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 | 刘婷:当我在追光 我与光同航
个人简介
刘婷
2018级
金螳螂建筑学院
风景园林专业
GPA:3.9/4.0
排名:1/35
毕业中学: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获奖情况:2021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园冶杯国际设计竞赛荣誉奖,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三等奖,中国大学生杜鹃花主题设计竞赛铜奖等;苏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苏州大学三好学生,苏州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苏州大学学习优秀特等奖学金、创新创业特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专项奖学金、精神文明专项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牛尾英才奖学金等。
科研情况: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项,省级期刊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两篇。
学生工作:曾任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学生会志愿服务部部长,现任苏州大学绿色协会社团负责人。
去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
SPRING FESTIVAL
刘婷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两篇论文
“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松舒服就能完成的,那些晨间的寂静,不眠的星光,清醒的克制,孤军奋战的坚持,暗暗许下的承诺,才是我们最热爱自己的时刻。”
三年来,刘婷一直坚持思考创新,一次次拼搏锻炼,自我突破。总结她的大学生涯,与其说她是一个擅长规划的人,不如说“拿不准”才是她的常态,正如她所相信的,博学笃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事迹分享
以始为终,方得始终
谈到最初的选择,从小学画画的她自高中以来就对这个艺术与科学相交融的建筑类专业充满无限向往,建院里各个专业之间没有界限的自由交流让她充分体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从不同视角了解建筑和景观如何共同创造身边的环境。她常常感慨多亏了风景园林这个专业,给了她一个契机或者说是外在的驱动力,让她得以重新拾起画笔并被推着尝试未曾想过的领域,最后收获无限满足。
她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小孩,但所有的作业和开放性问题她都会踏踏实实做完,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她也拼尽全力,慢慢摸索到一些门道。她始终觉得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从最初的线条手绘基础,到校园活动中心,再到更为专业、逻辑更为严密的湿地公园设计,她稳步实践,从手绘基础练习到细致的场地分析,再到具体的规范细节把控,一步一个脚印,在调研与学习中践行实践精神。在三年来的课程学习中,不断坚持实践,锐意创新,获得平均绩点3.9,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
设计是没有终点的
刘婷在大学期间还参加了各式各样的设计竞赛。“玩要尽兴,学要用力”的她在竞赛中能够去触及一些平常不怎么接触的新的问题和想法,拓宽思维,不拘于常规。“竞赛鼓励你放飞,他们非常期待一些未曾出现过的、令人惊喜的想法,这可能也是我本人比较擅长的。我经常发散出一些‘非主流’的概念,再尝试围绕这个概念进行到位的深化和表达。”
在2020年江苏省紫金奖建筑设计竞赛中,她结合后疫情时代的背景对人居环境进行重新规划,获得三等奖;在 2021 年中国大学生杜鹃花设计大赛中,她针对杜鹃花的习性配置花境、设计园路,获得了 top10 的成绩;在江苏省紫金奖建筑设计竞赛中,她针对城市微更新的背景为儿童提出针对性的修缮方案,获得三等奖。
她说,比起理解错误,她更害怕不假思索。对风景园林本身意义的学习,是足以跨越一生的,它更像是某种知觉的训练:把握尺度与比例,体会材料与结构,感受种子的萌芽,乃至感受光与风的存在……无论将来是否还从事风景园林相关的工作,这都将作为一种名为“感知”的生活态度伴随左右,是她看待这个世界的独有视角,她认为学习风景园林是幸运的。
筑行见远
在建院的三年里,她遇到了很多极富才华和热情的老师同学,当他们谈到设计构思和专业见解时满怀热情,他们用别出心裁的想法毫不吝啬地激发着身边的人。对于一开始处于迷茫期的她来说,他们的坚定和热忱感染了她,也不断鞭策着她。
课外,她积极寻求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入到金螳螂景观设计六分院担任设计助理,并开始尝试实体项目的设计,完善并拓展知识体系。同时,她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在新生舞蹈大赛、合唱、绘画、写作等体育艺术赛事上表现活跃并取得优异成绩。总之动的静的跑的跳的,她都参加了个遍。
一进校她便加入了学生会的志愿服务部,在学院成龙老师的指导下,带领院学生会志愿服务部举办各类志愿活动,如园林志愿者、本色美术馆志愿者、城管志愿者、暖心支教、雷锋主题月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证明
园林志愿者项目是建筑学院的品牌项目,她希望能够将苏州市青年园林志愿者团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完善园林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让园林志愿者活动成为一代苏大人的记忆。本着这样的初心,通过团队成员共同的不懈努力,所在园林志愿者团队获2019年度王晓军精神文明奖及入选201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打开了一个新的起点。
