军事悬殊的突破口。尽管后来苏联解体,但是对尖端情报收集和侦查技术的需求却有增无减——不仅为了消除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还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猖獗叛乱分子和恐怖组织的破坏活动(尤其是考虑到这些叛乱和恐怖分子极有可能混杂隐藏在平民大众之中因而难以被发现)。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代号E-8的战机于2009年飞过加尼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上空。
DARPA的解决方案
自冷战时期以来,DARPA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突破,为巩固美国在国际上情报、监视和侦察方面的绝对领导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举例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抵抗苏联的军事威胁,DARPA 启动了“铺路机”目标捕获武器运输雷达系统项目。“铺路机”系统是一种机载雷达系统,用来监视、探测和攻击陆军前沿部队纵深地带的敌方的面活动目标。在1978年,DARPA在其“突击破坏者”项目中采用了“铺路机”系统和其他相关技术,突击破坏者可以让美军利用DARPA研发的空载侦查和导航技术,例如,尖端光电感应器以及空载雷达,外加综合目标截获、数据传输和攻击的通信、指挥和控制网络,对敌军纵深装甲目标发动远程攻击。
后来,这些技术经过不断的升级更新,多被用于研发新型现代军事武器系统,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一种被空军用于管理、指挥和控制战役同时追踪地面车辆,将截获的图像和数据传送回中央指挥部的先进的远距空地监视飞机,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
在那之后诞生的车辆及散兵探测雷达(VADER)无人机机载系统 不仅可追踪敌区地面车辆还能追踪下车人员。
为了发挥突击破坏者的机载雷达系统、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以及车辆及散兵探测雷达系统的最大军事价值,DARPA开展了三个研发项目,分别为:移动目标监视项目、低成本移动面目标交战项目和NetTrack项目,研制出了可以发射精确制导弹药以及可以大面积地区范围有效识别敌人不显著的活动模式,例如发射机动导弹一类的小规模隐秘军事行动。
DARPA最近在探测诸如装甲车辆一类的小型目标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最新的传感器和雷达系统可以有效地识破敌方为逃过美军侦查和探测而利用恶劣的天气大面积隐藏目标或者采用其他伪装和欺骗手段隐藏军队、车辆或武器系统的伎俩,可以在可视度较低的环境下迅速识别敌方伪装。举例来说,DARPA的“七巧板”项目研发出了新型的三维立体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利用激光穿透树叶植被或其他伪装的空隙,从多个角度收集三维图像,帮助作战人员准确地识别出隐藏目标。同时,DARPA所研发的植被穿透侦察、监视、跟踪和作战雷达(FORESTER)可以准确识别隐藏在障碍物之下的目标,大大增强了美军反伪装、反隐藏和反欺骗的能力。另外,DARPA与20世纪90年代末期启动的“发现者II”项目整合了“铺路机”系统和其他相关技术,研发了一系列空间雷达系统,最终成功在近地轨道上安装了先进的情报收集、侦查和监测技术系统,用于实行太空监测。
前不久, DARPA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款机载高清实时成像传感器——自动实时地面覆盖侦察成像系统 (ARGUS-IS),该系统可自动跟踪包括车辆、行人在内的任何移动物体,同时将拍摄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实时图像资料传输到与之相连的地面指挥部操控界面上。
所产生的影响
DARPA在提高美国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大增强了美军的军事优势,便于美军执行军事行动抢占先机。最新的情报、监视和侦察不仅改革了美军的作战方式,还大大提升了美军整体战斗力和攻击力。
在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DARPA所研发的机载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例如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为美军作战人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战术情报和信息,帮助美军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行动所造成的附带伤害和意外伤亡。此外,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这些DARPA所研发的机载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捕获拍摄了大量宝贵的战场实况图像和信息,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信息的详细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让美军可以实时监控战场上的一切动态发展。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敌军地面战车和直升机的行动方向和速度,同时将拍摄到的实时图像资料通过安全加密的数据传输器传输空军指挥部、陆军机动地面控制站以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军事情报分析中心与之相连的操控界面上。在另一方面,DARPA在雷达成像和广域视频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可以有效地发现并识别隐藏或者潜伏的叛乱分子和恐怖组织活动网络。
DARPA被应用于持久自由军事行动 的ARGUS系统(OEF)以及DARPA的高空光学雷达运行实验(HALOE)项目为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军部队提供了大量实时三维、高分辨率战区实况测绘图像和情报,所采集的数据不仅范围更广、像素和清晰度更高而且速度更快,同时还突破了传统情报收集手段的局限,能够突破敌方强大的防空系统,深入敌军后方进行侦查。在2012年,DARPA 负责开展管理高空光学雷达运行实验项目(HALOE)和维德项目(VADER)的前锋小编队由于在为美军在其他地区开展的持久自由行动提供情报信息支持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而荣获杰出集体功绩奖。
大多数在情报、监视和侦察方面的技术都被广泛用于无人机,反过来,无人机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情报收集和侦查技术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DARPA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配备了DARPA最新研发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无人机可以战胜恶劣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大大提高了任务的成功率和精确度,这两种技术的完美结合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美军的战略行动和情报优势。
DARPA的高空光学雷达运行实验(HALOE)项目为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军部队提供了大量三维、高分辨率战区实况测绘图像和情报,所采集的数据突破了传统情报收集手段的局限不仅范围更广、像素和清晰度更高而且速度也更快。
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DARPA所研发的情报、监视和侦察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美国海陆空三军国家侦查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联合简易爆炸装置对抗组织等机构。
与此同时,DARPA所研发的情报、监视和侦察技术在许多关键的民事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原本为执行军事领域的情报收集工作而开发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其应用现已扩展到蜂窝移动通信等民用领域。此外,由DARPA部分研发的先进雷达信号处理技术一开始主要用于支持军事情报收集,而如今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空域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现在很多的智能手机摄像头都装配了DARPA项目所研发的固体探测器和高速光电传感器,这掀起了商业摄影和摄像和视频领域的改革的浪潮。
下一步计划
今天, DARPA还在进一步研发可加强战区情报收集和侦查工作的新型技术。与此同时,鉴于如今依靠强大尖端的情报收集和侦查技术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量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人类可以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范围,因此DARPA正在积极研发新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整合来自多个负责监测不同目标的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数据,同时自动化对目标和目标活动的检测工作,大大降低信息分析员的工作量。DARPA还计划通过使用先进的模式分析、发现和预测程序来识别潜在威胁,加强对具有高时效性的紧急军事行动的情报支持。
本文节选自《国家安全突破性技术》
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