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寻常痤疮 vs 玫瑰痤疮,还傻傻分不清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能皮肤 Author suym
寻常痤疮和玫瑰痤疮是两种临床常见病,虽然病名里都有「痤疮」两个字,但却有本质的不同,今天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
寻
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疾病,临床特点是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瘢痕形成。
玫
瑰痤疮可有多种皮肤或眼部表现。皮损主要位于面部中央,表现为面部中央持续发红、丘疹、脓疱、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和赘疣型皮肤改变。可伴眼部症状,表现为睑缘毛细血管扩张、结膜充血、眼部刺激症状或其他症状和体征。
发病机制
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疾病。其发病包括 4 个因素:毛囊角化过度、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炎症。
雄激素通过刺激皮脂腺的增生和分泌功能从而促进痤疮的发生。另外,外部因素如机械刺激、饮食、家族史、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增加可能参与了痤疮的发生。
玫瑰痤疮
导致玫瑰痤疮可能的机制包括:血管高反应性、对皮肤微生物的炎症反应、固有免疫异常及紫外线损伤等,但仍不完全明确。
临床表现
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通常累及面部、颈部、胸部、上背部和上臂。除了开放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和炎症性皮损(结节、囊肿)等寻常痤疮的典型皮损以外,瘢痕及炎症后色素沉着在痤疮中也较常见。某些女性患者可能于经期前发生累及下面部和颈部的痤疮。
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表现为不同表型,包括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赘疣型和眼型。患者临床表现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面中部红斑:玫瑰痤疮可能表现为鼻部和内侧面颊长期发红。其他部位偶尔受累,例如耳、侧脸、颈部、头皮和胸部。
丘疹和脓疱:玫瑰痤疮可以表现为丘疹和脓疱,主要位于面部中央。病损可能被误认为是炎性痤疮。但与寻常痤疮不同,玫瑰痤疮患者不出现粉刺,且炎症可能远远超出毛囊单位而形成斑块。
丘疹脓疱型
毛细血管扩张:患者面中部可见明显的扩张的皮肤血管,尤其是面颊部。
患者可有烧灼感或刺痛感、皮肤干燥、潮红、水肿、赘疣型改变等继发表现。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眼部受累:高度提示玫瑰痤疮的表现包括睑缘毛细血管扩张、睑裂区结膜充血、「黑桃状」角膜浸润、巩膜炎和巩膜角膜炎。患者还可能出现烧灼感、刺痛感、畏光和异物感等症状,可能发生霰粒肿、结膜炎、睫毛上结痂、睑缘不规则和蒸发型泪液功能障碍(泪液蒸发型干眼症)。
这两种疾病的炎性皮损在临床上可能完全相同。寻常痤疮与玫瑰痤疮关键的区分特征是玫瑰痤疮没有粉刺形成。皮损分布以面中部为主也提示玫瑰痤疮诊断。寻常痤疮女性患者中需更加注意是否存在雄激素增多表现。某些患者兼有寻常痤疮与玫瑰痤疮。
治疗
寻常痤疮
药物治疗是痤疮治疗的首选,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及激光、强脉冲光、化学剥脱治疗如果酸疗法、皮损内注射皮质激素和外科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另外,激素治疗对于部分女性更有效,包括口服避孕药及螺内酯。
痤疮的常用治疗方法
轻度粉刺型(非炎症性)痤疮:外用维 A 酸 (替代选择包括壬二酸和水杨酸) 。
轻度丘脓疱疹型痤疮和混合型 (粉刺型和丘疹脓疱型) 痤疮:外用抗菌药物 (如,过氧苯甲酰单用或过氧苯甲酰联合外用抗生素) 联合外用维 A 酸。
中度丘疹脓疱型:外用维 A 酸联合口服抗生素联合;可同时联合外用过氧化苯甲酰。
重度(如结节型):外用维 A 酸联合口服抗生素联合外用过氧苯甲酰,或者口服异维 A 酸单药治疗。
暴发性或聚合性痤疮:口服异维 A 酸治疗,可能需同时口服糖皮质激素。
玫瑰痤疮
不管何种临床亚型,非药物干预可能对处理玫瑰痤疮的皮肤表现有用,包括避免潮红触发因素(如极端温度、日光、辛辣食物、酒精、运动、急性心理应激、药物等)、温和的皮肤护理、防晒以及使用化妆品掩饰。
若通过行为干预未能充分改善并且期望进行额外治疗的患者,医疗干预可能有益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强脉冲光及激光治疗等。
毛细血管扩张:激光和强脉冲光疗法对于玫瑰痤疮的毛细血管扩张有效,但需多次及维持治疗。溴莫尼定也被使用于持续性面部红斑的治疗。
丘疹脓疱:轻中度可外用甲硝唑、壬二酸,外用伊维菌素、磺胺、维 A 酸、过氧化苯甲酰等可能有效;中至重度患者可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作为四环素类的替代治疗。对于一些难治性患者,可口服异维 A 酸治疗。这些治疗对玫瑰痤疮的红斑、潮红也可能有效。
赘疣:可使用激光或手术治疗。
注:激光和强脉冲光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中地位不断上升,但目前还是首选药物治疗,光电治疗(包括激光和强脉冲)可作为次选或辅助治疗。
作为国内首个面向医生大规模开放的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智能皮肤」目前能识别包括痤疮在内的近百种常见皮肤病,整体准确率达 86%,按推荐的拍图技巧上传图片,就可快速提供诊断思路,还可查看疾病详情、实现在线管理病例~点点手指,立刻尝试智能识图(未认证用户需注册认证)。
参考文献:
[1] Bowe W P, Joshi S S, Shalita A R. Diet and acn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0, 63(1):124.
[2] Nagpal M, De D, Handa S,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Young Men With Acne[J]. Jama Dermatol, 2016, 152(4):399-404.
[3] Vora S, Ovhal A, Jerajani H, et al. Correlation of facial sebum to serum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n patients with acne[J].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8, 159(4):990-991.
[4] Zaenglein A L, Pathy A L, Schlosser B J, et al.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6, 74(5):945-973.e33.
[5] Crawford GH, Pelle MT, James WD. Rosacea: I.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subtype classific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4, 51(3):327-341.
[6] Jørgensen A R, Egeberg A, Gideonsson R, et al. Rosacea i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Venereology Jeadv, 2017, 31(12).
[7] Goldberg D J. Lasers and light sources for rosacea.[J]. Cutis, 2005, 75(3 Suppl):22.
[8] Layton A M, Schaller M, Homey B, et al. Brimonidine gel 0.33% rapidly improves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by controlling facial erythema of rosace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vehicle-controlled study.[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Venereology, 2015, 29(12):2405-2410.
[9] Rosso J Q D, Webster G F, Jackson M, et al. Two randomiz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evaluating anti-inflammatory dose doxycycline (40-mg doxycycline, USP capsules) administered once daily for treatment of rosace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7, 56(5):791-802.
[10] Uptodate 及皮肤病学(第 2 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
作者:suym
编辑:Ivy
审稿:西南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希川
AI 让你更强大
辅助诊断 病例科学管理
关注「智能皮肤」
▼
审稿专家简介
杨希川,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疑难少见病研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毛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皮肤性病学专委会委员等,为《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及《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9部,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16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更多科普请关注
↓ ↓ ↓
微信公众号: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新浪微博:@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