2019年,她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成立志愿者团队,前往贵州省黔南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威远镇上洪小学及周边村寨进行助学。通过与当地校长的交流她了解到这里的学生多出身于附近寨子的贫困家庭,生活拮据,随着孩子年级上升读书费用上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很多孩子因此而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给予他们关怀。助学资金是一种方式,但不是全部,那些父母不能带去的慰藉,或许可以通过她们送达。
合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学阳光协会
正是这些经历让她明白,这个领域面对的议题无法只依靠一个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很多城市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更有效、更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比如,乡村的贫困问题、外来务工者融入城市、文化保留与发扬等等。此时,需要融合各种设计手段和学科知识的社会创新去创造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经验分享
在这个专业,她觉得最难能可贵的事情就是尝试了很多没有尝试的事,从一个电脑白痴进阶成为能自己出一套图的画图小白,从在老师面前说话结结巴巴,变成一名“雄辩师”。老师们给她看到一个风景园林师如何树立风景园林学观的价值判断,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取向——我们有权利去批判,也要知道什么应当被批判,才能更清楚什么是好。
#1
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刘婷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不是漠视校规校纪,也不是用奇装异服标新立异,而是需要向内发现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对于刚入校的同学,更是应该跳出从前“唯分数论”“成绩至上”的惯性思维,去古典园林,去大江大海,去流水古镇,去博物馆与艺术馆,去艺术展览与游乐场,寻找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正如法国作家蒙田说过:“我不愿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头脑,而宁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大脑。”在大学四年中,更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跨学科的交流中建立起富有弹性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用足够开阔宽广的视野,在未来发现真正感兴趣的发展方向。
#2
跳出模板,直面问题
她的第二个重要体会是,不要恐惧困难和失败,更不要因为恐惧而放弃了跳出舒适圈的动力。做设计是一个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一切后来的顺利,都离不开从曾经的失败中汲取的力量。
设计之路深似海,需要的不仅仅是手头的工夫,更是全情投入的心血和不断钻研精神。克服焦虑的一个终极解答就是自己要有独立的人格,能够明辨是非保持批判,能独立思考不具权威。
王小波说过一句话,“我希望我的‘自我’永远‘吱吱’地响,翻腾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大家都应该勇敢地撕掉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给自己立的人设或者标签,当勇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冒险的时候,会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3
听己从心,无问西东
内卷、焦虑或许是大学时期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她也有过很多低迷又焦虑的时期,甚至经历了长时间的失眠。旅游和画画是她调节压力的方式,她很喜欢去云南散心,大理和丽江本身就很容易让人放松慢下来,在旅行的途中想清楚了很多事,也坚定了自己坚持的心态。所以大家感到迷茫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调节,寻找情绪的突破点,去大快朵颐,去走走看看,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来让自己理性思考。
站在毕业的节点,她时常在思索,大学学什么?我是怎样的人,我能做什么,我想要什么?适当保持对外物的警惕,多听听心里的声音。在找到自己的道路前,可以尝试“多核心”生活:课业、社团、社会实践等,让生活不要过于直白,在多种可能性里慢慢找寻自己的方向,无论是对错好坏,要先去经历,才有意义。当然,简单的日子也有它的可贵,在这样的节奏里,更容易获得平和心境。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一图读懂江苏省2022年普高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统考考生健康应试须知
素材来源/苏大学工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芷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