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观察】当代颜色革命与混合战争——俄学者解读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当代颜色革命与混合战争
――俄学者解读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许得君 摘译
近期,俄罗斯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博弈在国际政治理论界继续演绎,美国学者指责俄罗斯利用“混合战争”方式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学者则回呛美国在基辅煽动颜色革命推翻合法政府。这里,译者将俄罗斯“独立军事观察网”《当代颜色革命与混合战争》一文摘译出来呈献给大家,共享俄学者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独到见解。原文作者亚历山大· 巴尔托什为俄军事科学院通讯院士,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国际安全信息中心主任。
原文标题为“当代颜色革命与混合战争”,副标题为“俄罗斯如何化解西方的‘摧毁’和‘围困’战略”。文章认为,全球安全体系的脆弱无力致使国际关系发生混乱,并催生了一些新的颠覆和破坏手法,在这其中美国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谋求世界霸权,弱化中国、俄罗斯以及欧盟等战略竞争对手,美国故意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不稳定因素。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出现:国际间和各国国内的矛盾不断加剧,一些欠发达国家出现“为了反抗而反抗”的叛乱组织,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抬头,有组织犯罪全球性蔓延,难民潮涌向欧洲。当前冲突各方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非传统威胁正在孳生。美国对全球安全体系的破坏作用建立在下列条件基础之上:经济、金融及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华盛顿主导下的国际经济金融组织的广泛联盟,以及“软实力”的巧妙运用。上述各项优势的综合运用便成为当今西方国家广泛接受并屡试不爽的颠覆和破坏手法。
一、战争形态的演变
当前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独特的变化,出现了以与人类此前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完全不同的文化活动为起因的新形态战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新形态战争区别于非组织暴力活动,仍然受武力使用限制规则的约束,但与此同时,国家、民族、宗教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矛盾对现代战争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致使战争态势发生重大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许多原本被蓄意制造出来并认为是可控的政治事件,其发展态势却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当代实践表明,蓄意地对某一国的国家安全体系施加影响会产生一种特定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一次小小的波动就会在无法预料的地方引起雪崩式的激变,这种激变的后果同样无法预料,并将改变整个体系,无论之前它是如何坚不可摧。有鉴于此,普京总统曾说过:“当今世界处在已知的边缘地带,尤其是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和乌克兰的悲剧就是美国及北约等外部势力蓄意实施干涉的例证。
颜色革命与混合战争的受害者首先是无辜的民众
莫斯科呼吁国际社会停止混合战争,共同应对恐怖主义
今天西方用颜色革命推翻了中东国家的政权,却滋养了“伊斯兰囯”。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普京总统向那些国家颠覆活动的始作俑者发出质问:“你们知道你们在干些什么吗?”没有回答。现代冲突的形态是变化无常的,人们无法预测事件的发展态势,就连事件的发起人也无法预料未知的危险。
二、混合战争战略
对颜色革命和混合战争战略思想的研究是分析现代冲突的理论基础。混合战争的实质在于对敌人实施围困和消耗战略,目的是完全破坏侵略对象国的国家主权,进而实施颠覆,或者保留国家政权,使其置于外部势力的控制之下。与围困战略相对应的是摧毁战略,这正是颜色革命的鲜明特点。“摧毁”和“围困”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战略层面,还适用于政治、经济层面,甚至于拳击等任何对抗现象,前者是后者的形态演变。摧毁战略可用于分析颜色革命,围困战略可以用来解读混合战争。
在传统战争中围困战略被视为一种循序渐进地弱化敌人进而取得胜利的军事手段,主要是消耗敌武装力量,削弱敌补充人员和物资、保持战备水平的能力,切断敌交通线,最终迫使敌投降。传统战争的模式体现了两国或多国之间传统武装冲突的特点,即冲突各方都遵守国际法准则,包括保护各方战俘及平民的人权,尤其不得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关于传统战争的法则在海牙公约、日内瓦公约、联合国大会决议以及其他文件中有明确规定。
混合战争不接受上述任何条款,甚至也不接受国际公认的对“侵略”的概念界定。197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中有这样的描述:“侵略就是一国针对另一国使用武力或采取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其他形式的行动破坏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在混合战争中无法界定战争的起始和终结、前线和后方、胜者和败者;很难区分军事行动和恐怖活动,很难区分按照传统战争概念理解的威胁和谈判,甚至很难确定谁是敌人。
