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1!先进工作者+1!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3343条推送
科研路漫漫
于祖国大地探寻生命奥秘
于学校课堂科普生命科学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琳教授
守正创新 履践致远
不断在科研道路上结出累累硕果
4月24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公布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单,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琳教授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也是我校首次同时获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学校科学研究发展院一直将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己任,每年定期举办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科研平台与装置、展板、图片、多媒体演示、现场解说、互动游戏、科普教育影片和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为公众奉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大餐,有力地宣传了我校的科技优势。
近年来,生科学院以科研为源头、以野外科学考察为实例,大力促进科普教育的推广,在行动上将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协同推进,积极探索民族高校科普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学院依托民族地区生物资源的丰富性,长期致力于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综合利用。在长期实地科研的基础上,学院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优秀科普著作。自2014年以来,武陵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丛书(一套5册)、青藏地区生命发现之旅专题丛书(一套5册)、华中地区生物资源专题丛书(一套6册)相继出版。
2023年科普边疆行 工作照
在科普活动方面,生科学院举办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志愿服务特色活动“生命科学·发现之旅”中小学生兴趣培养实验营,定期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在武汉市各中小学开展“博士进校园”“博士进课堂”系列科普课程。2023年9月,由国家民委、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联合主办,我校承办的“科普边疆行”暨“科普乡村行”活动先后在广西德保县和凭祥市8所小学举行,以实际行动推动科技赋能兴边富民,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科普边疆行
生科学院在科普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学院4人次获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表彰。刘虹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一等奖、第二届“绿叶科抖”全国植物科学科普短视频大赛二等奖以及湖北省全国科普日先进个人称号。刘娇副教授获湖北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武汉市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覃瑞教授主编出版的《蕲春水生药用植物图鉴及使用指南》获评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2022-2023年,学院省级科研平台“武陵山区野生植物自然科技资源库”入选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博士进课堂 身边植物的识别
三尺讲台 悉心育人
课堂之外 亦致力于科普工作
她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琳教授
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多年来,李琳教授在认真教书育人的同时,踏实传播科学知识,曾荣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国家民委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湖北省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大赛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2020年,李琳老师登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舞台,以《“我”就是神奇的催化剂》为题进行讲解,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和“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2023年,她作为评委受邀参加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从选手到评委的3年间,李琳老师也从校内讲台走到中小学课堂、乡村企业,做大范围、宽领域的科普讲解,针对不同受众,因材施教,把科普工作这条道路一步步走深走实。
此外,李琳老师还和双创学院杨海建教授一同开设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这门公选课,以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走进科普工作中。她与王献教授共同负责的双语课程《走进诺贝尔化学奖》则践行了科普工作的两个重要方向——传播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精神。
这门课程上线学校公选课之后,又登上中国大学慕课网、学习强国、学堂在线国际平台等多个平台。2021年,该课程获评湖北省“一流”课程,随后走出国门,入选首批印度尼西亚开放课程,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高校课程,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科研科普从不是一蹴而就
须有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坚持
终能在平芜尽处望见春山
END
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 |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文字来源 | 张艺卓 卢岚
编辑排版 | 储炫铃
责任编辑 | 刘虹
审核丨桂孙来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
-scmu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