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经济 2024-02-05

目录

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专栏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

国家治理视域下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陆杰华(1)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人口发展和人口发展战略 /王金营(7)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杜 鹏,韩文婷(13)

准确定位新时代人口国情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段成荣,黄 凡(19)


劳动力人口与就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成本影响效应

/潘孝珍,许耿熙(26)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

/李 言,肖雨婷(44)


生育与家庭发展

育儿家庭对普惠性托育服务模式的偏好与支付意愿

/任 锋(57)


城市化与人口流迁

东北地区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与对策响应

/李秀霞,崔永静,陈 奇,刘春艳,李 辉(71)


老龄社会治理专栏

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分布的梯次结构及其动态演进

/雷 霆,郭 娟,向 川(87)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的门槛效应———基于PSTR模型的分析

/王 颖,刘心慧(106)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网络、现实约束与机制构建

/王 成,李东阳,周玉萍(120)

1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笔谈

陆杰华(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大学 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

王金营(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大学 人口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杜   鹏(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老年学研究所)

韩文婷(中国人民大学 老年学研究所)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黄   凡(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中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 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指引。为学习宣传并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 《人口与经济》 编辑部自2023 年开始新设 “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 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专栏”。考虑到中国式现代化首要的一个特征就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问题, 中国的人口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密切相关,为此, 本期 《人口与经济》编辑部特别在专栏中刊发由国内多位知名人口学家共同参与完成的, 从中国人口发展战略视角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笔谈。后续 《人口与经济》 编辑部还将继续刊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笔谈。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 人口战略; 均衡发展

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成本影响效应 

潘孝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会计学院)

许耿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会计学院)

摘要: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 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使用 2010—2020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样本, 采用文本分析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 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成本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成本之间呈倒 “U” 型曲线关系。在区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后, 研究发现只有在数字化转型初期, 高管股权激励和高新技术企业才会对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成本影响效应产生调节作用。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 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的劳动力成本提升效应, 主要通过引进高技能劳动力的路径来实现, 并且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成本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经过替换关键变量、排除企业策略性披露行为、倾向得分匹配法、外生事件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 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的政策启示包括: 我国企业应制定前瞻性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扎实推进企业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的全面数字化, 避免在转型初期面对转型阵痛而产生短视倾向;劳动者应努力提高自身劳动素质, 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就业环境和劳动力需求变革;各级政府应重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教育和数字技术培训, 助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劳动力成本; 文本分析


3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

李   言(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

肖雨婷(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

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 通过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和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途径实现质量型 “人口红利” 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从市场分割和劳方谈判力量视角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劳动力价格扭曲的作用机制, 并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 利用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劳动力价格扭曲, 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从分地区层面来看, 内陆地区的影响幅度较大; 从城市规模层面来看, 人口规模小于或等于 500 万的城市,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从时间层面来看, 2012 年之后的降低作用持续显著。机制分析发现, 数字经济发展将会通过降低市场分割和增强劳方谈判力量的渠道降低劳动力价格扭曲。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发现, 在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越大的城市,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降低效果越好。

关键词:数字经济; 劳动力价格扭曲; 市场分割; 劳方谈判力量; 生产函数法

4

育儿家庭对普惠性托育服务模式的偏好与支付意愿


任   锋(厦门大学 人口与生态研究所)


摘要: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落地, 破局入托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作为在政府扶持下自负盈亏的经营性行为, 如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是地方政府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育儿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规模、 支付意愿和模式期望等情况是社会力量是否参与托育服务的重要决策依据。为解构家庭托育服务需求的多元性, 利用 2020 年“厦门市 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 数据估计了家庭对各类托育服务模式的选择率与支付意愿。采用选择实验法的研究结果显示: 总体上厦门市育儿家庭对于将子女送托的态度并不积极, 现有服务模式与家庭期望差距较大, 可接受当前商业托育服务和非正规小托班的家庭仅占 3. 42%, 而愿意接受潜在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家庭比例则高达29. 4%。在社区内、公办和提供早教是育儿家庭相对比较青睐的服务属性。而在各服务属性之间, 社区化服务是育儿家庭最为看重的服务属性, 其次是主办方性质。不接受小托班的主要是不信任个人主办, 只要由正规机构开办, 育儿家庭对分散化家庭托育点的接受度可达 15. 17%。家庭对于社区化普惠性服务的支付意愿明显高于各类商业性服务,商业性服务宣扬的豪华环境和早教课程体系并不是家庭所看重的要素, 家庭对社区内基本照料服务的支付意愿更高。换言之, 如果现有商业托育服务转入社区, 不仅省去了高昂的租金和营销成本, 还可获得更高的家庭选择率和支付意愿。总之, 开展社区化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是缓解机构生存压力和提升家庭送托率的双赢策略。

