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单模式开启?家电、纺织服装、家具、照明产品...出口全线飘红,释放怎样的信号?
三季度以来,全球多国疫情二次爆发,多产业停工停产。由于中国疫情控制得当,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造成的供给缺口,并在短期内替代了他国出口份额,促使相当数量的海外需求向中国转移。家电、纺织服装、家具、照明产品等行业出口情况都十分喜人,增长飞快。
家电出口市场
近日,据媒体报道,国内小家电的出口企业开启“爆单”模式,订单量激增,企业人手紧缺,家电产品已经在车间堆满,甚至临时在院子中转。
据了解,不仅是小家电企业,大型家电特别是冰箱等产品,也出现了海外订单大幅上涨的情况。受疫情等影响,海外市场电商渠道销量激增,黑白家电及小家电的出口订单量今年都有上涨,年底前更是出现一波高峰。
实际上,从三季度开始,国内很多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就已经显示出海外订单增多的明显迹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0%,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另外国内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同步上升。“从目前国外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预计我们海外订单持续火爆的态势至少在今年四季度不会改变,甚至明年上半年依然会持续。”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胡麒牧表示。
他认为:“此次小家电出口企业‘爆单’,主要原因还是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由于目前美国和欧盟的疫情出现二次暴发,导致各国不得不重新启动一些隔离措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复工进程被迫中断,包括纺织品、家电等消费品的供应出现问题,所以急需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产品供应地。而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对疫情进行了有效防控,而且实现全面复工的国家。即便不考虑疫情影响,中国无论是从制造业产能、产品品质还是交货时效上都能满足欧美市场的需求,所以中国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首选进口地。”
疫情爆发后,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有的能够提供可靠产能的国家,这为一部分企业带来了新的出口订单,拉动2020年前三季度家电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7.3%。
伴随消费需求释放,三季度主要品类家电销售情况进一步回升。彩电产品发展方向仍以显示效果的提升和大屏化为主,空调高能效产品比重进一步加大,冰箱技术发展回归保鲜这一产品本质,洗衣机产品在健康洗涤、“洗衣+护衣”方面创新不断。厨卫电器市场在第三季度迎来复苏,套系、体验、洁净成为产品关键词。小家电整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新兴品类不断涌现。
艾媒网的统计显示,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明显提高了家电的使用频率,小家电产品的海外需求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电炒锅、面包机、榨汁机等出口分别增长62.9%、34.7%、12.1%。
中国在恢复产能利用率后,出口方面爬坡非常明显,包括跨境电商、很多制造业,出口端明确增长。整个中国家电,乃至制造业的出口还是会持续走高。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宅经济”的爆发成为了刺激小家电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眼下,小家电企业的订单仍在快速增长,不过,这也为企业带来了用工短缺的问题。
临近年底,小家电企业订单增加明显,企业开始大批招工,生产线的工人却出现短缺。企业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来招工。进入十月份,海外客户每周都会给他们新增订单,但因为他们生产线的工人不够,现在面临招工难,有大量新的订单不敢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火爆的背后,小家电赛道上的品牌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小家电企业注册量仅为1.2万余家,但随着疫情好转,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出现短期井喷,3-4月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已经猛增至3.6万家。
纺织服装出口市场
前三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实现较快增长,增速超过全国货物贸易。下半年以来,服装出口形势持续好转,9月份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当前,我国纺织业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也正在吸引部分海外订单回流。
国外订单大量回流,这首先是中国防疫取得巨大成功的证明。纺织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多数产品具有高替代性。前几年,随着国内人工成本上涨,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大量低端纺织品订单转移到了印度、东南亚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也确实有承接低端纺织业的资源优势。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产业发展环境的标准,而这背后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上的不可替代性。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率先实现了安全的复工复产。就以纺织服装业为例,国内纺织服装业尽管今年前半年也面临寒冬,但由于防疫有力,这一行业从5月开始就已逐步恢复生机,到八九月份出口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反观印度等纺织出口大国,由于防疫不力,至今仍未达到峰值,大量企业要么无法复工,要么完成不了订单,只能把订单转交中国企业。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人民计,2020年1-9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5156.7亿元,增长12.2%,其中纺织品出口8287.8亿元,增长37.5%,服装出口6868.9亿元,下降8.1%。
9月,纺织服装出口1967.9亿元,增长14.5%,其中纺织品出口912.3亿元,增长33.4%,服装出口1055.6亿元,增长2.1%。
纺织品服装出口按美元计,2020年1-9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157.8亿美元,增长9.3%,其中纺织品出口1179.5亿美元,增长33.7%,服装出口978.3亿美元,下降10.3%。
9月,纺织服装出口283.7亿美元,增长18.2%,其中纺织品出口131.5亿美元,增长35.8%,服装出口152.2亿美元,增长6.2%。