混合战争战略中侵略国充分利用现有国际法的漏洞来弱化和消灭侵略对象国,通过在行政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及军事安全领域制造混乱来消耗侵略对象国的精力。在混合战争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使用正规军和非正规军以及特种力量;发展到特定阶段就可以展开有当地叛乱分子及私人武装分子参与的军事行动,这些武装分子由境外势力和境内寡头、有组织犯罪集团、民族主义和伪宗教组织提供人员、武器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混合战争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针对侵略对象国的军事安全领域施加影响,通过在边境地区和战略要地挑起局部冲突、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部署武器系统、建立间谍网络和培养“第五纵队”等方式,使其过度消耗并最终耗尽军事资源。
在混合战争战略中广泛使用“种族武器”使当地各部族之间相互内耗的例子有很多。一百年前英国就曾在入侵阿富汗、中东和印度时使用了这样的“种族武器”,同样的手法希特勒为了对付苏联和西欧国家在占领乌克兰、波罗的海时也使用过。在当今世界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广泛应用、间谍组织网络广泛渗透的条件下,“种族武器”的潜力在迅速增长。
与传统战争不同,混合战争中侵略国使用自身武力并不是唯一制胜的手段,而是与其它非军事手段相结合――实施信息和心理战、破坏敌方经济、开展网络战、使用传统外交工具以及封锁和孤立等,借以压制对象国的抵抗意志,最终使其消耗殆尽。这其中实施信息和心理战、破坏敌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敌人的思想意识是任何一场战争的主要作战对象。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首先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军事行动本身只是起辅助作用。混合战争战略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在敌方某一重要领域内挑起对抗。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保证了侵略国从局部到全球范围内夺取控制权,在文化价值观领域实现暗中控制,异化、弱化并最终消灭侵略对象国民众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改造其思维方式。俄语是俄罗斯联邦最重要的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载体之一,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独联体范围内保障俄语语言的安全是一项关键任务。
混合战争的另一个主攻方向就是经济领域,这是玩弄混合战争技法的大师们的又一项发明。这项发明可谓历史悠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人就曾针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颠覆破坏行动,以削弱其经济和军事能力,动摇其政权基础。他们详细地研究了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弱点,及时制定了“第五纵队”式的破坏策略,在行政和军事部门建立间谍网,在工业企业和交通线上实施破坏,通过移民及其他渠道培植和资助反俄势力。1945-1991年的冷战期间,美国及北约针对苏联更是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在思想意识和经济领域实施了广泛的颠覆破坏行动,迫使苏联陷入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卷入阿富汗战争。这些颠覆破坏活动以各种混合模式出现,而这些非武装冲突的威胁并没有引起苏联高层的警觉,他们仍然固守自己的思维方式,把战略重点放在传统战争和核遏制力上。
在针对苏联的混合战争中西方的经济制裁扮演了重要角色。1949年北约国家和日本成立了“出口协调委员会”,禁止相关技术和商品输入苏联和华约国家,目的就是为使苏联始终处于落后状态;而与此同时却故意向俄国内科技领域输入一些被实践证明走不通的技术。另外,西方还对能源价格进行操纵。等等,诸如此类。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境外势力的思想意识挑拨和资金支持之下,一些中亚国家、高加索及德涅斯特沿岸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波罗的海共和国的分裂活动十分猖獗。在抗议活动中,一些军事设施和政府机关受到冲击,交通线被切断。由于缺乏战略预判和政治迫力苏联高层无力应对这样的非武装侵略,也无力阻止国家的解体。
如今乌克兰事件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利益构成了重大打击。一方面,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这一战略上极端重要国家的形势预测机制不够完善,忽视了美国及北约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了当地大部分民众的思想意识,导致俄乌关系不断恶化,两国紧张对抗的态势螺旋式上升。
混合战争战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侵略国对侵略对象国实施战略侦察,发现其内部及对外安全体系中的弱点和易损点;二、根据侵略对象国当地特点制定对其威胁和破坏的一整套混合措施;三、在涉及公众社会管理的一些关键领域实施渐进式的破坏活动,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领域、文化价值观领域、社会经济领域等。混合战争的初始阶段着力利用信息技术对侵略对象国的执政精英和普通民众进行思想意识改造,同时弱化其经济能力,而最严重的是向军事安全领域渗透。后续阶段则展开不宣而战的军事行动,侵略国借助侵略对象国当地叛乱分子、受境外势力支持的雇佣兵及私人武装向其国家行政机构和军队发起攻击。其中一种重要的攻击形式就是挑起一次或若干次“颜色革命”,利用“第五纵队”对政府机关发起带有极端主义性质的冲击。最后则向侵略对象国提出全面投降的最后通牒。
混合战争的时间跨度很长,可长达数十年。而实现“颜色革命”有着更加严格的时间限制,需要专门策动一系列破坏活动。因此,严格意义上讲,“颜色革命”并不是混合战争的一部分。但两者对敌人的破坏形式和作用却不谋而合。美国及北约国家在政府间达成广泛的联盟,为在侵略对象国实施各种形式的破坏行动提供了法律基础。混合战争的不同阶段包括:和平时期、非武装冲突时期、武装冲突时期、冲突后保持威胁的稳定时期等。
