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日报:让懂科技成为干部标配 | 国防参考:建设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

2017-06-30 战略前沿技术


让懂科技成为干部标配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肖家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以来,科技的力量已深入人心。时至今日,其发展越来越迅猛,除了广为应用的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等,量子技术、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也开始“爆发”,这些高大上的词汇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甚至触手可及。

  科技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做科盲,要懂科技。

  对于个人来说,不懂新技术顶多意味着错过一些人生机会,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这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

  在基层采访时,笔者就曾多次遇到过地方干部被“高科技”忽悠的尴尬。花大价钱买的无人机,没过几天就发现只是淘汰货;有的领导积极作为,招商引资,却被企业家们口中的“高科技”词汇绕得云里雾里;有的领导张口闭口大数据、云计算,对其内涵却一知半解,匆匆上马的新项目往往不尽如人意。

  懂科技,当然不是让干部们回炉重造、系统学习数理化知识,而是要求干部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有准确把握;对自己可能接触的新技术,知晓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未来有可能绽放光彩的科学领域有所预判;对新兴业态、流行科技产品能及时跟进,刷新自我认知。

  有干部私下抱怨:文科出身,别说高新技术,方程式都不会算了,怎么去捕捉发展趋势?

  这就需要补课了。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建立相应制度和环境,及时给相关部门官员“加油”。在不少高科技骗局中,被骗者往往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被忽悠。应让相关人员有更多接触到科学家、从业者的机会,尽量和前沿科技保持同频同步。

  是否懂科技也应该被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中,在体现考核差异和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加入科技内容,让懂科技成为干部的标配。



建设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

来源:《国防参考》第11期,作者:张煌

 

人才是强军兴军的重要基础,事关军队长远建设和国家根本利益。长期以来,在国防科技领域中,高层次军事科技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国尖端科技发展的痼疾,建设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考虑到国防领域关乎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紧要地位,在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避免人才流失,保留、吸引和造就一大批国防科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升我军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1

依托军民融合体制

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对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和我军院校特色,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必须依托整个国家人才培养体系,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军民两用的人才培养渠道。军民融合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指导军事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方针。


长期以来,军地双方在人才培养的渠道上各自独立,缺乏有效联通和融合,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同时也制约了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必须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强化军队依托地方培养科技人才的力度。


为此,一要成立全国性的军民融合军队人才培养指导机构,以凸显国家的整体筹划、军队主导和地方支撑的相互关系;完善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教育体制,促进军地教育资源深度融合,探索产学研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制,充分利用地方教育系统育才资源的优势,培养出更多的军事科技人才。


二要拓宽军地之间人才兼容储备的渠道。一方面是军用民,依托“强军计划”,选派科技骨干人才到地方院校深造,重点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学术技术创新发展的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装备技术发展瓶颈的技术专家以及国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是民参军,加快我军聘任制度改革,选拔地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军所用,聘请地方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到军队兼职,有针对性地出台激励制度。


三是转变培养模式,通过在地方高校组建后备科技军官训练团、开办“民间军事科技学院”、建立军地两用科技人才基地,吸纳优秀在校地方大学生参加军事研究。


军民贯通的人才流动机制。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的成长,需要经历不同的研发机构和创新氛围的磨砺。地方上从事基础研究的大学、从事开发研究的科研院所以及从事应用研究的工业研发部门,同样也是滋养军队创新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沃土。


军地之间人才培养平台的交流与互通,成为孕育创新人才的重要动力源。在军队和地方之间,如何在军地科研领域之间构建交互式的人才流动机制,成为确保创新人才持续涌现的关键机制。


为此,一要打破原有军地科研部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研发建制,改变科技人员应动不能动,想动不准动的局面,鼓励民间优秀科技人员基于兴趣与优长,到军队科研平台开展协同创新,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汇聚军地双方人才。


二要遵循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客观规律,建立跨学科的人才会聚模式。交叉领域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正是各类科研机构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


因此,需要以会聚多学科的研发项目作为未来军民融合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借此构建研发军地协同创新团队和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将交互式军地人才流动机制,贯穿于从基础理论到装备构想再到工程实现的全过程,以充裕研发资源、确保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的搭建与创新路径的连贯展开,并最终实现创新人才个人能力素质全面跃升。


军用任务与民用兴趣结合的人才配置原则。兴趣是推动科研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的最持续的动力,而任务导向则是军事科研最基本的人才配置原则。军事科研具有非常明确且限期完成的任务目标,因此,任务导向就成为军事领域创新人才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则。


以任务为导向施行人才配置,能够使青年科研人员较快地融入国防科研实践中来,在短期内缓解我军关键岗位专业科技人才紧缺的局面。然而,单纯依靠任务目标的牵引来造就人才,也可能束缚个人研究的自主性,频繁的任务变更,使得中长期的基础研究难以进行。


事实上,军事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并不一定与军事任务完全匹配,它在某些情况下指向军事领域,在某些情况下则更关注民用领域。创新人才参与国防研究的持久度和研究水平,既与其从事国防研究的任务使命密切相关,更取决于个人兴趣优长与研发方向的匹配程度。


