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杜嘉琪:仰望星空 淬炼成星
人物简介
杜嘉琪
2019级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毕业中学:
广州市第六中学
GPA: 3.81/4.0
排名:专业第一
获奖情况:荣获2021年国家奖学金,2020-2021学年苏州大学三好学生、苏州大学学习优秀特等奖奖学金、创新创业特等奖奖学金、社会工作专项奖;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国家级3项、省市级9项竞赛荣誉证书。科研方面,主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获江苏省二等奖,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一项。
社会工作:现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团校秘书长、东吴智库新媒体编辑助理、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团支书。
● 从初入苏大校园时的懵懵懂懂,到求索遇挫时的迷茫焦虑,再到奋勇前行终将获硕果时的拨云见日,回顾大学两年半的时光,杜嘉琪用“敢想,敢拼,敢梦”来形容她的心路历程。
仰望星空:播撒梦想的种子
进入高三后,杜嘉琪和全国千千万万名考生一起,走上了艺考这座“独木桥”。在选择学校时,老师介绍到苏大播音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来培养未来符合媒体发展趋势的传媒人才。那时她就在想,苏大,将会是她梦想的起点。
当杜嘉琪怀着对苏州大学的满腔憧憬进入这个校园时,作为大一新生的她坐在台下聆听优秀学长学姐带来的标兵宣讲,他们带来的震撼让她至今难忘。看着学长学姐们的身影,一个个仿佛都踏着星空而来,一颗理想与信念的种子在杜嘉琪心中悄悄发芽,她从大一进校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成为一颗闪着光芒的星星,在大学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去发掘自己的无限可能。
脚踏实地:用行动追逐梦想
为了实现愿望,杜嘉琪不断挑战新鲜事物,抓住各种机会。学生工作上,身兼数职,同时担任了传媒学院团校执行秘书长、苏州大学博物馆讲解员、东吴智库的新媒体编辑助理等职务。专业竞赛上,她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暨新媒体原创作品大赛、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比赛上斩获佳绩。她的身影也活跃在各项文艺活动上,她曾来到北京参与录制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读懂中国”节目、央视戏曲晚会,参与战“疫”云演讲。可以说,杜嘉琪不断突破,用行动追逐梦想,为自己前两年的学习生活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专业上镜课训练
润物无声:从师友中汲取力量
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有着相同理想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个暑假,杜嘉琪和来自天南海北的队员们留在了学校,备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花近两个月修改商业计划书、五次大刀阔斧修改答辩的PPT、上百次重复练习路演稿。一遍遍的修改,一次次的更新,一点点的进步,杜嘉琪坚信,不论如何,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当省赛决赛答辩结束的那一刻,杜嘉琪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她回忆起曾经的省赛集训时光。一次评委老师对整个答辩框架提出质疑,让她整个人着实措手不及,急的在走廊上来回踱步,戴着耳机一遍又一遍听着模拟答辩的录音,迫切地想找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修改。好在队友们的冷静沉着成为软化她心防的催化剂,讨论声、交流声渐渐抚平了她急切不安的心。在临近决赛前,由于江苏扬州突发疫情,导致原本承担答辩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无法归校,杜嘉琪担负起主答辩人的责任。在答辩准备时,她时常会担心自己作为一个传媒学院的学生,是否能够回答好纺织服装和商科、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好在指导老师赵伟给了她许多帮助,她的思维从原来局限在传媒领域逐渐拓宽,不仅对本项目在各种领域的创新了然于心,还能够对评委的问题对答如流。
这次的经历不仅让杜嘉琪在答辩思路和即兴口语表达上都有了飞速的进步,更让她渐渐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大学里,很多比赛和项目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团队合作与个人奋斗同样重要。同时,在苏州大学,无论对什么方向感兴趣,都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同探讨、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让一加一大于二。
● 和大广赛队友们的合影
破茧成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实践、创新、科研三者密不可分,在科研过程中,追求创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践,只有深入实地调研、切身体验实际情况,才能找到真正值得研究的方向。大一时,杜嘉琪选择自己组建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培养问题意识。随着暑期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她发现实践基地还存在新媒体账号运营不熟练、直播带货流量有限、游客来源相对单一,想要根治这些问题,必须从产业入手。抱着反哺家乡的初心,杜嘉琪和队员们再一次地集结在一起,共同探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并且申报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
想要从单一的实践项目转变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杜嘉琪和她的团队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她们需要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制作答辩PPT、修改视频并完成一份5000字的调研报告。或许是骨子里天生带着那种力争上游、永不服输的性格,无论是调研报告、答辩PPT制作还是路演稿杜嘉琪都尽力做到极致,也是这一次的竞赛见证了她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文综楼熬夜到凌晨四点,在思维的沟通与交流中不断完善调研报告;第一次独自挑起大梁,对每一页PPT的字体、色彩、图片进行无数次调整;第一次,一天不吃不喝、一帧一帧地剪辑视频,只为拉开与其它团队的差距。这段时间的无数个深夜里,她曾不止一次因为无法平衡学习、学生工作和竞赛上的压力而情绪崩溃,但痛哭之后褪去的是青涩,遇见的是更好的自己。最终项目也以校推荐第一的顺序报送省赛,取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江苏省选拔赛二等奖。
诚然,“挑战杯”带来的历练与考验曾让杜嘉琪“苦不堪言”,但她更愿感激参赛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成长,这样的财富可谓无价。它在一个关键的节点及时提供给杜嘉琪认清能力的机会,让她不再犹疑,在挑战自己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
淬炼成“星”: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自律与达观的学习、生活态度,让杜嘉琪从最初的萌新小白变成了同学们口中所说的三大赛事收割机,在各类竞赛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两年半的大学时光里,杜嘉琪始终通过努力和坚持完成自己定下的每一个小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让播种在苏大校园这块土地上的梦想开花。她知道,属于自己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主要经验
设立阶段性目标,坚持执行
阶段性目标是很重要的。比起短时间内的计划,长期规划与阶段的划分更需要前瞻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在入学之处主动了解所学专业的大致培养计划,以及在未来几年中一些重要的节点。可以用阶段性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些deadline,在对自己提出要求的同时,给自己一个相对可以选择的空间。
可以通常以周为单位制定目标,这种阶段性目标是很灵活的,比如在大三上学期给自己定下每周必须完成3套英语六级真题卷的目标。虽然每周练习真题卷的次数是固定的,但自己在具体哪一天完成留出了宽裕的选择,这样既能完成学习计划,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学习压力。
敢于突破,保持去功利性的心态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在探究真知的过程中,绩点往往只是衡量学生勤奋程度的指标,并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其综合水平。因此不建议过分强调功利主义的心态与“绩点”为王的观念。要敢于挑战、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学会从科研竞赛中汲取经验、收获成长,转“被动式获取”为“主动式探索”,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
善用资源,倾听他人的经验
对我们而言,专业知识、科研竞赛、学术会议以及各类资格考试,都是一座座蕴藏着良材的深山,我们一定要敢于争取,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握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在保持学业成绩优异的同时,做一个全面发展的苏大人。
临近大三大四,会面临纷繁复杂的选择:选择实习,选择工作,选择学术,选择读研......这时应该根据需求和能力进行自我定制式的盘算,多向与未来发展方向相符合的学长学姐寻求经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及时寻求师姐的建议并尽力让自己成为各方有效信息汇聚的枢纽,做到“听从内心,无问西东”,从而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素材来源/苏大学工微信公众号
编辑/谢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