行业观察人士就此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的纺织服装、鞋靴等品类“替代性较弱”,其出口情况仍值得重点关注,业界对纺织服装出口的表现依然存在较好的预期。
家具出口市场
受海外门店关停的影响,今年3-4月出现的“宅经济”正在重回海外,进一步催生网购热潮。
以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速卖通为例,9月份平台上大件家具销售额同比暴涨3倍,居家办公椅在欧洲销售额暴涨500%,沙发销售额同比上涨超200%,大型室内灯具上涨超50%,紫外线杀菌灯同比增幅近200%。
除家具、灯具外,其他宅家品类也出现暴涨。比如为法国人大量购买植物灯“宅”家种菜,这一品类同比增幅达129%;疫情同时拉动DIY热潮,DIY木工小电锯同比增幅258%;烘焙用具、咖啡用具在法国也分别有50%和150%的增长。
据了解,家居行业出口空前火爆,许多工厂订单已排到年后,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中国制造业出口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具生产国,产能占全球份额已超过25%。同时也是家具出口第一大国。
在“中国家具之都”佛山和“椅业之乡”浙江安吉,整个产业链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超级行情,订单暴增、配件供不应求等消息不绝于耳。家具企业也一扫疫情的阴霾,开始加班加点生产运输,招工扩产。
三季度以来,中国外贸出口加速恢复,平时注重内销市场的家具行业,出口订单的火爆程度甚至超出行业预期。
10月13日,中国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家具出口相关数据显示:家具1月至9月累计出口2,712.8亿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45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2,580.7亿元增长5.1%。该数据在前8个月的增幅仅为1.6%。这意味着,家具出口不但已回暖企稳,整体上还比2019年更好。
照明产品出口市场
2020年9月,中国照明行业出口额为51.1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4.18%,录得本年单月同比最大增幅,自6月份起已连续四个单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LED照明产品出口额为34亿美元,同比增长40.5%,自5月份起连续五个单月增长,其中自6月份起连续四个单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0年1-9月,中国照明全行业累计出口额为354.23亿美元,同比增长5.70%。其中LED照明产品1-9月累计出口额为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5.45%。回升态势十分明显。
分月来看,2020年1月份尚属正常,但2月份因国内疫情跌至谷底后,自3月份起,照明整体出口恢复势头明显,3至5三个月持续降幅收窄直到6至9四个月连续实现两位数正增长。
整体形势和航运业“3月复工,4月没货,5月6月减船,7月涨价,8月缺箱,9月爆舱。”的情况基本吻合。
--通用照明产品的负向拉动低于预期,体现了照明产品在国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刚需韧性,以及中国作为全球照明制造中心和供应链枢纽不可撼动的地位。
--海外疫情仍旧此起彼伏,防疫和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维持增长态势,对整体出口产生了一定提振作用。特别是科研、医疗用灯,紫外线灯等防疫相关照明产品和植物照明产品等大幅增长。
--前期积压订单已进入执行后期,但欧美各主要经济体承压重启经济,外需边际显著改善,新订单逐步回暖。
--“替代转移效应”显著。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全面遏制住疫情的主要经济体,复工复产领衔全球,迅速复苏的中国制造进一步凸显了生产和供应链优势,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造成的供给缺口,并在短期内替代了他国出口份额,促使相当数量的海外需求向中国阶段性转移。
理性对待“爆单” “中国制造”迎全球机遇
年底前的“爆单”事件并非偶然,从中也可见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将有更多机遇。
“除了生产门类齐全,趋于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也是支撑中国制造当前傲立于全球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本土的原材料供应,以及海外原料的供应,中国自身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能够拥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并未因为疫情中断,尤其是产品依然能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欧美地区。同时,中国制造产品的高性价比以及中国自主设计能力在全球格局中不断上升,中国家电制造在全球拥有绝对优势,将有更多机会。”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表示。
胡麒牧表示:“此次海外订单火爆,虽然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导致的订单回流,但这离不开国内强大生产制造能力和稳定的供应链,未来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后,一些订单难免会再次回到欧美国家本地消化,或者转到东南亚、印度等更有人工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但国内企业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向全球展示一个新的‘中国制造’,我们不再是简单的代工,或利用成本优势去满足海外需求,而是一个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能充足、品质优秀、交货及时的‘中国制造’。”
周锡冰也建议,企业对暂时的“爆单”应理性对待。“企业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企业实际,适当地扩张其规模。对于规模性企业,暂时的‘爆单’,可以通过把订单外包给合作的中小企业,由中小企业来生产完成,既解决‘爆单’的需求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产能扩充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同时,双方可根据订单情况,整合行业资源,合理地分配订单生产。”
“企业要瞄准价值链的中高端,努力向微笑曲线两侧移动,争取把更多的订单留在国内,利用外需来促进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对于我们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胡麒牧如是说。
从事贸易相关的企业和个人
留意最新变化!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外市场、证券日报网)
想了解合作伙伴的真实底细和可靠程度?中国贸促会信息中心推出全球企业信用报告服务--“贸立信”,可提供中文/英文版本。
热文推荐
精选商机
4、售 | 芝麻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