要造就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就必须确立军用任务与民用兴趣结合的人才配置原则。为此,一方面是在顶层设计层面,摒弃片面追求短期任务而忽视中长期基础研究的做法,要着眼于科学前沿的军事前景,对创新人才团队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从创新人才队伍的数量规模、能力素质、队伍结构和效能作用四个方面入手,实现民用研究兴趣与军事应用任务的协调发展、双向互动。


另一方面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从跨军兵种、跨建制、跨部门甚至跨层级组织实施的重大国防工程入手,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前提下,保证科研人员拥有适当的研发自主性,通过制定相对灵活的研发预案和弹性化的日程安排,确保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能够同时惠及军民两个方面,在科学前沿进展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过程中,实现创新人才的涌现。

2

明确价值引导机制,营造

拴心留人的文化氛围


从概率统计的角度来看,科研经费、硬件设施、福利保障与军队科研人才安全系数往往呈正比。然而,这一统计上的正相关性并非是恒定不变的。


20世纪中叶,国防科技史上曾发生过两件与人才安全相关的重大事件:一件是资金充裕、条件优厚的美国国防部门在实施氢弹工程时遭到科学界的集体抵制;另一件是经费匮乏、基础薄弱的中国国防部门在实施“两弹一星”工程时得到海内外华人科学家的倾力支持。


在同一历史时期,中美两国军队科研人才团队之间“一进一出”的反差,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文化认同对于军队科研人才安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美军而言,从曼哈顿工程的辉煌到氢弹工程的挫折,科研人员享有的物质待遇并没有下降,但战时基于反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文化诉求已消失殆尽;对我军而言,科研人员能够在一穷二白的物质基础上铸造“两弹一星”的辉煌,靠的正是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精神文化诉求。


在当前军队改革和院校重塑的环境下,必须筑牢军队人才建设的思想文化基础,克服和平环境下理想信念、职责使命观念日趋淡化等现实思想问题。重视文化和价值导向因素对于军队科研人才安全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价值观层面加强军队科研人才团队的凝聚力。观念性文化构成了科研人才献身国防的内在精神动力,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价值观对于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中叶,中美两国科学家对待国防事务的巨大反差,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价值观层面的差异。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军科研人才的价值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追求功利目的的个体价值观与受爱国主义精神支配的集体价值观必然既有冲突又可融合。倡导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并适当融入个人功利追求,是维系我军科研人才团队凝聚力的理性抉择。


二是从制度文化层面提升军队科研人才的幸福感。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社会学研究表明,世界科技中心和科研人才总是朝着制度文化更为优越的国家转移。美军之所以能吸引汇聚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与其相对成熟的制度文化体系建设密切关联。


我军在长期发展历程中所建立的规章制度,诸如军政主官负责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等,都是我军制度文化优势的集中体现。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军在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上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才的幸福指数。


有鉴于此,应着眼科研人才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的制度文化体系,努力增强制度文化对于人才成长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在综合考量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幸福指标的基础上,建立提升军队科研人才幸福感的长效机制。


三是从文化环境层面确保军队科研人才献身国防的持久性。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认为:“文化指的是人类某个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


作为某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文化,必然与特定群体的生存环境紧密关联。作为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军队科研人才投身国防研究的思想动机具有多样性,他们能否做到全心全意、终生不渝地献身国防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职业目标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


为此,应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造、团结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以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熏陶、感染、教化并塑造科研人才,促使将国防科研事业作为施展才华的宽广平台和实现人生理想的优先选择。


3

坚持战斗力导向机制

防止人才“逆淘汰”


军事科技人才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骨干力量。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过程中,军队科技人才必然面临优胜劣汰的现实境遇,如果没有明确的人才评价标准,以人治代替法治,就可能出现精于钻营之辈挤掉德才兼备人才的“逆淘汰”现象。


针对此类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把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要求、提高打赢能力的核心素质放在人才质量标准的核心位置,确实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善谋打仗者上,滥竽充数者下,力求多为战斗力保留人才,为改革强军留住有真才实学的“千里马”。


规范选留制度。军队体制机制改革和力量编成调整,对于军队院校和科研院校的科技干部不可避免地造成冲击。面对转业和文职转改的现实挑战,必须严明识才选才的制度规范,深化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特点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军队科技人才转改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管理。


要本着对部队战斗力负责、对军事斗争准备质量负责的根本遵循,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大力推行军事科技人才选留和转改的公示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保留人才,以“阳光作业”取代“暗箱操作”,让广大科技干部有更多的知情权、推荐权、监督权和评价权,积极为各类干事创业的军事科技人才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保证把优秀科技人才留在部队,为实现科技兴军战略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坚持高端引领。确立在军队改革中优先保留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战略发展布局,充分重视高端创新人才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改革进程中,真正做到高端人才资源优先保留、高端人才政策优先创新、高端人才激励优先保证。


通过高端人才优先的专项措施,努力为军队保留一批善于顶层谋划的战略科学家,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一批科研水平高、学术造诣强的国防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人才和装备应用人才,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专业技能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军队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明确激励机制。用适度机制激发人才动力,深化军队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权责明确、科学分层、创新引导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部队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明确以进一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遵循,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激励办法,在全军范围内继续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支持项目,注重院士称号精神激励作用,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加大对军队优秀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的资助和激励力度,为科技人才在军营建功立业提供制度支持。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