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务观察】解析美B-21轰炸机:对中国有无绝对压制优势?

2016-03-22 战略前沿技术


相关阅读:

【防务动态】美公布新一代隐形轰炸机首张图像


近日在美军举行的2016年度空中战争讨论会上,美国空军部长德博拉·詹姆斯正式公布了美军下一代隐身轰炸机LRS-B的正式名称:B-21。对此有军事专家表示,美军的新型隐身轰炸机是为亚太战场“量身定制”的。那么,B-21作为美国21世纪研制的第一种隐身轰炸机,它有哪些技术特点?面对军事大国是否具备突防能力?

剑指亚太 应对大国挑战

美军现役战略轰炸机有三种型号:B-52H、B-1B、B-2A。目前在面对敌方先进的防空系统时,B-52H和B-1B由于不具备或仅具备有限的隐身能力,突防能力已严重不足,而B-2A隐身轰炸机由于研制费用高昂、维护困难等因素,至今只装备了20架,因此主要起武力威慑作用。

同时,B-2是上世纪90年代服役的产品,其很多技术在面对军事大国时,已无法形成绝对的优势,无法有效穿透敌方的密集防空系统。

截至2015财年,美国空军的“三驾马车”平均机龄已达到了39年,机身日益老旧,因此在2010年,美国空军提出下一代远程打击系统方案NGLRS和下一代远程攻击轰炸机LRS-B项目。

在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12年度《国防战略指南》中可以看出,新型远程轰炸机是唯一被提及要发展的装备。“亚太再平衡”提出美军的建设重点由反恐战争转向应对军事大国的挑战。

根据美军设定“潜在对手”的要求,必须是有较大的国土面积和纵深且具备较强的防空、反舰能力,这就要求其具有“更强的远程打击能力”,以满足在“反介入/拒止”环境下的作战需求,这正好是LRS-B的项目需求。

2015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和空军领导层宣布,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击败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赢得下一代远程攻击轰炸机LRS-B合同,该项目总额预算达到了550亿美元。卡特称,它是美军“今后50年的战略投资”。空军部长德博拉·詹姆斯更是表示,这型轰炸机将赋予空军应对“未来高级威胁”的能力。

飞机虽小 但技术水平更高

目前,美国空军对B-21具体的性能参数仍三缄其口,仅能从美国各方公开的信息进行初步推测。从外形上看,B-21酷似缩小版B-2A,其尺寸和有效载荷也将小于后者,但技术水平和装备数量将显著优于后者。

一方面,B-21与B-2A有着相似的高隐身飞行器“标配”,即飞翼式无尾布局、背部进气、内埋武器舱、喷管机身一体化、尖锐的机翼前缘等。另一方面,该机采用了先进的多功能隐身材料,即可兼容雷达/红外/可见光隐身性能。同时,该机可能还克服了敌方电磁辐射干扰,其更强的红外隐身能大幅降低B-21的红外辐射水平,可增强突防能力。

以美国对隐身战斗机的技术积累来看,为B-21加入智能战术隐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B-21将配装先进的任务传感器,可单机或多机联合对战场威胁环境进行更加全面的感知、判断并实时进行战术规划,增强其打击能力。

另外,美军将赋予B-21更强的能力拓展性。通用型的内埋弹舱可以装备当前和未来多种型号常规制导炸弹、巡航导弹、钻地弹以及下一代能携带核弹头的空射巡航导弹等。据称,该机还将同时发展有人和无人驾驶两种型号,无人驾驶型号可以深入更加危险、敏感的敌方腹地作战。

美国空军认为,B-21至少在2040年之前能够保证对“最强大潜在对手”的有效威慑。

面对军事大国 突防能力堪忧

目前,B-21已进入工程与制造发展阶段,美军计划采购100架以上,而美军部分官员正在讨论和鼓吹根据“在亚太作战”的需求,将采购量增加至200架。因此,有专家表示,若美军在亚太部署B-21,将对该地区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然而,B-21在面对军事大国时有绝对的压制优势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悉,美军在B-21论证之初,通过对“潜在对手”的情报和预判,认为该机可突破敌方未来防空系统,确保对其实施精确打击和1小时以上的待机覆盖能力,这不免有“王婆卖瓜”之嫌。一方面,目前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不断涌现出新概念、新技术,彼此压制、超越。

B-21成规模装备部队至少要等到2030年以后,面对一些军事大国的多层立体防空系统,特别是多种反隐身雷达等新型探测设备,B-21的隐身能力还有待考验。

另一方面,B-21与其他战略轰炸机一样,都需要具有完善的保障功能和固定机场,而这些固定设施在战时,必然是敌方首轮攻击的重点目标。如果在面对强大的飞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B-21的机场比B-21更加“脆弱”。因此,在强敌对抗下,B-21可能难以保证持久的作战能力。

尽管这种轰炸机不会像B-2A那样,成为具有绝对威慑力的革命性机型,但在多数情况下,若敌方的远/中/近程探测系统和远/中/近程拦截系统中的某一个和几个环节比较羸弱,B-21便会展现出非对称优势。

总之,隐身能力仍然是新时期武器装备的研究重点。对于强调要采用相对成熟技术、缩短研制周期的B-21,也明确要求具备先进的全向宽带隐身能力。所以,隐身与反隐身的博弈仍然是未来战争的主题之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原载:《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作者:刘雪松,原题:B-21轰炸机:隐身尖刀尚难刺穿钢铁盾牌)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投稿邮箱:13355524@qq.com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习/xi】【双创】【虚拟/VR】【预见2016】【物联网/Iot】【马斯克/Musk】【采办/acquisition】【抵消/offset】【水下/undersea】【轰炸机/bomber】【能源/energy】【电池/cell】【凯文/kevin】【战争/war】【云/cloud】【排名/rank】【博士/doctor】【王喜文/xiwen】【黄志澄/zhicheng】【贺飞/hefei】【李萍/liping】【纳米/nano】【基金/fund】【机器人/robot】【俄/Russia】【加/plus】【量子/Quantum】【数据/data】【无人/UAV】【革命/revolution】【转化/transfer】【谷歌/google】【工业4.0/industry】【神盾/DARPA】【颠覆/disruptive】【3D/4D】【硅谷/silicon】【石墨烯/graphene】【智能制造/inte manu】【智能/AI】】【军民/integration】【激光/laser】【智库/tank】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