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以财政政策新思维助力“稳预期”
点击“中国财政”蓝字关注我们
解读财政大事 ★ 关注社会民生
作者:《中国财政》记者 张小莉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选择取决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析经济形势的传统方法是看投资、消费与出口这“三驾马车”的表现,这种基于确定性思维的分析框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宏观政策需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日前举行的“《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9)》发布会暨‘上半年宏观形势与财政政策’”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应当对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反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创新当前的宏观调控,“关键一点就是应当把宏观调控纳入公共风险管理框架中”。
刘尚希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导致难以稳定预期,所以中央提出“六稳”,其关键是稳预期,实际上就是要减少不确定性。稳预期也是当前宏观政策调控所面临的首位任务。
如何减少不确定性,更好地实现稳预期,刘尚希指出,既可以运用政策措施,同时也应采取改革的手段,也就是既要有政策来解决短期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要通过改革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去解决一些长远性的问题。这两者是需要结合起来的。而对于不确定性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不确定性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应分类分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稳预期效果。
由政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应当由政府自身来解决。刘尚希指出,经济不确定性有两个层面的原因,第一是市场机制自身的不确定性,包括投资波动、要素组合、价格变化,以及贸易冲击等。第二是因政策导致的不确定性。就国内政策而言,如果中央、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出现不协调,就会产生合成谬误,引致各种不确定性。“如何加强各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前后政策的协调性,解决存在矛盾冲突的地方,避免使市场主体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尽可能降低微观主体的合规成本、合规风险等问题,这是需要政府来解决的。”
基于风险角度的观察,除了存在政策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之外,还涉及到改革的问题。刘尚希强调,如果制度变迁滞后,政策不完善,那么,不确定性就会扩大,市场中风险不能出清,风险就累积起来,就会越来越大,微观的风险就会变成宏观的风险,最终就会转化为公共风险。因此,不要用固定的思维去看待风险,对风险的把握要有一种穿透性的认识。另外,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三位一体,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仅考虑经济本身也是远远不够的,要综合考虑才能奏效。
防范化解公共风险是政府的公共责任,既是法定的责任,也是道义的责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是针对公共风险而言,要更好发挥财政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就需要对财政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有所突破。对此,刘尚希提出基于风险决策视角的财政政策新思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树立不确定性思维的财政政策理念。要从传统的确定性政策分析框架中跳出来,在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的权衡之中制定、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把不确定性纳入政策分析框架之中,积极财政政策才会更加积极有效。二是财政政策要注入宏观确定性来稳定市场预期,稳定预期就能稳住大局,进而使我们面临的公共风险最小化,让不确定性收敛到市场之内。三是基于公共风险管理来创新财政政策。公共风险管理中的财政政策,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在经济领域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直接关联,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既要对冲经济领域的风险,也要对冲社会领域的风险。
因此,在这种新思维下如何评估财政政策的效果,刘尚希认为,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帮助微观主体实现了市场风险的出清和公共风险的收敛,具体体现为能否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稳定微观主体预期来实现社会总供需的良性循环。二是通过促进就业和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公共服务供需良性循环。三是通过维持流动性和长期融资来实现金融供需良性循环。
值班编辑:张敏 曹泽
版式设计:郑景儒
长按识别二维码
EMAIL:
csf187@263.net
TEL:
010-88227058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文章、图片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88227109,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大家都在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