关键词:普惠性托育服务; 服务模式选择; 支付意愿; 选择实验法

5

东北地区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与对策响应

李秀霞(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崔永静(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陈   奇(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刘春艳(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李   辉(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中心)

摘要:东北地区人口收缩问题具有典型性, 全面审视东北地区人口收缩空间格局, 科学判断人口收缩程度, 探讨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口收缩内涵入手, 利用收缩指数对 2009—2020 年东北地区 34 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进行人口收缩的测度,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相关性, 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除长春市、 沈阳市和大连市外, 其他 91. 18%的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收缩现象,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人口收缩最典型的区域; 东北地区城市人口收缩空间差异显著, 呈现由南向北递增趋势; “高—高” 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哈—大经济带,“低—低” 集聚区位于北部资源枯竭型城市, 少数“低—高” 集聚区主要位于 “高—高” 集聚区外围, 没有形成明显集聚中心; 城市人口收缩 “高—高” 集聚区与 “低—低” 集聚区随时间变化呈现出 “南北” 分异现象; 沈阳市和大连市是未来东北地区人口集聚的集中区域; 东北地区人口收缩引起负面的经济效应; 科教投入水平在沿海型和资源型城市对经济产出率的影响作用力相反; 人口收缩制约了经济密度、就业密度、能源供应水平的提高, 加深了人口老龄化程度。据此, 应科学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明确精明收缩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城市群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 寻求人口收缩地区城市发展的新出路。

关键词:人口收缩; 经济效应; 空间自相关; 人口收缩—城市经济模型

6

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分布的梯次结构及其动态演进 

雷   霆(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郭   娟(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向   川(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于21世纪初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并于 2010年在东部地区首先出现了老龄化风险的集中分布。基于 2010—2020 年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面板数据, 利用PSR 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 采用熵权 TOPSIS、系统聚类等方法,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的水平、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构成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系数的重要指标, 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呈现明显的 “U” 型分布和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基于系统聚类分析, 可将中国 31 个省份划分为五类风险梯度, 其中广东省为我国老龄化风险的“洼地”, 处于老年产业布局的 “黄金期”, 而吉林省则为老龄化风险的 “高地”, 面临着老龄工作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风险水平呈中期减小、后期加剧的螺旋上升态势, 表现出区域梯次分布不平衡现象: 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风险不断加深, 绝对差异逐渐减小;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风险整体呈先降后升的波动变化趋势, 并伴随极化效应。在人口老龄化持续深化的重要背景下, 厘清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实状况, 明晰其风险分布的梯次结构与演进的具体规律, 对于掌握老龄工作重点、形成 “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 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风险; PSR 模型; 风险梯次结构

7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非线性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的门槛效应———基于PSTR模型的分析

王   颖(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刘心慧(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使用 2000—2018 年省级面板数据, 运用平滑转移模型探讨了养老保险参保率、替代率与储蓄率间的非线性关系, 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三者之间的门槛效应。根据PSTR 模型的线性检验结果可知,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且在不同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区间, 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替代率对储蓄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老年人口抚养比高于 0. 2002 时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储蓄率的关系呈从显著正相关到负相关的转变;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虽然始终呈负相关关系, 但是当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 0. 101 时,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储蓄率的负向影响大幅减弱。这表明,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养老保险对储蓄的 “认知效应” 转变为 “替代效应”, 这种此消彼长的正负转换显示二者呈非线性关系。此外, 在各地经济发展及老龄化进程差异的共同推动下, 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化,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东部地区二者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率; 养老保险替代率; 储蓄率; 平滑转换模型; 人口老龄化

8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网络、现实约束与机制构建

王   成(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李东阳(辽宁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周玉萍(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摘要:在信息科技与养老服务双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方兴未艾。优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是构建整体性智慧养老服务布局的关键环节, 对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运用多案例研究法, 对北京、天津等国内多地典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实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是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服务层、表现层的有机系统, 各层均具有其特定结构和功能。其服务流程包括工单流转、工单生成、监督考评、收费核计、统计分析与服务调适六个闭环节点。基于服务流程推演, 提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责任网络, 这一网络由老年人、信息技术系统、家庭系统、公共部门系统和社会系统彼此交互构成。这一责任网络搭载了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功能集成, 其对家庭养老功能、政府养老功能和社会化养老功能的实现均具有贡献。当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发展难题, 包括供给主体责任网络形态尚未成熟、作为责任网络枢纽的信息平台资源链接有限、智慧服务多维延展不足等多重现实约束。以 “供给目标—供给主体—供给工具” 三维分析框架, 探讨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系统构建; 供给目标维度聚焦降低交易成本, 供给主体维度关注多重协同赋能, 供给工具维度则在于实现多种工具助推。

关键词:社区养老; 智慧养老; 养老服务; 责任网络; 供给机制

扫码关注我们

人口与经济


官方投稿:rkyjj.cueb.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口与经济》||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经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