三、颜色革命战略
混合战争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特点,而一次颜色革命(或若干次革命,比如2004年和2014年发生在乌克兰的两次革命)就可能成为在混合战争的和平时期及非武装冲突时期颠覆侵略对象国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在乌克兰迈丹广场的对峙事件中,当局领导层所选择的退让策略最终导致了国家政变和违反宪法的总统更替,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分裂和内部流血冲突之中。这是否能成为此类情况下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平息骚乱,以避免无休止动荡的有力例证的呢?2010年12月白俄罗斯当局领导者就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避免了事态按照类似颜色革命的脚本发展下去。
在传统战争中 “摧毁”战略是“一种通过完全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击溃敌人的军事经济基础的方式夺取胜利的军事行动”。颜色革命可看作是“非直接行动”的个别形式,包括在政治、社会经济、思想信息、心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当地民众以及执政机关和军队中的人员施加影响,最终颠覆其政权。根据这一战略的特殊性及其相对较短的时间跨度,可将其归入“摧毁”战略的范畴。相应的反摧毁战略就应当是采取果断措施以应对挑起颜色革命的企图,并在最初阶段就将其消灭。1989年发生在中国的天安门广场事件就是例证。
颜色革命战略包括五个主要阶段:一、挑起有组织的抗议活动;二、制造能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事件,将民众引向街头;三、进行冲突动员;四、形成有大规模群众参与的政治势力;五、向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在颜色革命的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要进行详细的情报搜集和大规模抗议活动准备,包括寻找资金支持,拟定标语口号,对媒体施加控制,培训武装分子头目,选择可能攻击的目标,为组织大规模集会建立通报系统等。其余四个阶段的时间跨度相对较短(约数周),主要形式就是强力冲击政府机关,直接目的就是推翻现政权,将侵略对象国置于外部势力的控制之下。在国家管控系统不够稳固和社会经济、种族、宗教等方面矛盾较多的国家中,类似的颜色革命战略屡试不爽。在大规模抗议活动准备过程中一些受境外资金支持、可由传媒操控的伪宗教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侵略国的外交部门及侦察机关对摧毁执政当局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摧毁”和“围困”战略的应对措施
要应对颜色革命首先要注意到外部势力会利用叛变的民族精英代表、雇佣军、恐怖分子、分离分子等间谍组织来干涉侵略对象国的内部事务。此时应当及时揭穿侵略国利用非政府组织、传媒、互联网等渠道实施社会破坏活动的资金来源(首先是在首都和一些大城市)。
要应对混合战争则要从长计议,要注意到侵略国的破坏组织网络会覆盖整个侵略对象国全境,破坏对象包括其执政精英和民众、经济和金融领域、行政机关等。此时俄语作为民族间交流国家性语言应当是重要的保护对象之一。在独联体国家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国家颜色革命和混合战争的威胁十分严峻。敌人在这些国家建立了便于实施破坏活动的平台,充分利用个别国家的民族主义势力,在语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挤压俄语的生存空间。
一些(独联体)国家的执政精英在外交政策上盲目追求多元化的倾向值得注意。美国国务卿克里不久前对中亚的访问就是例证。这次访问表明,美国人企图利用当地精英人士的民族主义情结,通过建立美国和中亚国家“5+1”论坛的方式推行遏制俄罗斯和限制其地区影响力的政策。华盛顿建立这样的论坛不仅用于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还用来对付企图摆脱美国监控的一些地区性国家和盟友(比如土耳其)。中亚和高加索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成为冲突的催化剂,美国及北约竭力使用各种手段,想把这一对俄罗斯安全至关重要的地区纳入自己的利益轨道,包括支持反政府势力,并将其发展成为颠覆政权的组织。
乌克兰事件的戏剧性发展提醒人们,是该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时候了,那些认为我们的邻居、盟友和伙伴“离开了我们还能去哪儿”的想法只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惨烈的现实证明,在对国家利益的错误理解之下,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之下,他们可能找到去处,并最终走入敌人的阵营。为了应对此类蚕食性的侵略,必须充分运用“软”“硬”两种实力,巩固独联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团结统一,发展欧亚联盟,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干部,积极有序地做好青年工作。
针对俄罗斯及其盟友的混合战争即使在与西方关系相对缓和的90年代初也未曾停止过,而如今当俄罗斯根据国家自身利益采取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时候,战争的形式变得更加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消除外部势力的不利影响,巩固盟友及伙伴之间的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及民族价值,积极应对颜色革命和混合战争。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投稿邮箱:13355524@qq.com
【重磅推荐】“战略前沿技术”2015年全部历史文章已整理完毕,请回复“2015”或点击自定义菜单中的历史文章“2015文章全收录”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