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为你来|铸交通强国魂,逐科技报国梦——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欢迎你!
▼
知行交融,志远通达
轨道交通学院等你来
本篇目录
院长寄语
学院介绍
专业介绍
硕士点、博士点
毕业前景
苏州大学智工舍
走进学院
院长寄语
我诚挚欢迎广大学子来我院学习、深造,在这里锻炼、成长。
当下,交通强国进展如火如荼,我国的交通事业飞速发展,构建“安全、通畅、便捷、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社会和国家的共同期盼,交通运输行业越发成为莘莘学子成就自我、造福一方的广阔舞台。
学院是面向交通运输行业设立的新型工科学院,以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特色人才为己任,是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摇篮,是交通运输决策咨询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学院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个本科专业,与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点和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形成了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有一支严谨治学、潜心教学的教师团队,他们将引领你们畅游知识的海洋;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实验设备精良,让你们在实践、实训中夯实理论基础;学院激励青年学子科研创新,组织同学参加学科竞赛,厚植素养根基;学院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活力满满,给同学们广阔的展示平台;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友好、丰富,为同学们深造和就业助力不息。
青春正当时,交通有我在。青年朋友们,欢迎选择苏州大学,加入轨道交通学院,知行交融、气正志远,投身于蓬勃发展的交通强国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院长 史培新
学院介绍
学院是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而面向行业设立的新型工科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学院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办学,以轨道交通为特色。2012年8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城市轨道交通系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并入;2017年8月,学院名称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调整为“轨道交通学院”。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在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苏州大学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瞄准“交通强国”战略对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围绕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以建设“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背景,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全面合作。聚焦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领域,聚力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轨道交通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交通运输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高地。
交通大楼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优青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5人,苏州大学教学名师1人,东吴学者1人。学院现有交通运输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土木与环境调控工程系、信号与控制工程系等4个系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车辆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竞赛创新 交流广泛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200余人。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和带领广大同学参与各类创新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莙政学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等项目;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各类竞赛,包括国际力学竞赛(亚洲赛)、“协鑫杯”国际大学生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全国/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大学生知识竞赛等。学院在竞赛中屡创佳绩,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项89项,省级奖项215项,总计304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凯西西储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研究生培养合作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类出国境交流项目,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为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部分获奖证书
部分学术讲座
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
学院建立了多个教学科研支撑平台,建有省级教学实践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节能型空调实训基地,组建了苏州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轨道交通安全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未来交通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工业测控与设备诊断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此外,学院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交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和战略合作关系,如苏州轨道公司、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中铁建工、中铁五院、中铁十局、苏交科、华设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等。近5年学院共承担了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余项各类省级项目,以及240余项面向行业的横向项目,师生发表高质量核心论文500余篇。
未来交通联合实验室
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南通等城市地铁的建设和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苏州大学强大的多学科教育资源,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就业增添了活力。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在全省就业率统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和好评,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轨道交通行业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交通类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
2021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46.58%,其中内地升学83人,升学双一流A类高校23人,升学211高校74人。2021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为19人,其中升学TIMES榜单TOP50的高校10人。
部分升学名校
部分就业单位
专业介绍
1
车辆工程 | 工学 | 4年
培养目标:以轨道车辆工程为重点、兼顾汽车工程需求,适应现代交通发展对交通车辆系统设计、制造和运用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基础知识扎实、素质优秀、能力突出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机械工程专业基础和车辆工程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要求,能在轨道车辆工程领域从事应用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及运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车辆工程专业已入选“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普通物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程训练、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热工基础、车辆结构与原理、有限元基础及应用、液压传动与控制、汽车工程基础、车辆测试技术、制造技术基础、车辆动力学、工程经济与伦理等。
2
交通运输 | 工学 | 4年
培养目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为重点、城市综合交通为延伸,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突出,具有综合运输系统思想和国际化视野,基础知识扎实、能力突出、素质优秀的交通运输系统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交通中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普通物理、工程力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运筹学、交通工程学、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导论、工程测量学、场站及枢纽、城市规划原理、交通规划原理、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交通设计、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智能交通系统概论、交通安全等。
