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论】"融合"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新力量
对任何一个研究型高校或科研机构而言,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回避:如何平衡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毕竟,面对一块蛋糕,如何切分、切得对不对,事关最后的“产出”。
有趣的是,昨天在出席“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时,多所高校和研究院的管理层却不约而同地说,这个困扰学界很久、也让科学家们争论很久的问题,着实是一个伪问题。“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化学,一种是应用化学,一种是还没投入应用的化学。”有学者就援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话来展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
眼下,一流的研究机构正表现出新动向:不再盯着一块“蛋糕”,在切法上搞平衡,而是忙着整合内外资源,布点布网,努力做大“蛋糕”。如一些科学家所言,在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固然有同行竞争,但重要的是,“融合”的力量也开始显现。
好的基础研究,迟早会找到应用的价值
科学界一直流传着与诺贝尔奖得主有关的佳话,而有些科学家的传奇经历,足以说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奥妙关系。
昨天,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校长姜成模和大家分享了一则故事。去年摘获诺贝尔物理学家的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有一回和他聊天,谈到自己的悲怆科研“前史”。“几十年来,我一直被认为是条‘寄生虫’,从事的基础研究工作更是被看得一钱不值,因为它无法马上展现工业上的效应,成为吸金项目。”尽管受到白眼,但中村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直到他所研发的蓝色LED获得诺贝尔奖认可。戏剧性的是,当中村的基础研究被证明是“发光的金子”后,这位后来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任教的学者享受了别样的待遇:寻求合作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有的企业甚至因为中村而追去了加州。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叶阳看来,今年摘获诺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素抗疟领域做出的卓越研究成果,也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范例。“对科研院所来说,聚焦科技成果创新有两个维度,一是尊重科学家从事研究的兴趣和自由,二是始终怀有社会责任感,敢于向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宣战。”
“要说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我认为可以换一种表述方式。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两类研究:好的研究和差的研究。而好的研究迟早会找到应用的价值。”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认为,为促进科技创新,科研院所应建立精简高效的工作流程,为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的一线人员设置清晰的发展路径,尽力为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扫清障碍,提供便利。
弥补基础研究薄弱,“借外力”不失为一条捷径
不少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的科学研究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一个鲜明例证是,在很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不管是从事前沿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型研究,一线研究人员可以在多元的渠道上获得不同类型的支持或资助。与之相随的一个动向是,“融合”正在成为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力量。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坦率地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相对薄弱,本土企业的研发力量到目前为止仍主要投入于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所以,解决一些行业共性技术的瓶颈问题,鼓励构建跨学科的成果转化平台,不失为一条捷径。
按照张旭的看法,要弥补本土基础科研力量的不足,一个更好的办法是吸引世界著名的科研机构到中国来建立实验室或工作机构,促成中外科学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教授也持类似观点。“在基础工业领域,我们还有一些历史欠账要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高校必须脚踏实地,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支撑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毕竟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其他可调配的资源都十分有限,必须向外接力。这就是产学研合作在当下显得无比重要的原因。”
谈及全球科学研究所展现的“融合”之势,姜成模说,他对目前执教于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的一位科学家的话很有感触。“在科学界,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历来存在,现在甚至已经发展到快鱼吃慢鱼的阶段。但无论何时,对大学和科研院所来说,构建良好的科研环境,多元化、多样化是关键。”让不同背景的科研人员组成研发团队,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兼容并包的环境如优渥的水土,是创意的生成和迸发之地。
(来源:文汇报,作者:樊丽萍)
【重磅推荐】“战略前沿技术”2015年全部历史文章已整理完毕,请回复“2015”或点击自定义菜单中的历史文章“2015文章全收录”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