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下》:始于一团雾的创作「思南读书会NO.404简讯」

周欣怡 思南读书会 2023-08-07

从左至右为项静、李凤群、吴越


撰稿:周欣怡

3月11日下午,作家李凤群携长篇小说《月下》与评论家项静、编辑吴越做客思南读书会404期,从女主人公余文真的经历出发,探讨女性心灵世界的觉醒与革新。吴越担任主持。



女性的自我观照


《月下》记述了小城普通女性的成长史,以一段渴望被看见的故事深入当代女性内心,书写她们在时代推动之下的尝试、觉醒和抗争,表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困境。


小说书名从最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到最后的《月下》,李凤群谈到,题目的变化表达了态度的变化,书名的改变像命运的改变,是整个作品文学品质的改变,这是个很奇妙的过程。吴越补充,古今中外都喜欢用“月”来指代女性,“月下”仿佛体现了女性的自我观照。她说:“你(李凤群)好像经历很多又回到一个原点,体现了女性一种全方位的自我反省和知觉的苏醒。”


李凤群


小说《月下》让项静联想到《包法利夫人》。她说:“同样写一个小城市女孩的故事,已经有那么多文学经典给我们铺就了一条公共马路,我们在上面走了那么久,如果再来一个新的故事,没有在这条马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小道,读者看的时候就不够挑战自己的智商或者新鲜感。《月下》实现了新意,在《包法利夫人》停止的地方,它又往前走了很远。”除了包法利夫人,她还提及电影《立春》。她谈到,主人公之间相似的精神气质不能简单地用“女性”的概念去命名,“这可能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理想,想要过一种更健康、更合理、更能实现自我的生活。但是这个愿望总是受到阻碍,阻碍的力量是很多方面的。这部小说最深刻的地方,恰恰在于对这种阻碍做了很详细的展示。”


项静


关于故事发生地,项静向李凤群提出,为什么使用月城这个便称?是否因为虚构代表一些障碍,或者一些不愿意这么写实地去面对的地方?李凤群回应,“规避不是因为里面怀着不可告人的东西,而是因为里面怀着无法言喻、比我们经历的更广阔的东西。如果我定位它了,其实我等于把自己给定住了,我让它虚构,让它生发,让不同的人看到,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我没有缩小它,而是扩大了它。”


吴越提出,主人公余文真25岁的年龄非常微妙。她以为25岁是一个各方面有所成长的状态,而余文真却是一片空白、未经世事。李凤群回应,设定这个年龄是希望她犯的错是最后一次错,让她在这个错误里面能确定此后的方向。项静谈到,25岁左右是与真实社会发生碰撞的时刻,此前,我们或许都生活在一个比较抽象、安全的空间里。从个人角度讲,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原来舒适的地方往外走的时刻,比如结婚、远游、陷入一场爱情等等。从原来熟悉的经验里走出去开始探索,靠肉身和社会碰撞,产生一些自己的智慧。


吴越


而从社会角度来说,主人公余文真身上明显有着国家与时代发展的印记。25岁的设置,是社会的年龄投射在这个女孩甚至整整这一代人身上。她们是被动的,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小城镇,都没有办法逃开时代的浪潮。那个从天而降的男人,似乎就是时代大潮打在她身上的浪头一样。



走不出去的女人与不断出走的男人


吴越提出,余文真出走的介质是一个远方的男人,他曾带来过美丽的幻想,却最终破灭。李凤群揭示了这种残酷性:“这是命运的诡异之处,作者要做的不是满足自己的内心,是替我们童年看到、经历过、思考过、迷惑过的行为,给它找一个出口。”项静同样认为,于余文真而言,章东南是对外在世界的构造,代表着外界的一种向心力,他的不断出走与余文真的走不出来形成了鲜明对照。


李凤群谈到余文真走不出去的原因,“人为了不去经历自己将要承受的失败,就把自己的可悲包裹起来。章东南恰恰成了唯一一束向世界的光,那束光照过来特别安全,没有危险。实际上,最后灼伤她的,或者说使她10年在炼狱般生活中度过的,恰恰是她赖以生存的这束光。”


现场读者


在她看来,这种矛盾是一种内心的恐惧。“其实我们在向外看的时候,包含着我们勇气的缺失。真正的隐居饱含着一个人最大的被看见的欲望。我想被这个世界看见,我担心这个世界看不见我,所以我宁愿不被这个世界看见,不走进那个世界里面去。”


吴越认为,走不出去并不代表余文真是懦弱的,相反,她充满勇气,她在市区租了一间屋子,叫“小留”,相当于一个她自己的外太空。在此,她实现了自我疗伤与觉醒。她认为“小留”是小说中一道美妙的门。


李凤群肯定了这个空间存在的必要性,虽然主人公并不是以成长为目的租下了这个房子,而是以留住爱情的方式留住了这个房子,所以称为“小留”,但她最终在这里实现了精神的成长——“有一天她突然明白,她所谓一方净土外面全部是违建的房子,当然是为了隐喻她无路可逃。但最可贵的是,看到生活的不堪,她还是愿意硬着头皮面对它。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英雄呢?”


现场读者


在项静看来,对于女性来说,拥有这样一个空间是一种自我救赎。这是余文真艰难完成的自我成长。她在普通的枷锁中寻求支援,在自我心理生长过程中挣扎,最终实现自我拯救。她说:“这种拯救并不是她真的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或者与原来没有色彩的人生相比光芒四射,只是心灵上更轻松了。对于她来讲,前面的物质也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成长是她实现了对自己的解剖。”



始于一团雾的创作


吴越提出,李凤群借小说的形式替读者把一些自己都没有感受出来的东西写了出来,那么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觉得自己在为什么而代言或者替谁发声?李凤群回应,“这很难说。很多朋友创作前总是先有提纲和主题。我不是。我写小说时心里有一团雾,我慢慢接近这团雾。一旦要开始创作一个作品时,就是把这个雾团解开的时候。当这个雾变得清晰以后,这个小说就可以画上句号了。”


读者提问


项静谈到,余文真的人生也是一团雾。她初二去郊外踏青,突然大车走了,没有人发现她。以至于回来了也没有人发现,父母没有发现,同学第二天都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心理创伤,这个创伤对她来讲就是一团雾。她认为小说很有意思的部分是,用大量语言来解剖主人公心灵,好像作家不断跳出来,讲述主人公心灵的挣扎。


在李凤群看来,大量的议论也许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偏执,“我做了很多年农民,农村的特点是春播秋收。如果长江发大水了,这个冬天肯定很难熬。以至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任何生活上的困难,都要从自身找原因,这个影响了我半生的写作。所以,我甚至不敢替我的主人公从外面找原因,当我们受到很大挫败或者伤害的时候,本能会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她反复强调,“小说包含一个作家的所有命运。在作品背后,隐藏着作者都没有意识到的自己。”


嘉宾为读者签名


“我当然很喜欢余文真,纵然有人对她有许多不满。但我希望我被这个世界爱,被这个世界善待,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条件,而是我生为人本身希望被人善待、被人爱。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待我,我仍然在这个世界里站着、唱着、跳着。生而为人这一场,从我们的经验里获取爱的能力以及活下去的能量,这是自我的修行。”李凤群说。



现场:王若虚

撰稿:周欣怡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