3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工学 | 4年
培养目标:以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轨道交通人才,具备较宽广的电子技术及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号与控制系统等学科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基础知识扎实、能力突出、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信号与信息采集、检测、处理、传输与控制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及相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轨道交通信号基础、区间和车站信号与控制、通信电子线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轨道信号可靠性与安全性、无线通信等。
4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工学 | 4年
培养目标:以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和供电为重点、交通电气与智能控制为延伸,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轨道电气工程、工业智能控制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基础知识扎实、能力突出、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轨道交通电气与智能控制中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在轨道交通电气与智能控制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电路分析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与逻辑设计、电机原理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基础、轨道车辆牵引技术、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轨道车辆运动控制系统、DSP技术及应用、智能电网、车辆电气与电子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等。
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4年
培养目标:以建筑环境为重点、人工环境调控(轨道交通和地下空间)为特色,针对国家对建筑环境及轨道交通环境调控、安全和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开展专业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暖通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供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能源应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安全运行管理及系统安全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建筑冷热源、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建筑设备自动化、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空调设备自动化实习实践、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建筑火灾数值模拟实验、换热设备课程设计、空调工程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硕士点、博士点
学院已经建立了完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博士点以及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专业学位硕士点:交通运输。
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苏州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被评为“A-”。
学院本硕博培养体系
毕业前景
1
车辆工程 | 工学 | 4年
(1)工作就业:主要在轨道交通公司、铁道部门、车辆设计制造企业、大型客运公司、汽车制造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车辆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研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车辆制造工艺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
(2)国内外深造:每年均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出境攻读硕士学位,以及保送或者考入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可攻读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专业方向研究生。
2
交通运输 | 工学 | 4年
(1)工作就业:主要在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铁路局、轨道交通公司、有轨电车公司、大型客运公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科研、规划设计、运输管理与教学工作。
(2)国内深造: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通过勤奋学习取得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他们进入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可攻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研究生。
(3)出国(境)留学:每年均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出境攻读硕士学位,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多所世界著名高校进行研究学习。
3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工学 | 4年
(1)工作就业:主要在长三角区域的外企、国企和私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比如三星、博世、百得、中国联通、东陵振动、苏州轨道公司等。
(2)国内深造: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在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可攻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研究生。
(3)出国(境)留学:每年均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出境留学深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进行研究学习。
4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工学 | 4年
(1)工作就业: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车辆牵引、供电、电气控制技术及其装备的设计、操作、维护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从事非轨道交通方面的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智能电网等相关的技术工作。
(2)国内深造: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通过勤奋学习取得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他们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可攻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仪器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方向研究生。
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4年
(1)工作就业:主要在苏州轨道交通,江森自控、博世、美的、三星、大金、麦克维尔、朗诗、恒大地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三星、开利空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公共建筑、人防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建筑行业的供热、通风、空调制冷、净化、燃气工程等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
(2)国内深造:年均有超过40%的毕业生通过勤奋学习取得继续攻读国内硕士学位的机会,保送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
(3)出国(境)留学:本专业每年约有15%的毕业生获得出国、出境继续深造机会,深造高校多为国外知名院校,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杜克大学、哈佛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
“一站式”学生社区——苏州大学智工舍
苏州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探索具有苏大特色,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将学生社区打造为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苏州大学以阳澄湖校区为基础建设学生社区——苏州大学智工舍。智工舍设有党建领航站、发展指导站、事务管理站和团工委,并建有创新创业工作室、思政名师工作室、谈心谈话室、书画室、自习室、健身房、餐厅和厨房等功能房,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想学习生活需求。
自习室
健身房
午餐会
0512-65980292、67504389
http://jtxy.suda.edu.cn
及时 准确 用心
在苏大相遇
与苏大一起前行
续写无悔青春路
●“院”为你来丨诚谨勤朴 经纶天下——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紫卿书院)欢迎你!
●“院”为你来|点石成金,铸梦未来——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欢迎你!
●“院”为你来 | 逐梦扬帆,智造未来——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欢迎你!
素材来源/苏大城轨通
编辑/冯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