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望观察】"死亡之手"如何转动核按钮——俄罗斯的核反击指挥控制系统

2016-03-17 战略前沿技术


 “死亡之手”如何转动核按钮

――俄罗斯的核反击指挥控制系统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许得君

 

近期俄罗斯频频炫耀其核能力,洲际弹道导弹机动变轨、弹头分导突防、深海多发齐射等大规模演习测试动作连续不断,强有力的核肌肉展示了俄罗斯强大的核威慑力。不过,更具威慑力的是俄罗斯核力量高效的战备水平。利剑之所以剑气逼人不仅在于其剑峰的锋利,更在于利剑随时可能出鞘。这也是俄罗斯高调展示其核力量地下指挥所的原因。

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这样爆发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就建有多个地面和地下的常备核力量指挥所,配备有基本指挥系统,代号为“卡兹别克山(Казбек)”系统。为确保核威慑的终极使命,苏联还建立了即使在常备指挥所全部被毁、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施核反击的指挥控制系统,代号为“周长”系统。“周长”系统的用户终端代号为“切格特山(Чегет)”(“切格特”与“卡兹别克”均为高加索地区山峰名称),又被称为“核手提箱”。


“切格特山”用户终端,又称“核手提箱”

 

“周长”系统的研制始于美苏冷战的巅峰时期。当时,美国无线电对抗手段不断完善,未来可能将具备封锁对手战略核力量指挥通道的能力,因此苏联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确保将指令传达至每部发射架的备用通讯系统。有人提出了将装有无线电发射装置的导弹作为通讯指挥手段的想法。该导弹在苏联上空飞行,可将发射指令发送至战略导弹部队的师指挥所,甚至直接发送至发射架。1974830日苏联政府通过第695227号秘密决定,将系统研制工作交给了曾经研发洲际弹道导弹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南方”设计局。专家们将“УР-100УТТХ”导弹(北约称“种马”)作为系统研制初样,列宁格勒工学院负责设计带有发报装置的专用弹头,奥伦堡“天箭”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生产制造。导弹上装载了完全自主的控制系统,带有自动陀螺罗盘和量子光学陀螺测速仪,可以在引导导弹进入战斗值班状态的过程中自动计算飞行方向,并在发射架遭受核辐射的情况下保存相关数据。19791226日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有发报机的导弹发射,弹道高度4000米,射程4500公里。198411月从波洛茨克发射的指挥导弹向位于拜科努尔的“РС-20”导弹(SS-18撒旦)井基发射装置发出了指令,“撒旦”腾空而起,准确命中了位于勘察加半岛库拉靶场上的场坪。19851月“周长”系统开始进入战斗值班。此后该系统不断改进,指挥弹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导弹。


“周长”系统15A11指挥导弹

 

“周长”系统的主体是弹道导弹,这些导弹不是飞向敌人,而是飞向俄罗斯自己的上空,战斗部里装载的不是热核弹头而是发报机,该发报机向部署在发射井、战机、潜艇和公路移动发射车中的所有导弹发出发射指令,而上述导弹系统都装有指令接收机,一旦接到指令,就会马上启动发射程序。“周长”系统是完全自动化的,人为因素被排除或降至最低限度。发射指挥导弹的决定由自动指挥控制系统做出。这是一个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复杂程序系统,它会对地震及辐射强度、大气压力、军用无线电频率强度等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对战略导弹部队观测站的遥测数据和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预警数据进行处理。


“周长”系统其中一个地下核力量指挥所就建在乌拉尔北部山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科西温斯克石山的地堡中,这里深处俄罗斯内陆腹地,山体被坚硬而厚实的石岩石覆盖,构成防核辐射的天然屏障。地堡与外部的观测站和传感器相互连同,使得“周长”系统虽身藏地下深处,却能感知四面八方。系统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种模式:如果大量传感器发现高强度电磁辐射,系统会将相关数据与所在地的地震扰动数据进行比对,并做出关于遭受大规模核袭击的结论,此时“周长”系统可绕开“卡兹别克山”基本指挥系统,启动核反击程序。第二种模式:如果收到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关于其他国家发射导弹的信息,国家领导人会将“周长”系统转入战斗模式,如果1小时内没有得到取消指令,系统就会自动开启导弹发射程序。这种方案可排除人为因素,确保即使指挥所被完全摧毁仍可实施核反击。


图片标题:“死亡之手”如何转动;图片注释:①位于乌拉尔北部山区地下指挥所中的超级计算机对数千个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做出对敌人实施核打击的决定;②指挥导弹从隐蔽在山体里的发射井中发射升空,沿苏联上空飞行,向全国所有的井基、陆基发射架和水面舰艇及潜艇上的核导弹发出指令;③“死亡之手”自动报复行动开启,核导弹呼啸起飞,将敌人夷为平地。


“周长”系统及其传感器和导弹都是专门为在核爆条件下使用而设计的,平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但不会停止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当转入战斗状态或收到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及其他系统的警报后,系统会启动传感器监视网络,以发现核爆征候。 启动核反击程序之前,“周长”系统会按以下四项程序进行检测:1、是否发生了核袭击?2、能否与总参谋部取得通信联系?如果能够取得联系则系统关闭;3、如果总参谋部没有回答,则系统会询问“卡兹别克山”基本指挥系统;4、如果仍没有回答,则系统交由地下指挥所内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做出决定。最后才启动核反击程序。


“周长”系统用于大规模核打击的自动化指挥,是俄罗斯国家核力量基本指挥系统的必要备份,俄罗斯视其为遏制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大国重器,美国称之为“死亡之手”。北约曾宣称研制没有人为指令的核反击系统是不道德的行为,但美国也有同样的装备。当今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各大国核战略思想也各不相同,别人有的装备我们中国不一定要有;不过,要真正发挥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威慑力,类似的“死亡之手”我们也可以有。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投稿邮箱:13355524@qq.com


【重磅推荐】“战略前沿技术”2015年全部历史文章已整理完毕,请回复“2015”或点击自定义菜单中的历史文章“2015文章全收录”查阅!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习/xi】【预见2016】【物联网/Iot】【马斯克/Musk】【采办/acquisition】【抵消/offset】【水下/undersea】【轰炸机/bomber】【能源/energy】【电池/cell】【凯文/kevin】【战争/war】【云/cloud】【排名/rank】【博士/doctor】【王喜文/xiwen】【黄志澄/zhicheng】【贺飞/hefei】【李萍/liping】【纳米/nano】【基金/fund】【机器人/robot】【俄/Russia】【加/plus】【量子/Quantum】【数据/data】【无人/UAV】【革命/revolution】【转化/transfer】【谷歌/google】【工业4.0/industry】【神盾/DARPA】【颠覆/disruptive】【3D/4D】【硅谷/silicon】【石墨烯/graphene】【智能制造/inte manu】【智能/AI】】【军民/integration】【激光/laser】【智库/tank】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